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調控樓市需因時制宜

2020-11-30 財新

  【財新網】(專欄作家 陳茂波)受從社會事件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香港經濟在過去一年半持續受壓,即使收縮幅度近期略為放緩,但市場對經濟前景未敢樂觀,主要由於全球以至本地疫情一再反覆,令社會民生及商業活動屢受打擊。而最新這一波的疫情更迅速地在小區擴散,情況令人憂慮。

  經濟持續萎縮及疫情導致店鋪經營倍添困難,大家在逛街時也許早已留意到,不少地區都出現商鋪空置的情況,而商廈情況亦然。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指數,相比於2018年或2019年的高峰,寫字樓售價累計跌19%,零售商鋪跌17%,分層工廠大廈就跌13%。期內商用物業交投疏落,例如寫字樓季度成交宗數由去年第二季超過300宗的高位,急降到今年第一季僅有100宗的有記錄以來低位;商鋪季度成交宗數亦由近460宗降至不足200宗。不少持有商用物業的公司,在面對經營或周轉壓力時,即使想透過將物業抵押貸款或出售套現以解燃眉之急,也面對較大困難,因此向政府建議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DSD),冀能減低交易成本,讓面對財政困難的業主較易促成交易以靈活周轉。

  事實上,非住宅物業市場過去政府很少介入幹預。在多輪需求管理措施當中,只有在2013年引入的DSD是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因為在商業物業方面,政府尊重自由經濟原則,確信在大多數情況下市場最能有效分配資源,除非出現特殊情況,例如市場上投機活動太多,可能對宏觀經濟和金融體系構成風險,否則政府不會幹預。在2012年住宅樓價持續拾級向上的時候,商廈價格也同時急升。寫字樓、零售鋪位及分層工廈價格全年分別升25%、41%及46%,市場明顯出現過熱跡象。故此2013年政府推出DSD時,把其適用範圍擴大到包括非住宅物業。

  可是,過去兩年在中美貿易摩擦、本地社會事件和新冠病毒疫情的多重打擊下,商用物業市場已明顯下調,當年高企的價格及熾熱炒風已不復存在。就以寫字樓為例,現時售價較2013年引入措施時相比,累計升約21%,只與期內的物價升幅相約,而零售鋪位價格更比當時低1%;而交投量方面,今年以來更比實施DSD前減少八至九成。我們相信,在目前經濟環境下,撤銷非住宅物業的DSD,不容易令非住宅物業市場恢復熾熱炒風,是讓需求管理措施退場(「撤辣」)的一個合適時機;同時,由於該做法可降低相關買賣的交易成本,有助於有需要的業主出售物業套取資金周轉。因此,行政長官於上周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布了這項決定。

  在這項決定公布後,有評論者提到,住宅物業的需求管理措施,是否同樣有撤銷或放寬的空間呢?提出這問題是很自然的,但我們不妨先細看住宅市場的情況。

  儘管住宅樓市在近年因社會事件和疫情而有所調整,但實存的住屋需求和低息環境令樓價仍然高企。現時住宅樓價與2010年引入需求管理措施前水平相比,累計升幅超過一倍。即使香港經濟持續五個季度呈負增長,期內住宅樓價累計僅回落不足3%,反映住宅市場仍然堅挺,住屋價格仍遠高於一般市民可負擔水平。這些數據及走勢均顯示,現階段不具備放寬住宅物業市場需求管理措施的空間。

  我去年初的專欄中曾經提述,在評估私人住宅樓市需求管理措施是否仍然適切時,政府須審慎行事,相關的綜合考慮框架和因素,至今仍然適用。該四項因素包括:

  1. 樓價下跌的幅度與速度,包括同區一手樓與二手樓之間的樓價差距變化;

  2. 成交量,包括一手樓及二手樓市的銷情;

  3. 未來住宅樓宇的供應量,當中包括落成量、發展商手頭可隨時開售單位的數量,以及短中期的潛在供應量;

  4. 整體經濟情況與展望,除了看本港經濟及就業情況、利率走勢及市場資金量,還須注意外圍經濟環境。

  一如以往,我們會密切留意市場的情況,作持續動態評估,但毋須就「撤辣」訂出硬指標或時限。■

  作者為香港財政司司長

相關焦點

  • 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批美國:「起底式」打壓暴露自以為是、逆我者亡...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趙友平】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天(9日)批評美國制裁內地及港府官員,斥責此事彰顯美國的恫嚇手段,暴露其自以為是、逆我者亡的霸凌思維,美國的行為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美國政府揚言對11名內地及香港特區官員實施制裁,披露相關官員的住址及證件號碼。
  • 香港特區政府2019至2020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
    人民網香港2月27日電 (辜雨晴)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上午11時在特區立法會宣讀2019至2020財政年度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合共預備動用約1500億港元新資源。
  • 香港「財爺」陳茂波:香港將助大灣區金融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東莞11月8日電(王堅)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和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8日在廣東東莞舉行,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出席參加
  • 香港特區2019至2020年度財政預算案將於27日公布
    人民網香港2月26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7日上午11時將在特區立法會發表2019至2020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算案演辭和相關資料將通過網絡同步發放。
  • 香港下調2019年度經濟增長率預測至0%-1%
    新華社香港8月15日電(記者張歡)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1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香港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正在顯著上升,今年餘下時間經濟形勢仍然嚴峻,特區政府因此將2019年經濟實質增長率預測由此前的2%-3%,下調至0%-1%。
  • 長沙樓市是全國樓市調控模範生,長沙房價三年不漲
    長沙樓市近兩年數據出爐。從2018年3月到2020年12月月底,長沙樓市五個主城區裡面,嶽麓區的二手房掛牌價上漲1000元,天心區的二手房掛牌價下跌了1000元,還有三個區的二手房掛牌價維持不變。總的來說,在2018年投資買入長沙樓市的投資客,到現在也基本上是沒什麼賺頭,算上資金損耗,肯定是虧的。其實長沙樓市在2016年、2017年如果不是及時地出臺了調控政策,長沙房價估計也會被炒到和武漢房價差不多的地步。
  • 香港24小時——香港8月15日發生了什麼?一文速覽
    17:15 香港警方 | 自6月9日起共748人被捕 177名警員受傷 香港警方今日召開例行記者會。警方指出,自6月9日起共有748人被捕,其中115人被檢控。另有177名警員受傷,其中被汽油彈燒傷警員,目前仍需留院。
  • 這個關乎國家主權、關乎香港前途命運的問題,沒有半點妥協餘地
    這股暴力旋渦已經將香港經濟捲入技術性衰退的低谷,以及全年高概率負增長的境地。「香港的社會和經濟都需要喘息療傷,需要重新上路的機會。」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這需要社會各界齊心合力制止暴力,讓社會儘快恢復秩序,讓工商百業正常經營。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連續兩個季度環比負增長,表明香港經濟已經步入技術性衰退,這是近十年以來香港經濟首次出現衰退。」特區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15日表示。
  • 香港24小時 | 香港8月15日發生了什麼?一文速覽
    另有177名警員受傷,其中被汽油彈燒傷警員,目前仍需留院。警方還透露, 2名機場示威者涉嫌於8月13日阻礙警員進入機場救援被檢控。警方提醒市民遵守法庭頒發的機場臨時禁制令,不要以身試法。  19:40→  香港特區政府 | 宣布七項支持企業和市民的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召開記者會,宣布支持企業和市民的措施。陳茂波表示,因經濟下行壓力顯著,政府需要將全年實質增長率預測下調到0%至1%。
  • 香港農曆新年賽馬日丁財兩旺 投注額17.55億港元歷來第二高
    資料圖: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中新社香港2月7日電 (記者 李焯龍)7日是農曆正月初三,香港沙田賽馬場按傳統上演農曆新年賽馬日,十萬人為馬兒熱情吶喊,投注總額錄得17.55億元(港幣,下同),為此賽馬日曆來第二高紀錄。
  • |樓市|三四線城市|樓市調控|二手...
    從1998年至今,中國樓市整體上處於上行階段,房價也從2000多元一路高歌,邁入萬元大關。  然而當深圳、杭州等南方城市「打新熱」復燃,「萬人搖」頻現,不斷收緊樓市調控政策時,哈爾濱、天津等北方城市卻在艱難「自救」,甚至出臺了鼓勵開發商打折促銷的政策。  為什麼南北樓市分化如此之大?
  • 透析樓市大勢,2020年調控紀要、關鍵詞復盤!
    房住不炒  疫情重創下樓市停擺,多個城市發布調控政策給樓市鬆綁卻被叫停。政策「一日遊」頻發、兩會重申「房住不炒」都說明穩定市場尚可,刺激購房堅決遏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仍然是基本線,「因城施策」必須建立在「房住不炒」的基礎上。
  • 2017中國樓市政策走向如何?兩會代表和委員透露了什麼信號?
    在經過了一輪高漲過後,2017年全國房價在樓市調整與調控政策雙重壓迫下,也步入了十字路口。今年房價究竟走向何方?這時候舉辦的全國兩會,以及所透露出的信號,也就成了行業關注的焦點。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各位代表和委員們,對於房地產相關內容說了些什麼吧!
  • 安永香港財政預算案前瞻:積極應對新常態挑戰
    安永稅務及諮詢有限公司金融服務稅務與商務諮詢服務合伙人何耀波 (左)、安永香港及澳門地區主管合伙人陳瑞娟 (中)、安永稅務及諮詢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諮詢服務合伙人蔡智煇 (右)安永預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2020-21財政年度將錄得3,630億港元赤字,為目前有記錄以來最高。
  • 每周聽香港|「除夕倒數」將首次在線舉行
    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已向三家疫苗製造商共採購2250萬劑疫苗,按每名市民需接種兩劑疫苗計算,採購的劑量足夠全港市民接種。此外,特區政府會繼續尋找第四家疫苗製造商,再購入疫苗。香港及內地專家就新冠肺炎疫情舉行交流會議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率政府專家顧問及官員22日在深圳與內地官員及專家就新冠肺炎疫情舉行專題交流會議。張建宗在會上感謝中央政府一直以來對香港特區政府防疫抗疫工作的大力支持,包括支援「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順利進行,協助香港增設社區治療設施和興建臨時醫院,以及同意在有需要時預留一定數量的內地疫苗供香港市民使用。
  • 經濟日報:樓市調控最糾結矛盾?請吃下這顆定心丸
    樓市調控最糾結最矛盾的一幕出現了》表示,「這邊廂,加強限購,嚴查資金,甚至放風要出臺房地產相關的稅;那邊廂,降低門檻,放鬆戶口,積極調高貸款額度。沒錯,這都是最近幾天,發生在房地產市場真實的消息,讓人直呼看不懂。這樓市調控,到底要鬧哪樣?」
  • 香港24小時 | 香港8月19日發生了什麼?一文速覽
    · 外交部:望美方在香港問題上說到做到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就香港問題發表言論,稱中方應該理性處理香港集會。在今天(19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表示,川普曾表明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有問題可以自己解決不需要建議。
  • 以財政負債率視角,看核心城市未來市場趨勢!
    >橫向對比全國185個城市,2019年末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及一般預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兩項財政收入,從政府債務規模的絕對量與對比財政收入的相對量兩方面分析。最為突出的償債風險點在於一系列發展規劃的實施並未立竿見影地提升政府財政收入,因此在負債增長大於財政收入增長的情況下,至2019年末哈爾濱年末政府債務餘額已達財政收入的3.53倍。 中債城市可分為三類:政府債務率逐年上升,財政收入增長緩慢的城市,未來存在債務率爬升至2以上的較高風險,典型以宜昌、清遠、佛山、北京為主。
  • 網傳深圳元旦將出臺新的樓市調控政策,看上去真的好兇哦!
    2020年可以說是深圳樓市的一個「全勝之年」。房價的增長,二手房的倒掛,打新熱的掀起,金融資金的頻頻流入,讓深圳的樓市一次次站在了話題輿論的最高點之上。官媒批評、地方反省、自媒體聲討,多種多樣的聲音當中深圳的樓市似乎該有一個了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