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與常人最大的差距不在於智慧,而在於……

2021-01-09 金小燚

人生在世,或多或少都會犯一些錯誤。面對錯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有些人選擇文過飾非,進而重蹈覆轍,積少成多,最終招致更大的禍患;

另一些人勇於承認過錯,不斷自省反思,及時改過,最終完美解決問題!

其實,即使是聖人也會不斷犯錯,聖人與常人的最大差距在於,是否能自省,並及時改正錯誤。正如王陽明先生所言:人「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王陽明

改過,簡單二字,重若千斤!

當人決定改過時,相當於糾正陷入歧途的「命運」,非有大無畏的智慧不可。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對戰時,越王勾踐犯了一個很大的過錯,就是他沒有聽範蠡的勸諫,主動出兵,導致被俘成囚。

在三年俘虜生涯中,勾踐反思自己的錯誤,忍辱負重以獲得吳王夫差的信任。

當他被釋放回國,知過而改之,虛心納諫、臥薪嘗膽,十年勵精圖治使國家強盛,最後一舉打敗吳兵,譜寫了反敗為勝的傳奇。

勾踐的這一生,完美闡釋了何為「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民間傳說勾踐回歸越國後,範蠡用《易經》卦象給勾踐起了一卦卜算前程,這一卦正好是大過卦。那麼,大過卦究竟給了勾踐什麼啟示?

大過卦,上卦是兌,代表澤水,下卦是巽,代表風與樹木。澤本潤木,但澤在木上,呈大水淹沒樹木之象。

大,通「太」。過,可以引申為過錯、過度、經過等意思。大過,就是「大過於小」,又有「事過其度」之意,故本卦以「大過」命名。

大過的狀態,可以通俗的理解為:事業的大艱難、人生的大過失。若非有志之君,難以做到善處大過之道。而《易經》的大過卦就是要告訴我們,改正過失的智慧。

大過卦的卦辭為:「棟橈;利有攸往,亨。」

「棟」就是棟梁之才,即古代蓋房子用作橫梁的材料,是支撐房子的主體。「棟」的特性是剛直,比喻一個人性格剛烈,百折不撓。

「橈」恰恰代表彎曲。棟梁彎曲了,實際上是不能用了。在這裡比喻一個人的性格一開始是剛烈的,後來知道自己錯誤所在,需要改變,讓自己彎曲柔順下來,才能達到「亨」。

舉個通俗的例子,一個一米八的好漢要通過一扇高一米七的門,如果保持直立行走,肯定撞牆上。撞上後,知道自己錯了,然後稍稍彎下腰,就能輕而易舉地通過門。

當然,如果撞牆前就意識到錯誤,提前彎下腰,那麼就不會撞牆上了。

試想一下,如果勾踐一開始就虛心納諫的話,那後面的不利結果可能就不會發生。

改過之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那麼其中容易出現哪些問題,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大過卦給大家5個啟示:

順柔下來,納聽人言

大過卦第一爻:「藉用白茅,無咎。」

白茅是一種非常柔軟的植物,在古代祭祀時跪拜的墊子大多用白茅編成。

這一爻作為本卦的開始,也是改過的開始。這句話的意思是:若要改過,首先內心要像白茅一樣柔軟下來,才能聽進別人的意見。

白茅

其實,一個人犯錯與否,第一個發現者往往是旁人,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如果一個人聽不進任何意見、容不得任何批評,就連善意的提醒都感到刺耳,那麼良師益友會逐漸疏離,而且有錯誤也不能及時察覺。

《資治通鑑·晉紀》有云:「聞其過者,過日消而福臻。」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喜歡聽人指出自己的過錯,日常檢討自己的言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過錯就會日漸消除,福分就會日漸增加。

因此,改過的第一要點,是讓自己柔順下來,納聽人言,先知過,才能改過。

莫到改過晚,白首方悔遲

大過卦第二爻:「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枯楊生稊」就是枯萎的楊樹重新長出嫩芽。「老夫得其女妻」就是年紀大的男人找到一個年紀輕的女人做妻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人開始改過,什麼時候都不算晚,哪怕是枯楊、老夫,也可煥發新生,走向美好的生活。

《世說新語》中記載了一則改錯的故事。

周處年少兇強俠氣,是當地一大禍害。當時,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隻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所以義興的百姓稱他們為三大禍害,周處尤甚。

周處

當周處為百姓除掉蛟龍和白額虎後,得知自己才是最大的禍害,有了悔改之心。

於是,他找到了陸機和陸雲兩位有修養的名人,將情況告知,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歲月已蹉跎,怕最終沒有成就。」

陸雲回答說:「古人貴朝聞夕死,何況你的前途還有希望。人患志之不立,何必擔憂名聲不能傳揚?」周處聽後改過自新,終於成為一名忠臣。

因此,改過的第二要點,是要記住,只要開始改過,什麼時候都不遲。

堅定改過之心,終吉

大過卦第三爻為:「棟橈,兇。」

這時改過走到了第三步,為什麼突然出現「棟橈」?因為有些人變得不堅定了。

這是很多人的通病,對於短期內看不到成果的事情輕言放棄。比如做實業,看到別人賺錢馬上嘗試,但是一個月到半年賺不到錢馬上停止。

這一爻說明人改過的信心出現動搖,當人太想看到改過之後的結果,反而無法堅定,最終走向兇險。

而第四爻為:「棟隆,吉。有它,吝。」

當事情發展到第四步,人的心態成熟了,改過之心越來越堅定,所以出現「棟隆」,表示棟梁之才長得非常茂盛興隆,終會出現「吉」。

「有它,吝。」表示即便堅定了信心也會有其他的風險,所以仍然要保持謹慎。

努力堅持,有所收穫

大過卦第五爻為:「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

這句與第二爻相呼應,「枯楊生華」指本來枯萎的楊樹,不僅長嫩芽,還開花。「老婦得其士夫」就是老婦找到比自己年紀小的丈夫。

這一爻說的是收穫,意為人堅持改過,終於有了成果。「無咎無譽」表示即使改掉過錯,也不要追求虛名,否則可能會迎來風險。

據《了凡四訓》記載:蘧伯玉,春秋時期衛國的賢大夫,歷三朝,以賢德之名聞名於世。他每天自省、執著改過,到二十歲的時候覺得前面的錯已經改完了。到了二十一歲,發現還有些錯沒改,於是他堅持改過直至去世為止。他的決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備受讚譽,孔子稱他為真正的君子。

蘧伯玉

慎防物極必反

大過卦第六爻為:「過涉滅頂,兇。無咎。」

「過涉滅頂」是說一個人過河時,河水淹沒頭頂,這是非常兇險的情況。

這一爻說明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預防「物極必反」,本來改掉過錯,是為了更好的目標,但如果人一味改過,缺乏自己的主見,那麼容易走向兇險。

現如今很多家庭對晚輩過分溺愛,致使孩子成為平庸之輩,甚或走上犯罪的道路,是物極必反、樂極生悲的典型事例。情感如此,改過也如此,要時刻提醒自己,改過要注重方法,否則容易迷失自我。

此爻最後還有一個斷語「無咎」,意思是沒有過錯,為什麼沒有過錯呢?因為大過卦的中心思想就是:抱著改過的心態,人不會有太大過錯,即使中途會有些波折,當最終無咎。

大過之境,人生難免。在面對大過之時,如果找到改過之道,考驗著每一個人的智慧與抉擇能力,使大過之境變為可以由自我掌控的局面。

縱觀大過卦,並沒有告知任何改過的方法,但它提到了在改過時,不同階段容易出現什麼問題。

這個時代從不缺少方法,缺少的恰恰是解決問題的方向,這就是《易經》在當代仍然被譽為經典的原因所在,它當中的大智慧總能告知人們解決問題的方向,指導人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王陽明:人這一世的智慧在於「心」,要認清自己,找回自己的心
    王陽明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人生智慧,現在仔細想一想,王陽明的心學,對於我們後人是精神支柱。王陽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堅定、堅持自我、特立獨行的一生。人這一世的智慧在於「心」,要認清自己,找回自己的心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認清別人是一種智慧,認清自己就稱得上聖明了。
  • 真正的智慧在於隱藏,真正的才華在於沉默
    泥不卑不亢,答道:「誰說我一無是處?我為花草樹木提供充足的養分,它們才能蓬勃生長,開花結果;我將天賜的雨露承接下來,儲蓄起來,人們才有水喝;我將數千年前的文物埋藏起來,充分地保護著它們,今天它們才能重見天日,人們才能了解歷史……這還不夠嗎?難道必須將這些整日掛在嘴邊,人們才知道我的用處嗎?」真正的智慧在於隱藏,真正的才華在於沉默。
  • 智慧農業的具體體現在於智慧農業的持續科技含量提升
    智慧農業的具體體現在於智慧農業的持續科技含量提升等等,根據農業生產規劃設計定製化的農業解決方案等等,做智慧農業一定要根據所在省市的農業政策,平均收益等等來制定合理的農業目標,是一個好的鄉村振興的必然趨勢,現在還是機會大,好好把握!
  • 人的差別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怎樣使用自己的智商
    人的最大差別不在於聰明不聰明,而在於怎樣使用自己的聰明。——張亞勤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國際學術會議上,羅傑斯大學的古魯伯博士說,很多研究都在顯示,天才兒童身上那種神奇的自信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來培養出來的。這個結論的潛在邏輯是,所謂「神童」,並不是遺傳變異的結果,而是環境刺激的產物。
  • 它最大意義就在於讓人認知到自身的有限性
    古人愛講天命,雖然今天的人大多數都不信這一套了,但我們也要知道,古人的天命觀其實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最大的意義就在於讓人認知到人類自身的有限性,提醒人們要尊重、敬畏天道,就是要尊重自然、社會運行的規律、法則,不能強逞智力,肆意妄為。
  • 愛情不在於浪漫,而在於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哪怕只要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希望,她都不願意放棄。她堅持每天為他唱歌,陪他說話,為他按摩......或許是這份愛感動了上天,感動了丈夫,將他從昏睡中喚醒。很多人曾問愛情是什麼?我想愛情便是,你在笑,我在看,生活裡有個可以回應你的人。再浪漫的愛情走到最後都會歸於平靜。愛情不在於浪漫,而在於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 教育的最大威脅在於:我們太不重視考試
    老師在和我聊到她的煩惱的時候,她告訴我一個不太置信的答案:「學校太不重視考試」。顯然我的表情很狐疑,於是老師直接找出考題,說明她的意思。學期測試與階段考試題目,截然不同的檔次老師告訴我,同樣是考試,是有劣質考試,和優質考試之分,端看花多少心力在經營和設計考量。
  • 菩提莫問出處 智慧在於頓悟(深度好文)
    惠能的禪詩意境深遠,看似虛無縹緲,正因為他不拘泥於「淨「,反而達到了」淨「的境界。惠能的禪詩更勝一籌,於是成為六祖。後世也皆以此典故來津津樂道,宣揚六祖慧能的智慧,神秀禪師只不過是個陪襯,難免被人非議「境界不夠「,而其詩作也成了失敗的案例。暫且不說如果沒有神秀的禪詩作引,惠能的詩也就成了,「無水之源,無根之木「,也就不可能有他傳頌於今的禪詩出現。
  •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後半句更精闢,卻鮮有人知
    春天是復甦的季節,一切都生機盎然,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時間莫過於春天,因為春天是一年的開始,要好好籌劃;在一天之中,最重要的時間莫過於早晨,因為早晨是一天的開始,要好好利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的計劃要在春天考慮安排。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開頭就要抓緊。
  • 陳劍暉:散文的詩性智慧在於「詩」與「智」的融合
    比如散文的中國詩性智慧問題,就不太提及。挖掘和闡發散文的中國詩性智慧,以及這種詩性智慧的傳承與創造性轉化,也是增強文化自信的一個路徑。「詩性智慧」是義大利哲學家維柯提出的一個概念。他認為,原始人生活在思維的昏暗與混沌之中,生來就對事物無知,也沒有邏輯推理的能力,但他們「渾身是強烈的感覺力和廣闊的想像力」,這使他們創造出了人類童年的詩篇。
  • 跟著論語明世事學而13 真正的智慧在於有可親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我始終不明白的是人為何往往喜歡望文生義。望文生義是解讀典籍最大的弊端,也是最沒有根據的事情。解讀任何典籍都需要以理會之。還有一些軟骨病患者,不知從哪裡學來邏輯二字。一些人整天這樣解論語那樣拆解論語,恐怕連論語的核心,論語的根本在哪裡都不知道。信緣何近於義。首先要搞明白信是什麼,義又是什麼。這兩個核心概念的要義都不清楚,如何建立邏輯。信,一言以蔽之,一以貫之。或者說始終如一。義,則是人之行為符合仁。是仁的直接展現。信之所以近於義,在於信這個始終如一裡面也包括內外如一,言行如一。
  • 王陽明:人生的智慧在於進退之間,莫要賭天意,不要猜人心
    但是我們依然要明白,人生的智慧在於進退之間。人生的智慧在於進退之間人這一輩子說短也不短,說長也不長,時間有限,精力有限,想要讓自己的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要懂得:人生的道路就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意義的事情和人應該珍惜,無意義的事情要懂得捨棄。有一個人就參透了這種想法,活得通透,活的豁達,他就是明代的思想家、軍事家、心學家集大成者——王陽明。
  • 勞斯萊斯魅影內部最大的亮點在於星空飾頂
    它改變了勞斯萊斯以往的設計思維,以不變應萬變,與眾不同,配上2+2的跑車布局,唯賓利歐陸GT的定位最接近,但前者雍容、優雅,後者兇悍、激進,兩款車風格迥異,算不上「天敵」,看來魅影絕對不能用簡單慣性思維去思考。
  • 「紫薇聖人」鮮為人知的幾個道理
    前言:聖人之所以能稱之為「聖」,因其成命與天,異於常人,有非凡之才。故,豈非凡人所想、所識、所以為然!既然人知天意難測天機不洩,又豈能以常人之見,臆測聖人之為。但凡不失大道之理,小德之失對錯焉判?一、何為聖人?世人紛紛談論聖人,卻少有人知曉何為「聖人」。
  • 先天聰慧異於常人的三種面相特徵!
    而這些先天聰慧異於常人的面相特徵是什麼樣的呢?來看看相術分析!  雙瞳長髯  雙瞳長髯之人,從個人的先天文曲運勢以及紫薇星運走向來看,這種人先天聰慧遠超常人。從歷史上來說,大禹、項羽等人都是這類人的先例。這種面相特徵之人,最擅長的地方在於管理,也就是先天的管理智慧比較發達,一旦到了合適的崗位,他們就會上天化龍。
  • 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專訪研究生推免資格獲得者訾政元
    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專訪研究生推免資格獲得者訾政元 2021-01-02 1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才在於勤奮,知識在於積累——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
    書到用時方恨少,即便是在網際網路大數據云閱讀時代,每當寫文章或編文案或做課題,總會覺得手邊的資料不夠用。更令人苦惱的是,網絡上如同海潮奔湧般的信息會讓人不知如何入手,如果平時不注意整理分類歸檔,到急用資料時反而資料越多越覺得茫然無措。
  • 紫薇聖人封印預兆不同常人之處突破封印覺醒後的力量
    【慧聰廣電網】中國人當下活得一點尊嚴都沒有,原因在於當我們太過於追求物質(無知)—-金錢的時候,那麼我們就會犯同一個錯誤—-『賤』,無論自己現在是否物質豐盈,只要是把物質(無知)—-金錢看得太重,而不是追求精神文明、精神財富的話,都是在犯「賤」。
  • 一個人的層次不是在於金錢地位,而是在於修養格局
    但劃分等級的標準無關乎金錢、地位,而在於聰慧、善惡、心胸。 1. 搬弄是非的下等人 所謂搬弄是非的人,簡單的說,就是那些喜歡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挑撥離間的人。
  • 朋友相交在於誠!
    朋友相交貴在於誠!不要耍小心眼,不是不知道,只是不跟你計較。昨天一個朋友打電話,非要讓去他門市,我說上午一個人在店裡忙,中午過去,中午過去的時候發現他店裡前天失火了,空調電源未關,房頂需要鋁扣板吊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