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生日到來,毛澤東還不知道:長子岸英犧牲已經整整一個月

2020-11-24 解放軍報

57歲生日那一天,毛澤東並不知道,當年11月25日,他的長子毛岸英已經犧牲在了朝鮮戰場——彭德懷發來的電報已經在中央軍委辦公室裡壓了整整一個月……劉少奇、周恩來不忍心讓毛澤東過早地知道這一噩耗,承受老年喪子的悲愴。

1950年12月26日。

57歲生日到來的時候,毛澤東顯然無暇顧及。

新中國百廢待興,毛澤東日理萬機,更重要的是,他正在運籌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毛澤東明白,只有挾連續勝戰之勇,再次對「聯合國軍」致命一擊,才有可能把美國人徹底打到談判桌上,才會讓那些原本就不想跟著美國人送命的美國僕從國望而卻步。

毛澤東此時並不知道,11月25日,他的長子毛岸英犧牲在了朝鮮戰場——彭德懷發來的電報已經在中央軍委辦公室裡壓了整整一個月,劉少奇、周恩來不忍心讓毛澤東過早地知道這一噩耗,讓夜以繼日為國操勞的領袖承受老年喪子的悲愴。

抗美援朝,毛澤東一生之中最難作出的一次抉擇。新生政權誕生不到一年,美國人就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美軍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一份後來公開的美國國家檔案,暴露了帝國主義企圖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裡的險惡用心。文中寫到:「動員西方世界的政治、經濟力量,通過威嚇和直接的壓力,與中共政權公開對抗……」

打,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鋼產量為中國的146倍,GDP為中國的16倍。美國軍隊剛剛打敗了德日兩強,不但航空母艦、新式戰機一應俱全,還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原子彈;而此時的中國軍隊,除了從戰場上繳獲的陳舊武器,幾乎沒有可以用於作戰的艦艇和飛機。不打,結局顯而易見。正如毛澤東所說:美國必然得寸進尺,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們的頭上,從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腳上。毛澤東毅然決然打一場立國之戰: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整個世界,幾乎都認為這是一場一邊倒的戰爭。最初聽到遭遇中國軍隊的消息,美國騎一師第八團團長帕爾莫自負地說:「中國人嗎?他們也會打仗?」作為「聯合國軍」總司令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甚至一度認為中國軍隊不敢介入。10月15日——中國出兵朝鮮的前10天,他還在太平洋中部的威克島上對美國總統杜魯門說:「我們已不再擔心他們參戰……如果中國人試圖南下到平壤,那對他們來說將是一場大規模的屠殺。」

高瞻遠矚的毛澤東並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美國雖鋼多卻氣少,中國鋼少但氣多。

毛澤東眼中的「氣」,就是這個剛剛站立起來的民族眾志成城的英雄氣概,就是這支軍隊所具有的敢於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壓倒的無畏精神——首批入朝作戰的隊伍中,就有毛澤東28歲的長子毛岸英。

毛澤東一家已經為革命獻出了6個生命,兩個兒子也只有岸英健康,上戰場意味著什麼,毛澤東當然清楚。然而,當許多人勸毛澤東阻止岸英赴朝時,得到的回答卻只有最樸素的兩句話:「他不去誰還去?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與一切輕視這個民族和這支軍隊的人一樣,美國人的狂妄,很快讓他們吃盡了苦頭。

第一次戰役,志願軍殲滅南朝鮮第六師大部、重創美軍騎兵第一師,13天殲敵1.5萬餘人,打了一場被國際軍事界公認為「世界戰爭史上少有的遭遇戰」。被俘虜的美騎一師八團參謀長不服氣,「沒有飛機轟炸,炮火準備,沒有坦克衝擊,班、排、連悄悄地靠過來就打,這算什麼戰術?」當他被告知這是「毛澤東戰術」時,美軍少校參謀長滿臉驚愕。

毛澤東的戰略戰術,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你的弱點跟你打,最後打敗你」。就是以己之長,擊敵之短,揚長避短,爭取主動。就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強敵面前,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又一次空前迸發。第二次戰役,志願軍誘敵深入,尋機反擊,在朝鮮的冰天雪地裡與「聯合國軍」鏖戰47天,斃傷俘敵3.6萬餘人;繳獲與擊毀各種炮1000餘門、汽車3000餘輛、坦克與裝甲車200餘輛,繳獲飛機6架,收復平壤……一舉扭轉戰局。12月24日,聖誕節前一天,戰役結束——等待著麥克阿瑟「聖誕攻勢」取勝消息的美國人,最終等來的是2.4萬美軍死傷和被俘的噩夢。

宜將勝勇。還在第二次戰役激戰正酣的之際,毛澤東已經在謀劃下一階段的作戰行動了。他在12月13日給彭德懷的電報中指出:「(一)目前美、英各國正要求我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再戰。因此,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二)此次南進,希望在開城南北地區,即離漢城不遠的一帶地區,尋殲幾部分敵人……」毛澤東的決心是,不給敵人以喘息之機——作為戰略家的毛澤東清楚,以美國的戰爭動員能力和物資保障能力,一旦讓其整軍再戰,必然會是更大規模和更大強度的反撲;只有讓敵人痛上加痛,才會起到震懾作用,才會激化美國與其僕從國的矛盾,才會激發美國人民的反戰情緒,從而把美國人徹底逼到談判桌上。

12月26日,也就是毛澤東生日這一天,美國陸軍助理參謀長馬修·邦克·李奇微抵達朝鮮戰場,接替在第二次戰役潰敗途中翻車而死的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後者是韓戰中陣亡的最高級別的美軍將領。

李奇微指揮過美軍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夜間空降作戰,還率部參加了諾曼第登陸。美國防部此時選擇這樣一位有名的戰將掛帥第八集團軍兼「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顯然是想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

上任之前,李奇微專程飛到日本東京帝國大廈拜見麥克阿瑟。李奇微問:「您對我上任後,立即實施進攻有無反對意見?」這時的麥克阿瑟似乎已不再狂妄,他提醒李奇微:「從清川江撤退下來的美軍正據守三八線一帶,部隊疲勞,士氣不高……」還特別提醒李奇微不要輕看中國人 ,接著又拍拍李奇微的肩膀說:「第八集團軍是你的,馬修!你認為怎樣好就怎樣幹吧!」

果然,李奇微很快發現,僥倖逃出志願軍重重包圍的第八集團軍士氣低落,沃克的死更是給這支曾經的「王牌」蒙上了厚厚的心理陰影。李奇微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支張皇失措的軍隊,對自己、對長官都喪失失了信心,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幹什麼……我視察過的每一個指揮所都給我以同樣的感覺,即喪失了信心和鬥志。」李奇微立即放棄馬上轉入進攻的打算,美國政府也在聯合國大會上玩起了「停戰」的花招。

毛澤東自然不給美國人假談真打、捲土重來的機會。12月31日,「聯合國軍」剛剛用5個軍13個師另3個旅20萬人的一線兵力,沿「三八線」建起一條西起臨津江、東達東海岸的防線——志願軍的炮火就伴著漫天的大雪開始了,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聯合向敵「三八線」防禦陣地發起進攻,從第二次戰役結束到第三次戰役開始,僅僅間隔了一個星期。

1951年1月2日,李奇微下令放棄漢城。與麥克阿瑟相比,李奇微的精明就在於他的謹慎,他不想讓「聯合國軍」尤其是他的第八集團軍重蹈被志願軍重兵包圍的復轍。他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寫道:「元旦上午,我驅車由北面出了漢城,結果見到了一幅令人沮喪的景象。南朝鮮士兵乘著一輛輛卡車,正川流不息地向南湧去,沒有秩序,沒有武器,沒有領導,完全是在全面敗退。他們只有一個念頭——逃得離中國軍隊愈遠愈好。」

前方戰報傳來,周恩來認為向毛澤東報告岸英犧牲的機會到了,便同劉少奇商量:「岸英犧牲的事不要再瞞了,總瞞著也不是辦法,等老彭回國了再通報就被動了。」劉少奇同意:「那就報告主席吧!」

當天下午,葉子龍拿著彭德懷前方電報和周恩來的親筆信來到新六所——那是為改善中央領導居住條件在萬壽路建造的6棟小樓,毛澤東時常到一號樓小住幾天,換換環境。

習慣於晚上辦公的毛澤東起床不久,此刻正在沙發上翻閱當天的《人民日報》,一邊聽著留聲機播放京劇《武家坡》:「一馬離了西涼界,不由人一陣陣淚灑胸懷……」

見葉子龍一臉悲情,毛澤東忙問:「子龍,出什麼事了?」

葉子龍眼含著淚,雙手遞上文件夾,最前面的一頁,是周恩來的信——

主席:

毛岸英同志的犧牲是光榮的,當時我因你在感冒中,未將此電送閱,但已送少奇同志閱過。在此事發生前後,我曾連電志司黨委及彭,請他們嚴重注意指揮機關安全問題,前方回來的人亦常提及此事……勝利之後,當在大榆洞及其他許多戰場多立些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墓碑。

史載:毛澤東嘴唇抖索著,望了望茶几上的煙盒。李銀橋趕緊抽出一支煙,幫他點燃。房間內一片沉寂,只聽到噝噝的吸菸聲。

毛澤東吸完第二支煙,又把菸頭擰滅在菸灰缸裡,這才發出一聲嘆息:「唉,戰爭嘛,總要有傷亡,沒得關係,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接著,他又說:「這件事先不要對思齊講,晚點,儘量晚點……新婚不久就失去了丈夫,她怎能經得住這沉痛的悲傷喲!」

那一天,北京大雪。

1951年1月8日,志願軍以損失5800人的代價,獲得殲敵12000餘人的戰果,在東西200公裡寬的戰場上,向南挺進80至110公裡……「聯合國軍」再次北犯的企圖被徹底粉碎。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議籤訂。5個月後,毛澤東迎來60歲生日。曾任中辦警衛科長的申虎成回憶,警衛人員們抑制不住對主席的敬仰之情,想給他祝「花甲」大壽。那一天,申虎成很早就來到值班室,走到毛澤東床前,把大家的心願報告了主席。毛澤東微笑著點點頭,說:「謝謝同志們!」稍停,又對申虎成說,「你去備點酒,讓老廖師傅做四個菜,一個湯,請大家一起吃頓飯。」毛澤東還特別叮囑,別忘了告訴燒鍋爐的工人和秘書同志們,請他們一起來!

吃罷四菜一湯的「壽宴」,毛澤東當天啟程趕赴杭州,主持起草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相關焦點

  • 毛澤東過生日的軼聞趣事
    蕭三爭辯說:「我這是自己補課,並且寫你和寫黨的鬥爭是不可分的,這有重大教育意義……」  當時,許多人並不知道毛澤東的壽辰為何日,這就引出一個關於毛澤東生日的小插曲。1944年4月30日,毛澤東在延安的窯洞中宴請五六名高級幹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飯後漫談時,八路軍晉綏軍區副司令員續範亭問毛澤東多大歲數,毛說是光緒十九年癸巳生人。續又問月日,毛說是陰曆十一月十九。
  • 毛澤東的"12月26日":自己不做壽 常祝賀別人生日
    4月初,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何凱豐制定了一個「三宣傳」計劃,即宣傳領袖毛澤東,宣傳毛澤東的思想,宣傳毛澤東的體系。這一年,精力與智慧正如日中天的毛澤東迎來50大壽,黨內一些同志醞釀為他祝壽。何凱豐提出要借毛澤東50壽辰之際,來宣傳毛澤東的思想。4月22日,毛澤東覆信何凱豐,明確指出:「生日決定不做。做生的太多了,會生出不良影響。目前是內外困難的時候,時機也不好。
  • 毛澤東耐人尋味的生日宴
    原標題:毛澤東耐人尋味的生日宴   延安時期,毛澤東為許多人祝過壽,卻拒絕別人為他做壽。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生活相對穩定下來,人們這時候想為毛澤東祝壽,但他依然堅持不過生日,還說:「不做壽。做壽不會使人長壽。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
  • 毛澤東過生日的故事
    五十歲生日:拒絕做壽  194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五十歲大壽,黨內一些同志提議為他做壽,同時宣傳毛澤東思想。這年的4月間,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凱豐致信毛澤東,報告了這一計劃。此前,延安一些同志已開始著手準備。
  • 揭秘毛澤東如何過生日 81歲壽辰收金日成紅蘋果
    1910年秋,17歲的毛澤東立志走出鄉關,並聲言「學不成名誓不還」之後,無論是長沙求學,故鄉建黨,穗滬生涯;還是秋收起義,井岡戰鬥,蘇區創建,以及長徵壯舉,他忙於發動民眾,領導武裝鬥爭,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晝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那時毛澤東和其他同志一樣,都不過生日。
  • 毛澤東:嫡妻長子、弟弟妹妹為革命犧牲,子女下落不明者又凡幾?
    畢業後不僅獲得中尉軍銜,而且還加入了聯共。在蘇聯,毛岸英還曾參加過進軍白俄羅斯、波蘭、捷克的戰鬥。1946年,毛岸英準備回國。在臨行前,蘇聯的史達林還親自的接見了他,並送了他一把手槍。毛澤東和毛岸英已經很多年沒見了,如今毛岸英要回國,毛澤東自然很開心。毛岸英回國後,就轉入中國共產黨。之後毛岸英就深入農村工作,也就是所說的「農村大學」。
  • 毛澤東的親情世界:賀子珍的初戀不是毛澤東(圖)
    當時,賀子珍很有個性,心目中已經定了一個愛人。這個人很有才華,寫了一手的好字,是江西的一個領導人。但是賀子珍沒有表露過。主席懂得她,她想這個人。後來主席告訴她,這個人已經犧牲了」。     賀子珍初戀的這個人名叫歐陽洛,是江西地區最早參加革命的人之一,當時是賀子珍的領導,曾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1930年被捕犧牲。當毛澤東告訴賀子珍這個消息的時候,一開始她根本都不相信。
  • 1974年毛澤東81歲生日:最後一次與周恩來促膝長談
    文中記述1974年年底,周恩來前往長沙,向毛澤東匯報四屆人大籌備情況。12月26日,正值毛澤東81歲生日,當晚毛澤東和周恩來促膝長談,直到次日凌晨。這也是兩位偉人生前最後一次談話,摘編如下。毛澤東提議鄧小平為中央副主席兼政治局常委。毛澤東還就四屆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和國務院副總理、各部部長的具體人選問題提出一些意見。 12月26日這一天,是毛澤東81歲生日。早在晚飯前,細心的周恩來就預先告知湖南省領導:「晚上在2號樓慶祝主席生日,晚飯吃麵條,菜要搞得簡單些。」到了晚餐時分,地方黨、政、軍領導人等陪同周恩來坐主桌;專家和其他隨員們另開一桌。那天,未見王洪文來赴宴。
  • 毛澤東過生日:不準公開發表賀電賀信 壽宴飯菜簡單
    編者按:《學習時報》刊載《毛澤東耐人尋味的生日宴》一文中,描述了偉人毛澤東過生日的故事。步入老年後,毛澤東似乎開始注意自己的生日,但他不接受別人的宴請,只是在每年12月26日這一天邀請一些友人聚一聚,餐桌上沒有珍饈美味,更沒有壽星端坐、接受別人跪拜祝壽之類的舊俗。 文中記述: 59歲生日:請來一個人,同吃清湯麵。
  • 李連杰57歲生日,3個重要女人一起出現了
    李連杰發文感謝所有人送來的生日祝福,並公布自己的生日願望:「今年,我祈禱世界痊癒,希望大家在這場鬥爭中團結一致。」從11歲那年,李連杰對美國總統說「我要保護十億中國人,不是你一個人」,到如今57歲祈禱「世界痊癒」,李連杰的家國情懷,一直都讓人仰望。
  • 解密:毛澤東如何度過70歲生日?
    》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3年12月 出版 閱讀提示:我奉調到毛主席身邊當管理員不久,又喜逢1963年12月26日,老人家70大壽生日時,毛主席提出,他本人要自己出資辦酒席,設家宴請大家。
  • 毛楚雄:毛澤東侄兒,19歲被活埋,39年後母親才知遇害經過
    毛楚雄是毛澤覃與周文楠之子,毛澤東之侄,在毛澤覃犧牲後,由母親周文楠與外婆周陳軒的撫養長大,從小就立志要「繼父之志,報父之仇」,深受毛澤東的欣賞。毛楚雄18歲參軍,1946年6月29日中原突圍時,他與張文津、吳祖貽兩位幹部一起作為中共代表到西安參加和平談判時,途中卻被胡宗南截留,年僅19歲就犧牲了。
  • 毛澤東120周年誕辰 特寫:毛主席生日快樂
    12月25日,遊客排隊進入毛主席紀念堂。 中新社發 劉關關 攝   12月25日,北京大學生在瞻仰完毛主席紀念堂之後重溫入黨誓詞。中新社發 劉關關 攝  地鐵二號線緩緩駛入前門站,乘客走出地面,等候進入天安門廣場的人已經排起了長隊。他們中有許多人都是來瞻仰毛主席遺容的。  12月26日是毛澤東120周年誕辰。  毛主席紀念堂始建於1976年,次年落成。  進入紀念堂大門,賣花的攤位正在出售白菊花,三元一枝。
  • 兩位29歲醫生犧牲,一位孩子的兩歲;另一位的孩子三個月後出生
    彭銀華殉職的那一天,29歲的生日剛過了兩個月;夏思思犧牲的時候,離她的30歲生日還差兩個月零10天……第一軍情作者:賈永【正文】夏思思去世,是2月23日,一個星期天的早晨,牽掛著妻子的吳石磊剛剛入睡,聽到電話心裡一驚,不由得就愣在那裡了。妻子已經昏迷了整整半個月——那幾天,他最盼望的是電話是簡訊,最害怕的也是電話和簡訊。
  • 毛澤東用詩詞稱讚和鼓勵年輕一代(組圖)
    毛澤東1957年在莫斯科對中國青年留學生們說的這句話,對整整一代的中國人來說,都擁有感同身受的共鳴,產生過巨大深遠的影響。  毛澤東從來不輕視小人物,毛澤東特別喜歡青年人。對於青年的人生,他特別偏好和推崇一個「氣」字。志氣、熱氣、生氣、朝氣、豪氣……這些詞彙,注釋著他對青年人的深情期待和熱情稱讚。
  • 61歲毛澤東雷雨天遊泳 作詞"浪淘沙·北戴河"(圖)
    爸爸  1954年7月23日  61歲的毛澤東  在大海中與風浪搏擊  在大海中遊泳,毛澤東體會到與風浪搏擊的樂趣。只要有空,他就帶警衛戰士到海裡去,有時到了夕陽西下還捨不得上岸。 一天下午,天氣悶熱,毛澤東看了一會兒文件,感到有些睏倦。
  • 1986年的艾曼紐·貝阿美得像「天使」,如今的她已經57歲了!
    而艾曼紐·貝阿的美麗,就好像永遠定格在這一瞬間,時至今日,我想很多人都還記得曾經氣質脫俗的貝阿。當然,時間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美,當我再一次見到貝阿時,她的氣質轉變了。2004年5月16日,41歲艾曼紐·貝阿亮相第57屆坎城電影節時,貝阿的氣質褪去了稚嫩的清純感,多了一些女人魅力。紅毯上,她身穿一款拖尾露肩禮服,氣質優雅美麗大氣。
  • 成都禁毒民警犧牲當天恰是8歲兒子生日 生前戰友承諾:以後娃娃我來接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 宋瀟11月13日下午,成都市公安局溫江區分局禁毒大隊民警周錢在抓捕網逃嫌人過程中不幸墜樓犧牲,年僅35歲。記者了解到,事發當天恰是周錢兒子8歲生日。周錢提前訂好的蛋糕如期出現在兒子面前,他自己卻沒能赴約。
  • 1950年11月25日 毛岸英在朝鮮犧牲
    他8歲時就和媽媽楊開慧一起被敵人關進了監獄,楊開慧犧牲後,毛岸英被保釋出獄。經過地下黨的安排,岸英三兄弟轉移到了上海,後來地下黨遭到破壞,岸英和二弟岸青流浪在上海街頭,小弟弟岸龍在轉移中失蹤。岸英、岸青兄弟倆靠賣報紙、拾破爛、揀菸頭、幫人推人力車來維持生活。岸英想買一本小學生字典學文化,兄弟倆下決心勒緊褲帶,3個月不吃早飯,終於買下了字典。後來,毛岸英一直把這本小字典珍藏在自己身邊。
  • 蔣介石持之以恆寫日記整整57年,幾乎罵遍了所有人,不得不嘆服
    蔣介石有個好習慣,寫日記,而且一寫就是整整57年,二萬八百零五天。不論打仗,無論生病,從未放棄每一天。單從這個意義上,沒有恆心毅力是絕難辦到的。不信,你可以試試。蔣介石寫日記是從從1915年開始的,一直堅持到19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