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爺」陳茂波:香港將助大灣區金融高質量發展

2020-11-24 網易新聞

2020-11-09 09:48:39 來源: 海外網

舉報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東莞11月8日電(王堅)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和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8日在廣東東莞舉行,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出席參加。

  「我們會積極融入國家的發展戰略,把握國家對大灣區金融開放創新的支持,發揮好作為進出內地市場的門戶、中介人和首選平臺的角色。」陳茂波在論壇上如是說。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將可助力大灣區金融高質量發展。」陳茂波在論壇現場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肯定和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以及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平臺。

  陳茂波認為,隨著大灣區的發展,粵港澳三地居民的往來和商業活動將變得更方便、更頻密,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將會更殷切。粵港金融合作應聚焦便利區內人流、物流和資金流,通過優勢互補,完善金融服務配套。

  「香港是世界各地企業的理想上市平臺。」陳茂波告訴記者,在2020年前九個月,香港的IPO集資總額達211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58%,暫列全球第三。此外,香港還一直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理想平臺,現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超過一半為內地企業,並佔香港股市總值逾80%。

  陳茂波分析認為,香港在大灣區金融發展中可有五方面貢獻。第一,香港可助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第二,香港可繼續擔當內地企業的國際融資平臺,提供多元化的資本;第三,香港可積極發揮資金安全港的角色,為內地企業在海外的資金提供停泊和管理服務;第四,香港可以在風險管理方面作出貢獻;第五,香港可發揮作為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的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批美國:「起底式」打壓暴露自以為是、逆我者亡...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趙友平】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天(9日)批評美國制裁內地及港府官員,斥責此事彰顯美國的恫嚇手段,暴露其自以為是、逆我者亡的霸凌思維,美國的行為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美國政府揚言對11名內地及香港特區官員實施制裁,披露相關官員的住址及證件號碼。
  • 每周聽香港|「除夕倒數」將首次在線舉行
    他表示,嚴控疫情是香港特區的頭等大事,特區政府將繼續全力落實「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政策,全方位遏制疫情。張建宗:期望兩岸暨港澳青年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23日在第九屆「大學新聞獎」頒獎典禮上表示,期望兩岸暨港澳青年多加認識粵港澳大灣區,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攜手開創新天地,為社會締造更美好的未來。
  • 香港財庫局局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保持國際化優勢是香港發展的...
    中新社香港11月29日電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29日發表網誌表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保持國際化優勢是香港發展的「一幣兩面」,把兩者對立起來是錯誤理解。香港應對內深耕大灣區,發掘競爭優勢及貢獻,對外連接國際市場,繼續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有角色和地位。
  • 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前途命運所系
    對正處於由亂轉治歷史新起點的香港來說,這無疑是極大的鼓勵與支持。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應牢牢抓住難得機遇,以更廣闊和更開放的思維積極融入新時代國家發展偉大進程,在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上,切實化解香港社會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為未來開闢新篇。
  • 香港財爺大談"親子秘籍" 暢談藝術與修養關係
    說到親子溝通,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與5名中學生分享親子秘籍時坦言,父母應給予子女信心,教他們暢所欲言,子女則應多與父母溝通,增進關係。他並評論孝道說,表達孝道的方式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子女之間能互相尊重。
  • 每周聽香港|香港「創新科技嘉年華2020」將於12月在線舉行
    林鄭月娥指出,中央提出了七個方面的支持措施,包括:在今年年底前全面落實早前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原則上通過的24項政策措施、支持深化兩地金融互聯互通、支持香港國際機場按市場化原則投資入股珠海機場、支持香港與深圳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園區和位於落馬洲河套的香港園區,實踐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完善港深陸路口岸建設、支持港企開拓內地市場、支持在香港疫情可控的情況下逐步有序恢復粵港人員往來
  • 挑戰與機遇:林鄭月娥這些話,透露香港2019發展方向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將經濟挑戰轉為發展機遇  「相信香港有足夠能力將外來經濟挑戰轉為發展機遇。」  1月14日,林鄭月娥在出席第12屆亞洲金融論壇致辭時也指出,香港有穩健的經濟基礎、充裕的公共財政,和審慎的金融監管,特區政府會主動應對,相信有足夠能力將外來經濟挑戰轉為發展機遇。特區政府也會高度關注,保持警覺,嚴陣以待。與企業同舟共濟,與市民風雨同路,適時採取應變措施。
  • 恭賀香港優才國際教育孫悅女士榮獲「大灣區傑出青年女企業家」
    2020年11月16日,第三屆「大灣區傑出女企業家獎」在香港公布獲獎結果,表彰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的傑出女性。專業評審團隊根據參選者在企業成就、業界影響、大灣區發展貢獻、公益責任、個人誠信五大範疇的表現進行評選。此次得獎的女企業家均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集團創辦人或企業高管,所涵蓋的商業領域廣泛,包括生活文化、科技、環保、健康、金融、教育等。
  • 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調控樓市需因時制宜
    【財新網】(專欄作家 陳茂波)受從社會事件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香港經濟在過去一年半持續受壓,即使收縮幅度近期略為放緩,但市場對經濟前景未敢樂觀,主要由於全球以至本地疫情一再反覆,令社會民生及商業活動屢受打擊。而最新這一波的疫情更迅速地在小區擴散,情況令人憂慮。
  • 香港農曆新年賽馬日丁財兩旺 投注額17.55億港元歷來第二高
    資料圖: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中新社香港2月7日電 (記者 李焯龍)7日是農曆正月初三,香港沙田賽馬場按傳統上演農曆新年賽馬日,十萬人為馬兒熱情吶喊,投注總額錄得17.55億元(港幣,下同),為此賽馬日曆來第二高紀錄。
  • 香港銀行界教父利國偉逝世 叱吒政經半世紀
    追溯利國偉過去50年豐功偉績,1965年滙豐收購恒生控股權一役,相信最刻骨銘心,而1983年以行政局議員身份,協助當時財爺彭勵治,制訂港元與美元掛鈎的聯匯政策,為香港金融發展史寫下裡程碑,影向深遠。
  • 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與內地互聯互通 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在香港,財庫局承擔著維持金融體系健全及穩定;與監管機構及業界合作,為香港金融服務業尋求更多發展機會等重要責任。作為香港歷年來最年輕的局長級高官之一,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在今年4月甫一上任,就要應對疫情、逆全球化以及因此而造成的經濟衝擊等眾多難題。
  • 香港銀行界教父利國偉逝世 港人稱其為救火隊長
    被譽為香港銀行界教父的利國偉,上周六逝世,享年95歲。昨日,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及港府高官紛紛對其的離世深表哀悼,並讚揚及肯定他對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和貫徹落實「一國兩制」的良多貢獻。
  • 香港下調2019年度經濟增長率預測至0%-1%
    新華社香港8月15日電(記者張歡)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1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香港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正在顯著上升,今年餘下時間經濟形勢仍然嚴峻,特區政府因此將2019年經濟實質增長率預測由此前的2%-3%,下調至0%-1%。
  • 林鄭月娥發表2020施政報告:2000個大灣區工作機會等著香港年輕人
    11月2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報告以200項新措施為香港規劃新藍圖,其中年輕人到大灣區就業也是報告的重點之一。在問到具體有哪些措施來給香港年輕人創造機會到大灣區工作時,林鄭月娥表示,從青年角度出發,她提出兩個計劃,一個是大灣區的青年就業計劃,一個是大灣區的青年創業計劃。
  • 零壹新金融日報:華潤金控拿下地方AMC牌照;京東5月28日將在香港...
    銀保監會開啟監管數據質量專項治理行動,提升銀行保險業監管數據質量5月25日訊,中國銀保監會於上周向各銀保監局、銀行、保險等會管金融機構下發《關於開展監管數據質量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及相關專項治理方案,宣布開展監管數據質量專項治理行動。該行動旨在提升銀行業保險業監管數據質量,以優質信息服務監管工作大局和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 是深圳的紅利也是香港的紅利 深圳先行示範區能給香港青年帶來什麼
    8月20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媒體表示,「如果深圳能有一個先行示範區,對香港肯定是有好處的。」在粵港澳大灣區的11個城市,深圳和香港距離最近,回歸以來,已成立了深港高層合作的機制。「我們是非常好的夥伴。」李曉兵將這種發展視為「兄弟爬山,各自用力」。
  • 澳門站上大灣區發展一線潮頭
    新華社澳門2月20日電 題:澳門站上大灣區發展一線潮頭  新華社記者郭鑫 王晨曦 胡瑤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推出多項直接惠及澳門特區經濟民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打造粵港澳世界級城市群的政策措施,並將澳門納為大灣區四個中心城市之一
  • 六個月內林鄭月娥三次赴京,這件事要成為香港「頭等大事」!
    韓正表示,希望香港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工作。解決好當前的民生問題,逐步解決制約香港長遠發展的瓶頸。要把握國家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充分發揮獨特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譜寫香港發展新篇章。
  • 對香港的歸屬感來自一根登山杖——專訪「十大新香港青年」溫凡
    溫凡2012年從廈門大學本科畢業後,決定到香港中文大學攻讀金融學碩士,雖然在香港無親無故,但鄰居阿婆送來的食物成了陌生城市裡的溫暖。  「對香港的歸屬感來自一根登山杖。」溫凡說,在一次登山比賽中他膝蓋受傷不能走路,一位香港阿叔送給他一根登山杖,憑此他才得以順利下山,「在香港搬家幾次,這根有些舊的登山杖我都一直留著。現在我也盡我所能去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