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十二時辰養生法助您健康養生

2021-01-07 文華養生

《內經》指出一天陽氣的變化規律,要求人們按照這個規律作息。早晨陽氣冉冉升起的時候 , 人們應立即起床活動,以助陽氣的生發;日暮陽氣收藏的時候,就應及時休息安睡,以利陽氣蓄積。如果違背陽氣運行的規律而任意作息,身體就會困頓而衰敗。巴馬長壽之鄉的老人一年四季就以太陽的起落為標準,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天天如此,習以為常,自然形成規律的作息。

古人將一天24小時劃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最旺,當令「值班」, 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古代養生家根據晝夜陰陽的變化規律,制定了尤其適合老年人的「十二時辰養生法」, 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1、卯時(凌晨5~7點)

曙光初放,穿衣起床,坐在床上,扣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再將兩手搓熱,擦鼻兩旁,揉雙目、兩耳;然後以兩手抱後腦,手心掩耳,用食指和中指,擊腦後24次。卯時是大腸經當令,此時最好喝一杯溫開水,以利排便。大便快是陽氣足的表現。

2、辰時(上午7~9點)

胃經當令,胃液分泌旺盛。早飯必須在辰時吃完,因身體太需要營養了。早餐宜食粥、清淡、宜飽,飯後可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按摩腹部,以助脾胃活動。然後可在室外習練太極拳、劍或練功十八法等項目。

3、巳時(上午9~11點)

脾經當令,陽氣最盛,這時人是最精神的,可從事腦力活動,老年人可看書、寫作或料理家務,此時幹活效率最高。但要注意勞逸結合,疲倦時可閉目養神,使眼睛得到及時的休息。

4、午時(上午11~午後1點)

心經當令,氣血是灌注在心經。這是午餐時間,除要營養豐富、葷素搭配、飲食清淡外,還可以喝點湯,吃八分飽即可。飯後漱口後,最好稍作休息,午睡半小時,以固養陽氣,但不要午休時間過久。

5、未時(午後1~3點)

小腸經當令,氣血灌小腸經。午睡後可看看書報,做少量和緩的活動,喝一杯茶,能幫助腸道的吸收。此時也可邀友弈棋、打牌、聊天,或做做家務。

6、申時(午後3~5點)

膀胱經當令,氣血旺在膀胱經,此時要注意多喝水,但千萬別憋尿。如果有小腿痛、後腦痛、後背痛、記憶力衰退,這都與膀胱經有關。此時是學習和做一些有興趣愛好事情的最佳時間,以品嘗人生百味。

7、酉時(午後5~7點)

腎經當令,氣血走足少陰腎經,這是腎虛者補腎的最好時機。晚飯宜吃少、清淡、宜早,可以喝點粥。飯後閒庭慢步走走,或看看電視,或上網瀏覽。

8、戌時(晚7~9點)

心包經當令,過於興奮易傷心。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晚上不要過於興奮,或看激烈球賽或看驚險電視劇,都會因情緒過於激動而「傷心」,易損氣血。睡前漱洗,用熱水洗腳,人老了,一定要使腳暖和。要靜心養氣,然後安眠。睡姿採取右側臥位。

9、亥時(晚9~11點)

三焦經當令,氣血走在三焦經。要排除雜念,注意保暖,安靜進入夢鄉,安睡以養元氣。睡時可屈膝而臥,醒時宜伸腳舒體,使氣血流通。

10、子時(晚11點~凌晨1點)

膽經當令補陽氣,人體內有11個臟器都依賴膽經的功能支持。是人的陽氣潛藏最深之時,只有通過睡覺才能養蓄,才能獲得,有助於次日保持旺盛的精力。所以要有足夠優質的睡眠,以保證膽經獲得充足的能量,此時要睡好,不可熬夜。

11、丑時(凌晨1點~3點)

肝經當令,肝臟要解毒造血。此時保證熟睡、靜心養氣是最好的保肝方法。此時也為精氣發生之時,人以精為寶,宜節制房事。

12、寅時(凌晨3點~5點)

肺經當令,此時是人體陽氣的開始,也是人體氣血從靜變為動的開始。肺主皮毛,頭髮和皮膚好不好,能反映出肺經氣血是否旺盛。此時也往往是肺病病人易咳嗽的時間。

喜歡我們可以關注「文華養生」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十二時辰養生法的依據
    中醫上提得較多的十二時辰養生法,其實很早就運用在針灸上了。在針灸上,這個方法被稱作「子午流注」,是針灸按時取穴的一種操作方法。 用通俗的意思來解釋,就是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條經脈,每條經脈又聯繫著相應的臟腑。
  •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為你解開健康密碼
    本次直播邀請到東方醫院精準健康管理中心中醫部主任張春燕,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治未病學術帶頭人張振賢為大家解密中醫的健康密碼,並介紹提升健康管理能力的妙法良方。什麼是亞健康狀態?針對不同時辰所對應的臟器病症,如何運用"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改善亞健康?當下年輕人流行的"朋克養生法"又真的有效嗎?
  • 一天十二時辰養生法
    凌晨保肝 正午養心 傍晚護腎   在中醫理論中,不僅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24小時也是如此。由於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因此這套養生之法又被清代養生家尤乘稱為「十二時辰無病法」。
  • 順天時而為,接地氣而活,十二時辰養生法,這樣才是最好的解讀
    導語:十二時辰養生法是我們歷史醫藥傳統文化流傳下來的,直到今天,它的存在仍有其積極價值和傳承的意義。我們了解養生,學習養生,但是也只有持之以恆的堅持正確的養生,才是難做到的。晝夜二十四小時,與之對應的是十二地支,一天當中的某個時段,都對應著人體相應的經絡,經絡對應氣血運行。
  • 畲醫畲藥傳統療法、十二時辰養生法……這場講座乾貨滿滿!
    畲醫畲藥傳統療法、十二時辰養生法……這場講座乾貨滿滿!供稿:陳麗晶5月23日,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之際,區科協特邀高級中醫康復理療師為全區科技工作者們帶來了一場「乾貨滿滿」的科學養生知識講座。
  • 十二時辰大概在什麼時候 十二個時辰所對應的時間段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人的作息時間與養生
    「睡」,是歷來崇尚養生者常提及的養生之法。本文結合「睡」、「眠」兩字的造字結構,古代的時間劃分,談談古人的作息時間與養生,供大家參考。1睡眠漢字中,睡、眠兩字意思有所區別。睡,篆文中左邊為「目」,表示眼皮。右邊是「垂」,意為下垂。
  • 十二時辰養生背後的科學意義
    原創:方泓隨著此前«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市民們又掀起了中醫養生的熱潮。十二時包括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脯時、日入、黃昏、人定。疾病的發生發展與十二經脈的氣血流注以及時間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所以運用中醫十二個時辰對疾病的診斷及治療以及養生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現代生命科學研究已表明,人體生命是一個複雜的有機系統,系統之間的協調具有時間效應和節律性,主要體現在人體生物鐘的調節﹑生命體徵的微調變化﹑激素分泌的節律改變﹑器官組織功能的亢奮抑制﹑以及藥理作用的效率規律等。
  •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文 | 美物計
  • 古代12時辰養生法,根據每個經絡當值時辰,來安排工作養生效果好
    今天主要有一個朋友,他在問我的時候說到了一個古代的12時辰養生法,其實我們現在的時辰或者說是時間是用24小時制來解決的,就是從凌晨的零點到晚上的24點這位置一天。但是古代它是以12時辰作為一個計時方法的,一個十分,它是兩個小時。比如說飲食,它就是晚上的3點到五點。今天咱們來關於古代的12時辰養生大法,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剖析。
  • 時辰 - 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查詢
    教你如何看日晷圖導讀(目錄)十二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的讀音十二時辰詳解二十四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更」和「鼓」的區分十二時辰養生法(黃帝內經時辰養生)比時辰更小的古代時間單位時辰歷史唐詩宋詞裡的十二時辰十二時辰對應的生肖
  • 文化常識:古代十二時辰計時
    古代勞動人民根據日升月落的規律,將一天的時間劃分為十二段,即十二時辰。十二時辰制大約從西周時期開始施行,漢代為每個時辰賦予了特定的名稱,分別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 中國十二時辰
    ,早起的兔子有草吃,晚起的兔子只能吃窩邊草,故十二時辰稱卯兔。這個時候龍的傳人都起來吃早飯了,所以十二時辰裡稱辰龍。禮記裡說,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漁,食時不力珍。意思是人不能太貪,有俸祿就不要去耕田,要耕田就別打魚,有飯吃就別總追求珍饈美味。可以說,儒家的價值觀,也是相當的佛系。
  • 十二時辰的一生,一生中的十二時辰
    信息來源:伏羲國學 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 夜半,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此時夜已深,千家萬戶早已經入眠。 但在一千多年前,落榜的張繼怎麼也睡不著,寒山寺的鐘聲響起,重重地撞入他心坎裡,撞出超越時空的永恆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如果你沒有張繼的詩情,還是早點入睡吧。
  • 中醫12時辰養生指要,每天這樣安排作息可以健康長壽
    先不要驚嘆或者獻上膝蓋,其實中醫養生在更早的時候,已經總結出了非常細緻完善的,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最佳作息規律,只是很少聽說有人能夠像康德那樣,做到極致中的極致。古人對於養生講究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話,只是其中最簡單的踐行。
  • 十二時辰裡藏著的詩意中國
    在《長安十二時辰》熱播的那段日子裡,網上興起了「十二時辰」再創作的風潮……成都十二時辰,不要以為成都人整天都在喝茶搓麻,因為你以為的很可能是對的。上海十二時辰,無時無刻不困於垃圾分類的水深火熱之中,時間在居委會阿姨面前也得靜止。
  • 你關於長安十二時辰的疑問,這裡有答案
    近日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又引發了觀者一波「穿越潮」~本期聚珍君說叨說叨,其中的那些知識點。一、十二時辰制具體如何?每個時辰還對應著應景的別致之名: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食時 隅[yú]中 日中 日昳[dié]晡[bū]時 日入 黃昏 人定子時·夜半23:00-01: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乃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夜色最深重之時。
  • 科學喝茶|一天十二時辰裡最適合喝茶的時間,你知道麼?
    十二這個數字,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特殊的含義在其中。 十二生肖、十二月份、十二時辰,十二為一輪迴,連古代帝王王冠上的擺穗也為十二... ... 每一個「十二」裡,都暗藏著中國傳統文化與風尚。
  • 從子時到亥時,《成都十二時辰》每一幀都很燃!
    被列作「沒點文化都看不懂」的年度網劇《長安十二時辰》一點宣傳前菜都沒有透露給觀眾竟然悄無聲息開播了!劇中的運鏡、聲效燈光的設計都有很高的藝術水準。故事梗概:唐天寶三年,元月十四日,長安,張小敬和李必,攜手在一天之內拯救長安城的故事。
  • 讀懂「十二時辰」(上篇),或可了解眾多健康養生的方法
    古人將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而每一個時段都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其中的任意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代的勞動人民根據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日常的生產活動和生活習慣進行的歸納總結。「十二時辰」獨創於世,是僅屬於中國人的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