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走11億,讓中國晶片停滯13年的陳進,如今怎樣?恐怕做夢都在笑

2021-01-15 騰訊網

前段時間,有一則重磅新聞引起了不少網民熱烈討論。內容大概是荷蘭政府迫於疫情壓力,實在沒有辦法,準備用光刻機向我國換取口罩。看到這裡,相信很多讀者都是一頭霧水。光刻機到底是件什麼寶貝,竟能讓荷蘭有一種「破釜沉舟」的感覺?

倘若把現代工業文明比作一片森林,那光刻機必然是森林中最美的那朵花。其是專門用於雕刻晶片的機器,而荷蘭ASML公司生產的光刻機,代表了全世界光刻機的最高水平,其能雕刻出5nm的晶片,而我國最先進的光刻機,也只能打造90nm的晶片。

由於光刻機技術一直被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掌握,其對我國實行了技術封鎖。所以,這則口罩換光刻機的新聞,才能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

說到底,光刻機之所以如此重要,還是因為晶片技術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別看晶片這次看起來高大上,其實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大到航天工程,小到手機或者洗衣機,都需要用到晶片。能掌握高端的晶片研發技術,也是如今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

既然晶片技術如此重要,我國自然要大力發展。而中國的晶片技術起步比較晚,由於各種原因,落後了西方幾十年。好在我國這些年奮起直追,將差距縮短到了十幾年。不過,在我國晶片發展史上,有一個千古罪人是始終繞不過去的話題。因為他,我國晶片技術停滯長達13年之久。那麼,這個罪人是誰呢?

其便是「中國芯」的發明人陳進。此人出生於1968年的福建,後來成功考入同濟大學,畢業後更是赴美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留學,還拿到了博士學位。那個年代的博士生含金量都很高,陳進也用這一點證明了自己確實有才華。可惜,他這個才華沒有用在正道上。

2001年,陳進從美國歸來,由於在海外鍍了一層金,回國後的陳進自然成了國家重點關照的人才。由於早前他曾在摩託羅拉總部擔任過晶片設計的工作,於是,回國後的他收到了上海交大的聘書,邀請其擔任「漢芯」研發項目的總工程師。

這個是國家重點扶持的科研項目,上來就提供了上億科研經費。可惜,眾人都沒有看穿陳進的真實面目。

他早前確實在摩託羅拉工作過不假,但其擔任的只是負責晶片測試的高級電子工程師,跟負責晶片設計的工作完全是兩碼事,後者顯然要比前者牛得多。然而,陳進並沒有向國人坦白這一點,而是霸王硬上弓,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始渾水摸魚。

而上海交大為了全力支持陳進的工作,還請來了30人的博士和碩士團隊輔助陳進。面對如此恢弘的陣仗,陳進更不好意思坦白了。然而,隨著開發的深入,陳進知道自己根本就做不出所謂的「中國芯」。於是,他不得不向美國的老同學和前同事求助。

不過,晶片設計這樣一個需要耗時多年,且投入極大人力物力的複雜工程,並不是靠求助就能解決問題的。多次摸索不得法後,陳進決定鋌而走險,利用去美國的機會,去老東家摩託羅拉公司下載了源碼,並將其導入「漢芯一號」,包裝成了所謂的「中國芯」。

因此,當時亮相的「漢芯一號」,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摩託羅拉晶片換皮。隨著二三四號的相繼問世,從2001到2014這13年時間裡,陳進用這個項目騙取了國家11億的科研經費,著實令人髮指。

當然,要是錢也就算了,關鍵這13年裡,因為陳進的弄虛作假,導致我國晶片行業的研發毫無進展。不得不說,陳進是當之無愧的千古罪人。

然而,這樣一位千古罪人,最後下場如何呢?遺憾的是,當國人反應過來時,陳進已經逃到了美國。利用早前開設的皮包公司將所有科研經費轉移到了自己名下,現在成了國外3家電子晶片上市公司的股東,不但混得風生水起,在海外花天酒地,恐怕晚上做夢都在笑。

這樣一個欺名盜世的罪人,竟還能有如此圓滿的下場,著實讓國人氣憤!

相關焦點

  • 瘋狂過後,AI晶片走下神壇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藍寶王發現來公司「挖人」的AI晶片企業越來越少,那些跳槽的前同事似乎暗暗又換了工作,他慢慢意識到,「AI晶片」的風口已經過去了。在一些投資人眼中,AI晶片的創業企業不再是好的投資標的。「不敢說所有人,但我認識的一些做晶片投資的同行,的確是繞著AI晶片走的。」晨暉創投合伙人曾浩燊坦言,作為晶片行業曾經的從業者、如今的投資人,他不再看好AI晶片概念。
  • 做夢都要笑出聲!美國意外發現大寶藏,不料中國成最大贏家
    有人曾經說過:「誰掌握了原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其實這句話並不誇張,全球原油儲量不多,並且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對它都十分重視,有些國家還為了爭奪重要資源發起戰爭。比如中東戰爭、海灣戰爭,西方國家為何一再制裁打擊伊拉克、利比亞、委內瑞拉等國家,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原油。
  • IC Insights預計中國晶片2025年70%的自給率難以達成
    如圖1所示,2020年中國的集成電路的產量佔國內1434億美元集成電路市場的15.9%,高於10年前即2010年的10.2%。IC Insights預測,這一份額將從2020年開始平均每年增長0.7個百分點,到2025年增加3.5個百分點至19.4%。
  • 高通做夢都想得到的技術黃了,50億美元訂單難消化?
    高通收購恩智浦的故事一波三折,如今最後期限已過,最終沒有通過中國的反壟斷審查,最終流產,不禁令人唏噓。收購失敗還要付出20億美元的違約金,高通也許是中興事件中的一個無辜躺槍犧牲者。從16年10月開始的收購交易,到今天以失敗告終,高通徹底與全球的晶片霸主無緣,它夢寐以求的智能汽車、物聯網以及行動支付安全等領域技術,結合自身智慧型手機的晶片,將在收購恩智浦之後就能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的半導體晶片廠商,從此再無對手。可惜,夢碎了。原因只是作為全球9個監管部門之一的中國不給通過。
  • 陳進 堅守初心 無私奉獻
    7月27日凌晨4點,陳進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所領導在電話那頭髮出緊急通知和要求:請組織稀油技術研究室集中辦公人員在早上8點以前全部到院。陳進的第一反應是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和疫情防控的緊迫性,他對研究室20名員工的主要工作和家庭實際情況進行迅速分析研判,確定了11名集中辦公人員名單,其中就包括他自己。
  • 4000億晶片龍頭被曝「內訌」,CEO心寒了
    4000億晶片龍頭被曝「內訌」,CEO心寒了:感到不再被尊重與信任!發生了什麼?高層任命、聯合CEO遞交辭呈、股價大跌、停牌……17小時內的一連串事件發生在中芯國際身上。下午復牌,中芯國際港股跌超8%,午間公告稱目前正積極與梁孟松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球友評論道:高層內鬥,太寒我們小股東的心了。
  • 晶片龍頭怎麼了?8個月縮水1000億
    因在今年牛市行情展開之前,公募、社保、大基金就已賺的盆滿缽滿,在機構接連減持兌現的刺激下,匯頂科技在今年A股「牛市」中市值縮水1000億,期間股價下跌高達54%。在連續上漲十二個月後,匯頂科技在2020年2月25日股價觸及高位,彼時市值超過1770億,而截至2020年10月12日收盤,匯頂科技市值為779億。
  • 中國模擬晶片企業何時能直掛雲帆濟滄海?
    (數據來源:IC Insights)   根據這份排名,2019年,前10大模擬晶片廠商的銷售額合計達到了342億美元,佔552億模擬晶片市場的62%,比2018年的60%提高了兩個百分點。   TI憑藉著102億美元的銷售額,佔了模擬晶片市場19%的份額,牢牢佔據著第一的位置;排名第二的ADI,佔了全球模擬晶片市場份額的10%。
  • 20年前日本GDP是中國的7倍,如今不到中國的一半,發生了什麼?
    要知道,我國1995年的GDP才7345億美元,如今已經達到了13.6萬億美元,所以相比我國而言,日本這20多年的經濟幾乎可以說處在停滯狀態。可即便如此,日本仍然還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這是為什麼?日本穩居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原因有哪些?首先,還是因為日本經濟的底蘊比較強。
  • 量產5nm晶片,攻克2nm技術!這家中國晶片巨頭,30天進帳302億
    10月8日消息,臺積電公布9月份的財務數據,數據顯示,臺積電在9月份這短短30天內進帳1275.85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302.44億元,環比增幅為3.8%,相比2019年同期更實現了24.9%的增長。
  • 港媒報導:舒淇在香港購1.27億港元豪宅,網友:做夢都不敢想的豪
    港媒報導:舒淇在香港購1.27億港元豪宅,網友:做夢都不敢想的豪,說,真的又怎樣,人家的錢,願意怎麼花就怎麼花,是呀,說的沒錯,可是也有網友表明:這一出手就是上億。這也是太豪氣了吧,簡直做夢都不敢想的豪.........你同意誰的觀點呢
  • AI晶片企業高歌猛進,2020年成為具有節點意義的一年——AI晶片相關...
    例如,由前京東方集團董事長王東升、前三星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張元基創立的奕斯偉,2020年6月完成由君聯資本、IDG資本等投資的超20億元B輪融資。由知名連續創業者張文、前阿里雲AI基礎架構總監徐凌傑等創辦的壁仞科技,2020年一年內連獲四筆融資。其中於2020年6月完成由啟明創投、IDG資本等投資的11億元A輪融資,刷新了國內高端晶片設計業A輪融資規模的記錄。
  • 任重道遠:1-4月份,中國進口晶片1224億個,同比只減少了6.6%
    眾所周知,這些年以來,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的金額都超萬億,所以國家一直以來就是加大對晶片的扶植力度,而國內的眾多企業也是努力發展中國芯,以期減少進口,提高晶片自給率。而今年一季度被稱為是最近35年以來全球半導體跌幅最慘的一年,按照 IC Insights的統計,今年一季度全球半導體營收方面跌幅達到了17.6%。那麼受此影響之後,國內晶片進口方面是不是也同樣下滑了呢?近日根據海關數據,在1-4月份期間,國內進口集成電路1224.4億個,同比只減少了6.6%。
  • 臺灣人每年騙走大陸人100多億 能追回來多少?
    詐騙團夥的「運營模式」  日本主流媒體紛紛報導了這一事件,報導都提到,此前在馬來西亞、肯亞等活動的臺灣詐騙團夥就曾被查處。  2014年11月,肯亞警方在首都奈洛比打掉兩個涉嫌電信詐騙的犯罪團夥,抓獲76名嫌犯,包括48名大陸人和28名臺灣人。
  • 又一「獨角獸」即將IPO:4年暴虧30億,還要圈走140億
    「4年暴虧30億,還要圈走140億。」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劉曉月一「獨角獸」還是「毒角獸」?近日一家明星獨角獸的上市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就在2020年最後一天,上交所受理了柔宇科技的上市申請。這家公司看起來十分亮眼。
  • 中國缺芯?13億人民支持?
    美國商務部在美東時間4月16日宣布,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另據了解, 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發出新的建議,警告電信行業不要使用中興的設備和服務。
  • 汽車晶片缺貨,多家車企尋找替代料或停產應對
    同時,中國市場的全面復甦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增長,使得情況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財聯社》稱,接近上汽大眾的知情人士表示,上汽大眾暫停了部分低端車型的生產,但這也和公司今年整體產品向高端走的策略相一致。豐田方面,在2020年11月下旬,就有高管表示「2021年4月以後的整車生產可能會停滯」,顯示出危機感。
  • 1月11日: 2020年三季可穿戴設備出貨1.253億臺;21家晶片企業發布...
    ·趨勢洞察IDC: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1.253億臺耳戴式設備出貨量為6975萬臺,比2019年同期增長47.7%。目前,耳戴式設備佔整個市場的55.8%。美國IDC行動裝置追蹤研究經理Jitesh Ubrani表示:「許多國家/地區在第三季度放鬆了對外開放,開展經濟活動,這促進了戶外活動並增加了對可穿戴設備的需求。另一方面,許多供應商提供的設備價格範圍已經擴大,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有可用的產品。」
  • 全新13英寸MacBook Pro 用M1晶片開啟蘋果下一個十年
    2020年,蘋果在WWDC上宣布將推出基於Arm構架的自研晶片,並在11月11日的發布會上推出搭載M1晶片的MacBook Pro、MacBook Air和Mac mini。現在,擺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配備Apple M1 晶片的全新13英MacBook Pro,它的出現也將開啟蘋果下一個十年。
  • 1980年,中國GDP是1911億美元,比印度只多48億,如今差距多少
    推薦語:最近幾十年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可謂舉世矚目。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迅速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而且包括社會、軍事都迎來了長足的發展。40年前,國內經濟總量才不過1911億美元,而當時的印度跟中國相差無幾,達到了186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