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華盛頓11月10日電 題:解碼美國2020大選:「搖擺」對立之中現新分野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美國2020年大選結束投票已過去一周,但依然沒有完全塵埃落定。
根據媒體測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7日已贏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而謀求連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堅持選舉仍未結束,並質疑大選存在舞弊行為,在多個「搖擺州」發起法律訴訟。
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人的投票熱情仍然空前。據美聯社統計,截至9日,拜登和川普分別獲得7600多萬和7100多萬張選票,成為美國歷史上得票數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總統候選人。
「計票工作仍在進行,而且將比以往花費更長時間。2020大選的獨特之處是,我們在一段時間內不會知道許多問題的答案。」美國民調分析網站「FiveThirtyEight」總結說,「但這屆大選最明顯的結論是,美國仍被兩個根深蒂固的政治聯盟一分為二。」
從各州初步選情來看,今年大選與4年前相同的是,賓夕法尼亞、密西根、威斯康星繼續「搖擺」,再次成為左右大選結果的關鍵州。不同的是,傳統「紅州」喬治亞、亞利桑那大有「翻藍」之勢,而共和黨在佛羅裡達的優勢進一步鞏固。
美國民調專家佐格比指出,美國兩黨2020年在「搖擺州」的較量,和2016年一樣勢均力敵。「這個國家仍然處於分歧和對立狀態。」
根據出口民調,美國媒體分析發現,2020年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基本盤」都更加穩固。兩位總統候選人在多個「搖擺州」的支持率相差不到1個百分點,也反映了民意兩極分化的程度。
研究美國選舉政治的維吉尼亞大學(UVA’s Miller Center)助理教授古伊安·麥基(Guian McKee)發現,在兩極分化的民意背後,美國原本東西海岸支持民主黨、中部和南部傾向共和黨的「紅藍」競爭格局,正在被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政治分野所取代,而且有加深的趨勢。
古伊安·麥基向中新社記者指出,2020大選的初步結果顯示,民主黨在城市選情優勢明顯,共和黨在鄉村的支持率穩固,都市圈的郊區地帶民意分化。拜登在少數族裔中的總體支持率要高於川普,而後者則贏得了更多白人和宗教保守派選民的支持。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上一次贏得喬治亞州還是在28年前。《華盛頓郵報》稱,喬治亞分化的選情頗具代表性,反映了美國選舉地圖正在發生的微妙變化。該州白人選民佔多數的鄉村地區壓倒性地支持川普,而拜登則受益於亞特蘭大都會區的巨大優勢和創紀錄的投票率。
「這種地理上的『都市-鄉村』對立正在改變美國的政治,並定義了民意兩極分化的實質。」古伊安·麥基指出,如果美國希望在2020年之後找到一個更好的政治,就必須從理解這種分歧的本質開始。
除此之外,新冠疫情也成為今年大選一個重要的影響因子,並改變了中間選民的政治傾向。
「沒有什麼比對新冠肺炎的態度更能說明這種分歧了。」皮尤研究中心在大選後發布報告指出,今年10月,有82%的民主黨註冊選民認為,疫情對他們的投票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在共和黨選民中,只有24%的人持同樣觀點。
「這個國家應該更關注公共健康還是經濟健康?這個夏天的社會動蕩會讓美國人更加擔心系統性的種族歧視,還是法律和秩序的崩潰?這個國家日益增長的多元化是一種值得擁抱的優勢,還是需要克服的障礙?」《華爾街日報》評論指出,2020年大選並沒有改變美國政治的基本輪廓,「從本質上說,它更多地反映出了美國文化的問題和人們的態度」。(完)
責任編輯: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