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 入此八字者為狀元之才

2021-02-13 西風獨醉

古語說:「雲從龍,風從虎」,有雲則龍能飛天,有風則虎能傲嘯,所以龍吟虎嘯為好八字。那麼什麼樣的八字才是龍吟虎嘯呢?八字中的龍就是辰,虎就是寅,在八卦中,辰為巽位是風,寅在震位為雷,雷起則雲湧,所以寅位有雲。辰位有風,龍在其位;震位有雲,虎在其位,所以八字中有寅有辰,則叫做「龍吟虎嘯」。

上面這個八字,年月二支為寅,時支為辰,兩虎一龍入八字,是為龍吟虎嘯。這是《五行精紀》中「王狀元」的八字。當然了,這個八字也並非十全十美,比如辰坐空,辰酉合是此八字的一個缺點,但是整體來說,八字還是非常不錯的。即使不是以貴格,而是從普通的格局來分析,這個八字也配的上狀元二字。

去除龍吟虎嘯的因素,我們單從格局來分析這個八字。日主丁坐在酉,是長生之位,月時兩處正印生扶,所以日主可算是身旺身強。八字月令的正印透幹,是為正印格,此正印在月幹自坐臨官旺地,自然是學習得意,功名得中,當「狀元」是當仁不讓了。

可能大家都還記得我們經常說印多反而無學歷,可是這個八字有兩印透幹而仍為「狀元」,原因何在?只因時支辰為日主的「空亡」,所以難以發揮作用,本八字所用之印星仍然只有月令透幹之印,所以不能以多印來看。此八字之正印在天幹和同柱地支上沒有任何的克制之物,所以印星很清很亮,如夜空之星,自然不同凡響。

只是萬事難十全十美,此八字時支落空,夫妻宮中酉來合它,變成座下合空,當為隱患。只是辰酉土生金,傷官有生財之意,所以稍有波折,當無大礙。由於此八字年代久遠,並不知道為何人八字,也就無從知道其平生之事,所以只能做為猜測之言。

萬明英在《三命通會》中對這個格局的解讀中說:「甲辰日丙寅時,龍虎拱門,又龍吟虎嘯,主貴,或一生近貴,財源或得或失,名利既濟未濟」。比如上面王狀元的八字,雖然印星明亮,但是官星卻微弱,或可為一代名士而文章傳天下。另外,《五行精紀》中並未特意指定此格局必須為「甲辰日丙寅時」,或為此格局辨別之法在傳承過程當中有所改變也未可知。

龍吟虎嘯,龍行萬裡從雲,虎嘯山林從風,有雲有風,龍虎風雲會,所以為貴格。

文|西風獨醉 探討命理藝術,弘揚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面相:天庭飽滿的人是狀元之才
    中國自古看重的就是讀書人:學優則仕,一旦讀書讀得好,考試考得好,變成了狀元,自然而然的就會變成當官的。現在的情況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大多數的官員,都是一路考試過來的。而狀元,往往都有狀元相,那麼問題來了,天庭飽滿的人會是狀元之才嗎?一起來面相算命欄目看看吧。
  • 狀元詩詞為學子助力!
    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科狀元」。 科舉考試,是古代大多數讀書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徑,而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更是萬眾仰慕的佼佼者。 這些狀元必然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也留下了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詩詞佳作。
  • 高考一天後就來了,18首狀元詩詞為學子壯行!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在古代為科舉考試。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科狀元」。科舉考試,是古代大多數讀書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徑,而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更是萬眾仰慕的佼佼者。這些狀元必然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也留下了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詩詞佳作。
  • 上遊評論:製造「龍吟虎嘯」貴州4人被罰 自媒體可以蹭流量但不能...
    幾天後官方即發布調查結果,經專家鑑定,不明聲響為鳥類黃腳三趾鶉所發。畢節市公安局還通報,網民劉某江、虎某江等人為博取關注,將事發地視頻杜撰添加類似「虎叫」「狼嚎」等恐怖音效,同時附上「秀水鬼叫」「聽鬼叫黑死人」等文字在多個平臺傳播。警方已分別給予4人教育訓誡、行政拘留等處罰。
  • 不懂八字者的常識性誤區:八字是缺什麼補什麼嗎?
    這裡糾正一下不懂八字者的常識性誤區:八字是缺什麼補什麼嗎?當然不是!先說結論:這樣做,大概率是錯誤的。一 是根據八字旺衰來決定。二 是根據格局需要而定。但大原則是,除非特殊格局,八字以五行齊全為好!總之,能得到強旺的好八字,是一個人福緣的投射,制克為用非常重要。然而不會運用,一旦印綬等加身,則會走向過猶不及的反方向!以八字五行缺金為例:需要補金之最恰當關係,乃日主為弱水之際。蓋因金為印綬,為護持之神,為命主通根相生之本,其主貴人相助,逢兇化吉。女性所缺明透之金為官殺時,需酌情處置。因為官殺為女性夫星,關乎婚戀,其為人生最重要選項之一。
  • 話說武功古城(四十)傳奇之文魁康海譽名揚,御筆欽點狀元郎
    他蒙家境之惠和父輩之望,童年事邑人馮寅為師習小學,又入關中理學名家習毛詩,二十歲入縣學,二十四歲中舉人,二十八歲赴京會試,登第及甲,大魁天下,被弘治皇帝明孝宗欽點為狀元,遂入仕八年,任翰林院修撰兼經筵講官,曾參與修撰憲宗、孝宗兩朝實錄。
  •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狀元府的詩詞 自是南天風日麗,清聲又引狀元來
    狀元府歲寒公子池塘春草晚涼風,久鎖銅門石獸雄。此是狀元真府第,年年槐樹綠蔥蘢。題甘坑客家小鎮狀元府風馬驢深樹高牆掩舊扉,獸墩遙想盛時威。春風曾自長安道,萬綠叢中打馬歸。狀元府前(代毓公子作)壁上麒麟龍虎形,紅燈高掛石獅迎。
  • 「山間淑氣催桃李,蕺裡書聲出院牆」,紹興狀元由此多
    《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中云:「越王從嚐糞惡之後,遂病口臭,範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亂其氣。」該山因山上長滿嶯草而得名。嶯草(岑草),還稱魚腥草,為多年生草本,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排毒之功效。我們一群來自杭州走讀群的朋友們踏進紹興蕺山景區,就在議論蕺山這處地名。走過戒珠寺旁一條長長的通道,我們被一座綠樹紅楓掩映的亭子吸引住了,這個亭子叫狀元亭。
  • 皇帝亂點狀元譜:皇帝點狀元不看文章看什麼?所有大臣沒想到!
    直到第五名王一夔,才勉強滿意,將他點為狀元。祁順被拖入二甲,真是在正確的時間遇上了錯誤的皇帝。要是在正確的時間遇上正確的皇帝,名字不好也沒關係,皇帝一時興起也許會讓你「名至實歸」。永樂十六年(1418)戊戌科狀元擬為李馬,點狀元唱名時,這個名字聽起來像「你媽」,旁邊一個太監忍不住笑出聲來,皇帝也忍俊不禁。
  • 狀元因貌醜被降為榜眼
    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員外堂堂一表,凜凜一軀,有貴人之相」。把相貌放在了出身和武藝的前面,足見對容貌的重視。顏控這種事,與生俱來。並不是現代人專屬,古人對顏值和化妝的專注和研究並不少。而且古代男人也是化妝的!
  • 驚天大案背景下的低調狀元(齊魯狀元系列三十四)
    因為無具體事跡記載,說明他們在山東的政績不突出,沒有為齊魯父老做出過什麼值得一說的貢獻。在本科會試、殿試的前不久,發生了一起歷史著名的科場舞弊大案。此案雖說與本篇的主人公沒有多大關係,但因為在科舉史上很有名,況且王世琛又是此案背景下的狀元得主,因而也值得順便在此簡單介紹一下。更有意思的是,此案與大作家、名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爺爺曹寅,有著比較直接的關係。
  • 清朝科舉的荒唐往事:一位書生靠拍馬屁,被嘉慶欽點為狀元!
    不過,清朝科舉最令人髮指的地方,還是歷代皇帝無視考生成績,僅憑自己喜好就隨意欽點狀元,如乾隆因喜愛排第十的考生胡長齡名字的寓意,就取其為狀元,慈禧不喜歡成績第一考生的名字(朱汝珍)和籍貫(廣東),就欽點了劉春霖為狀元等等。
  • 古代有777位狀元,這幾位大詩人都是當年的狀元,您喜歡哪一位?
    前言前幾天,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古代三年一次科舉,777位狀元卻未見盛世之作,難道這些人的才華都被埋沒了嗎?題主的這個問題挺有意思。他說的盛世之作,不太清楚是什麼意思?盛世,指國家繁榮昌盛的時代。但是狀元們可未必都生活於盛世,而且盛世也未必由狀元們實現。
  • 金豬狀元榜,圓你狀元夢
    金豬商城上線一周年,得業內同仁關注與支持,又有全國500基站全力加盟,百場路演如星火之燎原,金豬之影響力已遍布神州,成績與汗水,艱辛與努力,有目共睹。藉此契機,合作企業、基站,共聚一堂,共商金豬聯合之大勢。  不但如此,金豬商城上線一周年的預警年會還將頒發4個「金豬狀元」獎項。
  • 考中狀元能授多大官?可能出乎你的想像,最大也不過七品知縣
    如一代文豪韓愈(768—824),貞元八年(792)進士及第,因為吏部的考試不合格,蹉跎三年,尚未入仕,於是貞元十一年三次上書宰相而求仕,自稱「四舉於禮部乃一得,三選於吏部卒無成」,希望能通過當朝宰相的論薦獲得一官半職。結果是三次上書均不獲「垂憐」,只好離開京城長安,到宣武軍節度使董晉的麾下做幕僚,被闢署為觀察推官,才踏上了仕途。
  • 誰是蘇州最早的狀元?蘇州狀元第一人,天下狀元第一家!
    唐制,應舉之人赴京應禮部試者皆須投百科狀元狀,因稱居首者為狀頭,故有狀元之稱。中狀元者號為「大魁天下」,為科名中最高榮譽。因其為殿試第一甲第一名,亦別稱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別稱鼎元。宋開寶八年以後,定禮部複試之制,始以廷試第一名稱狀元,明清延續此法。一般而言,各處地方志均設有「進士題名」或「科第」門類,專門記載本區域歷年科舉狀況。
  • 慈禧欽點科考,狀元落榜原因奇葩,此人逆位後成中國最後一名狀元
    原來慈禧太后為光緒安排了政治聯婚,把自己的弟弟的女兒隆裕嫁給光緒皇帝為妻。隆裕是光緒的表姐,長得奇醜無比,而且驕橫蠻霸,很不得光緒皇帝喜歡,而他喜歡的是漂亮乖巧的珍妃。隆裕偏生是個個性要強的女人,脾氣很倔,但皇帝不和,也不遷就,更不主動獻溫柔緩和關係,於是人前兩一副和睦樣子,人後連話都不說。慈禧對此極為不滿。而更令慈禧不滿的是,光緒皇帝卻經常在公開場合和珍妃秀恩愛。
  • 《光陰裡的老北京》丨「末代狀元」三拒日偽之「邀」
    「末代狀元」劉春霖就是其中的一位。日偽漢奸曾以利祿誘他為日偽政權效力,但遭到他的怒斥,其民族氣節為世人所稱道。慈禧太后欽點「末代狀元」劉春霖,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今河北省肅寧縣)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中甲辰科狀元後,第二年科舉取士制度被廢除,他便成了「末代狀元」。有關劉春霖高中狀元之事,民聞甚多。據說是由慈禧太后欽定的。
  • 故事:《世外桃源》:68:黃王做夢考狀元,淨想好事了
    三桿子仿佛又想到了什麼,心有餘悸地對我說,而就是這個黃王,還有黃王的七個老婆,才使得幾十年的潼關之戰,讓天朝的將士吃緊了苦頭,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三桿子對我說,據抓獲的俘虜們交代,黃王在蓮花村娶了七個老婆之後,黃王就在蓮花村住了將近有大半年之久,這一日黃王又在教七個老婆讀書寫字,黃王也不知道咋得了,黃王原本在念千字文,可念到蓋此身發的時候,黃王竟然打瞌睡了,也許是夏日午後,也許是陽光正酣,總之黃王就稀裡糊塗的睡著了。
  • 中國古代故事:廣東歷史上第一個高考狀元來不及上任就死在家鄉
    科舉制度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為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了平等競爭的條件。一地進士之多少,反映出一地封建文化之開化程度。至於狀元(歷朝稱為「進士第一甲第一名」),是數以萬計的舉子中翹首以望的佼佼者。據統計,中國歷代的進士科狀元,能夠考證出姓名的有599人,對於延續了一千多年科舉制度的渙映大國來說,這也稱得上鳳毛麟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