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宇宙42載!距地球221億公裡!旅行者號又發現奇怪的東西!

2021-01-12 網易

2019-11-05 10:30:29 來源: 老華科技

舉報

  1977年,NASA旅行者一號和二號探測器先後發射升空,由此揭開人類探索太陽系的輝煌之旅。截至2019年11月,旅行者一號和二號與地球的距離分別為221億公裡和188億公裡,和地球的單程通訊時間分別為20小時和17小時。換句話說,如果NASA工程師早上起來給旅行者兄弟分別發送一條信息「你還好嗎?」,等收到它們弱弱的回覆時,已經是第三天凌晨了!

  

  旅行者號任務代表人類目前探索宇宙的終極成就,但它們漫長而孤獨的旅程正在接近終點——根據旅行者項目科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埃德·斯通(Ed Stone)發表的最新聲明,旅行者兄弟正在逐漸冷卻,功率一點點下降,在耗盡攜帶的能源之後,探測器將在5年內和人類徹底「失聯」。

  

  談及旅行者一號和二號的成就,斯通頗為感慨,和成立於1958年的美國航空航天局相比,持續42年的旅行者任務幾乎佔據了NASA整個生命周期的2/3,參與項目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科學家換了一批又一批,很多工程師一畢業就加入項目團隊,如今已兩鬢斑白,垂垂老矣。

  除了太空飛行器本身壽命令人驚嘆外,其搭載的科研儀器使用壽命同樣驚人——目前旅行者一號仍然有4臺儀器正常工作,旅行者二號有5臺儀器正在持續收集數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首席研究員Stamatios Krimigis表示,這些設備的設計壽命僅有4年,其步進電機每192秒一轉,預計可走25萬轉,但到目前為止已接近800萬轉,仍然運行良好。

  

  2012年,旅行者一號率先突破日球層頂,旅行者二號緊隨其後,在一年前進入星際空間。通過分析探測器傳回的數據,研究人員又有發現。旅行者二號突破日球層時,和太陽的距離大約為119個天文單位(AU),而旅行者一號突破日球層時和太陽的距離為121.6 AU,從宇宙尺度來說兩者相差無幾,但奇怪之處在於前者發生於太陽活動最小期,後者發生於太陽活動最大期,按理論模型計算,太陽磁場的周期性變化本應導致巨大差距。針對這種令人費解的現象,斯通指出另一種可能——也許日球層本身正在「呼吸」。

  

  目前旅行者兄弟正以48,000公裡/小時的速度向宇宙深處飛去,但在NASA的任務跟蹤界面上,太空飛行器前進的速度仍然慢得令人發狂,科學家預計它們500年後才能到達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雲。也許它們在「壽終正寢」之前,還會為我們帶來驚喜!

  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古代人對外太空憧憬時,只能在微弱的月光下,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猜想夜空中的情景是怎樣的?由於當時科技有限,古人無法進入外太空,所有的一切只能任憑猜測。
  • 旅行者2號距地球約200億公裡,43年從未斷信,它如何與地球聯繫?
    在距離地球大約200億公裡的星際空間裡,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探測器已工作了43年,也是第二個離開太陽圈(heliosphere)的人造物體(第一個是『旅行者1號』)。而在這幾十年裡,旅行者2號只有在去年1月出現故障和地面唯一收發信號站需升級天線斷聯8個月外,都一直保存著聯繫。
  • 旅行者1號從60億公裡外對地球拍了照片,科學家看完後卻沉默了
    旅行者1號從60億公裡外對地球拍了照片,科學家看完後卻沉默了自古以來人類對探索宇宙就很感興趣,畢竟宇宙中未知的東西太多太多了,自從人類航天繼續興起之後,人類對外星生命的探索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也多次向太空就發射探測器,很多探測器也做出了最大的貢獻,目前地球也是人類所知的唯一一顆擁有智慧生命的星球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傳回多張照片,呈現難以置信的地球!目前地球也是我們現在,唯一發現有智慧生命的星球,之前我們人類還沒有這麼多的高科技,總是認為地球還是很大的,不過現如今隨著我們人類的不斷發展,科技實力不斷增強,這才開始明白,地球還是有大小的,再加上射電望遠鏡的發明,這導致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就更加的廣泛,不過這個時候還是不能夠直接去了解地球的大小,當讓人類清楚的了解到地球到底多大時,也就是我們人類邁出地球的那一個瞬間。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拍攝的照片,為什麼讓人深思?
    為了更深入的探索宇宙,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截止到目前為止,距離我們地球最遠的一個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225億公裡。 對此很多人都很好奇在旅行者1號的43年飛行時間內,為地球傳回了無數張精彩的照片,做出不不少的貢獻,為什麼是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讓人類感到深思呢?
  • 185億公裡之外,旅行者2號傳回了重要數據,卻無人能夠看懂
    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終於擺脫了地球的束縛,進入了宇宙。它標誌著人類正式開啟新時代,開啟宇宙探索時代,我們真正走出地球,才知道宇宙有多廣闊,地球有多小。 對宇宙來說,地球連整個太陽系都沒有小塵埃。面對廣闊的宇宙,人類終於有了新的奮鬥目標。那就是星海。
  • 地球究竟有多渺小?看看旅行者一號在60億公裡外拍攝的照片!
    也許是智慧生命的通性吧,在探索宇宙星空這件事上,人類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執著!從幾千年前起,我們的先輩們就對太陽、月亮以及星星產生了無限的好奇,並以此發展出了很多有用的東西,比如我們常說的曆法。到了近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逐漸加大。
  • 從旅行者1號那裡看來,太陽有多亮有多大?
    自1977年離開地球以來,旅行者1號的太空之旅已經持續了42年。那麼,旅行者1號的近況如何?在旅行者1號目前所在的地方,還能看到太陽嗎?如果能看到,太陽看起來有多亮有多大呢?旅行者1號當年趕上了百年一遇的大好時機,它相繼藉助木星和土星這兩大巨行星的強大引力進行加速,使其不會被太陽的引力拉回來,讓它能夠飛入星際空間中。
  • 44年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的照片,為何令人深思?
    旅行者一號的驚鴻一瞥1977年9月5日從卡納維拉爾角基地發射升空,在成功發射後的三年內就完成了對旅行者二號的趕超、穿過小行星帶、探測「木星系」以及「土星系」,最後由於飛行軌道原因不得不放棄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測任務,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測只能等著緊隨其後的旅行者二號來完成。
  • 用43年飛了189億公裡,旅行者號歷經四次大遭遇,鍍金盤讓人擔憂
    而在太空中,向更遠空間飛去的美國旅行者2號飛船不僅長了一歲,還與我們直線距離更遠了一圈,達到了189.5億公裡,一個無法用地球上實物來形容的距離,要用天文單位AU來形容比較適合,約為126.67AU。1977年8月20日,一枚大力神號運載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起飛,20多分鐘後將旅行者2號推入太空,並賦予了極高初速度,相對太陽速度達每秒42.2公裡,旅行者2號憑藉初速度以曲線軌跡飛向太陽圈外。在地球軌道上人造物想要脫離太陽引力,進入太陽系外星際空間,至少需要每秒42.1公裡的初速度(相對太陽),該速度又稱太陽系逃逸速度。
  • 旅行者1號飛行了223億公裡,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令人深思
    旅行者1號飛行了223億公裡,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令人深思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是一個浩瀚而且神秘的存在,從古至今,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宇宙當中的星辰,在我們的文獻當中,存在著大量的記錄,對於天文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受限於科技水平的發展,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局限在理論可能上面
  • 旅行者1號穿越225億公裡,曾傳回照片,為何會讓人感覺孤獨?
    在1977年,NASA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這兩艘探測器,完成了穿越小行星帶,探索木星土星的任務,再次之後旅行者一號飄向了更為遙遠的宇宙深處。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阿波羅登月是人類航天的巔峰之作人類在成功實施阿波羅登月工程之後,把下一個目標放在飛出太陽系,本來人類非常有信心可以實施載人飛出太陽系,結果發現人類自詡發達的科技相對於太陽系來說實在太落後了,人類雖然登上了月球,但是月球距離地球只有38萬公裡,而如果從地球飛出太陽系的話,路程高達148億公裡,所以人類實施載人飛出太陽系不太現實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需要17571年,宇宙深空究竟有多可怕
    旅行者1號,它不是人類史上最先進的探測器,但它一定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根據測算,截止到2019年10月23號,旅行者1號已經連續飛越了211億公裡的距離,這使得它成為人類目前為止飛得最遠的探測器。211億千米有多遙遠,要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也只有1.5億千米。
  • 飛行228億公裡後,旅行者1號最後拍下的一張照片,為何讓人害怕?
    當人類開始仰望星空,就對神秘而又浩瀚的宇宙充滿了遐想。但也直到上個世紀中,人類才真正開始了星辰大海的徵程。於是,我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人類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存在。在1977年,旅行者1號比旅行者2號出發大約晚了16天,但它依然在泰坦3號E半人馬座火箭的加速下,在木星附近超過了1號,然後匆匆路過土星後,就在土星引力彈弓的轉向下,轉到了於黃道面角度比較大的方向,飛向了銀心方向。太陽分層頂的範圍大約在180億公裡的位置,但探測器達到這個位置時,檢測到宇宙高能射線在持續的增加,而太陽風粒子出現停滯,且在不斷地降低。
  • 地球究竟有多大?看完64億公裡外的地球,顛覆你的認知!
    地球真的很大嗎?在64億公裡之外,地球是這樣的!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我們對於地球其實並不是那麼了解,曾經在科技落後的古代,我們認為地球其實就是一個平面,當時提出了渾天說,後來隨著麥哲倫一次又一次的航海,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圍繞著地球環繞一周,才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
  • 地球很大?旅行者1號:來看看我拍的照片
    文/行走天涯地球很大?旅行者1號:來看看我拍的照片是在萬物之所以有大小之分,是因為有著對比,就比如說兩個人的身高有不同之差,又或者將小的湖泊和海洋進行比較都會有大小之分,這是因為有參照物的原因!那麼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只能以地球上所看到的物質進行相對比,而我們地球有多麼大呢?
  • 科學家發現宇宙誕生以來最大爆炸 發生於距地球3.9億光年的蛇夫座...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天文學家稱發現了自宇宙大爆炸誕生以來最大的一次爆炸!他們分析4臺望遠鏡提供的數據得出結論,這次爆炸發生於距地球3.9億光年的蛇夫座星系團,其噴射出的能量是此前最大爆炸紀錄的5倍多。研究人員稱,這次爆炸的源頭是該星系團內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個「巨獸」噴射出大量輻射和物質。
  • 宇宙很大,願我們遠行去《行星》
    (以下總結摘錄自豆瓣上的影評:遠眺星空、俠心漸廣:致敬片中探測器及科研團隊) 水星-距太陽5800萬公裡 2004 信使號水星探測器 金星-距太陽1.08億公裡 1982 金星13號探測器
  • 旅行者1號,最後拍攝的一張照片,才知道人類是多麼微不足道
    對人類的意義卻非同小可,飛行了210公裡,旅行者最後拍攝的一張照片,為什麼讓人類深思? 每天晚上所看到的星星,當年旅行者號在64億公裡外拍的這張照片,地球看上去更像是一粒塵埃,然而這個小藍點就是人類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