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可以說是人體的根基,俗話說"萬病損於陽氣",長期陽氣不足人就會長期處於一個亞健康的狀態,身體就比較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可是,現在人們總會控制不住自己喜歡做一些耗陽之事,所以陽氣不足也就成了現代人的通病。雖然現在大多數人有陽氣不足的現象,但也有不少的人日常很注重養陽,使自己體內陽氣保持旺盛。中醫認為陽氣為生長之氣,如果一個人體內的陽氣一旦出現不足,就比較容易出現各種毛病。
那麼身體陽氣不足時,具體會有什麼表現?
1、手腳冰冷
手腳冰冷是陽氣不足的典型的表現,當一個人陽氣不足時,體內的血液循環也會因此受到阻礙,容易導致手和腳等末端肢體營養物質供給的缺乏,從而導致手腳產生的熱量減少,出現肢體冰冷的狀態。情況嚴重的話,在炎熱的夏天也有可能出現手腳冰冷的現象。
2、胃口下降
如果一個人體內的陽氣比較旺盛,那他的胃口就會隨著增強;相反如果陽氣不足的話,就可能導致脾胃出現虛寒,從而不斷降低人的消化能力。所以如果是短時間內覺得自己總是食欲不振或者胃口下降,則很有可能與陽氣不足有關。
3、疲勞乏力
陽氣不足的狀態下身體的血液循環也會受阻,致使營養物質不能及時提供給各個部位和器官,易造成機體各個器官功能的持續減退,使人體更容易感到疲憊或者乏力,出現精神不振的狀態,比如無論睡多久都依舊容易犯困。
4、免疫力低下
人體缺乏陽氣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和加速體內陰陽的失衡,嚴重的話還可能會破壞正常免疫機制,導致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出現持續的下降,從而容易被寒氣入侵,引起感冒和發燒等疾病的發生。
陽氣旺盛的人身上具體都有哪些特徵?
陽氣足的人元氣也會比較充足,陽氣充足的人有個比較明顯的特徵,就是早晨起床時狀態會很好,而且醒來後元氣滿滿,感覺身體也很有力氣,且精氣神很好。現在天氣轉冷了,很多人感覺到非常的冷,但是也有很多陽氣充足的人就算是天氣很冷也不會感覺特別冷,這些人整個身體就像是個小火爐,而且手腳一直都處於溫暖的狀態,並且身體也因此不容易受涼感冒。陽氣也可以說是體內的運行之氣,而陽氣充足就意味著體內的氣血運行良好,也就很少會怕冷。倘若經常的怕冷,加上手腳冰涼,可能是體內陽氣不足導致的。
日常應該如何調理陽氣?
1、多運動
經常進行運動鍛鍊或戶外活動,能夠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並加快自身的新陳代謝,也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和垃圾,同時讓身體時刻保持應有活力,多運動是對補充陽氣是很有幫助的。
2、多曬太陽
陽氣不足的人平時建議多曬曬太陽。經常曬太陽不僅可以補充體內陽氣,也可促進體內鈣質的加速合成,可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和一些常見的皮膚疾病。不過曬太陽時要注意,曬太陽時最好背對太陽,防止灼傷。
3、多吃溫補的食物
想要快速的提昇陽氣,日常飲食不妨多吃一些溫補身體的食物,如:生薑、茯苓、赤小豆等等,都是很適合在冬季的食物。
1、生薑:姜作為常見的一種調味料,不僅去到了去腥的作用,還能夠提鮮,同時,它的藥用價值也極高。主要的功效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尤其是對於陽氣弱的人來說,能夠很好的暖身驅寒。
2、茯苓:《本草綱目》中記載,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也就是說,茯苓具有生津、健脾寧心的效果,也有利於昇陽氣。
3、桔梗: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同時有升發陽氣的作用,可以使清陽上升,在補氣的基礎上加上桔梗能夠提高療效,健脾祛溼。
4、赤小豆:《食療本草》中記載"甚治腳氣及大腹水腫,散氣,去關節煩熱,令人心孔開,止小便數"。赤小豆又被稱之為紅小豆,不僅能健脾祛溼,還有助於疏散體內的溼氣,達到昇陽暖身的效果。
而《姜苓桔豆茶》中,不僅含有這4種食物,還有大棗、山藥、薏苡仁、白扁豆可以說能夠很好的起到1+1大於2的效果,每天喝水的時候泡一包,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