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借天命行事的人們

2021-01-15 暖陽gan

古人信天命,這是當今世人不能體會的。信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如果一個叫花子被人傳言說將來會當大官,可能他到哪都會有人免費供給吃住,甚至還會有人將寶貝女兒許給他,只等他飛黃騰達,好一起雞犬升天。

話說公元前209年7月,900個貧苦農民在秦朝兩個尉官監押之下,被徵發去戍守漁陽。陳勝、吳廣被指定為這支戌邊隊伍的屯長。他們走到大澤鄉,遇上連日大雨,道路不通,無法按期到達。接秦律失期當斬,陳勝和吳廣商議:逃亡是死,造反也不過是個死,同樣是死,為何不拼死幹出一番事業呢?他們又分析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形勢,認為只要敢舉義旗,必能得到天下響應。他們鼓動人心的一句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樣的質疑,給身在社會最底層、面臨死亡威脅的一眾壯丁以極大煽動與鼓舞。加上他們做了魚腹書,上書「陳勝王」,還假借公子扶蘇之名,因此得到了廣泛的同情和參與。「天下從之如流水」,一時間迅猛成勢,將秦政權衝擊得七零八落。雖然這裡面其實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一方面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方面又要假借天命自命為王。但人們往往會忽視自己不想計較的東西,所以沒有引起那時候人們的質疑,天命之作用被他們很好地利用起來。

到了劉備這,也是假借漢室之胃,自命匡扶漢室之正統,所以兵出有據,也給一向看重天命正統的史學家們以正面形象書之。其實他說是中山靖王之後,可那是西漢的皇室,和東漢的劉秀頂多算是同宗,實在算不上是同室。

到了隋唐,瓦崗寨的一幫英雄們,先是在井中弄個混世魔王的名頭,讓程咬金掛著,實則留著那空缺以備後用——那是給後邊要出場的真命天子留著的,因為反朝廷有性命之憂,還可能株連家族,所以暫時不公布。在那時的老百姓來看,沒有天命的任何事,都不能算是順理成章的,而一旦有了天命的理由,那成有據,敗有因,寇可為王,賊可稱帝,天命有之,人不能違天命嗎!所以能當帝王的,都是有「種」的,即使暫時沒「種」, 也是會後來展示出來的。這些唯心的,細想起來很矛盾的東西,卻一直能貫穿歷史,寫入史書,可見影響之深遠,接受人群之廣泛。

到了近代,天平天國金田起事,還是利用上帝的名義,將洪秀全捧為命裡的天王,於是信眾雲集,誓死追隨。一旦成勢,這些宣傳就更加深入人心。身邊那些大將也都成了王,命裡應該當的王。可惜事敗身死,這些命格破了,但這些學說論斷似乎還是不會受大的影響,繼續在新的目標身上施展。甚至一些身在盜行的人士,也自認石遷之命,拉山頭時也不忘告訴人家:你就是當賊的命!

到了當代,一些邪教組織還是會利用天命來愚弄眾人,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是受了上天的啟示,成為拯救眾生的救星。一些人因為信了邪教,將自己的財產甚至生命都交由天命者支配,舍家棄子追隨。這在中外都有例子。如果問這些天命者天命是什麼,他們恐怕自己也說不清。那些天啟就是夢或者自己杜撰出來的故事,自己不一定信,但要教會別人信;自己不一定懂,但要教給別人懂。

人為什麼會信天命呢?有歷史的教科書原因,也有自己的潛意識原因。但終究要自己信自己,靠自己。天命或許有,但一定不能倚靠天命而不作為。

相關焦點

  • 替天行道,縱然天命也可借
    借天命是三國時期人們共用的一個手法。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也以漢室貴胄作為旗幟,而孫權則以其兄孫策的遺命作為號召力,三國時的諸侯們都以借名之謀想贏得天下,因為他們明白,借地利之便雖然可發揮優勢,但終不能壓服人心;借人和之便雖然可以共同對敵,但最終還要看實力如何。而假借天命,挾天子以令諸侯,領王命而威天下則可能不戰而制敵。這也就是古人所總結的天戰的奧妙所在。
  • 天命、宿命、陰命 三命相互消長!
    再能不斷地充實,就自然增長天命。天命是無限的,能進一步做到修心養性,與人為善,就是立德。如能為眾人造福,對社會有貢獻,達到「充實而有光輝」的地步,天命就圓足了。鳳儀先生說:「止宿命則天命長,陰命消;不止宿命而任意行事的,則為賤人;不消陰命而任意行事的,則為惡人。」止宿命是消陰命長天命的樞紐,宿命大了,而不知止的,必然重物質享受,一旦物慾橫流,花天酒地,揮霍無度,滑入下流,則陰命大了,天命必失,其後果不堪設想。歸根結底,還是由於不止宿命造成的。那麼怎樣止宿命呢?止宿命的實質就是去掉貪心,貪心一止,就等於閉住地獄(陰命)門,則天命的門自會大開。
  • 天命存在嗎,究竟什麼是天命?
    因為,我認為天命就是死亡,無論你出生如何,都要面對死亡,只不過天命分兩種,一種是明明白白的死,一種是不明不白的死!這樣說,或許太簡單些,有的人理解不了,為什麼天命就是死亡呢?大家以為的天命或許就像古代人所說的,帝王命、富貴命、貧窮命等等吧?
  • 細品什麼是天命
    細品什麼是天命?郭靜居士 最傳統的教育是佛教,有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上,和我常說的一句話「我是服天命的」……我問道 : 什麼是天命?老鼠的天命是偷糧食,因為他覺的不偷沒得吃,所以他沒得選。借一個小故事來了解什麼是天命,從前有個貓總愛去垃圾桶裡撿食物吃,隨吃著還抱怨,說上天不公平,由於她經常抱怨,上天慈悲派使者來見她,並對她說:「給你個機會改變命運,許一個願望會成真」,小花貓聽到後對使者說:「我看現在的女人很吃香,我想做個漂亮的女人,也要大搖大擺的,穿著好衣服走在大街上,再給我一些銀兩錢,」小貓的話音剛落,竟然真變成了個漂亮的女人,穿著好衣服閒逛在大街,她正得意洋洋的想著
  • 易經智慧:天命是什麼?孔子為何強調要「畏天命」?
    俗話說「天命難違」,關於「天命」這個話題,在《論語》中至少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在《為政》篇中,「五十而知天命」,另一次是在《季氏》篇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那麼什麼是天命呢?
  • 老祖宗留下規矩農村東西有「四不借」,在村裡千萬別向人借這四樣
    在物資如此發達的現在社會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發現需要向朋友或者鄰居借東西來處理一些事情。有的可能是借個打氣筒或是自行車什麼的,農村還有借農具的。在古代更是如此,因此老祖宗們在幾千的生活中為我們總結了一些經驗,告訴大家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借的,如果借了有可能影響到大家的關係。
  • 凡事敬天命,順人意,智慧也
    凡事敬天命,順人意,智慧也晉國公重耳逃亡到齊國後,很受齊桓公的看重。齊桓公把自己宗室中的一個漂亮姑娘嫁給重耳,還給他送了二十輛車子和八十匹馬。重耳受到如此優厚的待遇,便有點樂不思蜀,決定在齊國一直住下去,直到老死。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齊桓公就去世了。
  • 新遊《名將》天氣、天命與五行元素運用
    從演義開篇建寧二年,便出現一些天災怪談:青蛇蟠龍椅,雌雞化雄,黑氣十餘丈入殿,五原山岸崩裂;於是又引出了可以書符念咒、呼風喚雨的張角召集黃巾起義;在劉關張剿滅黃巾之時,還得用些穢物前來破法;而後,魏吳也有荒誕之事發生,曹操與左慈,孫策和于吉也是糾紛不斷,怪事連連;又有後來的劉備躍馬檀溪,千仞之高竟一縱而及,只可說這的盧是確是神駒;還有孔明七星壇借東風,北伐縮地妝鬼神,五丈原七燈禳星,
  • 上古時期,人們敬畏自然,有怎樣的天命觀?
    共工不信奉天命,也不被任用。因為「明德慎罰」是對尊奉天命的君王的必然要求。總之,《尚書》作為記載上古政治文明的文獻材料,揭示了祭祀同政治的源流關係。上古時期,人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尚顯不足,朦朧的政治觀念來源於現實的感官接受。祭祀具有神秘的特質,某種程度上,更符合上古民眾的思維方式。人們畏懼自然,藉助祭祀的手段祈求上天寬恕、慎罰民眾(這是「明德慎罰」思想的原始意義)。
  • 《三生三世枕上書》中最大的boss其實是天命
    於他而言,那些不過是個需要花點心思處理,但還是能hold住的麻煩罷了。可是,遇到小白以後,他有了在乎的人。他遇到了真正的挑戰,天命。他探知天命註定與小白緣薄。但一句本君不懼天命,無需天命施捨,不惜盡全力保護小白和他的感情,給她最好的愛,給她最完整的陪伴,要的,無非是那一句在有生之年執子之手的陪伴。
  • 故事 | 牧羊少年的天命
    不過,咱們先說最主要的,那就是,你已經能夠完成你的天命了。」男孩不知道什麼是天命。「天命就是你一直期望去做的事情。人一旦步入青年時期,就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天命了。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一切都那麼明朗,沒有做不到的事情。人們敢於夢想,期待完成他們一生中喜歡做的一切事情。
  • 難以抗為的天命,自己能怎麼做?
    在《詩經.大雅.文王》上看到的說:「我們永遠要與天命相配行事,則福祿就會自己來。」那天命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什麼呢?天命說的其實和普通的天的命運是不一樣的,「天命」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天命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iān mìng,意思是天道的意志;延伸含義就是"天道主宰眾生命運"。語出《書·盤庚上》:「先王有服,恪謹天命。」
  • 古人常說:人到五十知天命,為自己留好三條後路,才有幸福晚年
    在古代的時候,有這樣的老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裡面的「知天命」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已經知道自己的努力不會有成果,故而不在努力行事,而是順應天命,頗有點看運氣的意思。這是因為,古代基於大環境的惡劣,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再加上早生早育,也許五十歲已經能看到重孫子了。
  • 決定成敗的,到底是天命還是人為?
    那麼項羽的成功與失敗,到底是天命所致,還是人為所致?莊子很早之前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說:「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我們的認知,是要恰當運用於相應情勢的。但是這個情勢,卻撲朔迷離。怎樣判斷它是天命,還是人為?天命是這樣的:哪怕你不能理解,它也確定存在;哪怕你不能接受,它也固定發生。不因個人意志為轉移,這才叫天命。
  • ...榜單出爐 入選作家:這是獎給用生命、使命、甚至借天命在寫作的人
    所以,在這種意義上,我覺得這個獎項不是獎給我個人的,而是獎給今天跟我一樣用生命、用使命、甚至借天命在寫作的人。獎勵給那些不管在怎樣的光明和磊落、在怎樣的黑暗和痛苦中,鑄就了人類精神偉大篇章的寫作者。他們用冷峻包藏了寬柔,從渺小拓展著宏闊,由卑微抵達至偉岸。正是因為有他們的秉燭探幽,才有了中國文化的縱橫捭闔;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堅韌不拔,才有了世界文明的博大豐饒。」
  • 帶天命的面相是什麼樣的
    其實不算是人們胡亂的謠傳,帶天命的人的確是受上天喜愛的人。如果認真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八字非常富貴或者是妙不可言的人都是受到命運一定程度的喜愛。這類人來到人間都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以及任務的。必然會有比較突出的特點或者是優勢。看本期相術欄目。  一、峨眉高挺  帶天命出生的人,面相上看起來峨眉比較的高挺。
  • 運氣還能借走的嗎?來看看關於借運的那些事
    權哥,有挺多粉絲都和我說:自己的運氣被別人「借走了」。2. 說是自己原本運氣還行,但是認識新朋友後,工作不順利,健康有問題,沒有財運光顧反倒還破財了,總之就是哪哪都不順。難道運氣真的會被借走嗎?其實關於「借運」的說法,大家對此有很多的誤解,很多人誤認為借運就是借走他人的好運,把自己的衰運嫁禍給他人。
  • 那些年,只信「天命」的臺灣政治大咖們……
    對於那些有「通天眼」的人,他雖然不會去輕慢或詆毀,「但是閃遠一點!」從指王金平是「狐狸」到批郭臺銘「不問蒼生」,柯文哲以口無遮攔為保護色,想講就講、想罵就罵,但事實上,狡猾的是他,問鬼神的更是他。柯文哲受訪不到兩個小時,這把火就燒到柯自己身上,上演自打臉的荒謬戲碼。
  • 俗語「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是哪四不借?有何不能借?
    在古時候,鄰居之間要是缺了什麼,只要去借,大部分人都會熱情地借出。像是柴米油鹽、甚至是雞鴨魚肉,人們都會慷慨地借給鄰裡,這也就形成了中華特有的巷子文化。像殺豬刀人們是絕不外借的,因為人們認為這種兇狠的器具,很容易用來做違法犯罪的事情。一旦外借,如果出現一些意外,便會惹上麻煩和晦氣。情況更壞的,有可能會造成家破人亡。
  • 中國哲學中的「天命」到底是什麼?古人真信「萬物皆有定數」嗎?
    讀過《論語》的朋友知道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孔子說:「五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直到今天我們還把知天命代指50歲。除了孔子的言論之外,《詩經·大雅·文王》一篇中,還說到「上帝既命,侯於周服。侯服於周,天命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