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為何隱居山林,老來得志,他對歷史的貢獻又有哪些?

2021-01-09 輕綰融於發

姜子牙是商朝時期的人物,也稱為姜太公。相信很多人對姜子牙的認識是從《封神榜》這部小說中了解的。這部小說也拍成了許多影視作品,深受百姓喜愛。傳說姜子牙法力無邊,有深謀遠慮,簡直就是位神人。那麼歷史中真的有其人嗎?真的像傳說中那樣厲害嗎嗎?

真實的姜子牙並沒有傳說中的法術,但是確實是一位聰明絕頂,有著很高智慧的人,歷史上能超越他的人也是屈指可數。他在剛出生的時候,家裡一直很窮,長大後為了生活,做起了屠夫,也開過酒館。但是這一切都沒有耽誤他讀書的愛好,他通曉天文地理,經常研究治國之策,他渴望為國效力,展示自己的經綸。

他後來商朝為官,那時百姓生活疾苦,深受紂王暴政壓迫,看不慣百態的他辭去了官職,隱居於磻溪峽。傳說他經常以特殊的方式釣魚,就是直鉤背身不用魚餌,這也就有了後來願者上鉤的典故。

一次,周文王到山林裡前來求賢,二人談得投機,經常討論治國興國的良策,文王也是為學識淵博的君主,兩人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他隱居多年,後被求賢若渴的周文王感動,決定出山。在山林裡一呆就是十年,出山時已經是72歲,千裡馬終於遇到了伯樂,周文王對他言聽計從,並拜他為師,姜子牙也盡心盡力地輔佐文王,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他幫助文王推翻了商紂王的統治。文王病重後,仍希望他能夠留在朝野,幫助周武王理政。最後在姜子牙的謀劃下,武王率3萬大軍徹底消滅了商朝軍隊,建立了周朝。姜子牙被分封為齊。

他在政治上主張啟用賢臣志士,選怕有真材實料的人為官,敢於啟用異族,特別是吸納了一批東夷人,為周朝的建設發揮了極大作用,打破了當時以血緣世襲為主要用人標準的政策,最大程度上發揮了創造性。事實證明,他這種用人思想開創了唯才先河,為齊國後期的稱霸奠定了基礎。

姜子牙之所以能在滅商中起到決定性作用,這與他曾經在那裡做過官有很大的關係。那麼他本在那裡做的好好的官,為什麼就放棄了呢?主要是當時常年戰亂,對於想走仕途的他來說很難,於是就決定了隱居山林。他當時已經覺察到商朝的氣數將盡,如此奴役百姓,荒淫無度,必將受到懲罰。他期待著有一天會有伯樂來找他,在正確的地方施展才華。

小編認為姜子牙無論在史書的記載還是小說的刻畫,都是位謀略出眾,歷史地位極高的人物,這就說明他確實有過人之處。他足智多謀,善於用兵,計法超群,可以說是兵家和謀略家的始祖。他生於亂世,老來得志,盡全力輔佐完成了周朝的建立,可以說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為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六大鬼才:諸葛亮沒資格入圍,姜子牙墊底,非他莫屬
    之前咱們說過歷史上的六大神人預言,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送上傳送門! 中國歷史上六大神人預言,第一準到你直冒冷汗! 那說到鬼才這兒,或許在您心目中已經蹦出了不少人名了,什麼諸葛亮、姜子牙、郭嘉等等。如果小編說諸葛亮根本都不能入圍中國歷史上的六大鬼才,您是不是感到很好奇呢?那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六大鬼才究竟都會有誰呢?
  • 歷史上真正的姜太公是什麼樣子,在滅商興周中他做出了哪些貢獻
    但這只是神話中的姜太公,歷史上真正的姜太公是個什麼樣子呢?歷史上的姜太公史書上記載的很少,尤其是他未成名前的史料,幾乎沒有。從可查的資料中,我們知道,姜太公是周代齊國的始祖,姓姜,名尚,字子牙,號太公望。其先祖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封於呂,所以又稱呂尚。商朗末期,姜尚為東夷呂姓部族之長。當時商朝不斷派兵徵戰東夷,姜太公作為部族領袖,曾多次與前來徵戰的商軍作戰。
  • 姜子牙直鉤釣魚邂逅周文王,無異於守株待兔?其實他是這樣想的!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看似愚不可及的人或事,往往經過後來的驗證卻都是聰明的明智之舉。這種行為,有個美好的叫法,叫做「大智若愚」。上下五千年,若論中國歷史上大智若愚的賢人有哪些?我覺得,周朝的開國元勳,商末周初兵學的奠基人姜子牙算一個。他曾經賣過很多「傻」,但事後都發現原來他是最聰明的,尤其是他如守株待兔般「直鉤釣魚」那次。
  • 姜子牙是什麼神?為什麼會有「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句話?
    實際上,《封神演義》是明朝時期的神話小說,裡面的姜子牙已經是神話了的姜子牙,是根據歷史原型進行再創作的一個形象,並不是真正歷史上的姜子牙。歷史上的姜子牙,名尚,又因為家族被封在呂地,所以又稱呂尚。姜子牙出生的時候,家道已經中落,為求生計,年輕時候的姜子牙幹殺牛的屠夫,開過酒店賣酒,一直到七十歲還一無是處。
  • 封神榜上封了365位神仙,為何姜子牙還是個凡人?
    封神榜上封了365位神仙,為何姜子牙還是個凡人?《封神演義》已經有非常多的版本了,不過今年播出的版本當中,多了一個原創角色狐妖子虛,是由鄧倫飾演的。因為是幾年前拍的劇了,服化道都不是很符合現在的審美,又因為網友覺得王麗坤不適合演妲己,所以這部劇的吐槽聲也一直沒有停過。
  • 到終南山隱居之人已達上萬,房價更堪比一線城市,為何還有人去?
    千百年來,有很多的高人因為厭倦了世事的紛爭而選擇隱居在了這裡。 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有老子李耳、文始真人尹喜、周朝開國功臣姜子牙、張良、藥王孫思邈、鍾馗、詩人王維等眾多古代名人。
  •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大器晚成的人物?
    但歷史上有很多人大器晚成,跟這些時間節點完全靠不上邊,但是,史書是一個重結果的東西,只要你發出過光芒,無論何時都會青史留名,甚至改變世界。中國歷史上,最大器晚成的人物要論歲數應該屬姜子牙姜太公了,亦作姜尚,商末周初人。
  • 蘇軾:我想歸隱山林,誰借給我點錢,讓我買個山頭?
    在如此坎坷的一生中,蘇軾不止一次動了歸隱山林的念頭。辭官歸隱,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就是蘇軾的偶像。被貶黃州之後,蘇軾曾經寫下一首《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他還曾經把陶淵明的那篇著名的《歸去來兮》,改成了一首詞:「為米折腰,因酒棄家,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
  • 周文王精通易經,姜子牙卻讓他算錯一次,厭星術能救人命?
    周文王精通易經,姜子牙卻讓他算錯一次,厭星術能救人命?歷史上,商末大亂時期,西伯候姬昌在天下諸候中出類拔萃,非常的有賢名和威望。他的優秀,不僅使得四方諸侯信服,治下的西岐百姓也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然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特別是在紂王無道,天下諸侯被逼造反的特殊時期。
  • 他是隱居書法家,小楷手抄三國價值660萬,網友:書法界一股清流
    (第153期)——文/中弘有畫講他是隱居書法家,小楷手抄三國價值660萬,網友:書法界一股清流那麼作為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書法家,他也是過著隱居生活,難道是他沒有錢嗎?那肯定不是,現在他隨手寫幾個字也價值不少錢,那為何要隱居呢?隱居的環境「豪宅」如何呢?那麼跟著小編一起來認識下這位隱居的書法家。這位書法家就是劉國平,從照片上看他除了有點白頭髮,身子骨還是非常硬朗的,而且走路也非常的有勁。他1945年出生,今年74歲了這個年齡能有這樣的身子骨和心態也是非常好的。
  • 梁上、房頂、門楣龕,姜子牙的神位為何在這三個地方?
    姜子牙,關於其歷史地位,簡單的來說就是「兵家始祖」,輔佐武王興周滅商,後分封地為「齊地」,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他為齊國的第一任國君。而對於其神仙之說,在民間流傳久遠,尤其到了明朝由許仲琳以「武王伐紂」這段歷史為基線,融合民間相關封神傳說,著《封神演義》一書。
  • 姜子牙被誰踢出了封神榜?榜單為何成為一筆糊塗帳
    那麼,姜子牙為何沒進榜單呢?其中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他沒有神仙之福。剛下山時,老大元始天尊就這樣告訴他:「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成湯數盡,周室將興。你與我代勞,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說白了,你學歷不夠,祖宗八代也是農民,所以當不了高官,但當個土財主,混個肚兒圓,也是不錯的。
  • 封神榜:姜子牙封了365位正神,為何只有他被封為天尊?
    封神榜:姜子牙封了365位正神,為何只有他被封為天尊?踏破璀璨的歷史長空,瞭望星輝裡斑駁的流光閃爍,千年的風霜,凍結了多少英雄傳說,那古今橫貫的天地長線,串聯著生命最初的力量,帶給人驚奇,帶給人追憶,那歷史的浩繁畫卷,是永不老去的心靈天宇。
  • 中國歷史上那些疑似穿越者的人物,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另有玄機呢?
    近年來隨著穿越劇的大火,也開啟了一段關於穿越的思潮,讓我們沉思穿越者是否真存在,在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歷史中有很多人的行為行徑讓人瞠目結舌,不可思議,甚至會把他們和穿越聯繫到一起,那麼他們是否是穿越過去的人呢、為何他們的行為讓人琢磨不透呢?
  • 這四人號稱中國歷史上的「半人半神」,第三位料事如神無人不知
    這四人號稱中國歷史上的「半人半神」,第三位料事如神無人不知我國的歷史文化非常悠久,從炎黃時期到當今時代經歷了五千多年,期間經歷了無數次的戰亂動蕩和朝代變更,也出現了多超脫凡塵的神人,他們或絕頂聰明,或神秘莫測,總之是非常厲害的人物,也讓人捉摸不透。
  • 不是元始,也不是姜子牙,而是他
    他不明白,他的對手不是姜子牙,甚至也不是闡教,而是另一個人才對。【一】緣起申公豹對姜子牙的恨來得無緣無故。以《封神榜之鳳鳴岐山》為例。紂王題詩,女媧震怒,萬妖齊出,王母、元始和通天三人為平息女媧的雷霆之怒,為平息人間倫常,決定開展封神計劃。元始通天決定各派一人下山執行這個計劃,就挑中了申公豹和姜子牙。然後老申就開啟了對師兄的無盡疑嫉。
  • 《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為何不願讓姜子牙成仙或成神?
    《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為何不願讓姜子牙成仙或成神?《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最後的歸宿是什麼?《封神演義》中,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稱臣,三界聖人共同議定封神榜,決定乘人間朝代更迭之際,在凡間封神,網羅天地間各界英才,為天庭服務,輔助昊天上帝管理三界。
  • 姜子牙七十歲出山,八十多歲指揮牧野之戰!姜子牙年齡到底有多大
    在中國歷史上,不乏老將建功立業的美談,但老將的「老」總歸有一個限度,往往在60-70歲之間,再往上已經不是「老」了,而是「老掉牙」了,派70歲以上老將上場,怎麼看都非常不人道、不理智。但在三千年前,姜子牙卻在八十多歲的高齡,率軍在牧野之戰中打敗紂王,取得了一場關乎王朝更迭的決定命運的戰爭勝利。
  • 姜子牙斬將封神,為何只得了個人間富貴?因為他夠不上成仙的資格
    第85回,臨潼關守將鄧昆、歐陽淳、卞吉等提起姜子牙,就說「姜尚用兵有法,將勇兵驍」。第六十七回三月十三日諸侯孟津會盟,姜子牙立辛甲為軍政司,懸掛斬法紀律牌,凡十六條軍紀,面面俱到,敢犯者斬。又出十陣牌,按六韜之內,有十種陣法應對,變化無窮,令黃飛虎、鄧九公、洪錦負責演練,一有不能者,立刻呵斥。又託糧草於楊戩、土行孫、鄭倫三人;託內事於上大夫散宜生,任外事於老將軍黃滾。
  • 中國歷史上通曉天機的7大神人:諸葛亮進不了前三,第一無懸念
    可見這些神人,是究竟有多厲害了吧。他們分別是:西周的姜太公、戰國的鬼谷子、漢朝的張良、三國的諸葛亮、隋朝的李淳風和袁天罡、元末明初的劉伯溫。《封神榜》姜子牙劇照第一是毫無懸念的,西周的姜太公姜子牙,大家從小都聽過「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句俗語吧,這句話的來源便是姜子牙曾經垂釣渭水之濱遇見求賢若渴的姬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