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歷史趣事盤點」之:最一邊倒1984年

2021-01-17 和訊外匯

  ——美國大選之際,總統寶座如火如荼的爭奪戰,總是鋪天蓋地地襲來,而經常看到的字眼如「選情膠著、難分伯仲」,或是遙遙領先。但有沒有聽說過「一邊倒、毫無懸念」的大選?相比於「最難產2000年」的美國大選,本文將為您重溫美國史上最一邊倒、最毫無懸念的1984年總統大選。

  到底有多麼一邊倒?來看看下圖1的大選結果票數及地理分布圖,便一目了然。

(圖1:美國大選1984年最終票數為 裡根525票 VS 蒙代爾13票)

  哈哈,525票對13票!!匯通網小編突然想到:裡根對此應該會萌生「孤獨求敗」之感吧!而蒙代爾,真可謂「勇氣可嘉」。

  而且,裡根贏得了50個州中49個州的選票;美國史上只有此前1972年尼克森總統贏得如此光彩。

(圖2:美國1984年總統大選概況,英文歷史資料如是描述)

  說了這麼多,來認識一下裡根和蒙代爾,如下圖3:

(圖3:美國1984年總統寶座爭奪 裡根PK蒙代爾)

  當然,1984年是美國大選史上最離譜的懸殊,但並不是唯一的一次懸殊。

  【美國史上「奇葩懸殊」的大選結果】

  自1944年以來,美國總統選舉曾8次出現懸殊結果,其中共和黨佔6次。裡根是戰績最佳的共和黨候選人,曾在1984年以95%的得票率擊敗民主黨候選人蒙代爾。而詹森則是民主黨候選人中的佼佼者,曾在1964年以90%的絕對優勢戰勝戈德華特。

  來回顧一下曾經出現懸殊結果的選戰:

  1944年羅斯福第四次競選總統時,美國尚處二戰之中。共和黨人指責他使用驅逐艦運送一隻作為競選吉祥物的狗,不過盟軍諾曼第登陸的豐功偉績足以幫助羅斯福第三次連任總統。

  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希望艾森豪將軍能夠作為黨派代表參加1952年的總統大選。最後他選擇了後者,以共和黨候選人身份與民主黨候選人史蒂文森展開競爭,並毫無懸念地成為美國總統。

  在1956年的大選中,兩黨並沒有更換候選人,而最終的勝利也依然屬於艾森豪。唯一的差別是,艾森豪將史蒂文森落得更遠。

  民主黨的最好成績是詹森在1964年大選中創造的。他的對手戈德華特曾威脅要在越南使用核武器,並削減社會福利項目,最終只在6個州獲勝。

  1972年尼克森幾乎沒怎麼公開露面就以大比分贏得了選戰。他的對手麥戈文在民主黨的黨內初選中涉險過關。共和黨稱麥戈文為左派,並指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託馬斯·裡根患有抑鬱症。

(圖4:尼克森也很優秀,秀一張照片)

  1980年裡根先是打敗老布希成為共和黨候選人,後又戰勝時任總統卡特,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在那年的選舉中還出現了第三位競爭者——獨立候選人約翰·安德森。

  報導稱,裡根不僅是共和黨成績最好的候選人,更是美國大選歷史上勝幅最大的總統候選人。他在1984年競選連任時創造了這一佳績。對手蒙代爾僅在哥倫比亞特區和明尼蘇達州獲得勝利。

  1988年老布希終於借著裡根的人氣如願成為美國總統。實際上是他的對手、時任麻薩諸塞州州長杜卡基斯自己斷送了前程。當時該州監獄有一名死刑犯越獄,杜卡基斯就此發表觀點時表示自己反對死刑,哪怕妻子被殺害或被強姦。

  【川普,共和黨該為你驕傲嗎?】

  既然共和黨歷史表現上這麼優秀,那麼來說說現在2016年大選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川普,一個零從政經驗的土豪,朝著總統寶座一路追殺到最終與希拉蕊進行終極PK,實屬不易,共和黨該為之驕傲嗎?也許吧。

  不過,匯通網小編突然想到一個饒有興趣的對比是:面對裡根如此優秀的共和黨人,今天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是該突然倍感鼓舞,還是徒生悲傷呢?雖然1988年以來基本沒有出現過類似情況,顯然3個月後即將舉行的大選也不會重演歷史。不過,川普在最近兩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的結果還是有些令其支持者失望的。最新民調顯示,目前希拉蕊的支持率為46%,而川普的是39%。

  美國大選實行選舉人團制度。該制度規定每個州的選舉人數同該州在國會兩院中的議員總數相等。選舉人票總共有538票,總統候選人必須獲得270票才能獲勝。

  【特別聲明:本文是匯通網「析若」根據匯通網美國大選專題需要特別原創編寫,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1984年以來美國總統大選,每一次他都預測對了
    他叫艾倫·利希特曼(Allan Lichtman),是一位美國歷史學教授。歷來對美國大選結果的預測有很多,但從來沒有哪一個人、哪一個機構能像利希特曼教授那樣,從1984年以來,連續9次預測美國大選結果,都被他預測中。
  • 1984 年以來美國總統大選,每一次他都預測對了
    他叫艾倫·利希特曼(Allan Lichtman),是一位美國歷史學教授。歷來對美國大選結果的預測有很多,但從來沒有哪一個人、哪一個機構能像利希特曼教授那樣,從1984年以來,連續9次預測美國大選結果,都被他預測中。
  • 同樣是大齡候選人,裡根只說了一句話就贏得了1984年美國總統大選
    2020-10-06 10:30:33 來源: 秀秀聊趣事兒 舉報
  • 捏著鼻子投票的美國大選
    《參考消息》報駐華盛頓記者徐劍梅12月29日報導 11月8日美國大選投票日當天,《紐約郵報》頭版是一張大照片和一句話,照片上一名明豔女子手捏鼻子一臉不爽,下方寫著:「投票,給最不討厭的那一個。」從大選開鑼到結束,希拉蕊和川普都是美國現代選舉史上兩個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越到大選後期,越能體會很多美國選民誰都不想投、捏著鼻子投的糾結心情。結果呢,希拉蕊多贏了286萬張普選票,創造了輸掉大選但贏得普選票最多的美國紀錄。這是一場魔幻現實主義的大選。
  • 美國大選|流年:川普在2020
    2020年對美國總統川普來說可謂流年不利。時間倒退回一年前,幾乎沒有人會懷疑川普將在大選年大顯身手,乃至重現2016年的高光時刻。但如今,幸運之神似乎不再眷顧他,押他勝選的「賠率」也越來越高。川普執政近四年,也曾面臨國會的「彈劾」,但較之眼下的新冠疫情和「BLM運動」,那簡直不能稱作是「危機」。
  •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公布時間 美國大選倒計時多少天?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公布時間,距離美國11月3日的大選僅有一周時間,10月是否還會發生「驚奇」、11月是否會發生「危機」,成為美國政壇中目前最引人關注的話題。  10月26日晚,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埃米·巴雷特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巴雷特隨後在白宮宣誓。此事遭到了民主黨的強烈反對,共和黨則將此視為一大「勝利」。
  • 英媒:美國大選的表與裡
    英國金融時報網10日發表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程實撰寫的題為《美國大選的表與裡》的文章。文章說,通過理清美國大選的表與裡,投資者能篩除短期幹擾,更前瞻、更客觀地把握美國經濟的長期趨勢。囿於表象,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把握本質,一葉知秋而通曉時局。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衝刺階段,系列電視辯論正將氣氛推向高潮。
  • 歷史上的今天1984年4月18日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被炸
    歷史上的今天1984年4月18日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被炸 2013-08-26 10:4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1984年世界「大事年鑑」獻給1984年出生的人們
    《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國左翼作家喬治·歐威爾於194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在小說裡1984代表著未來,然而今天,1984已經成為了回憶,甚至是有些遙遠的回憶了~1984年發生了無數的事情,有報紙上的大事,有街頭巷尾的小事。對於這一年出生的人來說,1984是他們故事的開始~ 下面盤點下那一年他們故事的插曲。
  • 郵寄投票引發美國大選亂局!11月3號川普不認大選結果怎麼辦?
    在美國大選這個關鍵節骨眼,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急得一聲令下,要求眾議員本周提前結束休假返回國會,投票禁止郵政局對其在「2020年1月1日實施的運行或服務水平作任何更改」。德喬伊在18號表示,他會暫停對郵政服務的改革,直到2020年大選結束後再進行。削減預算的郵政局遇上大選年由於新冠疫情,75%的美國選民可以在這次大選中通過郵寄投票,郵寄選票可能達到8000萬。
  • 解碼美國2020大選:「搖擺」對立之中現新分野
    中新社華盛頓11月10日電 題:解碼美國2020大選:「搖擺」對立之中現新分野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美國2020年大選結束投票已過去一周,但依然沒有完全塵埃落定。  根據媒體測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7日已贏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
  • 美國大選「八字已有一撇」?
    請看新華社記者的一線報導——  川普和拜登都已提前投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知名自由撰稿人克裡斯·西利扎預測,今年美國大選投票率將很高,甚至存在打破歷史紀錄的可能。  評論人士如此預測,依據之一或許就是提前投票的踴躍程度。  美國大部分州和首都華盛頓都已開始提前投票,包括現場投票和郵寄投票。
  • 川普被二次彈劾,義大利等65國幹涉2020年美國大選!
    目前的國會大廈到處都是席地而睡的國民警衛隊士兵佩洛西此舉打破了多項歷史紀錄(推進彈劾速度最快,對同一位總統彈劾兩次,拉票最多)。在美國的歷史上總共只有四位總統遭到過彈劾,沒有一例成功的。1868年美國總統安得魯因為在戰後重建問題上,與反對黨產生了分歧被彈劾,結果在參議院以一票之差躲過去了;1974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因為水門事件遭到民主黨彈劾,結果他在投票前夕主動辭職了;1998年柯林頓因為在萊溫斯基性醜聞案中作偽證遭彈劾,沒有在參議院獲得通過。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遭到兩次彈劾的現任總統,創造了一個新紀錄。
  • 周易預測:2020年美國大選川普能否連任?
    從目前局勢看,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歐巴馬都極力反對川普,民主黨候總統選者拜登處於壓倒式地位。那麼,川普還有幾分勝算?下文,運用中國傳統命理學《周易》及五行原理對川普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情況進行預測。
  • 1948年美國總統大選:「下狗」杜魯門的逆襲
    「現在(1973年)超過40歲的美國人,在記憶中有四件事特別突出:珍珠港事件、羅斯福逝世、1948年大選和約翰•甘迺迪被刺。」威廉•曼徹斯特在《光榮與夢想》中寫道,「男人們也許會忘記他21歲生日那天發生過什麼事,女人們也許會忘記她怎樣失去童貞,但每個人都想的起來他或她聽到這四件事時是在什麼地方。」時過境遷。
  • 美國近250年歷史,為何從未發生過成功政變?
    「叛亂」一詞在美國歷史上並不陌生,1807年美國就出臺了《反叛亂法案》(Insurrection Act of 1807)。倒是「政變」在美國歷史上還從未發生過。 那麼川普的「勤王軍」此次衝擊國會大廈的行為夠得上「政變」嗎?自從1776年美國建國以來,為何在其近250年的歷史中,從未發生過一次成功的政變?
  • 疫情重塑美國大選 誰是最後贏家?
    疫情重塑美國大選誰是最後贏家?  川普:嚴格防疫措施會拖累經濟 拜登:川普漠視選民安全  11月3日美國大選投票日臨近,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及其競選連任團隊抓緊爭取「搖擺選民」,連日奔赴幾大「戰場州」舉辦規模數千人的現場集會,28日在亞利桑那州連辦兩場。
  • 這場「令美國尷尬」的大選辯論,世界媒體如何評價?
    自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國際形象已一落千丈,但在混亂不堪的首場總統競選辯論後,美國形象再次跌入谷底。29日晚,美國總統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展開正面交鋒,但首場電視辯論卻「讓美國尷尬」。世界各地主要新聞媒體幾乎一邊倒地對辯論進行批評,認為這場總統辯論再次刷新下限,「美國成了最大輸家」。
  • 2020年美國大選什麼時候結束?美國大選對股市有何影響?
    川普稱選舉「遠未結束」  市場仍在消化有關美國大選的消息,儘管拜登成為候任總統,但川普迄今拒絕承認敗選,在明年1月20  據多家媒體的統計數據,拜登贏得了戰場州賓夕法尼亞州的20張選舉人票,這使他超過了贏得大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然而,川普拒絕承認選舉失敗,聲稱選舉「遠未結束」。他的團隊已經在包括賓夕法尼亞和密西根在內的多個關鍵州提起訴訟,並表示他們計劃在一些勢均力敵的競選中敦促重新計票。
  • 公元1984年,我很懷念它
    1984年4月,美國總統裡根訪華前夕,《時代》雜誌做了期這樣的封面。「中國的新面貌——裡根將看到什麼?」大標題下,一個穿著軍大衣的年輕人站在長城上,手裡拿著瓶可口可樂。那一年,國門剛剛洞開不久,絕大多數的國人都沒聽過這本雜誌,也喝不起可口可樂,但他們能享受到的精神食糧一點都不比現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