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B/C。
前三張劇照分別來自電影《火星救援》《地球最後的夜晚》《木星上行》,火星、地球、木星都屬於八大行星。最後一張劇照來自電影《冥王星時刻》,2006年,冥王星因不符合最新的行星標準而被開除,被劃歸矮行星。
按照行星對直徑和質量的要求,截至目前,太陽系內有8顆行星,分別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
史前時代,人類就沒有忘記仰望天空,記錄下自己看到的天文現象,所以前六顆行星被人們發現得很早。直到1781年的3月13日,威廉·赫歇耳爵士用自製的望遠鏡宣布發現天王星,才又一次拓展了我們對太陽系的了解。受制於觀測條件,離地球越遠的行星發現得越晚,像已經被開除的冥王星,1930年才被發現。如今隨著技術的提高,相信太陽系以外有更多奇蹟等待我們發現。
影視劇是一個很好承載想像力的載體,在人類真正登上月球之前,1902年就有電影《月球旅行記》被拍攝出來,雖然只有14分鐘,但想像力已經突破天際。之後又有無數朝著藍天行進的電影出現,甚至背景全部發生在其他星球。海報上的《火星救援》,就是講述人類去火星上援救飛船失事的同伴的故事,裡面也有關於如何在火星生存的描述,比如在火星上種土豆。而《木星上行》,雖然也是在宇宙亂竄的科幻片,但和木星關係並不大,只是因為女主角叫朱庇特,和木星的英文同名。
還有一些電影雖然名字聽上去像科幻片,但實質上卻是文藝片、劇情片。比如海報上的兩部中國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和《冥王星時刻》,前者講述了一個中年男人重回貴州故鄉,開始一段尋找12年前戀人的故事,導演是畢贛,片名就是上映時間,在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後者講述了幾個電影人到西南山區採風,過程中面對種種困境,尋找出路的故事。對於片名,導演章明曾解釋:「冥王星離太陽最遠,是最邊緣化的一個。」他覺得自己的電影也是這樣的,但電影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冥王星時刻」,這個時刻半明半暗,人會感到自己舉步維艱。
不管是科幻的還是劇情的,宇宙都給了創作者們靈感,這種靈感可能在表象,故事發生在某個星球、涉及外星人;也可能是一種隱喻,像《冥王星時刻》這樣的電影。當我們困守在土地上時,感謝這些仰望星空的人幫我們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