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美國總統大選:「下狗」杜魯門的逆襲

2021-01-10 澎湃新聞

「現在(1973年)超過40歲的美國人,在記憶中有四件事特別突出:珍珠港事件、羅斯福逝世、1948年大選和約翰•甘迺迪被刺。」威廉•曼徹斯特在《光榮與夢想》中寫道,「男人們也許會忘記他21歲生日那天發生過什麼事,女人們也許會忘記她怎樣失去童貞,但每個人都想的起來他或她聽到這四件事時是在什麼地方。」

時過境遷。由於當代流行文化的影響,人們現在對珍珠港事件、甘迺迪被刺可能更有印象。但就意外性和戲劇程度而言,可以說,沒有哪個事件比1948年大選更加令人深刻。

美國大選史上最戲劇性的逆轉

事件的主角就是美國第33任總統哈裡•S•杜魯門。今天,在各色各樣的美國總統排行榜裡,我們總能在前十名裡看到他的名字。在他之前,僅有華盛頓、傑弗遜、林肯和富蘭克林•羅斯福等寥寥數人。歷史學家評他為「接近偉大」的總統。但在當時,在1948年總統大選中,他卻是不折不扣的「下狗」(underdog)。

懸掛在白宮的杜魯門畫像

他的競選前景有多暗淡呢?1946年中期選舉以後,每一次民意測驗都顯示,如果杜魯門競選連任,無論面對哪個對手,都必敗無疑。1948年9月,距離大選還有兩個月,他的支持率只有可憐的32%。三大民意調查機構——羅珀、蓋洛普和克羅斯利——都看好杜威(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輕鬆獲勝。報紙也持相同意見。10月11日出版的《新聞周刊》報導,50名專業政治評論員一致預言杜威將勝。10月31日,紐約時報發表歷時一個月完成的調查報告,顯示杜威將在29個州獲勝,杜魯門僅能拿下11個州。11月2日,投票日當晚,《芝加哥論壇報》沒等投票結果出來,就印刷了第二天的報紙,頭條赫然寫著「杜威擊敗杜魯門」。

然而,就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杜魯門最終竟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敗了杜威,創造了總統大選歷史上最令人吃驚的逆轉,讓此前一直看衰他的報紙和民意調查機構顏面掃地。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11月4日,杜魯門勝利返回華盛頓當天,《華盛頓郵報》掛出一幅標語:「總統先生,你什麼時候把老烏鴉這道菜端出來,我們便準備什麼時候來吃。」(美國俚語「eat crow」吃老烏鴉意為被迫承認錯誤)。

1948年華盛頓郵報刊登的漫畫,寫著杜威將會拿到的票數。

選舉日第二天,杜魯門高舉寫著「杜威擊敗杜魯門」標題的芝加哥論壇報返回白宮。

他並沒有那麼糟糕

1948年大選成為杜魯門一生中最顯赫的印記之一。當人們說起杜魯門,一定會談起他投擲原子彈的決定,談到杜魯門主義,談到以色列立國,也一定會談到1948年大選。究竟發生了什麼,讓杜魯門創造了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逆轉?

首先,民意調查並非完美。杜威的優勢並沒有那麼大,杜魯門的情況也沒有那麼悲觀。大選前夕,杜魯門的支持率雖然落後於杜威,但數字已經從兩個月前的32%激增至44%,顯示他正在贏得搖擺選民的支持。密西根大學的調查發現,投給杜魯門的選民中,有14%的人在競選的最後兩周才決定投他票。蓋洛普和羅珀的調查也顯示類似的現象。這說明杜魯門贏在了最後一英裡。

從另一方面來看,杜魯門並沒有外界所認為的那麼無能。人們很容易看輕杜魯門。羅斯福出身名門,在東部受過精英教育,氣質懾人,連競爭對手都說,他具有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神奇魅力。相形之下,杜魯門毫不起眼。這個平凡的密蘇裡農民連大學都沒有上過(他是最後一位沒有大學學歷的美國總統)。他身材中等,戴著一副高度近視的眼鏡,貌不驚人,又缺乏雄辯的演講能力,念起稿來平鋪直敘,波瀾不興。回答記者的提問,總是簡單到無趣,Yes或No,從不像羅斯福那樣迂迴而引經據典。他似乎也不懂得何為總統修養,只因女兒的歌唱演出受到批評,就寫信給批評者咆哮一番,淪為笑柄。在外界看來,杜魯門就是個平庸但幸運的臨時工。沃爾特•李普曼乾脆直接地說,杜魯門就是個笑話。

1944年羅斯福與杜魯門的競選海報

杜魯門也沒有能夠獲得足夠的黨內支持。早在1946年中期選舉前夕,杜魯門的支持率從戰時的超過80%暴跌至不足40%,民主黨人就已對他失去了信心。黨主席羅伯特•漢尼根居然勸他不要在選舉活動上露面,以免打擊士氣。杜魯門無可奈何,只好每天窩在白宮,讓英國畫家弗蘭克•索爾茲伯裡給他畫肖像,或者聽收音機轉播聖路易斯紅雀對波士頓紅襪的世界大賽。1947年底,印第安納州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成員弗蘭克•麥克海爾給杜魯門寫信,向其保證,明年一定站在民主黨陣營一邊。杜魯門竟回覆:「難得收到像你這樣友善而體貼的來信。」可見他在黨內人氣之低落。

甚至到1948年7月民主黨全國大會之前,杜魯門都不一定能夠得到總統候選人提名。詹姆斯•羅斯福一直糾結黨內的一眾大佬,鼓吹黨派偏向未明的艾森豪為最佳候選人。直到艾森豪爾發表公開聲明,表示無意參與任何公職競選,他們又轉而支持最高法院法官威廉•道格拉斯。好笑的是,四年之後,艾森豪卻代表共和黨角逐總統大選。「從沒有一位在職總統,包括胡佛,會在黨內受到如此嫌棄。」杜魯門的傳記作者大衛•麥考羅寫道。

除了缺乏黨內支持,民主黨的分裂也讓人感到杜魯門前途不妙。先是左翼的亨利•華萊士宣布另組進步黨,參加總統大選。接著,由於不滿杜魯門的民權政策,右翼保守的南方民主黨人也宣布退黨,並推舉瑟蒙德為總統候選人。如果沒有分裂,這兩派勢力都能為杜魯門爭取數百萬的選票。

杜魯門在臨近選舉年的種種不順,很容易讓人忽略他的能力與雄心鬥志。絕境求生原是他的拿手好戲。1940年,他六年參議員任期屆滿,決心再選,不想困難卻紛至迭來。先是羅斯福拒絕支持他,要他去做商務委員會主席。接著密蘇裡州的民主黨高層又公開聲明要把杜魯門拉下馬。同時,杜魯門的政壇引路人彭德格斯特因偷稅漏稅被判入獄,連累他聲譽受損,州內的大報紛紛對他展開口誅筆伐。朋友們也一致認為他不應參加競選。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他這邊。不想杜魯門硬是拉起了一支人馬,籌措到了大量競選資金,又甘冒酷熱天氣,跑遍了全州75個縣,在無數小鎮上面對民眾發表競選演講,最後竟獲得黨內幾位大佬的支持,以8300票的微弱優勢打敗州長斯塔克,贏得了黨內初選,並一口作氣拿下共和黨對手,重返參議院。

1940年,杜魯門競選連任參議員時對民眾發表演講。

過往的經歷使杜魯門堅信,即使沒有黨內支持,沒有競選資金,沒有報紙聲援,依然有辦法在必敗的選舉中破陣而出。在競選班子意氣最為消沉的時候,唯有他依然保持樂觀,就像1940年被迫獨自應對參議員選舉,1918年在一戰戰場上指揮他的炮兵連一樣。

「讓他們去死吧,哈裡」

杜魯門早早就進入競選狀態。1947年秋天,克利福德交給總統一份32頁的競選方案。這份方案後來又被稱為克利福德—羅方案,因為它儘管由克利福德呈遞,但主要作者其實是羅斯福的前任助手小詹姆斯•羅。

方案分析說,民主黨的支持者主要由三大群體構成,城市工人、南方保守派和西部進步人士,因此,選舉勝利的關鍵是從這三大群體中獲取足夠的選票。黑人,進步主義者,工會成員,天主教信徒,歐洲移民,猶太人,這些選民群體各有需求,必須採取自由主義的立場才能把他們都拉過來。在過去幾年裡,杜魯門的進步主義政策,包括反對私刑,取消軍隊的種族隔離,否決一些反勞工方案,支持猶太人立國,實施馬歇爾計劃,已經使他具有了廣泛的選民基礎。小詹姆斯•羅(或者說克利福德)預測,紐約州州長杜威將會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但杜魯門應該把共和黨把持的第80屆國會當成對手和打擊對象。

杜魯門和他的幕僚。左一為克利福德,左二為杜魯門,左三為查理•羅斯。

按照競選方案,杜魯門開始有意識地塑造對抗反動無能的國會的進步形象。這並不難。他向來是羅斯福新政的擁護者,傾向進步主義,對改善民權和民生有著極大的熱情。他一份接一份地往共和黨人控制的國會遞交法案,內容從建立全國醫保體系到提高最低工資,從大規模建造住房計劃到促進種族平等,全是延續羅斯福新政的進步主義政策。共和黨人自然深惡痛絕,一概置之不理。共和黨大佬塔夫脫簡直氣炸了肚子,說這比新政還要新政。連民主黨在國會的領袖喬•馬丁都覺得杜魯門過了頭。

接著,為了改善杜魯門的公眾演講能力,克利福德和查理•羅斯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在1948年春季之前,杜魯門的公眾演講一直反響不佳。只要他一念稿,說話就很不自然,風格也單調乏味。杜魯門的傳記作者羅伯特•法瑞爾形容,他對演講的態度就是「趕緊過去,越快越好」。然而,杜魯門雖不善於讀稿演講,即興談話卻十分幽默生動,效果極佳。他的顧問們靈機一動,何不乾脆脫稿演講?

於是在4月17日,杜魯門在美國報社編輯協會第一次嘗試了脫稿演講。習慣了杜魯門式沉悶演講的記者們大吃一驚,紛紛為他鼓掌喝彩。隨後他連續做了一系列的脫稿演講,反響均十分熱烈。在紐約青年民主黨人集會上的演講尤其成功,《紐約時報》稱之為「新的杜魯門式的戰鬥性講話」。即興演講完全展現了杜魯門樸實、親民的個人性格,以及他以生活化語言講解國家政策的能力。查理•羅斯一直苦惱於總統無法將其私底下強大的個人魅力傳遞給聽眾,但這一次改變,使公眾眼裡的杜魯門成為真正的那個杜魯門。

然後,為了給秋季大選造勢,克利福德建議總統在6月做一次全國巡迴演講。這一次「預備競選」(阿隆佐•哈姆比語)活動基本奠定了後來秋季正式競選的特點:火車旅行,小站演講,內容是攻擊共和黨控制的國會,風格是即興的、平民化。

令人意外的是,一路演講過來,他受到的歡迎遠遠超過想像。在第一個小站,俄亥俄州的克雷斯特萊恩,來聽他演講的民眾就多達上千人。接著在芝加哥,十萬人夾道歡迎他。在奧馬哈街頭,16萬人來參加他和第35師老戰友的遊行。在西雅圖,聚集的民眾有10萬人。這是三十年裡的最高紀錄,連羅斯福都沒受到過如此厚遇。在西內布拉斯加,在懷俄明,在蒙大拿,潮水一般的人群讓杜魯門深受鼓舞,仿佛回到了三年前剛入主白宮的蜜月期。

在西雅圖等待杜魯門演講的人群

遠離華盛頓,遠離白宮,置身於民眾之中,杜魯門如魚得水。他的演講越來越犀利。他猛烈攻擊國會,說這一屆國會是史上最差勁的國會。在布雷默頓,他說:「國會只關心上層精英的福利,什麼時候關心過下層人民。」 在奧利匹亞,他向民眾喊道:「1946年,你們都呆在家裡,結果選出這麼個國會,學著點吧。」有時候他的說話連手下都提心弔膽。在愛達荷,他說:「我從不介意對手說我些什麼,反正他們什麼都證實不了。」

杜魯門刻意表現得親民,或者說平民化。在比尤特,當火車在深夜抵達火車站的時候,他竟穿著睡衣出來發表小站演講,「抱歉,我已經上床睡覺了。但我想即使沒穿好衣服,你們也想見見我長什麼樣子。」民眾也迎合他的率意演講,給他喊話。在布雷默頓,有人喊道:「加油幹啊,哈裡!」杜魯門樂呵呵地回答:「我會加油幹的,我會加油幹的。」

典型的杜魯門式小站演講是,先談談當地的地理人文,然後猛烈抨擊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接著介紹妻子女兒出場,接受民眾歡呼,最後與民眾互動。

毫無疑問,這次「預備競選」活動大獲成功。民眾重新認識了杜魯門,麥考伊說,他展現了一個全新的形象,一個招人喜愛而強有力的競選者。羅伯特•法瑞爾說,民主黨人還沒意識到,杜魯門給他們帶來了多大的能量。他的樂觀、旺盛精力都讓人印象深刻。羅伯特•達萊克認為,通過「預備競選」,杜魯門全面復活了。

到秋季正式競選活動的時候,杜魯門基本延續了此前的策略。只不過這一回,他的行程更為漫長,風格更親民,對國會的攻擊也更加猛烈。有民眾對杜魯門喊話:「讓他們去死吧,哈裡。」於是報紙乾脆把杜魯門的競選稱為「讓他們去死」競選。可見火藥味之濃烈。杜魯門的攻擊性演講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毫無疑問,他對國會或者杜威的很多批評是沒有根據的。有時候甚至口不擇言。他稱國會往工人的背後插了一把禾叉,又曾把杜威比作希特勒一樣的法西斯。但人們都認同,他像一隻鬥牛犬一樣戰鬥著。

天時地利人和

與戰鬥的杜魯門相比,杜威的競選策略堪稱失敗。他性格本就孤傲冷漠,待人殊不友善,在競選過程中又曾怒罵操作失誤的火車司機,說他該被槍斃。有人評論,你越了解他就越不喜歡他。他自覺勝券在握,演講風格高自標置,空洞而不著邊際。面對杜魯門咄咄逼人的攻勢,他仍自顧自地讚美山河,讚美風俗人情,許諾更美好的生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杜威是競逐連任的總統,杜魯門才是挑戰者。難怪事後有評論指出,與其說民眾選擇了更好的那個,不如說他們選擇了戰鬥到底的那個。

杜威(中間)的競選活動,標語赫然寫著「歡迎杜威,我們的下一任總統」。

歸根結底,選舉是由民眾決定。杜魯門最大限度地獲取了不同群體的民眾的支持。他的民權政策打動了黑人。他甚至在競選中舉行了一次不分黑白的大型演講,又與黑人握手。這是以前任何一位總統候選人都沒有做過的事情。他支持猶太人立國,在以色列政府成立僅五分鐘之後就予以承認,因而得到猶太人的支持。他否決了旨在打擊工會的塔夫脫—哈特利法案,改善了與工會的關係。他的農民出身和平民風格,加上羅斯福新政的遺產,則使他在農業區廣受歡迎。

除了內政,1948年的外交也對杜魯門有利。蘇聯顛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行為,使本來反對杜魯門主義的左翼人士倒戈,而他在封鎖柏林事件中的強硬態度,則使主張遏制共產主義的人們大為滿意。此外,馬歇爾計劃的推行,使歐洲移民感恩戴德。克利福德還專門發行各種歐洲語言版本的杜魯門競選資料,以爭取他們的支持。

有歷史學家把杜魯門的勝利歸因於黨派忠誠,認為與其說民眾選擇了杜魯門,不如說他們選擇了民主黨。但事實是,沒有杜魯門的奮力一搏,也就沒有後來的民主黨。在1948年大選中,不僅杜魯門贏得總統之位,民主黨也重新奪回參眾兩院多數席位。可以說,從1948年開始,民主黨再次確立了以民權和社會福利為主的政策方針,並為後來進步的六十年代奠定基礎。這一切都要得益於「讓他們去死」的杜魯門。

相關焦點

  • 總統選舉中 陰謀與醜聞永不變 十部與美國總統大選有關的政治影片...
    美國媒體已經宣布拜登贏得總統大選,不少國家領導人也都已經向他表示祝賀,而共和黨候選人、當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並未接受這一結果,並一再強調大選中存在舞弊現象。  在法律意義上拜登還未勝選,明年1月20日總統就職日之前還有沒有變動,我們只能走著瞧了。
  • 1948年宋美齡求援失敗重整「院外援華集團」-這個組織是幹什麼的
    它們最初的辦法是用錢介入美國選舉,「助選」的對象是總統,而總統則是共和黨,參眾兩院成員不分黨派,只要是堅決反共、認同「中華民國」的候選人,都可以得到政治捐款和其他資助。接過「臺灣錢」,當然要替臺灣說話。院外援華集團內部核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40年夏天,宋美齡的哥哥宋子文來到華盛頓。宋先生的使命是為孤軍奮戰三年的日本政府尋求美國的援助。
  • 美國總統繼位順序科普貼!
    接下來請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美國的總統繼位順序,歡迎大家關注+評論。 由於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必須是由自然產生的美國公民(出生時即是美國公民,通常指生於美國,或者出生時父母雙方皆是美國公民)的人出任,因此繼任順序成員中若有歸化美籍者時,將會自動跳過順位到下一位。
  •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北京時間十一月四日下午揭曉
    #,是美國第59屆總統選舉。美國實行總統制,總統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這次是近些年競爭最為激烈的一次。川普與拜登在首場辯論中互相辱罵,場面幾度失去控制。拜登指責川普說,「你是美國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總統」給他貼上了「騙子」、「小丑」和「種族主義者」的標籤。
  • 1984年以來美國總統大選,每一次他都預測對了
    他叫艾倫·利希特曼(Allan Lichtman),是一位美國歷史學教授。歷來對美國大選結果的預測有很多,但從來沒有哪一個人、哪一個機構能像利希特曼教授那樣,從1984年以來,連續9次預測美國大選結果,都被他預測中。
  • 1984 年以來美國總統大選,每一次他都預測對了
    他叫艾倫·利希特曼(Allan Lichtman),是一位美國歷史學教授。歷來對美國大選結果的預測有很多,但從來沒有哪一個人、哪一個機構能像利希特曼教授那樣,從1984年以來,連續9次預測美國大選結果,都被他預測中。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時間線 美國大選對市場的影響解讀
    據美聯社當地時間11月19日最新報導,美國喬治亞州官員稱,該州已經完成了手動重新計票,確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該州勝出。喬治亞州州務卿Brad Raffensperger表示,手動計票的結果與此前「幾乎沒有不同」。Raffensperger並稱,喬治亞州將在當地時間11月20日認證拜登獲勝的結果。
  •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公布時間 美國大選倒計時多少天?
    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公布時間,距離美國11月3日的大選僅有一周時間,10月是否還會發生「驚奇」、11月是否會發生「危機」,成為美國政壇中目前最引人關注的話題。  10月26日晚,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埃米·巴雷特出任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巴雷特隨後在白宮宣誓。此事遭到了民主黨的強烈反對,共和黨則將此視為一大「勝利」。
  • 高中求女老師親一下被拒,60多歲逆襲成美國之王,向老師追回親親
    小羅大學畢業後在新聞界平步青雲,聰明又勤奮的他在1932年獲得普立茲獎。之後的十幾年,小羅沒有懈怠,在新聞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1945年被第33任總統任命為白宮的首席秘書,這是新聞界人士能做到的最高職位。如果故事到這裡就完結,不過是一個順遂的成長故事。當年向老師索吻的小哈最後發展如何呢?小哈到底又是誰呢?小哈就是美國第33任總統哈裡·杜魯門。
  • 1948年為何蔣介石當選民國總統七個月就下野,官員稱應改名叫總丟
    1948年4月19日,中華民國首都南京舉行了首次選舉,蔣介石通過運作,成功地登上了所謂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的寶座,這次假惺惺的所謂包含全國各民主黨派的選舉,其根本上就是一場鬧劇。 這蔣介石當了總統並宣誓就職,他的本意想激勵士氣,使所謂的「勘亂」戰爭轉敗為勝,即使不能全面勝利,割據一片土地,至少在大陸有一塊落腳之地,從而,以圖東山再起也行,穩定局勢。 然而,不幸的是,不當總統還好,自從當上了總統,更是敗績顯現,喪師失地,每況愈下。
  • 美國大選「歷史趣事盤點」之:最一邊倒1984年
    ——美國大選之際,總統寶座如火如荼的爭奪戰,總是鋪天蓋地地襲來,而經常看到的字眼如「選情膠著、難分伯仲」,或是遙遙領先。但有沒有聽說過「一邊倒、毫無懸念」的大選?相比於「最難產2000年」的美國大選,本文將為您重溫美國史上最一邊倒、最毫無懸念的1984年總統大選。  到底有多麼一邊倒?來看看下圖1的大選結果票數及地理分布圖,便一目了然。
  • 比袁天罡還牛的美國佔星師,死前這樣預言中國,網友:洩露天機了
    能力從小被發現在美國這些眾多的佔星者中,歷史上最有名的佔星師要數珍妮·狄克遜。一直以來她的大小預言都被一一應證其準確性,珍妮的佔星能力令人驚奇。珍妮的能力仿佛是天生的,從小時候家人就發現她的與眾不同。一次,珍妮的父親由於工作原因去了外地,在父親還沒有回來之,珍妮突然對目前說,父親會帶著一條黑白相間的狗回來。
  • 同樣是大齡候選人,裡根只說了一句話就贏得了1984年美國總統大選
    按照美國憲法規定,凡是年滿  35  歲並在美國境內生活超過  14  年的美國人都可以競選這個職位。不過這種規定並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美國大選自從第  15  屆以後一直都是由民主和共和二黨把持,總統人選也在兩黨之間相互交替,說是自由選舉還不如說是拼錢選舉  ——誰花的錢多,誰勝出的可能性就越大。
  • 周易預測:2020年美國大選川普能否連任?
    ,在這次大選中川普能否取勝連任美國總統?從目前局勢看,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歐巴馬都極力反對川普,民主黨候總統選者拜登處於壓倒式地位。那麼,川普還有幾分勝算?下文,運用中國傳統命理學《周易》及五行原理對川普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情況進行預測。
  •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他會坐什麼車?
    2020美國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戰勝川普,將成為新一屆美國總統。在此之前,我們知道拜登有一輛雪佛蘭,工作中座駕也是雪佛蘭,當他入主白宮後座駕也該升級了。
  • 半人馬座上的外星人被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嚇壞了
    來自半人馬座B座的民調顯示,銀河系中地球最親密的鄰居對他們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所看到的一切感到震驚。圖:川普勝出,自己感到驚訝據報導,四年多前,一名半人馬座人士看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主持人安德森庫珀(Anderson Cooper)在節目上宣稱:川普似乎已獲得足夠的代表,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提名人。
  • 英媒:美國大選的表與裡
    英國金融時報網10日發表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程實撰寫的題為《美國大選的表與裡》的文章。文章說,通過理清美國大選的表與裡,投資者能篩除短期幹擾,更前瞻、更客觀地把握美國經濟的長期趨勢。囿於表象,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把握本質,一葉知秋而通曉時局。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衝刺階段,系列電視辯論正將氣氛推向高潮。
  • 2020年美國大選什麼時候結束?美國大選對股市有何影響?
    川普稱選舉「遠未結束」  市場仍在消化有關美國大選的消息,儘管拜登成為候任總統,但川普迄今拒絕承認敗選,在明年1月20日新一任總統就職前仍存在系列不確定性。  據多家媒體的統計數據,拜登贏得了戰場州賓夕法尼亞州的20張選舉人票,這使他超過了贏得大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然而,川普拒絕承認選舉失敗,聲稱選舉「遠未結束」。他的團隊已經在包括賓夕法尼亞和密西根在內的多個關鍵州提起訴訟,並表示他們計劃在一些勢均力敵的競選中敦促重新計票。
  • 美媒:號稱「南美川普」的巴西總統將在2022年大選掀起腥風血雨
    【南方+1月11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作為「南美川普」的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的2022年巴西總統大選或許將會同今年一樣,引發類似的暴力活動,《赫芬頓郵報》報導稱,博索納羅應當以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為戒,避免在2022年的巴西總統大選上出現類似的暴力活動
  • 美國大選下股票投資者的避風港—股指期貨避險功能
    11月3日以來,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後鬧劇不斷。四年一次費時、費力、費錢的大選除了引發政治利益集團的相互傾軋、也加劇了美國社會的眾多不穩定因素。然而在今年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的特殊年份,美國大選無論是從選舉進程還是最終結果,這些不穩定的「因素」的影響遠超選舉本身,並滲透到全球發展的各個方面。股票市場的影響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