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庫局局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保持國際化優勢是香港發展的...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11月29日電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29日發表網誌表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保持國際化優勢是香港發展的「一幣兩面」,把兩者對立起來是錯誤理解。香港應對內深耕大灣區,發掘競爭優勢及貢獻,對外連接國際市場,繼續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有角色和地位。

許正宇在網誌中指出,以國家最近與多個全球經濟體籤訂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為例,超過90%的貨物貿易最終可享有零關稅待遇,足證國家依然會走堅定開放的路。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許正宇還表示,在中央政府及各部委的支持下,新一份《施政報告》有關深化金融互聯互通的措施再一次很好地體現了香港「一幣兩面」的發展本質。一方面北向交易即將納入內地科創板股票,為國際機構投資者參與這個試點「註冊制」改革的市場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另一方面,南向交易納入在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將加強其股票流動性,最終令香港的生物科技投融資生態圈更受國際投資者歡迎。

他強調,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但不會令香港失去既有優勢,反而提升香港的競爭力,讓香港成為更受國際資金青睞的「聯通」之地的優勢,並應該持續培養青年人成為既懂國情又熟國際的人才。「青年人如果能夠展示對大灣區的獨有識見,無論將來在內地、香港或國際企業求職,都肯定會路路暢通。」他指出。(完)

相關焦點

  • 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與內地互聯互通 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
    (年終特稿)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與內地互聯互通 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中新社香港12月23日電 題: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與內地互聯互通 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中新社記者 王嘉程「我們跟內地對接越密切,越能更好地服務國際投資者及國際市場;我們跟內地市場越連通
  • 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前途命運所系
    新華社香港11月6日電 題: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前途命運所系新華社記者《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支持特別行政區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挑戰與機遇:林鄭月娥這些話,透露香港2019發展方向
    中新網1月25日電(何路曼) 2019年是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一年,對於香港來說,也是如此。「香港會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及發展大局。」日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展望2019年特區政府工作時,如是說。落實利民工作,推動基建,發展創新科技……林鄭月娥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
  • 香港「財爺」陳茂波:香港將助大灣區金融高質量發展
    舉報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東莞11月8日電(王堅)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和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
  • 香港財庫局局長:「積金易」運作料10年至少節省300億元
    中新社香港1月4日電 (記者 王嘉程)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4日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表示,正就「積金易」平臺進行第二階段法例修訂,預計本立法年度完成,為平臺提供法律依據。平臺最快在2022年完成開發,2023年開始運作。
  • 專訪林鄭月娥:2019年,香港要積極參與這3件國家大事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北京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記者 賈文婷攝 近年來,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不斷加快,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中搶抓機遇,成就自身、貢獻國家。
  • 六個月內林鄭月娥三次赴京,這件事要成為香港「頭等大事」!
    韓正表示,希望香港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工作。解決好當前的民生問題,逐步解決制約香港長遠發展的瓶頸。要把握國家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充分發揮獨特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譜寫香港發展新篇章。
  • 港媒:香港青年人應去粵港澳大灣區「敲敲門」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港界人士也呼籲香港應把握好這一巨大機遇來突破發展瓶頸,並鼓勵青年人積極主動嘗試,在粵港澳大灣區「敲敲門」。3月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部長通道」採訪活動,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張曉明接受採訪。中國網 楊佳 攝香港大公網重點關注了張曉明所提到的「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已經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
  • 是深圳的紅利也是香港的紅利 深圳先行示範區能給香港青年帶來什麼
    香港在回歸之後的20年裡,始終保持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的地位,同時作為亞洲和區域經濟中心城市,連續多年被國際機構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香港是內地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和境外融資平臺,也是內地最大的境外投資目的地和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
  • 林鄭月娥向國際社會簡介香港2020年施政報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6日與外國領事團和國際商務委員會成員會面,向他們簡介25日發表的2020年施政報告。超過80位成員出席。林鄭月娥首先闡述施政報告中「堅持『一國兩制』」一章,重申清楚了解香港特區的憲制秩序十分重要。
  • 美國涉港法案罔顧事實 人民日報:利用香港遏制中國發展是白日做夢
    從美國外交官會見反中亂港頭目,到美國參議員謊稱在香港沒有看到暴力行為;從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曬出與反中亂港分子合影,到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所謂「2019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他們無視香港市民的權利和福祉,不斷為暴力犯罪張目,為恐怖主義站臺,妄圖進一步搞亂香港、牽制中國發展大局。
  • 人民日報評論員:利用香港遏制中國發展是白日做夢
    人民日報評論員:利用香港遏制中國發展是白日做夢新華網  作者:  2019-11-23 為遏制圍堵中國,美國一些政客已經到了喪心病狂、不擇手段的地步。
  • RCEP籤署,香港「跟著發財」
    香港港口中國與日本﹑韓國﹑澳洲及紐西蘭以及東協十國等15個國家,15日在越南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指出,協議籤定後亞太區內貿易量相信會增加,香港作為區內主要轉口港,在轉口貿易上將有不小的收益提升。據媒體分析,由於貿易與物流行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約20%,近年環球貿易量下跌,成拖累香港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RCEP籤署後,香港作為區內交通樞紐,相信未來不少貿易會取道香港進行。
  • 澳門站上大灣區發展一線潮頭
    新華社澳門2月20日電 題:澳門站上大灣區發展一線潮頭  新華社記者郭鑫 王晨曦 胡瑤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推出多項直接惠及澳門特區經濟民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打造粵港澳世界級城市群的政策措施,並將澳門納為大灣區四個中心城市之一
  • 《2020施政報告》香港優才每年配額從1000增至2000!
    向粵港澳大灣區緊密融入1.推動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名額2000個香港將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本地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000個。從以上各方面的利好消息來看,取得香港身份後享受到的社會福利將會越來越多,家庭及子女的未來發展方向也勢必會越來越寬,滿足香港優才申請資格的朋友們,何不趁著利好期抓緊啟動呢?
  • 當社會靜下來,我們仍有希望走在一起——專訪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
    原標題:當社會靜下來,我們仍有希望走在一起——專訪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不容易。」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回望即將過去的2020年時,略作思考連說了幾個「不容易」。他感嘆,社會風波還未平息已有疫情侵襲而來,但自己願意朝積極的方面去想,將前者視作向教育制度提出問題,後者則是對過往累積的電子教學經驗的成果測試。
  • 香港2020年經濟料收縮6.1% 林鄭月娥《施政報告》談經濟新動力
    為增強各界對香港前景的信心,自己11月初率團訪問北京、廣州和深圳,與中央相關部委和廣東省政府商討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措施,獲得非常正面的回應。金融發展方面,林鄭月娥說,中央繼續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除了會加快落實在大灣區的「跨境理財通」外,亦同意把按新上市制度在香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內地科創板股票,在符合特定條件下納入「互聯互通」的選股範圍,在兩地金融互聯互通上再添亮點。支援旅遊業方面,林鄭月娥說,特區政府將會為業界推出額外的紓困措施。
  • 對香港的歸屬感來自一根登山杖——專訪「十大新香港青年」溫凡
    :張奧林   中新社香港12月14日電 題:對香港的歸屬感來自一根登山杖——專訪「十大新香港青年」溫凡  中新社記者 史冰筠  「一個人在外面讀書,陌生人的關懷讓我體會到了香港的人情味。」
  • 香港各界舉行多場精彩活動「迎國慶 賀中秋」
    9月30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及中秋節,香港社會各界舉行多場特色慶祝活動,紛紛送上對祖國的美好祝福。有學校及社團組織為慶賀國慶中秋雙佳節,舉行升旗儀式及貼掛國旗,以表達對祖國及人民的美好祝福。
  • 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大慶之際,港人深思前途命運丨香港一日
    「深圳主角」大會,香港角色引發關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今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近一小時講話。港媒指出,習近平在發言期間兩度提及「一國兩制」,至少七次提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而在大會上,除了港澳兩個特區的行政長官及前行政長官出席外,主管港澳事務的政治局常委韓正及現任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亦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