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拐灑脫寓意深一一讀傅山的畫》
在中國歷史上,明、清之際的傅山,是一個民族氣節高揚,佛道哲學兼容,詩文書畫俱精,且醫術精湛,澤被極廣的傳奇人物。
在書法藝術上,他對篆、隸、真、行、草無所不能,尤其是行草書,筆力跌宕起伏,連綿不絕,結體雄逸磅礴,氣勢逼人。與同時代著名的書法家神筆王鐸相比,藝術成就不相上下。他的繪畫,丘壑磊落,筆力抗鼎,很少皴擦,純以骨勝。
所以,他的書畫創作,不僅在理念上,而且在實踐上都充分聞釋了他「寧拙勿巧,寧醜勿媚,寧支離勿輕滑,寧直率勿安排」的藝術思想。
如他的《飛瀑秋楓圖》,勾勒觚拐,構圖雄奇,丹楓颯颯,萬瀑飛流,在幅不滿尺的小冊頁中展現了博大深幽而又清爽灑脫的江山勝景,真切地寄託了他高遠的理想和對朱明王朝的切膚之念。
傅山生於明代萬曆35年,卒於清康熙23年。山西陽曲人。字青主,別字公宅。號真山、濁翁等明亡後,又自號朱衣道人、丹崖子等。作畫亦偏愛朱色。清王室為拉攏漢族知識分子,曾徵舉博學鴻詞,授其中書舍人職,他至死不受,終老以詩文書畫自娛,以醫道濟世救人。流傳下來了許精美的藝術作品,如《霜紅象、《傅青主詩畫題錄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