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小康故事丨「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020-11-22 南方周末

「十三五」規劃即將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10月25日起,新華社在新媒體端開設「習近平的小康故事」專題,每天推出一組報導,分別聚焦脫貧攻堅、教育、住房、健康、養老等民生關切,以鮮活生動的故事,展現習近平總書記心繫百姓的為民情懷和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

從東北到西南,冒嚴寒踏冰雪、赴深山訪老區,每到一處,百姓的看病就醫問題總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牽掛;從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到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察實情、作部署,一項項重大決策,凝聚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邃思考和長遠謀劃。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民族復興、增進人民福祉的高度,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指引,開啟健康中國建設新局面,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不斷夯實健康之基。

在基層衛生院求解「病有所醫」

基層衛生院建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看病是否便捷可及。

江蘇鎮江丹徒區世業鎮,浩浩長江中的「一座小島」。在過去,全鎮約1.4萬老百姓「既怕病要命,也怕交通要命」,大病小病都指望著小小的「島上衛生院」。

這是8月20日拍攝的江蘇鎮江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新華社發(胡小忠攝)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世業鎮衛生院,了解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

「當時天冷,握手時我本來只伸了一隻手,另一隻手揣在口袋裡,但是總書記兩隻手握住我的手,我趕緊把另一隻手也伸了出來。」

當時在場的村民魏定瑜老人感受到的,不只是習近平總書記手心的溫度:「那天,總書記除了詢問身體情況,還關心我們看病方便不方便、醫療費用貴不貴、對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滿意不滿意。」

病有所醫,是老百姓基本的需求,也是總書記深深的牽掛。

在世業鎮衛生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圍繞基層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難點、堵點,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關懷慰問、問計於民。

他關心新農合制度落實情況——

在河北省阜平縣顧家臺村,習近平總書記到村衛生室,仔細了解新農合制度落實和藥品供應情況,叮囑當地幹部要關心鄉親們身體健康,保障大家能看上病、治好病。

河北阜平縣龍泉關鎮顧家臺村村醫為村民測量血壓(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他關注全科醫生隊伍建設進展——

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習近平總書記詢問:「村裡有幾個衛生室?」「都是全科醫生嗎?」當地幹部告訴總書記,全村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6所,均有合格村醫,鄉衛生院還有全科醫生。

他關切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和醫療保障情況——

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村衛生室,了解基本醫療保障情況,叮囑當地幹部:「要聚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強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建設,加強標準化村衛生室和城市社區衛生機構建設,健全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這是9月17日拍攝的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如今,我國已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各地鄉鎮衛生院帶給居民的「健康紅利」正在逐漸釋放。以世業鎮衛生院為例,該衛生院與鎮江市醫療集團聯合成立心血管、糖尿病等多個聯合門診,除配齊常規科室外,還配有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醫療設備。

在習近平總書記來過後的5年多時間裡,魏定瑜定期到衛生院檢查,心裡牢牢記著總書記的叮囑。「我現在很小心的,也能管住嘴、邁開腿了。平時在家也經常用衛生院給我們發的儀器自己測量血糖、血壓,數據都實時傳到衛生院。」

算清醫療帳打掉脫貧「攔路虎」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一脫貧路上的「攔路虎」,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必須解決好的問題。

「醫藥費花了多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地方考察時都會提出的民生之問。

在河北省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村民徐海成(左)和妻子在家中布置春節裝飾(2018年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2017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

外面白雪皚皚、滴水成冰,而村民徐海成家小小的客廳裡溫暖如春。習近平總書記坐在他家的沙發上,和村裡的鄉親們一起,一筆一筆計算著一年的收支帳,合計著來年的脫貧計劃。

「我看你家裡的支出帳,一年下來生產性支出12700,家庭花銷29000。兩項加起來42000?」習近平總書記問。

「家庭花銷主要是老伴看病,再有就是二女兒上學學中醫,一年學費18000元。」徐海成說。

「在農村,主要是大病的醫療保險要兜得住,不至於因病返貧。」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既直指要害,又充滿關懷。

「脫沒脫貧要同群眾一起算帳,要群眾認帳。」一次次的訪貧問苦,習近平總書記踐行著黨和政府對百姓的承諾。

2019年4月15日,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習近平總書記踏著溼滑的石階上坡來到貧困戶譚登周家,從屋外看到屋內,詳細詢問老兩口生活和身體狀況。

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衛生院的醫護人員為中益鄉華溪村村民譚登周測量血壓(2019年12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譚登周老兩口2018年因病因傷返貧,在幫扶政策下逐步擺脫貧困,基本生活有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和他們一起算起了收入帳和醫療帳:「低保補助有多少?」「土地流轉一年收入多少?」「醫藥費花了多少?報銷了多少?」「子女一年給的贍養費有多少?」習近平總書記問得十分仔細。

「聽說我去年受傷住院費用報銷90%,村裡又幫助兜了底,總書記很高興。」譚登周說,「現在低保補助、養老金、土地流轉收入加在一起,生活不成問題。等身體硬朗點兒,我想養幾群蜜蜂,種上兩畝中藥材。」

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村民譚登周(左二)老兩口和上門巡診的中益鄉衛生院醫護人員告別(2019年4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貧的重要保障。這個兜底作用很關鍵。」習近平總書記說:「要把工作往深裡做、往實裡做,重點做好那些尚未脫貧或因病因傷返貧群眾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醫保、醫療救助等相關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體系保障貧困群眾真脫貧、穩脫貧。」

「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即時結算……隨著脫貧攻堅進程加快,我國已將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保障範圍,實行傾斜照顧。

站在國家整體戰略高度著眼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2020年,一場大疫驟然來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經過艱苦奮戰,有效遏制疫魔,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疫情尚未平息,大考仍在繼續。如何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是中國抗疫的必答題,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切事。

這是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2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湖北和武漢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疫情發生以來,湖北和武漢的情況,時刻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出,要到湖北代表團參加審議。

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羅傑(左一)參加湖北代表團的審議並發言(5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5月24日下午,湖北代表團審議現場,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羅傑代表坐在習近平總書記對面,第一個發言。

「你們醫院在傳染病方面醫護人員有多少?」總書記問。

「傳染科有護士16人、醫生10人,其中博士學歷3人。」羅傑回答。

「如果不是像新冠肺炎這樣的重大傳染病,一般情況下可以應付得了吧?」

「如果短時間沒有這麼多病人,完全可以。」

總書記點點頭。

「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升疫情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完善公共衛生應急法律法規」、「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審議現場,習近平總書記從5個方面深入分析問題,精準提出對策。

織牢織密公共衛生治理這張網,關鍵在基層、網底在基層。一次次考察、一個個會議、一項項決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總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注的重點。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浙江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堅持平戰結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推動工作力量向一線下沉。

醫防結合、高效協同——在吉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大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投入,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推動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高效協同。

完善機制、健全體系——在安徽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行程萬裡,人民至上。

從河北革命老區,到「貧瘠甲天下」的甘肅定西,再到寧夏涇源老鄉家裡,百姓健康有沒有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

從「加大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力度」,到「增強早期監測預警能力」,再到「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向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既定目標繼續奮進的徵程上,圍繞強化公共衛生和疾控體系的一項項決策部署,都是為了兌現那句向全體人民許下的莊重誓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文字記者:陳聰 楊靜 邱冰清 梁曉飛

視頻記者:林凱 韓曦樂 索朗德吉 洛卓嘉措 孫非 格桑朗傑 丁春雨 程濟安 張可心(實習)

編導:馬原馳 季曉莊

辛識平作者:季小波

海報製作:潘紅宇

統籌:吳丹 曹陽 趙鵬

編輯:程昊 王丹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網上看病「來了」?「上門」給老百姓看病,還能醫保「報銷」?
    另一方面就是看病貴,捨不得花錢。而現如今看病已經變得越來越方便了,不僅市裡有大醫院,區裡,縣裡,鄉鎮等等都有醫院, 醫院離家比較近,所以生病了看病也變得非常方便了。
  • 其實老年人看病更需要網際網路
    12月25日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專題記者發布會上,在復旦醫院排行榜上老年醫學專科多年第一的北京醫院卻給出不一樣的答案——解決老年人「看病貴」「看病難」更需要網際網路!網上開方,藥直接到家2018年,北京醫院較早開展醫生在線諮詢服務,在此基礎上,2020年又開展了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就常見病、慢性病的情況,醫生在線上跟廣大患者進行面對面的視頻問診。
  • 切實解決好國企基層黨組織存在的「四化」問題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在新的形勢下,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總體要求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緊緊圍繞全面解決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的問題,解決「四化」問題決不能等閒視之,必須拿出有效管用的硬措施。
  • 山東蘭陵一女子冒充神醫,摸骨看病,為什麼人們會信她?心酸
    今天我們講的這個人就厲害了,她給人看病使用的方法是「摸骨看病」。這是一個山東蘭陵的農村婦女,今年已經46歲,很多人都說她的醫術高超,每天找她看病的人絡繹不絕排著大長隊,她每天給500人看病。摸骨看病伎倆有不有人把找她看病的這一盛況發到了網上,不僅引起了網友們的圍觀,更加驚動了當地警察。目前,該名婦女涉嫌詐騙已被控制,等待她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 泉州耗資4.96億擴建三級醫院,工期3年,或將解決當地百姓看病難
    很多人都體驗過「看病難」這個問題,在我國的快速發展之中,迎來了大大小小的問題有很多,城市的快速發展,吸引來了很多的農業人口,城市內人口變得多了,經濟得到了推動,自然有了好的發展,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地區內的一些公共設施往往跟不上境內經濟以及人口的發展,所以在人口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我國很多地方的公共設施就有了非常大的壓力,醫療就是其中的一項。
  • 山東「有好事」一二甲醫院投資20億建院區,解決老百姓「看病難」
    我國近幾年取得了長足進步,國內許多地方也發展良好,經濟正在發展,在發展中,我們也面臨許多問題。在這些因素中,民生問題是我們國家非常關注的大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很多城市發展起來了,很多人選擇去大城市,這進一步推動了區域內的發展,但是城市中的一些社會設施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 夢見排隊看病意味著什麼
    夢見自己去醫院看病預示感情運勢走低,這時需要調整自己的情緒;夢見醫院表明夢者的不安情緒,目前存在解決不了的事。夢見自己去醫院看病意味著多為別人想一點,人際關係會更好!今天是求婚的好時機!會有不得已的支出,看緊錢包!謹慎處理合作團隊中的人事問題。夢見自己去醫院看病買藥意味著人際關係好轉,氣氛融洽下談什麼都方便。
  • 周公解夢——夢見去醫院看病
    夢見去醫院看病好不好,代表著什麼?下面詳細介紹關於夢見去醫院看病的相關解法,快來看看吧!夢見去醫院看病是什麼意思夢見去醫院看病意味著,選擇在元旦昨日出遊的你,可以讓近期的感情得到不錯的發展機會哦。好好籌備你的浪漫之旅吧,細心、可靠的優點很容易在旅途中表現出來!此外,準備一份讓對方驚喜的小禮物,也能大大改善你在他心目中的印象!
  • 網上看病也可報銷,河南「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納入醫保
    隨著大家可在家用手機直接預約專家、看病、開藥治療等,費用方面能否加入醫保報銷? 這個問題,1月15日,有了最新明確消息。 1月15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在會上獲悉:「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線上項目可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 縣鄉常駐好大夫 百姓看病不遠行
    與全國很多縣級醫院一樣,始建於1950年的洛川縣醫院,曾經設備落後,醫生流失,門前冷落,在延安市考核中連年排名倒數,群眾意見大。為改變這一狀況,2009年1月,洛川縣與陝北地區最大的三級甲等醫院——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籤署整體託管協議。  「好醫院應該有3個特徵,好醫生、好設備、好管理。」
  • 圖片故事|習近平抓扶貧: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重慶考察調研,聚焦的一個主題,就是脫貧攻堅,並且直面問題調查研究,為向最後的勝利衝鋒指引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最關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貧困人口脫貧。每到一個地方調研,我都要到貧困村和貧困戶了解情況,有時還專門到貧困縣調研。」在一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 火箭軍基層就醫難 軍醫"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
    但火箭軍部隊大多駐地偏僻、交通不便,基層官兵看病就醫難問題較為突出。  某旅技術營駐守深山。一天凌晨,下士程誠突感肚子疼痛難忍,被戰友送往營部衛生室。由於衛生室缺少醫療檢測設備,不得不連夜轉往駐地醫院。經診斷,程誠患的是急性闌尾炎,幸虧送診及時未出現穿孔。
  • 夢見醫生給自己看病
    夢見醫生給自己看病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醫生給自己看病好不好?
  • 網際網路+搭上了醫療,網上看病真的靠譜嗎?
    值得注意的是,頁面上有一行小字「醫生將在您提交問題的24小時內回復您」,這就讓人哭笑不得了,但好在醫生兩個小時後進行了回復。 03 提醒:網上看病,選醫院和醫生還需仔細甄別 整個網上看病的過程整體上還算順利,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 敦煌市醫療扶貧為貧困群眾築牢「健康防線」
    今年以來,敦煌市努力改善基層醫療設施條件,持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深入開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認真落實「一人一策」健康幫扶措施,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同時,用制度體系保障貧困群眾真脫貧、穩脫貧,為貧困群眾築起一道「健康防線」。一是加強基層醫療設施建設。
  • 守信市民「先看病後付費」增強誠信意識
    (1月12日《勞動午報》)<br><br>  近年來,為方便患者就醫,一些地方嘗試「先看病後付費」惠民政策,但實際效果不佳,由於存在患者看完病不付錢的逃費風險,不少醫院擔心受損失,大都抵制「先看病後付費」。
  • 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需一鼓作氣
    8月16日,《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強調,召開這次座談會,主要是考慮距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剩下不到兩年時間,2019年尤為關鍵。今年工作做到位了,明年脫貧攻堅全面收官就能有一個更為堅實的基礎。
  • 在陝西考察,習近平這樣殷殷叮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先後來到商洛、安康、西安等地,深入自然保護區、貧困山區、社區、學校、企業等,了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脫貧攻堅、復工復產等情況,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進行調研,看望慰問幹部群眾。在考察過程中,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分別強調了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