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番撒尿,受到奇恥大辱,
死裡逃生,一展平生抱負。
他挺過來了,他逃了出來,最後做到了秦國宰相。
他戲耍小人須賈;
他逼死仇人魏齊;
他輔佐恩人秦王;
成為一代名相!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範雎!
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縱橫家、謀略家。
一、輪番撒尿,受到奇恥大辱。
範雎是魏國人,出身貧寒,一介草民。
由於沒有什麼人脈,他只能先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當差。
魏國與齊國有讎隙,魏國派須賈出使齊國,意欲修好兩國關係。
須賈認為範雎有辯才,將他作為隨從,一同帶上,到了齊國。
齊國國君齊襄王當堂羞辱須賈,須賈嚅嚅,無言以對,氣氛鬧得很尷尬。
作為隨從的範雎,看不上齊襄王如此的咄咄逼人,便挺身而出,雄辯滔滔,駁斥了齊襄王的錯誤言論,使得齊襄王一時語塞。
想不到齊襄王不僅不氣惱,反過來還很欣賞這位範雎先生的膽識和才幹。
當天夜裡,齊襄王便把範雎喊到宮裡,要他留在齊國做官,但被範雎婉言謝絕了。
齊襄王還真是愛才,他也不勉強範雎留下來,但賞賜了範雎許多財物。
範雎不敢輕易接受,就把此事向須賈請示匯報了。
隨後,按照須賈的要求,範雎也拒收了那些財物。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等回到魏國,須賈變卦了。
他出於嫉妒,便向魏國的宰相魏齊,誣陷範雎,說他被齊襄王收買,想裡通外國。
魏齊不明就裡,一聽大怒,當即就把範雎抓來,將其打的遍體鱗傷,奄奄一息。
然後還不解恨,又命人將其仍在廁所裡,然後命令在場的所有官員,輪番往範雎身上撒尿,用以侮辱他,並警示恐嚇其他官員。
範雎自知難逃一死,便屏住呼吸,裝死。
魏齊估計他必死無疑,便派人把他扔到了野外餵狗。
這才使得範雎有幸逃過一劫,跑到了秦國。
二、死裡逃生,做到秦國宰相。
範雎能夠逃到秦國,當初還是出使魏國的秦國使者王稽幫的忙。
等回到了秦國,王稽第一時間,便向秦昭王推薦範雎。
但當時秦昭王並不喜歡舌辯之士,因此,不置可否,把他晾在了一邊兒。
這一等便是一年,秦國內政外交都遇到了困難。
範雎一看時機成熟,便上書自薦,這才得到秦昭王的召見。
果不其然,君臣兩人,一見傾心。
可謂是「明君遇到良相」,從開啟了大秦帝國的發展史。
三、奉獻奇計,施展「遠交近攻」。
範雎對秦昭王說:
把戰爭的矛頭,對準離秦國較近的韓國、趙國和魏國三家,這樣,攻取的土地,可以輕易守住,即所謂的「得寸即王之寸,得尺即王之尺」。
對於離秦國相對較遠的齊國和楚國則暫時置之不理,這樣,這兩個國家出於彼此的私心和猜忌,不會主動參戰,只會坐山觀虎鬥。
這樣,待我們收拾了韓國、趙國和魏國,再積聚力量,一舉拿下齊國和楚國。
如此這般,天下就是我們秦國的天下了。
秦昭王言聽計從,步步為營,施展遠交近攻的策略。
不僅鞏固了秦國所攻取的土地;
破壞了其他諸侯國的「合縱聯盟」;
還加快了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戰爭步伐。
四、散盡萬金,瓦解「合縱聯盟」。
當時,為了對抗日益強大的秦國,其他六國召集天下謀士,組成「智囊團」,要施行「合縱聯盟」,企圖聯合起來,共同抵禦秦國。
秦昭王對此憂心忡忡,不知所措。
但範雎不以為然,只是弱弱地對秦昭王說:
大王,處置此事,易如反掌爾。
只要大王願意拿出萬兩黃金,即可不戰而勝!
哦?秦昭王大喜過望,馬上命人拿出萬兩黃金,交給範睢。
範睢立即招募二佰個美女,外加十個樂隊,拉到武安,大擺宴席,開派對,並對外宣稱:
秦昭王想招募賢才,對於為六國「合縱聯盟」出謀劃策的天下謀士,除了首席謀士之外,其他謀士均可過來,無償拿取黃金。
這一招兒可夠毒辣的,猶如往狗群中扔了一個骨頭,為六國出力的謀士,瞬間出現紛爭,繼而發生內訌。
有的拒拿黃金,
有的立即拿了黃金歸附秦國,
有的指責別人偷偷拿的太多,
有的後悔自己拿的太少……
不到一個月,謀士們各奔東西,「合縱聯盟」無疾而終!
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呀!
五,離間廉頗,贏得長平之戰。
秦國攻打趙國,趙國老將廉頗堅守不出,要耗死秦軍。
範睢看的明白,便施展離間計,派人潛入趙國,用重金收買趙王左右親信,讓他們散布謠言:
秦國實際上最怕的將領,是趙括,名將之後,英勇善戰,銳不可當。
至於廉頗,老匹夫爾,只是一隻縮頭烏龜,不敢出戰,久必被困死。
趙王中計,他本來就對廉頗不主動破敵,曠日持久地固守不滿意,就召回廉頗,讓趙括掛上帥印。
其結果,趙括出兵迎敵,中了埋伏,趙軍40萬降卒,被秦軍活埋坑殺!
趙國就此一蹶不振。
六、戲耍須賈,致其「顏面掃地」。
範雎逃到秦國之後,就改名為「張祿」,所以直到他做了秦國的宰相之後,魏國人也不知道秦國的宰相「張祿」,就是當年的範雎!
這一年,魏國派須賈出使秦國,範雎得知須賈已經到了秦國,便主動去見他。
但是,範雎改換了行裝,故意穿著破舊衣服,一副落魄寒酸的模樣。
須賈一見到範雎,大吃一驚,說,啊,原來你還活著呀......範叔(範雎,字叔)現在幹什麼呀?
範雎騙他說,我只不過是給人家當差役而已。
須賈聽後,內心掠過一絲憐憫之意,便拿出一件自己的錦袍,送給了範雎。
待後來他知道,他此行要求見的秦國宰相「張祿」,就是當年的範雎,嚇得他瑟瑟發抖,跪地求饒。
範雎平靜地對須賈說,你的死罪有三點:
一是,當年在齊國,我替你解圍,回到魏國你卻誣陷我;
二是,當年魏齊把我往死裡打,你不加任何制止;
三是,當年別人往我身上撒尿,你也跟著撒尿。
但是,你也有一條不死的理由,那就是你今天送給了我一件錦袍,說明你內心尚存一絲良心,
所以,我今天放過你,但是你必須立即滾回魏國去,告訴魏王,讓他乖乖地把魏齊的人頭獻上,不然,我要率領秦軍,一舉踏平趙國。
須賈連滾帶爬,回到驛館,匆忙收拾行裝,然後戰戰兢兢地去向範雎辭行,範雎卻邀請他赴宴。
原來,範雎早已經邀請了其他各國在秦國的使臣,與他們一起要為須賈「餞行」。但是,各路賓客都被邀請坐在餐桌邊,面前擺滿了珍饈佳餚,而唯獨須賈:
一個人被安排坐在門口;
面前是一個馬槽;
裡面放滿了乾草和雜豆摻拌的馬飼料;
而且,還安排了兩個壯漢,像餵馬一樣,餵他吃著那些飼料。
哎呀,好一場「餞行」呀,活脫脫地變成了一場「賤行」!
須賈被羞辱的無地自容,顏面掃地!
當時高朋滿座,範雎談笑風生,真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
好一副快意恩仇的畫面呀,這比一刀殺了須賈,還要過癮呀!
七,逼死魏齊,終報「一尿之仇」!
範雎給秦昭王立下了汗馬功勞,秦昭王也很夠意思,他主動幫範睢復仇。
秦昭王逼迫魏王,要他交出範雎的仇人:魏齊。
魏齊聽說後害怕,趕緊跑到趙國平原君家裡躲了起來。
秦昭王假裝邀請平原君喝酒,席間將其扣下,逼迫其交出魏齊,不然不放他回家。
誰知平原君講信義,寧可不回家,也不肯交出魏齊。
秦昭王只得給趙王寫信,趙王看信後,派兵圍住了平原君的家,要搜捕魏齊。
魏齊走投無路,自殺謝罪。
趙王將其人頭獻於秦昭王,秦昭王將人頭交給範雎,然後才放了平原君。
到此,範雎終於報了「一尿之仇」,雪了自己的奇恥大辱!
六福雅士評曰:李斯非常佩服範雎。
李斯說:昭王得到範雎之後,廢除穰侯,驅逐華陽,加強集權,禁絕豪強,蠶食諸侯,遂使得秦國成就帝王之也!
範雎好生了得:
被人輪番撒尿,受盡奇恥大辱。
但他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
反倒是臥薪嘗膽,鹹魚翻身。
不僅一雪前恥,
而且一鳴驚人,
一展青雲之志,實現人生抱負,成為一代名相,何其痛快矣哉!
請關注我,六福雅士。風趣幽默,談史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