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人一起擲骰子——風靡古代世界的博戲

2020-11-30 騰訊網

[摘要]博戲的本質是一種競賽遊戲,就是用色子或其他規則決定順序,看競賽者誰先將自己的棋子移到終點。從目前的考古材料看,其他古代文明在博戲這方面是遠遠走在中國的前面。

2012年11月,系裡的蓋博(Gab)同學在他的Facebook上傳了一張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所藏古埃及色子的照片,說是他寫論文查參考資料時看到的,問有沒有誰見過相似的東西。這是一個用石頭製成的二十面色子,每一面上都刻有希臘字母,年代大約為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四世紀。我在碩士期間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戰國秦漢時期六博棋具的文章,搜集資料時見過相似的東西(當時的名字叫煢或骰子)。仔細回想一下並查找了相關材料,果然又找出了多例考古出土的戰國到漢代骰子,十四或十八個面,材質有銅、石、木、象牙等。《文物春秋》雜誌2015年發表了一篇專門介紹古代骰子及其發展演變的文章,對這些出土資料有詳細介紹。按照目前的材料看,戰國和秦代的骰子是十四面球體(刻數字一到十二和另外兩字),兩漢時期變成了十八面體(刻數字一到十六和另外兩字),到後來逐漸發展成了目前常見的六面體。

對這些資料略一對比就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現象:一,埃及的這個二十面色子跟漢代的十八面骰子居然非常相似,如果不是希臘字母和隸書漢字的明顯差異,一眼看去很難將兩者區別開;二,這兩種色子的年代也十分相近;三,埃及的這二十面色子上刻了前二十個希臘字母,這與漢代骰子上刻數字一到十六有相似之處,說明兩者的功能也應該相似。漢代這些骰子是一種娛樂工具,更直接地說就是賭博工具,這是沒什麼疑問的,同出的考古材料便是證據。因此,古埃及的這個色子(收藏品)也可能是和賭博遊戲有關。看來兩千年前,這兩個相距萬裡的文明古國,貴族都喜好同樣的遊戲,博戲果然是歷史悠久。那麼,其他古代文明中是否也有博戲(主要是使用色子的博戲)?

中國最早的博戲大概是東周時期的六博,既有文獻記載,也有各種出土實物。可惜的是具體遊戲規則早已失傳,目前關於六博的研究大都只能關注棋具本身。北大漢簡中有《六博》篇及《日書》中相關內容比較詳細的記載了利用六博佔卜和進行娛樂遊戲的內容,為研究六博規則提供了新的材料。通過這些簡牘文字的記載看,六博是兼有佔卜和娛樂兩種功能的。

博戲的本質是一種競賽遊戲,就是用色子或其他規則決定順序,看競賽者誰先將自己的棋子移到終點。從目前的考古材料看,其他古代文明在博戲這方面是遠遠走在中國的前面。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埃及這三個古代文明地區的博戲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2000年左右。這些地區也可能是博戲中所用色子的發源地,當然學者在這方面仍有分歧。隨著考古工作的發展,中國博戲的歷史也有可能被繼續往前推。在這些古代文明繁盛的地區,娛樂是人們(應該主要是貴族階層)享受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博戲在各地的出現並不意外。

在美國猶他州發掘的洞穴遺址 Promontory Cave 被媒體稱為「美國最早的賭場」(America’s First Casino)

歐亞大陸上的古代文明之間顯然是存在很多共性的,但是美洲大陸上的古代文明則有著它自己的特點和發展軌跡。在歐洲人到來之前,美洲文明一直是自成體系,而北美和中南美又存在一定的差別。美洲大陸上古代印第安人是否也有賭博這種遊戲?答案是肯定的。比如,Ives教授帶著學生在美國猶他州發掘的洞穴遺址 Promontory Cave 被媒體稱為「美國最早的賭場」(America’s First Casino),因為他們在洞裡發現了數百件賭博用的物品,例如有刻痕的骨棒、圓環、色子、飛鏢等,預計洞裡博具總數可能上千。Ives教授認為這個洞穴是七百多年前居住於加拿大北部極地附近的阿帕奇人(Apachean)向南遷徙途中的一個臨時休息地,出土材料表明至少有兩三種用色子的博戲在這群人中流行。美國的《考古》雜誌對這項發現也有報導,專門報導美國西部考古、人類學、古生物學新發現的網站western digs採訪了Ives教授和他的博士研究生蓋博並提供了更為詳細的信息。蓋博介紹說在這個洞裡色子遊戲主要是婦女玩的,賭注往往都是隨身物品之類的小物件,或者就是日常雜務,比如誰輸了誰負責做飯等;男性要麼就對婦女色子遊戲的結果下賭注,要麼就玩其他的遊戲。這不是他的個人看法,美國學者Warren R. DeBoer對此有專門研究。

Steward Culin在1907年所著的《北美印第安人的遊戲》

仔細觀察上述各種媒體中展示的Promontory Cave出土博具的照片,我們並沒有發現一件跟我們印象中的色子相似的東西。這是因為印第安人的色子都是兩面的,與歐亞大陸上的多面體色子截然不同;印第安人遊戲偶爾用的多面體色子也都是歐洲人帶過來的。印第安人的色子不僅自成體系,而且色子的材質、種類、遊戲方式更是極為複雜。Steward Culin在1907年所著的《北美印第安人的遊戲》(Games of the North American Indians)一書中對北美印第安人的色子遊戲有比較全面的介紹,此書堪稱研究印第安人遊戲節目的經典,一百多年來數次再版。博戲在北美印第安人群中不僅是一種很流行的娛樂消遣,而且還是一種很重要的族群內部物質交換方式——這也是一個比較有趣的特點,說明其是被普遍接受的。

蓋博對印第安人的博戲比較熟悉,因為他的碩士論文就是研究一處印第安人聚會遺址(playground),而博戲是人們聚會時必不可少的娛樂節目。他的論文不僅有考古材料,而且還有大量的原住民口述材料等,對發生在這個場所的博戲和貿易活動都進行了全面分析。其中一章專門對一種叫HOOP-AND-ARROW的博戲進行了介紹,這種遊戲就是向一個小圈裡投箭。蓋博有過做記者的經歷,這本洋洋灑灑近五百頁的碩士論文成為了系裡的一個傳說,因為一般博士論文也就兩百多頁。他的論文名為「Old Man’s Playing Ground: Gaming and Trade on the Plains / Plateau Frontier」,已於2014年出版。這個書名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很容易讓人想到這是一處老人聚會的場所,然而這裡的old man 是阿爾伯塔省南部一條河流的名稱。

當時蓋博查找關於色子的資料時就是在準備碩士論文,也正是因為他的那張照片引起了我對世界各地古代博戲的一點思考。碩士時那篇關於六博的文章雖然經過我和導師數易其稿,最後還是被某考古雜誌給拒了。後來導師為了安慰我,掏版面費幫我在某學報的增刊上把它發了,我心裡的火焰就此被澆滅。在看到蓋博所發照片之初,我心裡曾經被澆滅的關於古代博戲研究的小火苗又躥起了一點點,試圖對不同文明的古代博戲做一些研究。為此我花了很長時間到處查找資料,並且跟蓋博進行了交流。最後的認識是:博戲是不同文明都有的一種娛樂方式,其淵源、形式、發展等內容之複雜都超乎想像,根本非我能駕馭。

四五千年前舊大陸上不同的文明古國都出現了自己的博戲,其形式和內容既有共性也有差異。而美洲大陸上的印第安人最遲在七百年前也有了自成體系的博戲,其內容和形式的複雜程度不亞於舊大陸所見。看來賭博也是世界各地文明的一個共同特徵,對這個領域做進一步的研究應該是很有前景的,但我只能止步於此了。(文/周立剛)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國家大事被當兒戲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紅顏一笑!
    國家大事被當兒戲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紅顏一笑!西周從武王建立到宣王繼位,一直都以仁義治國,以禮待人的。在周宣王死後,他的兒子便繼位,也是西周的最後一位君主。周幽王名叫姬宮湦(shēng),是周宣王姬靜之子,母親姜後是齊國國君之女。
  • 國博新展|一塊鏡子怎麼有文化?
    此次展覽是從數以千計國博館藏銅鏡及相關文物中精選出260餘件(套)展品,完整地串聯起中國古代銅鏡的發展脈絡,系統展示銅鏡的歷史價值、審美價值、文化價值等。 底圖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攝者:餘冠辰
  • 操控「大數據」的上帝,也擲骰子嗎?
    Coase)我們只信奉上帝,其他人都必須攜數據而來--( W.Edwards.Deming著名管理專家)大數據真的是科技時代的千裡眼和如來神掌了嗎?讓我們每個人被把握在掌心裡,近乎徒勞奔命,須臾就能對我們翻手為雲,瞬間傾軋?在我看來,現在寵上天的大數據,是人類極致追求理性的產物,是想通過儘可能多而全面的信息,來描繪這個世界,進而預測我們的行為發展趨勢乃至結果。
  • 周幽王為博紅顏一笑,烽火戲諸侯?真正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烽火戲諸侯」的典故,但你有沒有質疑過他的真實性?  ◆ 繼位第八年,幽王廢除申後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為後和其子伯服為太子,並加害宜臼,致使申侯大怒。這「昏君」和「紅顏禍水」的角色有了,該安排劇本了。
  • ...信條:英靈殿》骰子遊戲「命運之戲」將推出實體版 有望2021年發布
    《刺客信條:英靈殿》中的擲骰子小遊戲「命運之戲」將推出實體版桌遊,育碧和PureArts合作,在2021年推出。「命運之戲」兩位玩家需要擲骰子,激活眾神恩惠進行對決。率先將對手生命值降到0的玩家獲勝。
  • 古代沒導航,古人迷路走丟了怎麼辦?
    那麼問題來了,在遙遠的古代,古人沒有地圖,沒有衛星導航,更沒有燈光的照耀,他們又是如何走出那遙遠的山路的呢?畢竟,在遙遠的古代沒有馬路,沒有人家更沒有路燈,有的只是一片迷茫。帶著這個疑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古代人的地圖與導航,了解真相以後,或許我們會更加佩服古人的智慧。一、方向的開始說起到古代的導航,就不得不說到古代關於方向的概念。
  • 古代天文的根本是「七政四餘」和「三垣四象」,古人如何認知
    古代對於星辰的認識,應該與古代的「天體說」聯繫在一起的,最早的蓋天說,《古辯異》曰:仰觀天形如車蓋,眾星累累如連珠。以及到古代天文學說的基礎「渾天說」,皆認為重星辰是漂浮在地球之外的星體。按照古人「創世論——元氣論」,日為陽精、月為陰精,金木水火土五星都是「日積氣之中有光耀者」《列子》,即日月五星只是積元氣中的光耀者。太陽為恆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古人觀測到太陽內的黑點,認為這是「三足金烏」,同樣的,月亮裡有蟾蜍。在神話傳說中,有羲和生十日,每日從東海扶桑,每天運送一顆太陽掛在扶桑樹上,是為羲和御日。
  • 就讓上帝擲骰子吧(圖)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諾維斯基和詹姆斯能夠同時戴上冠軍戒指,這樣的話,我現在就不用像現在這麼糾結了。  可惜,NBA總決賽不是電影節頒獎,這裡不會下出「雙黃蛋」。
  • 博人傳:次時代誰的外掛最強?博人:我有淨眼,佐良娜:我有三隻通靈獸
    小輩們不僅繼承了父母的能力,還和他們一樣開啟了外掛,大有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氣勢,下面就來聊聊,他們誰的外掛最強。博人傳和火影忍者不同,這是一部以次時代為主的忍者動漫,延續了上一輩的故事背景,深化了五大國之間的關係,從此開展了一個以科技優先的世界。
  • 古人為何稱懷孕為身懷六甲,其中「六甲」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東周列國志》褒姒,周幽王的寵妃,生來就不愛笑,為博紅顏一笑,周幽王上演了一幕烽火戲諸侯的好戲。結果褒姒笑了,但西周卻在之後就滅亡了,當然這兩者並無直接聯繫,但卻不少人把褒姒說成禍國殃民的「妖精」,但飛魚只想說,滅國之罪,非系一女子之身也。
  • 為什麼《博人傳》變成了「熱血計量單位」?
    可事實是,《博人傳》恰恰選擇了一條新路,正如動畫第一集裡所說的那樣「這是屬於旋渦博人自己的故事」。在第四次忍界大戰結束後十幾年,整個忍者世界已快進到科技發展迅速的現代社會。木葉村再也不是滿大街忍者,人們也不再以成為忍者為目標。在這樣的陌生感中,本作主角——也就是《火影忍者》主角鳴人的兒子,漩渦博人登場。
  • 不自覺的歷史|美軍戰俘營裡兩個擲骰子的孩子
    1945年,二戰歐洲戰事結束不久,美軍設在慕尼黑附近的巴特艾布靈露天戰俘營裡,數千名德國戰俘正飽受蝨子和飢餓的折磨,其中就包括18歲的君特·格拉斯。在戰俘營裡,格拉斯結識了一位同齡的夥伴。兩個孩子經常在一起仰望星空,遠眺阿爾卑斯山,下雨天他們會一起奔到帆布帳篷下躲雨,像猴山上猴子那樣相互幫著撓後背的痒痒,肚子餓了他們會分食同一袋荷蘭芹菜籽充飢。在格拉斯看來,這位夥伴是一個怪物。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樣學習漢字的讀音?很簡單,一學就會
    從小到大,我們都學習過古文典籍,認識和掌握了大量漢字,而使之得以實現的工具就是漢語拼音。然而,中國古代沒有字母,也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對於生僻字,又是以何種方式標註讀音的呢? 漢語是非拼音語系,從來未曾有過外來工具輔助,但這並不妨礙它發揚光大,因為古人早就創造了高明之法來為其注音。
  • 《新世界》戲裡戲外,金海小耳朵組合豪橫,孫紅雷和他合影超親密
    《新世界》戲裡戲外,金海小耳朵組合豪橫,孫紅雷和他合影超親密。文/巖姐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徐兵編劇兼導演、孫紅、張魯一、尹昉主演的電視劇《新世界》關注度超高,評價卻褒貶不一,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古代地圖是怎麼繪製的,能保證不走錯嗎?網友:古人比衛星厲害!
    現代繪圖方法基本依靠於人造衛星等高科技的協助,是比較容易實現的,然而大家是否也同樣好奇:古代是怎麼繪製地圖的呢?準確性能保障麼,古人按照這份地圖出遠門會不會走錯路?中國古代帝國版圖盛廣,至少都在數百萬平方公裡以上,皇帝不可能派繪製人員用腳步丈量邊境吧?不過大家需要明白的一點是:古代沒有高科技,不代表古代沒有高智慧!繪製地圖是有特殊技巧的,接下來小解就帶大家一起領略古人的大智慧!
  • 古人的「高考」祝願:手握魁星點鬥筆 登科折桂躍龍門
    在古代,臨近考試的古人會通過諸多「講究」來博一個「好彩頭」,祈願自己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現在,和青年君一起去看看那些在古代寓意「高中」的「好彩頭」,為高考學子喊一聲「加油」! 蟾宮折「桂」 一舉「糕粽」 狀元餅、及第粥、豬蹄膀……各地特色小吃裡包含著對考生一舉高中的祝願。
  • 在古代,生孩子有很多的講究。古人:「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
    ——餘秋雨 在古代,生孩子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在中國古代,玄學佔了人們生活中極大部分時間,人們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都要符合"黃道吉日"。 那麼古人生孩子的黃道吉日是如何選擇的呢?
  • 古人是如何計時的?古代一刻是現在的15分鐘嗎?
    國學晚自習◆ ◆ ◆ ◆ ◆國學知識古代一個時辰等於現在2個小時,但古代的一刻是現在的15分鐘嗎?「三更夜半」是現在的幾點?「彈指」、「瞬息」、「一念」、「剎那」,它們之間如何換算?來,漲知識,收藏吧!時辰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辰」,也稱「時辰」。
  • 古代虎符權力這麼大,為何無人敢仿製?古人的智慧讓人嘆服
    戰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戰爭歷史是民族史重要的組成部分,從上古神話的蚩尤黃帝大戰,一直到近代的抗日戰爭,戰爭主導了民族文化的走向,既然有戰爭自然就有軍隊,軍隊作為古代最重要的軍事力量,誰手裡有兵誰就有話語權,故此不管是什麼時候,如何牢牢將軍權控制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