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13星!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6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1次飛行。
■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首次搭載國外衛星
此次發射的10顆NewSat遙感衛星由阿根廷衛星公司研製,這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整箭級的國際商業發射任務。單星重約41千克,設計壽命3年,發射入軌後與其他7顆在軌的NewSat衛星組網運行,衛星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面向數字鄉村、自然資源、防災減災、長江大保護等領域提供綜合性遙感數據的採集和服務。
長徵6號運載火箭是我國新一代航天運載器,裝備了新型液氧煤油發動機,與其他型號運載火箭相比,有著獨特的特點和優勢。
長徵6號運載火箭先後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進行了4次發射,100%的成功率驗證了長徵6號火箭的安全可靠,6日迎來了它的首次託起世界星的光榮任務。10顆阿根廷衛星在長徵6號的託舉中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是該型火箭成功將多星適配、多星分離技術應用到國外載荷,順利完成了該型火箭的世界首秀。
長徵6號運載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餘延生介紹,長徵6號這一次任務是第一次而且是整箭級的給國外用戶提供發射服務。「長6」還是很有競爭力的,我們這個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送)能力可以達到1噸,而我們整流罩直徑可選,有2.6米、2.9米,給用戶提供的這個範圍包括我們的布局形式也有很多種,可以給用戶提供很好的方案。
■ 八一03星:讓太空傳來孩子們的聲音
此次發射的八一03星(全稱「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八一03星『太原號』」)由太原市教育局聯合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發起,太原市進山中學學生全程參與研製,主要用於開展天體遙感觀測、對地觀測、天地協同編程教育等實驗,同時搭載了「孩子的聲音上太空」大型公益活動晶片,為青少年學生提供航天科普和教育實踐平臺。
此次搭載的音頻載荷類似於「東方紅一號」上傳出《東方紅》樂曲的樂音裝置,上面搭載了從全國選出的99個青少年的音頻。後續,孩子們可以通過地面接收裝置,收聽到自己在太空中的聲音。不僅如此,衛星全程有太原市進山中學的學生參與研製和設計,與航天人近距離接觸也加深了學生對於航天的認識。
■ 6G試驗衛星:驗證太赫茲技術提升通信速率
長徵6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的13顆衛星當中,有一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它是全球首顆6G通信試驗衛星,將在太空中展開太赫茲通信試驗,為未來高速太空通信進行技術驗證。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又稱「天雁05衛星」)由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電子科技大學與北京微納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製,主要用於對地遙感觀測,可為智慧城市建設、農林業災情監測等行業提供服務。同時,在這個衛星平臺上將開展太赫茲通信載荷的相關試驗。此次成功發射的6G試驗衛星,主要目標是在太空驗證衛星高速通信技術,這也是未來第六代通信的核心技術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揚生介紹,6G時代將是衛星通信與地面通信網絡相融合從而真正實現全球通信。6G頻段將從5G的毫米波頻段拓展至太赫茲頻段。這顆試驗衛星,是太赫茲的通信在空間當中應用場景的首次技術驗證。
太赫茲是一種頻率介於微波與紅外之間的電磁波,此次發射的6G試驗衛星上搭載了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太赫茲通信載荷,相較於雷射通信,太赫茲通信具有易對準、易小型化、可全天時全天候工作等優勢,適合星間高速通信及數據傳輸。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開展航空機載信號接收轉發實驗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是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12U科學實驗衛星,也是我國空事衛星系統的首顆關鍵載荷技術驗證衛星,主要在軌開展航空機載ADS-B信號接收轉發、雷射通訊星地數傳技術探索等實驗。
據新華社、央視
■ 長徵6號火箭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中主要面向商業發射的火箭
全長:約30米
運載能力:1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
性能:可靠性高
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氧煤油推進劑;任務適應性很強,適應不同的軌道
首飛時間:2015年
發射任務:由2年1發到今年的1年1發,再到後續的1年多發
本次是長徵6號火箭的第4次發射(前面3次任務已經發射28顆衛星)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