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一則重磅新聞引起了不少網民熱烈討論。內容大概是荷蘭政府迫於疫情壓力,實在沒有辦法,準備用光刻機向我國換取口罩。看到這裡,相信很多讀者都是一頭霧水。光刻機到底是件什麼寶貝,竟能讓荷蘭有一種「破釜沉舟」的感覺?
倘若把現代工業文明比作一片森林,那光刻機必然是森林中最美的那朵花。其是專門用於雕刻晶片的機器,而荷蘭ASML公司生產的光刻機,代表了全世界光刻機的最高水平,其能雕刻出5nm的晶片,而我國最先進的光刻機,也只能打造90nm的晶片。
由於光刻機技術一直被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掌握,其對我國實行了技術封鎖。所以,這則口罩換光刻機的新聞,才能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
說到底,光刻機之所以如此重要,還是因為晶片技術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別看晶片這次看起來高大上,其實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大到航天工程,小到手機或者洗衣機,都需要用到晶片。能掌握高端的晶片研發技術,也是如今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
既然晶片技術如此重要,我國自然要大力發展。而中國的晶片技術起步比較晚,由於各種原因,落後了西方幾十年。好在我國這些年奮起直追,將差距縮短到了十幾年。不過,在我國晶片發展史上,有一個千古罪人是始終繞不過去的話題。因為他,我國晶片技術停滯長達13年之久。那麼,這個罪人是誰呢?
其便是「中國芯」的發明人陳進。此人出生於1968年的福建,後來成功考入同濟大學,畢業後更是赴美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留學,還拿到了博士學位。那個年代的博士生含金量都很高,陳進也用這一點證明了自己確實有才華。可惜,他這個才華沒有用在正道上。
2001年,陳進從美國歸來,由於在海外鍍了一層金,回國後的陳進自然成了國家重點關照的人才。由於早前他曾在摩託羅拉總部擔任過晶片設計的工作,於是,回國後的他收到了上海交大的聘書,邀請其擔任「漢芯」研發項目的總工程師。
這個是國家重點扶持的科研項目,上來就提供了上億科研經費。可惜,眾人都沒有看穿陳進的真實面目。
他早前確實在摩託羅拉工作過不假,但其擔任的只是負責晶片測試的高級電子工程師,跟負責晶片設計的工作完全是兩碼事,後者顯然要比前者牛得多。然而,陳進並沒有向國人坦白這一點,而是霸王硬上弓,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始渾水摸魚。
而上海交大為了全力支持陳進的工作,還請來了30人的博士和碩士團隊輔助陳進。面對如此恢弘的陣仗,陳進更不好意思坦白了。然而,隨著開發的深入,陳進知道自己根本就做不出所謂的「中國芯」。於是,他不得不向美國的老同學和前同事求助。
不過,晶片設計這樣一個需要耗時多年,且投入極大人力物力的複雜工程,並不是靠求助就能解決問題的。多次摸索不得法後,陳進決定鋌而走險,利用去美國的機會,去老東家摩託羅拉公司下載了源碼,並將其導入「漢芯一號」,包裝成了所謂的「中國芯」。
因此,當時亮相的「漢芯一號」,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摩託羅拉晶片換皮。隨著二三四號的相繼問世,從2001到2014這13年時間裡,陳進用這個項目騙取了國家11億的科研經費,著實令人髮指。
當然,要是錢也就算了,關鍵這13年裡,因為陳進的弄虛作假,導致我國晶片行業的研發毫無進展。不得不說,陳進是當之無愧的千古罪人。
然而,這樣一位千古罪人,最後下場如何呢?遺憾的是,當國人反應過來時,陳進已經逃到了美國。利用早前開設的皮包公司將所有科研經費轉移到了自己名下,現在成了國外3家電子晶片上市公司的股東,不但混得風生水起,在海外花天酒地,恐怕晚上做夢都在笑。
這樣一個欺名盜世的罪人,竟還能有如此圓滿的下場,著實讓國人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