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的書法作品《百泉帖》,是否別人代筆寫出來的?

2021-01-08 書法名家堂

《百泉帖》凡一萬六七千言,文字與《霜紅龕集》卷三十四「讀子三」、卷三十五「讀子四」有關章節互有異同。上冊四十八石,最前為傅山《清化旅中》小序,後則為諸子書抄錄釋評,所涉書籍有《亢倉子》《尹文子》《鄧析子》《公孫龍子》《莊子》《鬼谷子》《管子》等有關篇章。書法全是雋秀流美的行草書。下冊亦為四十八石,末則為壽陽劉霏與陽曲貟生榮的題跋。此冊所涉子書篇目有《鶡冠子》《關尹子》《莊子》《墨子》有關篇章。其後則為硯邊雜記、法書節臨、詩詞抄錄。

書體不僅有行草,而且有大量的章草、小楷,還有少量大草。傅公行草之精美絕倫人盡知之。至於他體,他在《霜紅龕集》三十七卷中說:「吾家現今三世習書,真行外吾之急就、眉(其子傅眉)之小篆皆成絕藝。」急就即章草,《百泉帖》中有傅公大篇幅章草,今可一睹此「絕藝」之風採了。《百泉帖》下冊後十五石,始於「楚地皆降漢」,迄於「鍛帶之羨」兩石又一行也是章草,但字體變大,形稍笨拙。其後雜記四石,基本上是行書,字體略寬。再後自「維予之先」至「微情發妙論」五石多為楷書,略取橫勢,亦屬可觀。帖末錄傅詩四石復為行草,似傅風而有故作姿態之嫌。

正因為如此,劉霏在短跋中說:「自楚地帖下疑為壽毛或壽元臨。是行壽元實從之,並附刻於後。」壽毛是傅山子傅眉,壽元是傅山侄子傅仁。二人皆工書。據《霜紅龕集年譜》雲,癸卯「四月至輝縣訪孫仲元奇逢於百泉,猶子仁侍行」。劉霏的意思是明白的,自「楚地」後的墨跡(刻為十五石)都是隨行的傅仁臨寫的,故而在《百泉帖》中置於「附刻」的位置。劉霏是傅山逝後百年的學傅大家,他的話是可信的。

傅山本人在雜記《不為人役》中也曾說到子侄代筆之實:「俗物每必面書,以為得真。其實對人作者,無一可觀。」「又輒雲能辨吾父子書法,吾猶為之掩口。大概以墨重筆放、滿黑椏杈為父,以墨輕筆韶、行間明嫿者為子。每聞其論,正詅痴耳。三二年來,代吾筆者,實多出侄仁,人輒雲真我書。人但知子,不知侄,往往為我省勞。悲哉!仁竟舍我去一年矣……乙卯五月偶記。」

因此可以看出,由子侄代筆應酬,子侄在時並非鮮見。傅眉字止於其父學黃階段形勢,故「墨輕筆韶,行間明嫿」;傅仁字更似傅公後期之磅礴無羈,故「墨重筆放,滿黑椏杈」。如果劉說不謬,我們就掌握了一把判別傅氏父、子、侄三人書法的鑰匙。這些年出版的《傅山書法集》不少,每覽其中作品,總覺佳者高不可攀,劣者不堪入目。

相關焦點

  • 書法中的「飛白」筆畫怎麼寫?米芾、傅山、王鐸告訴你三種技巧!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毛筆書法中的「飛白」筆,是一種特殊筆法,常常在一幅作品中成為「字眼」,特別出彩!這種筆法,相傳為漢末蔡邕見役人以掃帚寫字而創立的「飛白書」,後來在王獻之等人的傳承下成為一種經典筆法。唐太宗甚至全篇以飛白筆寫出了著名的《晉祠銘》。
  • 走近一位真實而傳奇的傅山,山西博物院將展「霜滿龕紅」
    作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教育和展示機構,山西博物院也是傅山作品收藏較為集中的地方,多年來始終致力於傅山作品的徵集、保護與展示工作,也始終在探索以更好的方式向公眾講述傅山的故事。上海博物館藏此次展出的傅山書法《曹碩公六十歲壽序 十二條屏》為上海博物館所收藏,此套書法的受贈者曹碩公,名偉,山西汾陽人。曹氏是明清汾陽望族。曹偉中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舉人,與傅山是太原三立書院的同窗,二人交情深厚。傅山旅居汾陽時,經常造訪曹家,與曹碩公吟詩唱和,談論時政。明亡後,性情耿直的曹偉不願意出來做清朝的官,長年隱居家中。
  • 張瑞圖書法作品
    近人馬宗霍在《書林藻鑑》中綜述明代書法曰:  「帖學大行,故明人類能行草,雖絕不知名者,亦有可觀,簡牘之美,幾越唐、宋。惟妍媚之極,易粘俗筆。可與入時,未可與議古。  在書法界,湧現出徐渭、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一批「狂怪」派書家。  王鐸雖稱遙繼「二王」,其實他的倔強之態業已破壞了「二王」的「不激不厲」的平和風範。  黃道周楷書法鍾、王,參北碑,直追索靖,巧拙並施;行草書筆法離奇,遒密高超。  倪元璐對顏真卿、蘇軾作新態的別構,都是從峻其風骨入手。
  • 清朝費以耕、張熊、溥儒、龔賢、傅山、傅眉精品扇面作品欣賞
    希望下面這篇「清朝費以耕、張熊、溥儒、龔賢、傅山、傅眉精品扇面作品欣賞」對你有所幫助!梅月嫦娥圖 費以耕 張熊費以耕,清代畫家。字餘伯,烏程(今浙江吳興)人。畫承家學,工侍女,兼工花鳥。張熊,清代畫家,和費以耕是好友。兩人合作畫扇面《梅月嫦娥》,費以耕畫嫦娥,張熊畫梅花。《梅月嫦娥圖》為費以耕和張熊合作所繪製。畫中嫦娥,婀娜多姿,形象嬌柔,清雅脫俗。
  • 「趣讀」書法中的「藥」與「食」
    古人在傳統書法中特別是在尺牘法帖中經常有對於食和藥的記錄。因為這關係到人的生存和健康,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晉)王羲之 平安三帖(何如貼及奉橘帖) 紙本墨筆 縱24.7釐米 橫46.8釐米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晉代是中國書法發展的第一個高峰,行草書方面以「二王」法書為代表,成為後世學書的楷模。王羲之《奉橘帖》為平安三帖之一,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2020當代書法藝術家——李先基作品賞析
    潛心研習《出師頌》、《月儀帖》、《平復帖》……    作者生活照  參加書培中心學習期間,書法作品先後入選04、06、07年教學成果展。07年被中國書協書培中心評為優秀學員,同年書法作品獲優秀作品獎。    李先基書法作品欣賞
  • 中國書法申遺宣傳片,值得珍藏!
    2.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晉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孫過庭《書譜》等。今草是從章草繁衍而來的。漢代張芝對創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稱為「草聖」。很可惜的是,現今沒有他的墨跡。「今草」之名,是晉代為了和章草相區別起的名。歷代很多書法名家都善今草,黃庭堅、趙孟 、鮮于樞、祝允明、文徵明、徐渭、張瑞圖、傅山、王鋒等書法大師都留下了許多墨寶。
  • 《清平樂》帶火「飛白書」,這個奇葩書法字體咋回事?
    宋仁宗在根本上是個文藝青年,他琴棋書畫皆通,特別是書法,擅長飛白書體,筆勢飄舉絲絲露白,靈動呼之欲出。在他當朝的時候,恰是宋代「尚意書風」的開端,在他身邊出來蘇軾、蔡襄這樣的「宋四家」式的書家,更有歐陽修、文彥博這樣擅長書法的大臣,看來想不喜歡書法都不行。在《清平樂》中,官家到曹丹姝住處,正在練字的曹皇后自謙說:「總是寫不好。」宋仁宗微笑道:「《女誡》不適合寫飛白。」
  • 觚拐灑脫寓意深一一讀傅山的畫
    《觚拐灑脫寓意深一一讀傅山的畫》在中國歷史上,明、清之際的傅山,是一個民族氣節高揚,佛道哲學兼容,詩文書畫俱精,且醫術精湛,澤被極廣的傳奇人物。在書法藝術上,他對篆、隸、真、行、草無所不能,尤其是行草書,筆力跌宕起伏,連綿不絕,結體雄逸磅礴,氣勢逼人。
  • 顏真卿的《劉中使帖》,點如墜石,畫如復雲,當為一代神品
    《劉中使帖》的地位據宋代《宦和書譜》所載,顏真卿的墨跡在宣和內府藏有二十八種,這當然是個十分罕見的數字。幾個傳世的著名法帖如《爭座位》、《蔡明遠》、《竹山堂詩》、《劉太衝》、《祭侄帖》、《劉中使》、《湖州帖》等,盡皆囊括入內。
  • 米芾一生精於書法,早年作品秀潤勁利,晚年書風則揮灑自如
    米芾是宋代書法新風的代表人物。宋代書法是能與晉唐相提並論的。宋四家中,米芾同蘇軾黃庭堅三人的書法是北宋書法新風的代表,而米芾名氣主要得益於書法。元佑戊辰(1080年)八月所書的《苕溪帖》和同年九月寫的《蜀素帖》是米芾書法的代表作品,時年三十八歲。
  • 傅山《霜紅龕集》的不同版本及流傳
    「霜滿龕紅——傅山的生平、思想與學術展」正在山西博物院展出,通過一些重要文物介紹了傅山的生平和思想,並對他在文學、史學、子學、醫學等領域的成就進行了展示。  三晉文人既以傅山為楷模,遂廣泛搜集其作品,整理編輯,代不乏人,呈現給後人一部皇皇巨著《霜紅龕集》。此次展覽,便展出《霜紅龕集》數個珍貴版本與部分刻板實物。
  • 「歷代名人詠光山詩詞」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傅紹尉
    傅紹尉,又名傅九思,福建莆田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柳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柳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廣西十大青年書法家;       書法作品獲獎:全國第三屆草書展最高獎; 首屆「沈延毅獎」 全國書法作品展最高獎;全國「王安石獎」書法作品展最高獎;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世界華僑華人美術書法展最高獎;千年宋詞全國第二屆專題書法展一等獎
  • 關於遼博書法館 我們從11米的《草書千字文》說起
    但是,同樣值得期待的《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張旭草書古詩四帖》《歐陽詢書仲尼夢奠帖》等名作將聯袂登場,藏品以時代為序列來呈現,包括「商周至魏晉書法」「隋唐書法」「宋元書法」「明代書法」「清代書法」,集中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基本變遷軌跡。▲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展覽現場「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 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作品,乾隆十分喜歡它,堪稱國寶級文物
    李太白除了詩寫的一絕,書法也是筆走龍蛇、天馬行空,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他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上陽臺帖》。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和好友杜甫、高適一起爬王屋山,本想拜訪一下昔日的好友陽臺觀道長司馬承禎,但卻發現老朋友已經駕鶴仙去了,李白感慨萬千,提筆潑墨寫下了《上陽臺帖》,全帖一共25個字,「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
  • 中國最美100幅傳世書法,看到第1幅就懵圈了!
    2020-06-21 09:35:02 來源: 喜愛書法老白 舉報
  • 150幅書法作品「翰逸神飛」
    1月11日上午,「翰逸神飛——石躍峰書法作品展」在山西美術館開展,不少藝術家和書畫愛好者5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本次展出書法作品150幅,這是石躍峰書法創作實踐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有益交流,是向黨和祖國的獻禮,向人民的匯報。開幕式上,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胡蘇平宣布開幕。
  • 展訊|「即古即真」——李明書法作品慈善公益展
    書法本身是以漢字為表現對象、以毛筆為表現工具的一種線條造型藝術。弘揚書法有著宏大的歷史性意義,用書法來尋找失落的文化、失落的記憶、失落的真實乃至失落的時代。 好的書法作品可以影響一代人的精神審美,並具有美化生活、豐富生活、提高生活質量,讓人們得到審美上的享受,使人們感到愉快、滿足、幸福的作用。書法也屬於精神需求的範疇。
  • 書法副教授屢入大展,蘭亭獎獲獎作品,書寫嫻熟卻顯「女氣」
    、三、四、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以及第八、九、十屆國展,其他各類展覽更是數不勝數。 梁文斌第五屆蘭亭獎獲獎作品 在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他獲得佳作獎三等獎。書法展中以豎幅表現者為多,橫幅表現者相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