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不肯入睡,永遠是男孩

2021-01-08 盧曦採訪手記

男孩子小的時候大多喜歡仰望星空,少年馬化騰在迷上計算機之前,最大的興趣也是抬頭仰望,他當時唯一的課外班是深圳中學天文興趣小組。

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騰訊傳》裡寫到,1986年,初三年級的馬化騰用一架準專業級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哈雷彗星的回歸,從中學時代到今天執掌萬億騰訊帝國,他一直訂閱《天文愛好者》這本雜誌。

三四十年前,那時城市裡也還沒有太多燈光汙染,即便不藉助專業望遠鏡,入夜之後天空中能看到的星星也還很多。

夏季有織女、牛郎相約銀河鵲橋,到了冬天,獵戶座的「金腰帶」和大犬座的天狼星則是北半球夜空中最容易辨識的亮星組合。

上海 2020年8月1日 22:00點的星空,織女與牛郎是主角

春天則屬於北鬥,勺子一樣的七顆星入夜即橫於北天,它們可能是北半球最好認的星,古人很早就會用鬥勺尋找北極星辨認方向,而鬥柄與大角星連弧,春耕忙碌的時節便到了。

今天如果碰上晴朗無雲又無汙染的好天氣,即便是在城市的絢爛燈光裡,我們也還是可以在夜空正中偏北一側找到那柄大勺子。

上海 2020年5月1日 22:00點的星空,北鬥和大角構成春季大弧線

著迷星空的男孩子,對天文功能腕錶往往會有同樣濃厚的興趣,天文與精密機械,都是能讓他們沉迷上癮的東西。

天文腕錶通常會把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通過精密的輪系顯示於錶盤之上,2020年 Watches & Wonders 鐘錶與奇蹟展,江詩丹頓推出的兩枚閣樓工匠表款,便是這類翹楚。

閣樓工匠超卓複雜追針計時「時光韻律」腕錶,和閣樓工匠超卓複雜天文報時「樂之頌」腕錶,兩件傑作都是雙面錶盤,分別具有24項複雜功能和19項複雜功能。

閣樓工匠超卓複雜追針計時「時光韻律」腕錶,陀飛輪一側盤面顯示天文功能

「樂之頌」腕錶的天文功能更具代表性,其正面錶盤有平太陽時、真太陽時、日升日落時間等顯示,背面錶盤則顯示恆星時以及北半球星空圖等功能。

我們今天藉助江詩丹頓「樂之頌」這枚表款,來詳細了解一下如何讀取腕錶上的天文功能。首先我們得複習一些天文學基礎知識,從我們最熟悉的星空開始。

閣樓工匠超卓複雜天文報時「樂之頌」腕錶,天文功能傑作

01

-

鬥轉星移

古人很早就總結了鬥轉星移的規律,並把漫天繁星彼此連接,勾畫成神、人或者物的樣子,賦予它們靈魂和故事。到今天,全天肉眼可見的恆星被人們劃分為88個星座。

其中一半左右已有數千年歷史,如十二星座概念於古希臘時期已十分成熟;另外一些則是近代大航海以後才被命名,多是南半球才能看見的星座,比如顯微鏡座、望遠鏡座等。

我們今天已經認識到地球不過是宇宙中微小的一粒塵,但當我們學習星座分布及其運行規律的時候,沿用古人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模型仍是個好辦法。

天文學家將宇宙空間裡的這些日月星辰投射到一個半徑無限大的球面上,並把它想像成一個天球,地球位於這天球內部的中心位置,天球圍繞地球運轉。

人類想像的天球模型

與此同時,人們也把地球經緯線劃分等方位信息投射到天球上,給予其同樣的經度、緯度和南北極點,地球赤道投射到天球上即是天赤道,而天球的北極點恰好在北極星附近。

人們還在天球上畫上了一條非常非常重要的軌跡,那就是太陽「圍繞」地球運行的軌跡,並將其命名為黃道,十二星座剛好分布於黃道一周,對應著「黃道十二宮」。

天球模型上的天赤道、黃道與季節等信息

這不是巧合,而是源自古地中海文明的曆法,他們將黃道每隔30度分為一宮,剛好對應一年十二個月份,不過黃道十二宮以春分點為循環起始,與今天公曆月份劃分稍有不同。

這枚「樂之頌」腕錶正面錶盤4點鐘位置的窗口,便將黃道十二宮、四季和春秋二分、冬夏二至點結合在一起顯示。

「樂之頌」腕錶的黃道十二宮與季節顯示

黃道十二宮是天文功能腕錶上比較常見的元素,江詩丹頓於2017年推出的藝術大師系列哥白尼天體球表款,錶盤上便是以琺瑯、金雕等手工藝呈現的黃道十二宮主題。

藝術大師系列哥白尼天體球表款

十二宮是一組特殊的星座,代表了季節和月份,接下來我們繼續講明白整個天球星空的運行規律,所謂的「鬥轉星移」到底是什麼樣子。

星空隨時間的變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個是由於地球自轉,即從每天入夜到第二天天明,大部分星辰跟太陽一樣,從東方升起,於西方落下。北極星則幾乎不動,因為它近似落在了地球自轉軸上。

關於地球的自轉軸和北極星,事實上也是隨時間變化的,不過其周期長達千、萬年,我們今天可以不考慮。

對準北極星延時拍攝的星軌照片,北極星幾乎落在地球自轉軸上

星空另一個變換,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產生,通過天球概念會更好理解,地球位於天球內部中心不動,天球一年旋轉一圈,也就是說我們每天晚上站在同一地點,相同時間所觀察到的星空,以北極星為中心自東向西旋轉了近1度。

理論上,太陽系在宇宙中的運動,也會讓我們觀測到的星空發生變化,但這個變化的時間長到我們有生之年都感覺不到,我們就不討論了,留給天文學家吧。

我們觀察星空變化,時間維度外,還要將地球本身對我們視線的遮擋考慮進來。

當我們站在赤道上,我們能看到全天球的星,北極星剛好位於正北地平線上;如果我們站在北極點上,則只能看到對應的一半天球,而北極星位於我們頭頂正上方。

所以我們在地球不同緯度所觀察到的星空是不一樣的,星座出現在天空的位置有差別,以及它們隨時間的變換規律也不同,這個可以根據緯度信息精確計算出來。

緯度對可視星空的影響

了解了星空變換的知識,我們再來看「樂之頌」腕錶上的星空圖,江詩丹頓先以蘭伯特投影法,將球形星空投射繪製到平面上,並以兩層透明藍寶石錶盤結合來展示鬥轉星移。

具體來說,上層藍寶石錶盤上繪製了星座圖案,白色圓環代表天赤道投影,紅色圓環為黃道投影,最外圍是月份刻度;下層藍寶石盤上繪有藍色天穹區域,外圍是恆星時刻度和四個方位基點。

江詩丹頓通過精確計算製作了一套精密的齒輪,讓下層藍寶石盤以恆星日為周期轉動,藍色天穹與上層星座圖配合顯示星空運轉;與此同時,恆星時刻度上的三角標記,會在午夜時分準確指示當下月份。

江詩丹頓「樂之頌」腕錶的星空顯示

02

恆星有時

講到這裡,我們引入了一個全新的概念——恆星時,它可能讓我們理解星空圖時有些模模糊糊,所以我們接下來將它與「樂之頌」腕錶裡另一組時間——平太陽時、真太陽時以及時間等式一起來解釋。

其實這幾個概念是在講一件事情:地球的自轉周期,即地球自轉360度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一天的時間到底有多長。

我們要確認地球自轉周期,就需要有一個參照物,用來作為判定地球剛好完成自轉一周的標準。如果我們以太陽作為參照,那麼這樣得到的時間就是太陽時。

生活裡我們習慣講一天24小時,其實這就屬於太陽時的概念範疇,不過它是一個平均近似值,所以它準確的稱呼是「平太陽時」。

因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不是真圓,而是一個不規則的橢圓,地球每一天的自轉周期其實並不完全一樣,所以每一天真正的時間長度就是「真太陽時」。

地球的公轉軌道對自轉周期的影響

通過精確計算,人們知道一年當中真太陽時與平太陽時的差值在-14到+16分鐘之間規律變動,這個時間差異便是腕錶上「時間等式」的概念,它通常有兩種顯示方式。

一種是設置一枚真太陽時分鐘指針,與平太陽時分鐘指針同軸指示,真太陽時指針大都帶有太陽圖案裝飾,這枚「樂之頌」腕錶便是採用這種方式。

江詩丹頓「樂之頌」腕錶的真太陽時與平太陽時

另一種是設置時間等式指針,搭配-14~+16的分鐘刻度,指示每天真太陽時與平太陽時之間的差值,江詩丹頓於2018年推出的閣樓工匠超卓複雜「帝鱷圖騰」腕錶採用的是這種方式。

江詩丹頓閣樓工匠「帝鱷圖騰」腕錶上的時間等式

但我們也知道,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裡,其在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差不多移動了1度的弧,這也就意味著以太陽為參照,地球自轉的「一周」其實是超過了360度的。

所以,天文學家要找一顆離地球足夠遠的恆星來作為參照物,讓地球看起來是「原地不動」的——只有自轉而沒有其他運動。

恆星時與太陽時

比如以離地球400多光年的北極星為參考,地球公轉移動的距離就可以忽不計了,所觀察到的自轉一周無限接近360度,這樣得到的時間就被稱為「恆星時」。

「樂之頌」腕錶上的恆星時間取自春分這一天,精確到秒,為23小時56分4秒,其背面星空圖圍繞中心北極星旋轉的周期就是這個時間。

03

日升日落

前面講到的天文功能之外,江詩丹頓這枚腕錶還具有萬年曆和月相功能,這些曆法是相對常見的天文功能,我們不多討論,最後再講一下正面錶盤六點鐘位置的這一組指示功能。

江詩丹頓「樂之頌」腕錶上的日升日落時間和晝夜長度指示功能

兩根纖細指針分別指示日升日落時間,刻度下方標註了「Sunrise」和「Sunset」;中間的柱狀刻度,對應的則是晝夜時長。

其實這組功能我們容易理解,對於北半球來說,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太陽升起早落下晚,晝長夜短;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升起晚落下早,晝短夜長;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晝夜等長。

原因我們也不陌生:地球自轉軸不垂直於黃道,而是與黃道垂直軸有一個近23.5度的傾角,導致太陽直射點隨地球公轉在南、北緯回歸線之間移動,從而使得地球上的日升日落時間產生周期變化。

腕錶上的日出日落時間以及晝夜時長,就是根據這個原理精確計算得到一組輪系來實現的。與星空圖相似,太陽起落與緯度關係密切,所以這組功能同樣需要根據表主的緯度製作特定輪繫結構。

江詩丹頓表迷應該對「樂之頌」這款腕錶的天文功能很熟悉,它正是源自江詩丹頓2017年推出的另一枚閣樓工匠系列作品——天體超卓複雜3600表款。

江詩丹頓閣樓工匠天體超卓複雜3600腕錶

與「樂之頌」腕錶結合三問功能不同,天體超卓複雜3600是一枚純天文功能表,正面錶盤還有太陽、地球和月亮位置關係以及潮汐功能顯示,其共擁有驚人的23項天文功能。

我們今天這篇就不再展開介紹了,下次我們另起一篇,專門來聊一聊潮汐功能腕錶。

/end /

盧曦採訪手記

加入讀者群,請發 姓名+職業+微信號 到

luxi_sh@163.com

盧曦新書《時尚永不眠》已出版,您可以點擊下面卡片進入作者私人書店購買籤名版:

相關焦點

  • 做一個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的人
    腳踏實地,仰望天空。這是多麼詩意的人生狀態,也是每一個成功者在成功路上的真實寫照。仰望天空,人生才有希望,才有目標,才能超脫當下蠅營狗苟、雞毛蒜皮的生活;而腳踏實地,才能將仰望天空時心中的夢想一步步轉化為現實。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世外桃源」,任何事情的完成都需要一個過程,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這就如同等待天上掉餡餅的機會。
  • 今年春節,帶著孩子來鄭州科技館「仰望星空」吧!
    1月31號下午,「仰望星空設計「仰望星空」展覽,是希望觀眾可以通過參與體驗「走過四季」「萬有引力」「克卜勒三定律」等展項,從而進一步感知宇宙,了解宇宙、了解太陽系、了解地球,培養人對宇宙的好奇心,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
  • 吉利星越「追星計劃」:以星空之名的探索與仰望
    號稱自己死宅的他,第一次跨越千山萬水地去騰格里沙漠腹地仰望星空,盡情展現出了自我性情的真實一面,這與吉利星越提倡的生活態度不謀而合。   「如果我們不去探索,我們將永遠的只能窩在渺小的剛勁混泥土裡,變得傲慢而不自知」。保持敬畏和純粹,這趟屬於汪有的難得旅途,傳達給每個正在奮力向前的年輕人,我們屬於社會,但也首先屬於本真的宇宙和自然。
  • 仰望星空 漫遊宇宙 餘杭科技館天文科普主題展進行中
    由余杭科技館主辦的「仰望星空」天文科普主題展覽日前正在科技館一樓開展。來自餘杭實驗中學高一(2)班的同學們,在講解員的介紹下探索天文奧秘。(原標題《仰望星空 漫遊宇宙 科技館天文科普主題展進行中》,作者 周保勇 車思妍,編輯 李如)1608801575000
  • 「活動預告」仰望星空——「漫遊星座之旅」活動來襲
    自古以來,人類就對浩瀚無垠的宇宙充滿了好奇,每當我們在夜晚仰望星空時,都會浮想聯翩。隨著人類對星空的探索之旅不斷延伸,不同文明也在這耀眼星空下碰撞與交織。(圖片來源於網絡,智利阿塔卡瑪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所攝)為了方便觀察,先人把星空分成若干區域,大小不一,每個區域就是一個星座。在東西方的不同文化中,這些星座流傳下了哪些神秘動人的傳說呢?仰望星空,怎樣在漫天繁星中快速找到自己想看的那個星座呢?包羅天文星象知識的天球儀又是怎麼回事呢?
  • 躺在家裡仰望星空?Beatsonic 發布星座 LED 燈泡
    在一年四季中,對北半球的我們而言,夏季應該是最適宜觀看星空的季節了。但觀星並沒有想得那麼容易和舒適,戶外的蚊蟲叮咬恐怕就讓觀星的熱情大打折扣,那麼在家是不是也能觀星呢?答案是可以,近日,Beatsonic發布了一款星座LED燈泡,讓我們躺在床上就能仰望「星空」。
  • 今天的你我,與古人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嗎
    古人在仰望星空時,很早便人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區域,中國喚之為星官,西方稱之為星座。而織女、河鼓和天津正是我國古代星官體系「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中的星官。  星座背後是文化傳承  天文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知識體系之一,在很多古老文明中都有關於星座方面的記載。
  • 暖心文案|仰望星空,萬物都成了你的點綴。
    仰望星空,萬物都成了你的點綴。 Look up at the sky, everything has become your ornament. 仰望星空數不清,到底有多少顆星辰,但我確信每一顆都是你的點綴。
  • 到科技館看免費天文展,讓孩子們站上「仰望星空」制高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朱建強 解富東 徐英傑為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給暑期的淄博學子提供一方科普熱土,由淄博市科協、淄博市文明辦、淄博市教育局聯合主辦,淄博市科技館承辦的「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將於8月7日在淄博市科技館新館開展。
  • 溫柔文案|感恩生命,也去仰望星空
    感恩生命吧,因為這樣你才有機會去愛,去做事情,去玩耍,去仰望星空。 The kind ofbeauty I want most is the hard-to-get kind that comes from within-strengh,courage,dignity.我最想擁有的美,是那種源自內在的,難得的美——那是力量,勇氣,尊嚴。
  • 天文很有趣,所以我開了一間可以仰望星空的書房
    大大的望遠鏡豎在窗邊,黑板上畫滿了星空軌跡圖……與其說這是一間書店,不如說它更像一個小型的宇宙研究所。這就是臺灣第一家以天文為主題的獨立書店——仰望書房。書房施逸昕自高中起便是天文迷。本文圖除署名外,均為被訪者提供。
  • 暖心文案|生活在黑暗裡的人,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生活在黑暗裡的人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Those who live in the dark still have the right to look up to the stars.小安真的特別喜歡這段話,最近可能發生了很多的新聞,會讓你有一些動容。
  • 腳踩大地時,別忘了仰望星空|夜問
    史前時代,人類就沒有忘記仰望天空,記錄下自己看到的天文現象,所以前六顆行星被人們發現得很早。直到1781年的3月13日,威廉·赫歇耳爵士用自製的望遠鏡宣布發現天王星,才又一次拓展了我們對太陽系的了解。受制於觀測條件,離地球越遠的行星發現得越晚,像已經被開除的冥王星,1930年才被發現。如今隨著技術的提高,相信太陽系以外有更多奇蹟等待我們發現。
  • 讀書人沒有仰望星空的高貴精神,便有可能墮入鼠目寸光的邪惡途徑
    「天行健,君子將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清華大學的校訓告訴我們:清華大學是一座為國家民族培養仰望星空的人。這位清華博士是典型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其庸俗的意識行為和市儈、精明的生意人沒有任何區別。他佔用了國家和社會許多優質教育資源,而其目的僅只想找一個收入穩定、對個人有發展前景的工作,絲毫沒有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和擔當。
  • 博爾特小威名字被命名星座 鼓勵孩子仰望星空
    這個項目被稱為「仰望星空」, 是英國伯明罕大學與英國一年一度的「大爆炸展示會」聯合舉辦的。來自伯明罕大學的艾瑪-威利特說:「這是大爆炸展示會的一部分,我們命名了一些新的星座,這些名字讓孩子們覺得耳 熟能詳,應該說7-19歲的孩子裡有72%的人都能說出這些名字。」
  • 夏日北至,仰望最絢爛的星空(組圖)
    夏日北至,仰望最絢爛的星空  沿著太陽最長的那縷光,  能量一點點積攢。  池塘的荷花還沒睡醒,  午後的鳴蟬,  因知曉所有熱度而聒噪。  直射北回歸線中點,5000年首次  一碗麵,傳承千年的祭祀那麼美麗的星空在哪裡  在越來越接近夏至的時間裡,城市裡的氣溫不可抑制地上升,35℃、37℃、39℃,隨著溫度計上的水銀柱不斷向上攀爬,炎熱的盛夏早已猝不及防地開始了。  今天是夏至,你想好了這樣的熱烈之夏該如何度過嗎?嘗試和我們一起享受自然的夏夜吧!
  • 明晚七夕,請仰望星空看看「牛郎織女星」
    不要錯過觀看木星土星廣州市五羊天象館提醒,公眾坐看牽牛織女星時,不要忘記仰望南方的蒼穹。在南方的天空,有一顆上半夜最明亮的星星,那就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在木星東面很近處,有一顆稍暗的星星,那就是土星。目前,這兩顆姊妹星越來越靠近。到今年12月21日(冬至)晚上,它倆幾乎「擁抱」在一起,成為罕見的天象奇觀。
  • 生活在陰溝裡,也要記得仰望星空
    7、我喜歡的人很優秀,我努力的理由是配得上他 8、凡事皆有可能,永遠別說永遠。撐著笑臉 32、對未來真正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獻給現在 33、你在該努力的時候選擇了安逸,那就不要嫉妒別人因努力而得到的東西 34、不想滿心遺憾,那就拼盡全力 35、我即是狂瀾也是沒人能撲滅的火花 36、生活在陰溝裡,也要記得仰望星空
  • 本月雲南將迎來雙子座流星雨 來,一起仰望星空 在璀璨中告別2018
    原標題:本月將迎來雙子座流星雨 來,一起仰望星空 在璀璨中告別2018     2018年最後一個月的夜空,格外璀璨。  雲南省天文愛好者協會會員郭健介紹,晚上9時以後,冬季星空的標誌性星座——獵戶座升上東方地平線,很容易辨認。
  • 仰望泰山的星空
    遙望泰山歷史文化的星空,這種感覺尤其強烈而真切。泰山就像一部底蘊厚重的大書,翻開這部「書」,那來自泰山歷史深處的古韻悠悠、書香嫋嫋,那些人、那曾經的故事,似乎離我們並不遙遠。北宋四大書院,徂徠書院居首。而徂徠書院與泰山書院一脈相承、一衣帶水,就如同泰山與徂徠山的姊妹關係,南北相對,距離不遠,文脈相連。泰山、徂徠山的書院,共同發出了宋代理學的先聲,開啟了宋代古文運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