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報消息,重慶人喝茶每年要喝掉多少錢?60億!9月4日,重慶南濱路,在普洱茶文化老字號品牌陳昇福元昌重慶首家直營店開業典禮上傳出消息,重慶人一年茶葉消費額至少達到60億。重慶茶葉消費市場有多大?外地老字號品牌進入重慶後發展如何?對比,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進行了調查。
重慶茶葉市場
本地茶冷外地茶俏
國慶中秋雙節臨近,茶葉消費漸入高潮。9月7日,在天月茶城,「小菜的院子」茶葉店老闆娘別佳麗為迎接雙節市場,正在備貨。
「從早上開門後,就沒停下來休息過。」別佳麗告訴記者,每年中秋國慶都是茶葉消費的高峰,特別是禮品盒茶葉更是走俏。在她的店裡,數十種禮品茶中,普洱、鐵觀音、龍井、碧螺春等佔了7成以上,本地茶也有,但相比外地茶,除了永川秀芽、巴南銀針等極少數品牌外,其他本地茶品牌卻屈指可數,僅佔一成不到。
本地茶冷、外地茶俏的囧境在該市場多家茶店同時出現。茶語網的總編輯吳敬告訴記者,來自2013年重慶茶博會的數據,重慶茶葉消費零售額一年約在60億元,這幾年雖然沒有統計數據,但重慶人茶葉消費數額還在增長。而《2016年度重慶市茶產業發展調研報告》數據顯示,在2016年末,全市茶園總面積達70萬畝以上,茶葉總產量達3.4萬噸,茶葉總產值僅僅18.5億元。
對比兩大數據,不難看出,在重慶茶葉消費市場,面對外地茶大軍「犯境」,重慶茶葉市場大有被外來茶「鳩佔鵲巢」的趨勢。
看好重慶市場
外地品牌逐鹿重慶
外地茶為何看中重慶市場?9月7日,重慶茶葉商會副會長李柏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長江黃金水道升級改造、渝新歐鐵路的開通,和重慶保稅港區建設,我市物流和進出口貿易成本大大降低。優越的區位優勢,讓重慶整個茶行業上下遊產業鏈各個環節,都節省了不少的成本。
正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外地老字號茶品牌看好重慶市場,紛紛揮軍進入山城,特別是普洱茶的品牌和企業。9月4日上午,在重慶南濱路江畔,陳昇福元昌,一個古老而又全新的普洱茶文化老字號品牌,舉行了重慶首家直營店開業典禮。重慶店的正式開業運營,是陳昇福元昌在全國及西南市場布局的重要裡程碑,開業當天恰逢陳昇福元昌兩周年。
不僅是陳昇福元昌這樣知名的老字號復興茶企,早在今年2月,歲月知味普洱茶也在重慶開設了實體店歲月知味惟茶空間。大益普洱、下關、中茶、華祥苑、白沙溪、正山堂……很多外地茶品牌和茶企也早就開始了在重慶的布局。
線上線下聯動
做大重慶茶葉市場
外地茶葉品牌大軍「犯境」,扎堆進入重慶市場,是攪局還是注入新活力?
隨著重慶實體店的正式開業,這些外地茶企的掌舵者對重慶市場無一不是信心滿滿。陳昇福元昌總經理陳植濱告訴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如今的陳昇福元昌,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多渠道、多方式齊頭並進。「我們看好易武茶市場潛力,也看好重慶普洱茶市場,進軍重慶市場,並不是來瓜分蛋糕,而是共同做大重慶重慶茶葉市場蛋糕。」
為何看好重慶茶葉市場?陳植濱認為,從最早的沱茶開始,川渝地區喝茶氛圍始終很濃厚,「做大重慶茶葉市場很有基礎。」進軍重慶茶葉市場後,按陳昇福元昌的部署,將同時設立公司線上電商旗艦店,形成線上下單、線下取茶的人性化模式,旨在提高用戶消費體驗。
「線下店和電商平臺無縫對接。一起努力,是服務升級,滿足龐大網民需求的基礎工作,也是網際網路茶葉戰略部署的一個重要環節。」茶語網總編輯吳敬告訴記者,對於外地茶葉知名品牌進軍重慶市場,不能簡單地解讀為擠壓本地茶葉的生存空間,「這些知名茶企帶來的茶文化和市場管理以及營銷理念,對本地茶企有著很大的借鑑意義,對共同做大重慶茶葉市場很有幫助」。
聲音
如何做大本土茶企?抱團塑品牌是基礎
「重慶茶起步慢,錯過了上世紀90年代創品牌的黃金期。如今雖有巴南銀針、永川秀芽等在重慶還算有名氣的本地茶,放在全國就小氣了。」重慶知名茶界專家江南告訴記者,外地茶抱團闖市場,重慶茶卻愛單打獨鬥。「重慶茶品牌眾多,但區域輻射窄,全國人民都知道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那是人家抱團發展的結果。」
20多年前,福建安溪也遭遇分散生產、利潤微薄等困惑。當地成立了「安溪茶業共同體」,抱團作戰,2013年安溪縣涉茶總產值已超過百億元。而我市現有茶企600多家,多是「麻雀型」企業,各唱各的調,各賣各的茶,沒有形成合力。由此產生的尷尬,不僅是好茶賣不出好價,更有甚者,好茶被當做原料賣到外地,為其他品牌的茶葉暢銷做了貢獻。茶語網總編輯吳敬告訴記者:「重慶本土茶要走出這個怪圈,抱團發展,加強品牌培育是出路。」
本土茶企如何賣茶?學會講故事很重要
「不少人愛喝普洱茶,但具體到哪家企業的普洱好,沒人說得清。」陳昇福元昌總經理陳植濱告訴記者,中國茶品牌一半是賣產品,一半賣文化,茶企賣茶,學會講故事很重要。
福元昌是屬於上個時代的記憶,要復興一個老號,遠比傳承一個老字號難。福元昌號創始於光緒初年1879年,前身為元昌號,是當時最大的普洱茶號之一。後由余福生繼承老號,並正式更名為「福元昌號」,福元昌圓茶被後人尊稱為「普洱茶王」。2006年,陳昇號創始人、老茶人陳昇河花重金買下福元昌的老宅,並對老宅進行大面積擴建和修復,百年老字號文化傳承才得以延續。2015年,陳昇河在福元昌老宅的基礎上正式復辦了「勐臘易武福元昌茶業有限公司」,創立「陳昇福元昌」品牌,在百年老號的基礎上,再現福元昌之百年古韻。
身為陳昇福元昌總經理的陳植濱則深深感到一種責任。如何續寫百年傳奇?陳植濱穩紮穩打,陳昇福元昌2016年以全新的經營模式進入市場,先後在雲南、廣東、河北、遼寧、湖北、陝西、四川、河南等地布局了合作商和分公司,發展之快令業內咂舌。
重慶本土茶企營銷如何學會講故事?陳植濱表示,不妨以現有的巴南銀針、永川秀芽等品牌為支撐,深入挖掘巴渝茶文化,培育全國叫得響的區域品牌。
原標題:重慶人喝茶一年喝掉60億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