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錄《上海·1949》、畫冊《1949·影像上海》首發 記錄70年前...

2021-01-18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8月12日消息(記者唐奇雲)2019年是上海解放、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前的那一刻,極大改變了現代中國的歷史進程,成為20世紀東亞歷史的轉折點,深刻影響了20世紀世界歷史的走向。舊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開始,這樣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值得記錄下來。

  關於1949年的話題其實並不新鮮,但如何呈現其多樣性和豐富性,聚焦全年的變化,這是以往重視不夠的。基於《民間影像》推動史料搶救的實踐,經過多年籌備,回憶錄《上海·1949》和畫冊《1949·影像上海》今天(12日)上午在滬首發,原上海黨史學會會長唐培吉,原上海檔案局副巡視員馬長林,趙祖康之子趙國通,新聞出版博物館、韜奮紀念館副館長上官消波等,以及部分高齡作者及家屬出席出版座談活動。

 

中共黃浦區委黨史研究室、同濟大學出版社聯合舉辦新書的出版座談會(央廣網記者 唐奇雲 攝)

  尋找七十年前的親歷者,請他們留下歷史的證言,共同記錄七十年前的歷史巨變,共同見證這樣一個重要歷史事件。那一刻究竟發生了些什麼?設定這樣一個目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據介紹,回憶錄《上海·1949》,近40萬字,44幅歷史照片,24幅插圖,首度公開部分珍稀史料。全書包含5篇日記,另有2篇回憶包含部分當年的日記,一篇回憶引用了當年的日記。既有當時南下解放、接管上海老同志的回憶,也包括舊上海末任市長(代理)趙祖康政權交接前後這一段的日記,以及當時的工商界人士、大學教授、學生等不同階層樣本的回憶,還包括了當時離開上海者的回憶。

  幾十位親歷者的回憶,試圖從民間的視角,呈現上海這座城市1949年的巨變。重視樣本的多樣性,既包括地域分布的離散性,也包括年齡、階層等的多樣性,以及「走」和「留」的多樣性以及各種移動方向的平衡,這是上海在整個1949年的大變局中區別於其他所有城市非常重要的特徵。

 

回憶錄《上海·1949》和畫冊《1949·影像上海》(央廣網發 同濟大學出版社供圖)

  畫冊《1949·影像上海》則以定格歷史瞬間的260餘幅照片,呈現1949年上海各階層人士的社會生活軌跡,既有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場景,又有對普通民眾個體的觀照,反映七十年前這座城市劇變的狀態,保留珍貴的城市記憶。第一手的歷史影像,絕大部分系首度公開發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8月18日晚的上海書展活動現場,還將舉行「回望上海·1949」的讀者見面會,屆時將有重要嘉賓到場。

相關焦點

  • 新中國70年,上海「創業史」的100個瞬間①(1949-1963)
    上海是新中國經濟制度的探索之地:新中國的第一家國營公司,「公私合營」率先啟動,市場經濟打開新局面,第一家外資企業在此落戶……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界面新聞與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合作,特邀當代上海研究所原所長馬學新擔綱顧問,復盤上海70年「創業史」,回顧上海經濟發展的100個重要瞬間。
  • 人民軍隊歷史大事記(1949.4-1949.12)
    ★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國共和平談判破裂。★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1949年4月20日,第二、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舉行渡江戰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宣告國民黨22年反動統治覆滅。
  • 70年前,美蘇記者在黃浦江邊預測上海命運,正確答案是……
    七十年前,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到了改天換地的偉大時刻,世界是以什麼角度觀察,得出什麼結論?《紐約時報》1949年4月25日文章《三十萬國民黨軍坐以待斃》從最新發現的史料看,還真有些人對上海的命運做出過預測,其中最具對比性的莫過於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沃爾特·蘇利文和蘇聯《真理報》記者弗拉迪斯拉夫·米科沙。
  • 1949年哪些人能夠去臺灣?
    政府公務員最終抵臺者,「通常不及原機關的十分之一人數」近日,電影《太平輪》上映,一段沉痛的內戰往事——1949年百萬大陸軍民倉皇遷臺——重新獲得詮釋。陳垣讀《西行漫記》後,「看到了老解放區十幾年前就有了良好的政治……深深的受到感動」。北平圍城期間,他給兒子寫信說,「政府來電並派飛機來接,都未成行,後又敦促數次,均婉謝,因無走之必要也。」①政府機構工作人員及其家屬,是除軍隊外,政府組織的遷臺群體的主體。
  • 70年財富大事記(1949-2019)
    1949-1978  1949年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四次會議,決定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  1990年  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1年  4月1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獲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批准成立。
  • 【方志四川•影像】雅安解放70周年老戰士影像(一)
    【方志四川•影像】雅安解放70周年老戰士影像(一) 2020-11-2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訪人民海軍誕生地:1949年4月23日的歷史瞬間
    70年前,在渡江戰役隆隆的炮火聲中,人民海軍在這裡宣告成立,從這裡揚帆起航,使這個地名永遠載入了人民海軍的史冊。   從當年渡江的漁民小木船,到今日在大洋劈波斬浪的現代化艦隊,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誰能想到這支隊伍剛創立時的辛酸?一路走來,篳路藍縷,幾多艱辛,幾多不易。
  • 1949年,毛澤東當選主席時缺了一票
    毛澤東在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開幕式上講話 本文選摘自《百年潮》雜誌2009年第9期,作者王仲方,曾擔任1949年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秘書處副處長。 1949年,我作為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秘書處副處長,親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全過程。因此,每逢國慶佳節,我的心情都特別興奮。
  • 揭秘1949年太平輪沉船事件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圖中是與太平輪同屬中聯公司的華聯輪在上海離港時的畫面,太平輪最後一次航行大概也是這樣的情景。在1949年兩百萬人潰退到臺灣的過程中,太平輪的悲劇只是其中一個小插曲,在中國沿海每一個重要的港口,類似太平輪這樣的生死離別在日復一日地上演。在太平輪出事前,1948年12月3日下午,一艘從上海開往寧波的輪船在吳淞口爆炸,據說遇難者有數千人。
  • 1949年,上海逮捕一警衛連長,公安審問後發現其真實身份,他是誰
    1933年,陳帥派他前往上海協同我軍地下工作者完成鋤奸工作,但剛入上海不久,便不幸被敵軍逮捕,在獄中,因忍受不了敵軍的威逼利誘與嚴刑拷打,於是便叛變投敵,自此,他加入戴笠門下,由於其出眾的槍法很快便成為一名殺手,
  • 曲青山:關於《新中國口述史(1949-1978)》
    原標題:關於《新中國口述史(1949-1978)》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5周年,更好地發揮黨史國史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的作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組織力量編輯出版了《新中國口述史(1949-1978)》一書,與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一起回顧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探索的歷史進程,緬懷老一輩革命家和人民群眾的豐功偉績。
  • 我和我的祖國|北京聯通發展大事記(1949—1959年)
    與廣大網友一同回顧,曾經,那些悄然改變了我們工作的方式、學習的方式、娛樂的方式、生活的方式……人民軍隊接管北平電信局(1949年)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3日,北平軍管會正式接管北平電信局。
  • 揭秘1949年國民黨政權撤離大陸的始末
    1949年1月國民黨軍隊乘火車撤離南京。二野大軍徒步向湘西。南京總統府。敲響南京政府喪鐘1949年1月上旬,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全勝。這使得國民黨當局京師震動,人心惶惶。1月19日,南京政府外交部通知各國使館,遷往廣州;26日,行政院政務會議決定:政府「遷地辦公」。
  • 最是倉皇辭廟日:蔣介石1949年日記(組圖)
    最特別的是需要填寫一份「蔣介石日記使用者同意書」,籤名同意保證不會擅自複印、拍攝、掃描、錄音、錄像等等,只能以手抄方式記錄日記內容;而且在未徵得蔣家家屬許可前不得引述、散布、出版日記中的文句。  一切從這裡開始:1918年  按規定每次只能借閱一個檔案夾,也就是一個月份的日記。
  • 1949年農曆陽曆表 1949年陰曆陽曆對照表
    導讀:1949年是20世紀的第49年,屬於20世紀中葉。20世紀40年代末。每一年的農曆和陽曆都是不同的,那麼,1949年農曆陽曆表有什麼特點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為您羅列的1949年農曆陽曆表,此日曆表含陰陽曆、節日、二十四節氣等。大家要記得收藏和小夥伴們分享哦。
  • 上海近代歷史中的十六位名人排行榜
    上海最有名的近代人物,指的是出生於1840=1949年,祖籍、籍貫、出生地至少有一項為上海市,並且在一定領域取得傑出成就,有一定知名度,在當時或者至今仍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那麼上海近現代名人有哪些?本文為大家盤點上海十六位近代名人,他們有錢學森、陳雲、宋慶齡、宋美齡、宋藹齡、胡適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中國曙光:1949年10月1日歷史一幕再現
    1949年10月1日。星期六。農曆乙丑年八月初十。北京。微風。陰間多雲轉晴。這一天,一個舊政權在哀嘆裡覆滅;這一天,一個新中國在歡呼中誕生。毛澤東和蔣介石是以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迎來1949年的——1949年元旦前兩天,毛澤東通過新華社發表《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充滿自信地宣告:「中國人民將要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獲得最後勝利,這一點,現在甚至我們的敵人也不懷疑了。」
  • 民國三十八年的上海 亞洲首屈一指的大都會
    本組圖片由美國攝影師傑克·比恩斯拍攝於解放前夕的中國上海。外白渡橋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梁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同時也是自1856年以來在蘇州河河口附近同樣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橋梁。現在的外白渡橋於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車。
  • 1949年和2019年全國十大城市GDP,蘇州一路逆襲第六名
    2021-01-09 16:47:53 來源: 狸貓旅行 舉報   1949
  • 今天|11月30日,70年前,劉伯承鄧小平率第二野戰軍解放重慶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一代代人接續奮鬥的徵程上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同步推出「歷史上的今天」欄目鉤沉那些已然過去的「今天」啟迪新時代的奮鬥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在新徵程上再創榮光1949年11月30日解放重慶1949年11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第二野戰軍解放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