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石狗
連平縣上坪鎮中村的石狗嶺已成著名旅遊景點。
大洋網訊 今年是狗年,你知道廣東都有哪些與狗有關的風景名勝和神話傳說嗎?廣東各地一直以來也有不少關於狗的傳說,其中河源市連平縣上坪鎮中村有一隻立在桃花山上的「石狗」,相傳此靈犬是玉帝「賜」給當地村民的「寶物」;而在雷州半島一帶的石狗,據稱是「呈祥靈物」的「守護神」;在肇慶盤古祖廟裡供奉的「盤瓠皇」神像,則是民間相傳的「狗頭王」。近日,廣州日報記者分赴省內等地,為讀者挖掘有關「狗的傳說」。
連平:石狗嶺成著名旅遊景點
河源市連平縣上坪鎮是「中國鷹嘴蜜桃之鄉」,該鎮中村境內有一座名叫「石狗嶺」(也有當地村民叫石狗坳、石狗山)的桃花山上,常年聳立著一隻張開嘴巴、惟妙惟肖的「石狗」,近年被當地政府開發成知名的旅遊景點。
「這隻『石狗』很有靈性,它就矗立在我家桃園的對面山上。」上坪鎮中村桃農謝賢耀告訴記者。當地村民對於石狗的來歷,至今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相傳有一年除夕夜,玉皇大帝率眾仙下凡,隨身攜來一隻「神犬」陪同前往。當眾仙來到江西與廣東交界之地的連平縣上坪鎮中村時,神犬竟然站在山上翹起尾巴,張口向北面的江西方向狂吠且不願離去。玉帝和眾仙怕天機洩露,只好將神犬立地化成「石狗」,特地「賜予」當地村民。而當地先民則將山頂聳立一隻石狗的大山叫作「石狗嶺」。
謝賢耀說,民間相傳這隻石狗相傳很有靈性,石狗眺望的對面有一個「雞啼石」,每逢「雞啼石」有雞啼時,石狗嶺也會出現狗吠應和。當地先民覺得這是一種靈氣和吉祥的象徵,認為石狗吠叫,村裡必有好事發生,久而久之,這個神話故事也流傳至今。
近年來,隨著上坪鎮桃花節和鷹嘴蜜桃節的舉辦,山上這隻形神逼真的石狗也越來越受到當地桃農和外界的關注。每年2月至3月桃花盛開的時節,外地遊客紛至沓來,石狗嶺也逐漸成為遊客踏青賞花的好去處。
雷州:石狗系珍貴文化藝術遺產
雷州石狗是古人用石頭雕刻打磨而成的「狗」,歷史悠久,分布廣泛,是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產物。雷州石狗在全國絕無僅有,是一份獨具地方特色的珍貴文化藝術遺產。
雷州石狗以圖騰崇拜、雷祖為文化底蘊,受楚漢文化等影響,有「呈祥報喜」「守護神靈」等廣泛用途。相傳上古的雷州是一塊荒蠻之地,瘴氣濃重、人氣不旺,因此體魄健壯的石狗是最受雷州民眾崇拜的象徵。直到現在,一些抱孫心切的老人仍會在農曆初一、十五捧三碗番薯湯或三碗飯與一塊豬肉,偷偷向石狗燒香求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雷州先民對狗又賦予了各種神奇的傳說。傳說南朝陳代(陳太建年間),古合州城西五裏白院村的陳鉷以打獵為生,養有九耳異狗。一日,這隻狗九耳齊動,陳氏便邀其鄰十多人到州北的烏侖山打獵,結果異狗從地裡挖出一大卵,陳氏便抱回家中。翌日,一陣雷電將卵劈開,跑出一個兩掌分別帶有「雷」「州」兩字的男孩,後為陳氏養育,取名陳文玉。由於陳文玉德才兼備,唐貞觀時被任為雷州首任刺史。陳文玉精察吏治,愛撫百姓,穩定雷州,後人為他立廟塑像紀念,尊其為「雷祖」,而狗也隨之神化為「呈祥靈物」,受到崇拜。
當地至今還流傳著另一傳說,很久以前,雷州大旱,一巫師稱是太陽神惡作劇所致,唯天狗才能逼使太陽神降雨。於是,人們便想起與天狗同為兄弟的地狗,並用繩捆綁著石狗,抬上荒坡遊行,用荊條不停地抽打,吆喝著「快些去天上討雨」之類的話語。地狗受到鞭笞後,向天狗說明原委,天狗聽後遂衝向太陽神狂吠,要其招雲降雨。三天後,雷州大地普降甘霖。後來,石狗作為一方的「守護神」,被安放在人們經常出入的必經之處。崇尚禮教的雷州先民還對石狗的形象進行了藝術塑新,將其雕刻成昂首咧嘴、含笑露善的「司儀神」。
雷州石狗從「圖騰」到「呈祥靈物」,到「守護神」「司儀神」,反映了雷州先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進步。據不完全統計,雷州半島遺留的石狗有近萬隻。目前,僅湛江、雷州等地博物館收集到的石狗已有近500隻,大部分石狗或散落在鄉野荒郊,或由村民自行保管。雷州石狗大多由玄武巖雕刻而成,從湛江、雷州等地博物館收集的石狗來看,最大的石狗連座高約1.3米,重約800公斤,小者僅高10釐米,重約0.5公斤。
肇慶:盤古祖廟裡供奉「狗頭王」
在肇慶北嶺山的盤古山上有一座盤古祖廟,在盤古正殿旁的側殿裡,供奉著一個「盤瓠皇」的神像。而「盤瓠皇」就是民間俗稱的「狗頭王」。
盤瓠皇像周身金黃,赤裸著上身和四肢,在頸下和腰間穿著樹葉一樣的衣物,腰間束一條紅色絲絛,右手豎持一柄板斧。與其他神像截然不同的是,盤瓠皇像是一個狗頭。
狗在原始時代的某些部族,是一種圖騰。在古代,瑤族居處所在地都有比較大的祖廟,大都在正中的位置擺放著盤瓠神像,「過山瑤」仍對狗給予很高的禮遇。在自己所圈養的狗死後,必背公坑等地的瑤民會將狗用杉樹皮或稻草包實,給予土葬。
據了解,盤瓠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傳說遠古高辛帝時,「時帝有畜狗,其毛五採,名曰盤瓠」。因戎吳將軍作亂,高辛答應誰能斬下吳將軍之首級,就能封邑賞金,把公主嫁給他。盤瓠咬下吳將軍首級而歸,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這個故事在我國南方瑤、苗、黎族等少數民族中也廣為流傳。盤瓠的神話傳說在《風俗演義》《搜神記》《晉書》《過山榜》等歷史文獻中都有記載。
文/圖 廣報全媒體記者曾煥陽、關家玉、於敢勇 通訊員丁智明、謝國溪、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