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的班級,背誦的作業有這麼多。
我的孩子讀四年級。他的語文老師很敬業,很認真。為了讓學生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就布置了很多的背誦任務。
首先是課本中的所有課文,必須全部背誦。而且課文中的所有的知識點包括課文的中心思想也都要抄寫背誦下來。
其次,課外的古詩文、現代文選段的背誦。比如說古詩,天天背一首。
此外,還有國學經典的背誦。從二年級起,我孩子的學校就要求全體學生必須背誦《弟子規》《千字文》《增廣賢文》這些國學經典。
最後,就是背誦優秀作文。買一本作文書回來,寫人的,記事的,寫景的,狀物的,抒情的,分門別類地背下來。
背書是語文積累的最好的方法。
從古到今,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背誦積累,這是語文的學科特點所決定的。
從學科的特點來說,語文學習重積累。不管是背誦也好,還是抄寫也好,都只是一種教學方法。這也就是說,要想把語文學好,背和抄寫都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由學科特點決定的。
語文基礎字詞句的積累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好多人認為,中小學學生的記憶力是最好的時候,應該多背一些,多記一些,生吞活剝,就算不理解了,但是只要記下來了,等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這些記下來的東西自然就會理解了。
最為重要的是,背誦是為了考試,為了語文成績。
雖然說語文考試課外閱讀和寫作佔了很大的比例。但是還有基礎知識的考查和課內閱讀考查。
在學校教育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試卷上的每一分都要力爭拿到手。因此,相關內容的背誦是必須的。也就是說,語文背誦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很強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的,那就是為了應付考試。
以背誦優秀作文為例。
老師根據課本單元習作要求,有針對性地要求學生背誦相關的作文範文,在考試中,學生能夠套上去的話,省時省力,也能獲取高分。背誦作文,自然成了學習考試的一條捷徑。
背誦要有針對性,要有方法。
背誦固然是學習語文豐富積累、獲取分數的一個好辦法。
有的老師在教學中為了以防萬一,就要求學生所有的課文和自己講解的所有知識都必須背下來。這樣機械僵化地背誦,耗時費力,對很多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折磨。比如說我孩子在四年級的時候背誦《牛和鵝》《陀螺》,這麼長的課文,真不知道背誦的意義是什麼?
還有,對文章的閱讀理解,是要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能力,而不是照搬死記別人的答案。死記硬背所謂的閱讀理解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孩子喪失語感,喪失思考能力,喪失生成能力。
總而言之,背誦在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但要存真去偽,搞清楚什麼該背誦,什麼不該背誦。另外,要儘可能地指導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機械式的死記硬背,背得快,忘得也快。最後,背誦一定要適度。比如古詩天天背,每天背一首,固然是好心,但是有這樣的必要嗎?學生背誦的效果一定很好嗎?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關注,歡迎評論。
(百家號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