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吳式太極拳傳人——「二丁」

2021-01-19 傳人釋太極

「二丁」指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鑑泉長子吳公儀的兩位上海弟子丁晉三、丁德三親弟兄倆。二人是無錫人,在上世紀30年代來到上海。弟兄倆年齡相差較大(相差十歲左右),性格也不同。

弟弟丁德三(1915——1999年)比哥哥丁晉三更早學拳於吳公儀,他1942年拜於吳公儀門下學吳式太極拳。

上海的吳式太極拳是吳鑑泉於1928年到上海傳授的。1932年吳鑑泉在上海成立鑑泉太極拳社,1935年在上海西藏路青年會十樓建造鑑泉廳,為學員提供了學練場所。1937年,吳公儀奉父命在香港成立鑑泉太極拳分社,擔任社長。1942年在香港淪陷前回上海,擔任鑑泉太極拳社社長。

丁晉山因患病(腹水),經弟弟丁德三介紹,拜入吳公儀門下,學習吳式太極拳。丁晉山學拳後,逐漸開始恢復健康,這堅定了他學拳的信心。

丁晉山、丁德山兄弟二人雖然年齡差異大,但關係非常親密,從無臉紅爭吵的情況出現。二人從吳公儀學拳基本都是去西藏路青年會十樓,有時候二人到南京路的精武會練拳,吳公儀也在那裡教課。二人還曾跟吳鑑泉學過拳,得到過指點。

吳公儀離滬赴港後, 弟兄倆跟從吳鑑泉弟子趙壽村、 吳耀宗兩人繼續研習,跟趙壽村學拳時間更多一些。據說,吳公儀赴港之際,曾特意關照趙壽村,好好照顧「二丁」。

丁晉山後來開場授徒,靠教拳為生。丁德山在毛紡廠工作。後來在彭澤路花園和河濱大樓一帶教拳。

丁晉山大約是1978年去世的。他的太太一直感嘆,如果丁晉山沒有學太極拳,可能36歲就走了。

丁德三多年勤習太極拳、械及推手,在上海授拳數十年,流聲滬上。

他在晚年結合年輕時學的內家心法,從太極化勁中悟出來的空勁。 2019年,在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傳統委員會和僑愛公益之家的支持下,丁德三的傳人成立了「丁德三拳友社」,繼續吳式太極拳的弘揚。

相關焦點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完)
    此後,全國100多所高校陸續成立了太極拳組織,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校學生太極拳愛好者。1983年,溫縣人民政府下發《關於在全縣普及推廣太極拳的通知》。9月,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上,由5000名上海太極拳愛好者匯聚上海人民廣場集體表演了24式太極拳,開創了集體表演24式太極拳之先河。1984年,千名優秀武術輔導員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 太極宗師之女吳英華,吳式太極拳傳播柱梁!
    吳英華女士(1907 —1997) 吳式太極拳創始人全佑的孫女,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鑑泉之女。滿族,北京人。吳英華七歲開始隨父吳鑑泉學拳,天賦很高,父親說她:「巾幗不讓鬚眉」。她繼承家學吳式太極拳,走架行拳形神酷肖其父。1921年,吳英華在北京國術館、同仁堂等處任教。
  • 松陽這位陳氏太極拳傳人不光「獨善其身」 還「傳道授業」
    松陽這位陳氏太極拳傳人不光「獨善其身」 還「傳道授業」 2017-09-06 15:42:24來源:體壇報記者 黃雅 陳玲 葉曉東   古代習武,大都有這麼一條規矩,「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就像《太極宗師》裡的楊露禪,學太極都是在陳家溝裡偷學。
  • 話說太極拳|今天的故事有料!太極拳還有……(連載)
    全佑學太極第二十三回吳式太極拳由北京大興人全佑所創,後經其子吳鑑泉完善和發展。清道光年間,全佑從楊露禪學太極拳,世代傳承。吳鑑泉不僅精於太極拳,對各種器械,如太極劍、太極對劍、太極刀、太極十三槍等也非常精熟。1914年吳鑑泉在北京體育研究社任教。1927年,由北京遷居上海。1933年起,創立鑑泉太極拳社,擔任社長,其分社發展到香港、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地區和國家。
  • 太極拳中的[哼哈二氣]是什麼意思,應如何練習
    近日有讀者朋友問,太極拳中的"哼哈二氣"指的是什麼,應如何理解,筆者了解到,"啍哈二氣"是出自於太極拳訣的一句話,原句為"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示神奇",那麼,"哼哈二氣"在太極拳練習中有具體所指及特殊含義嗎?筆者就此問題談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 太極拳的故事 | 一個家族和一門絕藝(連載二)
    他剛回來,就遇上件讓他「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的事:中央辦公廳給國家體委發函,要求國家體委派人給日本友好人士古井喜實教太極拳。張山和同事李天驥一起,在北京飯店七樓頂,用一周時間給古井喜實教授了楊氏太極拳、太極劍和24式、88式太極拳。原來,1960年代周恩來曾當面向他推薦過中國的太極拳。整個國家的氣氛似乎都有所緩和。
  • 北京作為民國時期太極拳傳播中心的地位在1928年坍塌了!
    自十九世紀中葉,直隸省廣平府人楊露禪進京教拳,北京逐漸成為太極拳傳播中心,名家雲集,高手輩出,各種太極拳組織爭相成立。昔日的北京,商賈輻輳,冠蓋如雲,是一座依賴官員消費為生的城市。太極拳的發展也是靠官生存,楊家三代在京靠教太極拳風生水起,名揚天下。吳(鑑泉)家、郝(為楨)家、孫(祿堂)家都在這裡發展。太極拳只是武術一個拳種,已經上升為「國術」高度的武術,多數拳種在京發展興盛。
  • 無極生太極,太極歸無極,精讀陳照丕宗師太極拳之見解!(七)
    陳照丕,字績甫,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十八世傳人,品德高尚,誨人不倦,為陳式太極拳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他幼承家訓,習祖傳太極拳,少時練拳刻苦,日練拳30遍,嚴寒酷暑,朝夕不輟。以陳照丕宗師手抄本為母本,取其精華,而成本文。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①|太極拳申遺成功之後,又有「神仙」挑起紛爭
    他選這家,「一是王戰軍就是『四大金剛』之一王西安的兒子,二是這家比較『能打』,太極老樁也教得地道。」據路邊的店主講,陳家溝如今名氣挺大,外村甚至整個溫縣都有很多年輕人來學拳,「將來可以出去教拳,討個好營生。陳家溝藏龍臥虎,一年在外面教拳能掙個幾十萬的不在少數。」陳家溝村新任支部書記陳衝告訴記者,他的小兒子9歲,如今也已學拳好幾年,拿過好些塊獎牌。
  • 話說太極拳|都是大師!還有太極八法技……(連載)
    他是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村人、陳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的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1949年 6月出生於太極拳世家,他是陳家溝陳氏第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正雷從八歲起,就跟隨伯父、著名太極拳家陳照丕習練家傳太極拳術以及刀、槍、劍、棍等器械和太極推手。後又承堂叔、著名太極拳家陳照奎深造。
  • 太極拳的最高境界並不是以技擊而論,而是以武演道
    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什麼?要看從什麼角度來說,如果從競賽角度來說,自然是全國冠軍,世界冠軍;從健身角度來說,則是能通過太極拳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如果從技擊角度而言,那就是練就「沾連粘隨不丟頂,驚彈崩炸走螺旋」的功夫,打遍天下罕逢敵手。
  • 我國又有兩個項目申遺成功,太極拳和送王船
    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探討太極拳與大雁功的異同
    太極拳和大雁氣功都以其優美舒展的動作,治病健身的功能吸引著成千上萬人的學練,然而人們往往認為太極拳是拳術,大雁功是氣功,兩者風馬牛不相及,很少有人想到兩者的內在聯繫。太極動作以柔克剛,一虛一實,進退、上下、左右,無不遵循一陰一陽的原則;而大雁氣功前後六十四式動作也同樣柔軟致靜,虛實分明,前後左右合乎陰陽之道。在意念上,太極拳要求「執一守中」,即意守丹田,以一念代萬念;大雁氣功要求「目不離拳神內斂」,即精神內守,兩者均要求「身動、入靜、氣斂、神舒」,並且都要求眼隨手走,所謂「目不離拳,頭手相照」。
  • 八段錦和太極拳的區別
    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八段錦和太極拳之間的關係。八段錦之前我有做過介紹,是目前健身氣功裡面流傳最廣的功法。由於招式簡單容易上手,尤其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謂是氣功入門築基不二之選,在中醫界,國學文化界及健身愛好者之間廣為習練,現就不多做贅述,今天主要介紹一下家喻戶曉的太極拳。
  • 汽車之家訪上海嘉順龍吳店
    汽車之家訪上海嘉順龍吳店 ]  目前,在上海市場代理並銷售進口三菱汽車的經銷商,僅有上海嘉順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和中進汽貿兩家,而嘉順擁有多家4S店,其整合後佔據了上海市場6成以上進口三菱汽車的銷量。
  • 太極拳的最高境界:空空妙妙最難求
    道門太極拳,武當太極拳,講究身法輕靈,圓活,飄逸!很多道門武術,都有輕靈圓活,飄逸的武術風格!太極拳也是如此!今天,我說的這種太極拳最高境界:空空妙妙最難求!空空妙妙最難求,是太極拳最高的境界,就是一種輕靈境界,行拳走架,能輕靈,才能做到這種空空妙妙最難求!今天說的輕靈,是要求身法也輕靈,步法也輕靈!只有做到身輕靈,步法輕靈,人身體整個軀幹都很輕盈,輕靈。、在打拳這種狀態下,才能有這種空空妙妙最難求!
  • 陳氏太極拳小架拳之 起勢
    2006年莫海益結識了啟蒙老師張來,隨其學習陳氏太極拳大架,開啟了陳氏太極拳的啟蒙之旅。       2009年莫海益有緣認識陳淑麗老師,進而,有幸遇到陳氏太極拳小架拳。                  2013年,莫海益有緣拜識戎燕彬老師,並跟隨其系統學習陳氏太極拳小架拳械至今,自此,陳氏太極拳小架拳便成為其一生的想往與追求。
  • 太極拳裡悟出的人生哲理
    現在我練了幾個月啦,學了二十四式,堅持打太極拳使我心情舒暢,意念專一,而且體質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感覺身體有力,精神飽滿,咽炎減輕了,肩周也不常痛了,這也成為我堅持打太極拳的動力。現在,每天迎著早晨新一輪太陽,呼吸新鮮的空氣,與拳友們一起,從太極起勢到金剛搗錐,從白鵝亮翅到青龍出水,從掩手錘到十字腿……一招一式皆中矩中規,一絲一毫均清清朗朗,舉手投足間心曠神怡。
  • 太極拳 就是兩個動作!陰陽調和
    太極拳只有兩個動作----起式和收式,一陽一陰的關係。 我心裡一震,忽然感悟了些東西,太極拳就是這麼簡單,起式,然後落下收式。而人生,看起來繁雜的一切,其實又何嘗不是這麼簡單?有些事何必糾結於心?有些人何必糾纏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