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7日 14:23 來源:廣州日報
參與互動給不給熊孩子手機真是個世紀難題
去參加學校的講座,專家說:「欲毀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回到家孩子卻說:「沒有了手機,我就是個殘疾人。」給不給熊孩子手機,這真是個世紀難題!
我家的小嘉同學自從小學三年級時,以放學聯繫方便為由買了一部普通手機,六年級時因自認為學習成績好,在美國的姑媽託人帶了一部「愛瘋」和IPAD作為獎勵,但暑假去旅遊時在寧波將還未焐熱的「愛瘋」落在了計程車上賴著不願回家都沒找回來,一夜回到了從前。初一期末考了個喜人的成績,又索要新手機,為了獎勵學習進步,我給她買了一部高配的國產手機,為此,我也完美地為自己挖了一個坑,從此開始了與手機鬥智鬥勇的日子。
晚上做作業時,手機不離手,美其名曰和同學討論作業,由單聊逐漸擴充到群聊,儘管聽起來也確實是在聊作業,但是每天一點作業都要磨蹭到三更半夜,既影響作業質量,也影響睡眠。定的手機使用規定不執行,收手機不給,橫豎都拿她沒辦法。有一天晚上半夜起來,發覺小嘉同學在被窩裡玩手機遊戲,氣得我心裡默念三次「親生的」,否則真恨不得把她扔出去餵大灰狼了。
因家長群裡有多個家長反映自家孩子都有以上症狀,班主任大義滅親地說:「我來沒收手機,暫替他們保管,期末考試後再還給他們。」家長都拍手稱快。第二天班主任在群裡顯擺戰功,沒收了三十多部手機,分兩個袋子裝回家,在家裡用三個帶鎖的柜子封存了。本以為還孩子一個清靜的學習世界了,誰知當天晚上三十多部手機的鬧鈴從半夜兩點開始此起彼伏,幾乎每隔半小時就鬧一次,一直鬧到天亮。班主任好不容易哄睡的雙胞胎女兒先後被鬧醒了,一整晚都在哄娃和關鬧鈴中折騰。幾近崩潰的班主任又將手機還給了每個同學,她說再這麼保管下去,她全家人都會被鬧瘋了。
手機的監管任務又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於是我們重擬了一份由小嘉籤名的手機使用協議,但執行沒幾天就走樣了,一會說英語要查單詞,一會說數學需要「家長幫」,做作業時以各種看上去合理的要求要回手機,一邊掛著QQ一邊磨著作業。收手機更是引發家庭大戰,不吃不喝不睡不寫作業,反鎖在房間裡不出來,任你喊破天就是不睬,實在氣不過,我砸了她的手機,這可摸了老虎屁股一般地發瘋了,哭天喊地,直接鑽衣櫃裡了……暴風雨過後,可憐我還得給她到處找地方修手機,買新的還不要,因為手機裡的遊戲帳號記不住了,只有舊手機才能登錄,最後找遍全廣州的維修店實在是沒有人能修好,只能買個新手機才肯罷休。折騰到我崩潰,崩潰到我懷疑人生。
有一次出差去廈門,和老同學在海邊的一家泰國餐館吃飯,多年沒見的我們聊的就一個話題:怎樣與手機鬥智鬥勇。望著餐廳外濤濤的海平面,我們傾倒的卻是滿心的苦水,同學委屈地訴著苦:「我兒子段位更高,收了他手機,學校的活動故意不參加,說是看不到手機裡的通知;斷了家裡WIFI,他能解鎖鄰居家的WIFI密碼。什麼招都不好使,說不得管不得,一說就炸。倒是他對付我的招跟景德鎮的瓷器似的,一套一套的。」兩個「同病相憐」的媽媽唯有互相安慰和鼓勵。
這些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最近看了《陪讀父母》,梅婷演的李娜對付她兒子的那些招,都是我曾經用過的,她對孩子的那些無奈和焦慮,也是我經歷過的。當她與兒子發生衝突後她在洗手間裡哭著說「小的欺負我,老的也欺負我,怎麼就沒一個人心疼我」時,看到這場景我也淚流滿面。說實話這種崩潰的時候我也經歷過,甚至崩潰到我懷疑這孩子是親生的嗎,還是當年在醫院抱錯了?
看了《陪讀父母》後,我稍感安慰,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有時候實在是想不通,曾經乖巧貼心的小天使怎麼轉瞬間變成了女魔頭,就像被魔鬼附身了似的。當被氣得七竅不通時,總是咬牙切齒地想:這麼個破孩子,誰要誰拿走。結果晚上真的夢見孩子被人帶走了,怎麼也找不著,傷心欲絕地哭醒了,起床推門進去看到孩子安然無恙四仰八叉地熟睡著,幸福感又油然而生,頓時感到以前所有的折騰變得有意義了。
馬上就要天亮了,新的折騰又將開始…… (大小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