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丁」指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鑑泉長子吳公儀的兩位上海弟子丁晉三、丁德三親弟兄倆。二人是無錫人,在上世紀30年代來到上海。弟兄倆年齡相差較大(相差十歲左右),性格也不同。
弟弟丁德三(1915——1999年)比哥哥丁晉三更早學拳於吳公儀,他1942年拜於吳公儀門下學吳式太極拳。
上海的吳式太極拳是吳鑑泉於1928年到上海傳授的。1932年吳鑑泉在上海成立鑑泉太極拳社,1935年在上海西藏路青年會十樓建造鑑泉廳,為學員提供了學練場所。1937年,吳公儀奉父命在香港成立鑑泉太極拳分社,擔任社長。1942年在香港淪陷前回上海,擔任鑑泉太極拳社社長。
丁晉山因患病(腹水),經弟弟丁德三介紹,拜入吳公儀門下,學習吳式太極拳。丁晉山學拳後,逐漸開始恢復健康,這堅定了他學拳的信心。
丁晉山、丁德山兄弟二人雖然年齡差異大,但關係非常親密,從無臉紅爭吵的情況出現。二人從吳公儀學拳基本都是去西藏路青年會十樓,有時候二人到南京路的精武會練拳,吳公儀也在那裡教課。二人還曾跟吳鑑泉學過拳,得到過指點。
吳公儀離滬赴港後, 弟兄倆跟從吳鑑泉弟子趙壽村、 吳耀宗兩人繼續研習,跟趙壽村學拳時間更多一些。據說,吳公儀赴港之際,曾特意關照趙壽村,好好照顧「二丁」。
丁晉山後來開場授徒,靠教拳為生。丁德山在毛紡廠工作。後來在彭澤路花園和河濱大樓一帶教拳。
丁晉山大約是1978年去世的。他的太太一直感嘆,如果丁晉山沒有學太極拳,可能36歲就走了。
丁德三多年勤習太極拳、械及推手,在上海授拳數十年,流聲滬上。
他在晚年結合年輕時學的內家心法,從太極化勁中悟出來的空勁。 2019年,在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傳統委員會和僑愛公益之家的支持下,丁德三的傳人成立了「丁德三拳友社」,繼續吳式太極拳的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