「青燈先生」張金成13年打造溫州石刻「寶庫」

2021-01-15 騰訊網

1月1日至1月3日,青燈石刻藝術博物館舉行青燈市集,共展出3萬餘件文化生活美學作品,吸引了6萬餘人來到市集「趕集」,參觀、把玩。這場市集讓他們流連忘返,了解並體驗了更多「柴米油鹽」外的文化元素。這也是這場市集的打造者「青燈先生」張金成的目的。1月7日,他接受專訪時稱,「留住城市記憶,延續城市文脈」是他這一生為之而努力的終極目標。

溫州都市報2020年1月10日16版報導版面圖

6萬餘人赴青燈市集「趕集」

坐落在市區塘河邊的青燈石刻藝術博物館,似一座小山丘傍水矗立,與塘河邊上的騎樓、埠頭、古橋梁遺蹟相生相融,散發著溫州地域文化的氣息。「留住城市記憶,延續城市文脈」,博物館門前著名收藏家馬未都的題字,道出了這座博物館的使命。

館主張金成,一副寬架的眼鏡,一下巴的鬍子,一臉爽朗溫暖的笑容,一身麻布衣服,和想像中的「青燈先生」形象頗為吻合。專訪前,他接待了市民俗學會會長潘一鋼一行人,介紹了博物館的主要經歷和將來打算,並帶隊參觀了館舍陳列,贏得了一行人的讚譽「很有溫州特色」。像這樣的接待工作,自從博物館於去年9月28日試開放以來,幾乎每天都有,但他樂此不疲。

張金成完成接待後落座,聊起了青燈市集的話題:「這次市集反響非常好,3天活動吸引了6萬餘人參觀,除了溫州市民外,還有湖州、台州、杭州、福州等地遊客趕來參加。一個活動,人和物這兩個因素非常重要,參與市集的這些藝術家和生活美學作品自帶流量,我都不用作太多的宣傳,人流量自然而然地多了。」

那三天,國內美栽堂、寬山集美堂等近百家文化生活美學的優質商家和業界大咖在青燈石刻藝術博物館「擺攤」,這些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攜帶著各自的禪茶花器,交流觀賞,共度「節日」。與其說是一場市集,不如說這是一場關於生活方式和態度的聚會。慕名而來的市民,被這些業界大咖和「美品」所深深吸引,流連忘返。

「當下物質條件好了,但藝術的陳設、空間的陳設、對器物的要求,需要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市民感受、體驗,去觸摸。我打算接下來每年都舉行這項活動。今年青燈市集將會在4月左右舉行,會邀請國內外三百餘家名生活美學大咖雲集溫州,並舉辦十餘場專場活動,讓更多更美更好玩的作品供溫州市民欣賞,提高城市審美。」張金成說,目前國內只有杭州、蘇州、溫州能舉辦這樣的市集,日本一個市集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近15萬人,「只有經營品牌活動,才能讓博物館『活起來』」。青燈市集將會培育成為青燈石刻藝術博物館的品牌活動。

一頭扎進石頭堆,樂此不疲

文化對一個民族和國家非常重要。在多元文化並存的當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覺」,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對比和互動中穩住根基,獲得文化選擇的能力和地位,繼而增強自身文化轉型的能力。

「溫州不缺有錢人,但缺的是有錢之後保護發展溫州文化的人。我經常反思,今天的人給後人留下什麼東西。每個人的能力有限,在這麼多年的大拆大整中,我通過努力,為溫州留下了一些門臺、石刻、器物,留住城市記憶,通過博物館延續城市文脈。」

張金成,年近不惑,曾多次斬獲全國極限自行車比賽冠軍,並刷新世界吉尼斯紀錄。他在運動生涯最輝煌的時刻隱退,轉而研究青燈,並收集上萬盞形態各異的青燈。「很多人來溫州收購古物件,銷往各地。這些古器承載著溫州記憶,不能流失。」張金成說,溫州文化只有通過活動、展示,才能傳承和發揚。2013年,他在塘河邊建造了浙江省第一座燈文化博物館。展示的這些燈器,大多是他從溫州本地收集的,有些年代久遠。

在收集古燈的同時,張金成發現溫州石刻大量流失,日本、韓國人員來溫州大量收藏,「溫州人拼命做生意,文化卻在流失,很可惜,我感到莫名難受。2007年起,我就在舊城改建之中尋覓、收集各類石質建築部件。城市日新月異,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銘刻歲月,留存記憶」。建造一座石刻藝術博物館的念頭在他腦海中產生。2015年,他和甌海區籤訂協議,在塘河南湖沿岸,打造一座溫州石刻藝術博物館。

「我既不是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也不是一個文化人,我喜歡做事。」張金成說,建造一座石刻博物館需要大量石質建築部件。於是他個人出資,四處收集。2017年5月,博物館開工動土。

多年來,張金成密切關注著溫州居於拆遷之列卻有著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築,哪座牌坊、石橋要被推倒了,哪戶人家要拆祖屋建新房,他收到訊息後總是第一時間前往交涉。針對一些即將拆遷的城中村,他向有關部門打報告,申請將有價值的石刻保留。拆遷前,他安排工人先把條石、青磚、石雕、古井欄、老門臺等拆卸下來,拍照、丈量、編號,完整有序地收集起來。「許多朋友笑我瘋了,竟然為了石頭花錢如流水,可我卻是樂在其中。」張金成說,這些年他是「一頭扎進石頭堆,不能自拔」。

歷時3年打造一座手工博物館

2019年9月28日,青燈石刻藝術博物館對公眾試開放。它從開工到開放,歷時3年,耗費15000工時雕琢,工程繁複浩大,二十多位來自泰順、文成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老工匠,用傳統手法,打造了一座手工博物館。

博物館北入口大門是一座精美的石雕,它來自溫州著名近代建築陶永泰錢莊,其原主人陶履臣不僅創辦了實力雄厚的錢莊,還是溫州近代以民間力量興辦的最具規模、影響深遠的普安施醫施藥局和育嬰堂的主要創辦人。它的旁邊還設立二維碼,供遊客掃碼觀看紀錄片了解其前世今生。

多年前,溫州一工地拆遷,陶永泰錢莊門臺及構件一百多件,被雙嶼下鄰村一個老闆買走,安放在山頂別墅。張金成得知後,出資將整個門臺買下,搬遷到石刻博物館,「國家在發展,文物一定要保護起來」。

「博物館主體建築6000餘平方米,由15座唐宋元時期的古橋石條、689座拆遷民居廢墟中的石頭、500餘件明清時期的磚雕、近80萬塊明清時期的牆磚構築而成,它們都是從歷史建築拆遷過程中搶救而來的斷壁殘垣,經修復、復原、重組,共同構築了這座建築。」張金成說,博物館展陳中的石刻精品,上溯唐五代、下至清代,包括佛像石刻、碑文石刻、建築石刻等三大類。展品文物等級較高,其中大部分展品在開館時系首次公開亮相,如唐五代飛天人物塔件、五代後梁阿育王塔件、光緒溫州官辦花園「且園」石匾。

「老舊石頭保留了先輩的生活痕跡和藝術造詣,具有濃厚的溫州地域文化印記,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市民俗學會會長潘一鋼說,像青燈石刻藝術博物館這樣具有溫州地域文化的博物館,是溫州市民乃至外地遊客所喜歡的,「張金成作為民間人士,收集保護了這麼多的舊石頭,做到這個程度,非常不容易」。

博物館展示的每一件石刻都有來處,均有編碼可供查閱文字、圖片與視頻存檔,一些門臺等大型建築石刻旁還設有二維碼,供遊客掃碼觀看紀錄片了解其前世今生。與大多數博物館不同的是,這裡展品都沒有玻璃罩阻隔,可觀看亦可觸摸。

這座博物館地底下有一庫房,裡面安放著的是這座博物館未來修復所需要的石料,也可能是溫州未來修復某一古建築所需要的石料。前年,原國家文化部部長王蒙來溫時曾造訪正在建設中的博物館,留下「寶庫」二字墨寶相贈,足以證明了它的價值。

樂於延續文脈「守護」溫州歷史

張金成不僅熱衷於自己的「事業」,還樂於助推我市多個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工程。

前不久,一座距今200多年的清代古門臺亮相市區公園路,它高約5.5米,重約15噸,是張金成從青燈石刻藝術博物館打包「搬家」到公園路,花了1周時間,搬到時甚至連瓦片上還保留著一棵「小樹」。 如今的公園路,正在改造提升。為了避免千篇一律,在改造過程中相關單位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融入了仿古設計。在公園路安放一座百年古門臺,就是其中一項舉措,這可以讓公園路變得更加古色古香,更加原汁原味,也更有歷史文化街區的特色。

前年鹿城五馬歷史文化街區改造,蟬街的溫八中門庭,以及街面鋪設的老條石和老石板贏得市民點讚。張金成作為該項目業主方顧問,不僅幫助梳理材料工藝,培訓施工師傅的技藝,還提供幾十萬粒古物件,讓蟬街展現歲月的痕跡,凸顯溫州本土特色。

「以前我收集古物件時,很多人覺得它們是一堆破銅爛鐵、舊磚老瓦,沒什麼用處,但隨著燈文化博物館的開放、青燈石刻藝術博物館的建成,許多人意識到先輩的老物件很有看頭,很有歷史文化內涵。」張金成說,讓他頗感欣慰的是,在多年的堅守下,民間的文化保護意識也在覺醒。

這位「飲塘河水長大的甌海人」,13年來一直以民間藏家身份,孜孜不倦地致力於溫州本土文化的挖掘、保護和傳承。張金成說,留住歷史記憶,延續城市文脈,是每個溫州人的職責所在。

溫都記者 葉鋒

相關焦點

  • 追憶溫州老作家孫偉權先生-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追憶溫州老作家孫偉權先生 2021/01/04 00:09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單暉 瀏覽:461
  • 2013年溫州大事紀要
    24日 由中國質量協會、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12年「中國傑出質量人」推選活動揭曉慶典在京舉行,溫州奧康國際董事長王振滔獲2012年「中國傑出質量人」稱號。林建海生於樂清磐石鎮,1989年加入IMF,2012年3月擔任IMF秘書長。  4日 國家住建部向省政府復函,同意開展《溫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年~2020年)》修改工作。  6日 溫州二中海壇男聲合唱團獲第五屆中國少兒合唱節金獎,取得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合唱決賽資格。
  • 甘桑駱越石刻文刷新中華文明史
    這是繼2013年以來關於甘桑石刻文研究的第四次會議,也是2006年發現甘桑石刻文以來首次正式解讀甘桑石刻文的會議,更是一次的石破天驚的意義深遠的重要會議。圖:"中國甘桑駱越石刻文研究中心"與"平果縣甘桑石刻文研究會"進行揭牌平果縣委書記黃志願在會上致辭,縣委縣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甘桑石刻文的研究工作,積極搭建交流平臺,提供良好的研究條件和研究環境,努力把甘桑石刻文打造成為平果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不斷提昇平果文化軟實力,增強綜合競爭力。
  • 齊秦、辛曉琪、姜育恆駕臨,溫州現象級品牌發布會轟動全城!
    2019年,胡興榮先生榮登《胡潤百富榜》、獲「十大經濟人物」等殊榮。 如今,多弗地產布局中國15城,構築20餘座城市地標,多弗的每一次落子,都印證著為城市注入新生力與新理念的初心。
  • 搶救歷史遺珠 四川獨臂考古人想給古代石刻文字安個家
    四川首次大規模啟動古代石刻文字調查與整理,計劃用5年時間,聯合各地文物部門,對四川現存清代(含)以前的古代石刻文字遺存進行梳理,形成20餘萬張石刻文字拓片。「這些資料是最珍貴的原始素材,必將成為巨大的資料寶庫。」趙寵亮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研究的全面深入,這些石刻文字的價值將日益凸顯。  這是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遺珠。
  • 溫州商人四十年江湖往事
    同年12月,合併工作結束,袁芳烈任溫州市委第一書記。 一直以來,溫州作為對臺備戰前線,國營企業和大的集體企業極少,全市一年的財政收入僅1億多元,連發工資都不夠。而在溫州民間,至1982年,全市已有專業戶、重點戶13萬戶,從業人員四十萬。 1982年9月,袁芳烈當選為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 2020溫州經濟十大年度人物候選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在他的帶領下,城建集團在2020年實現年產值50億元,上繳稅收累計超1.5億元,各項指標增長率均在15%以上,排名2020溫州百強企業第13位。,打造溫州4.0服裝數字時尚街區和產業集群。 ⑧ 陳軍敢溫州君廷大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候選理由他響應「溫商回歸」號召,歷時7年,總投資7億元,在家鄉開發君廷酒店項目。2020年9月23日,溫州君廷大酒店正式開業,給疫情期間的溫州酒店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其不僅成為甌海區的地標性建築,也成為溫州客房規模最大的酒店,並被指定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運動員下榻酒店。
  • 古今中外溫州名人錄
    2張璁籍貫溫州永嘉張璁(1475年-1539年),字秉用,號羅峰,卒諡文忠。漢族,浙江溫州府永嘉(今溫州市甌海區)三都人,張璁因和明世宗嘉靖朱厚熜同音,世宗為其改名孚敬,賜字茂恭,明代政治家,文淵閣大學士。張璁少好經學,對《三禮》(《周禮》、《儀禮》、《禮記》)造詣頗深。13歲時,題詩以臥龍自許。
  • 父親的最後二十年-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日報主辦
    2011/06/16 04:42 來源:溫州日報 瀏覽:3798   董苗    1957年5月19日上午,中南局第一書記兼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到中山大學召開了長達
  • 大足石刻佛像在臺灣「過年」 石刻彩燈亮相宜蘭照亮冬山河夜空
    華龍網2月7日14時50分訊(記者 雷其霖)新年臨近,對於大足石刻的那些「菩薩」而言,堪稱難忘的一年,因為今年12尊大足石刻造像將在臺灣「過年」。與此同時,歷時八年的千手觀音修復工程展也將在臺灣展出。
  • 伏羲八卦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寶庫
    33屆年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淮陽伏羲文化研究會楊復竣會長:   女士們、先生們、易學學者們:大家好!2017年3月28日於中國淮陽 李達科簡介 李達科,男,漢族,廣東客家人,1955年出生,大學學歷,1974年入伍,1983年轉業,2006年開始研究國際規範通用的「二維平面方格及三維立體方塊」的格位數論,發現發明創新了符合自然哲學邏輯法則的序列代數符號,形成了「代數運算系統」。
  • ...水平做優刑事檢察工作的溫州模式,溫州檢察這個會告訴你怎麼做~
    此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政法工作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全省刑事檢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全市刑事檢察工作,研究部署今後一段時期的主要任務,以「構建『四大檢察』融合發展的溫州檢察樣本」為牽引,著力打造高水平做優刑事檢察工作的溫州模式。
  • 從1990年到現在 溫州男女初婚年齡延遲了4歲
    市區一婚姻介紹所負責人黃先生說。今天,記者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從1990年到2015年,這26年間,溫州市的男女平均初婚年齡都延遲4歲左右。收到很多親朋和網友的鼓勵 有許多人找上門介紹對象報導中的主人公小徐28歲,永嘉某小學教師,過年時為逃避父母催婚,選擇「出逃」旅遊,並把這一經歷用漫畫形式記錄下來。
  • 江南百景圖桃花村地下寶庫在哪個位置 地下寶庫位置介紹
    點擊進入江南百景圖桃花村活動指南>>>江南百景圖桃花村活動指南(40407小編持續更新中)<<<江南百景圖桃花村地下寶庫位置介紹然後打開地下寶庫:打開寶庫消耗一把鑰匙和60體力,進入地庫,共九個箱。我的寶箱比例:大寶箱*1,中寶箱*2,普通箱*6。結算時間過了鑰匙會清空,記得把鑰匙用完!
  • 《江南百景圖》桃花村地下寶庫在哪個位置 地下寶庫位置分享
    江南百景圖桃花村地下寶庫位置介紹 首先是領鑰匙:基礎分+1,隊伍排名第一+2,五人組隊+2,隊內第一+1,截圖+1,共七鑰匙。記得截圖分享! 然後打開地下寶庫:打開寶庫消耗一把鑰匙和60體力,進入地庫,共九個箱。 我的寶箱比例:大寶箱*1,中寶箱*2,普通箱*6。結算時間過了鑰匙會清空,記得把鑰匙用完!
  • 2020十大在外風雲溫商候選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溫州日報甌網...
    候選理由上海長光企業前身是成立於1995年的溫州甌海長江日用化學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羧甲基纖維素鈉產品,公司2002年遷至上海金山區改名為上海長光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年產量2000噸。他聯合多家公司組建小天集團並出任董事長,著力打造成集新能源開發、市政工程、智慧醫療、餐飲、農產品加工、房地產開發及生態農業旅遊開發等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構建產業創新發展新格局。今年疫情發生後,他捐贈了總價值202萬元的抗疫物資,永州市溫州商會會員捐贈現金10500元。
  • 上海博物館新展出五件佛教石刻造像 展期2年
    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雕塑館 攝影 朱琳  昨天,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雕塑館新增展出五件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佛教石刻造像,分別為東魏一佛二菩薩石像、西魏彌勒佛石像、北齊佛石像、北齊雙思惟菩薩石像據悉,該新增五件佛教石刻造像將在上博古代雕塑館展示2年。  此前,上博曾多次向收藏有佛教造像特色的博物館借展佛像精品。例如自1997年起,曾先後四次分批向青州博物館借展著名的青州佛教造像;2010年向故宮博物院借展著名的河北曲陽佛教造像。這次借展是與故宮博物院在這方面的再次合作。
  • 溫州各地一把手繪出發展「路線圖」
    加速溫州東部時尚新城吾悅廣場、溫州東外灘尚品、科技城雙創新天地、高新文化廣場、空港新區寶龍廣場等重點區塊、項目建設,加快啟動東部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和空港高鐵新城規劃建設,打造溫州東部新地標。三是打造靚麗環境。開展全域環境綜合整治,緊抓環山東路等重點路段高標準綜合改造,啟動甌江標準海塘改造提升工程,打造18公裡「活力甌江風情帶」。
  • 月陂亭:石壁上的石刻家譜
    石壁一側,27方古石刻聯成一條摩崖碑刻長廊,叫做月陂亭。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古村落,2007年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全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上甘棠村古建築群、月陂亭摩崖石刻先後於2006年、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甘棠村以「千年古村」之名,與千家峒、「千古奇書」女書並稱為江永「三千文化」。
  • 坐在筆畫裡施工 赤水河畔「美酒河」石刻20年後首次「重書」
    「美酒河」石刻正在進行重刻和修復 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難道有人搞破壞?5月12日,川江都市報記者在二郎鎮隆灘村了解到,吳公巖上的「美酒河」石刻並不是被破壞,而是在進行重刻和修復。這是「美酒河」石刻進行的首次修復,整個工程預計今年7月完工。為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