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35樓丟礦泉水瓶,路人嚇倒後骨折,法院判決賠9萬,解氣!

2021-01-08 糖果的媽媽

「人之初,性本善」,在很多人眼中,孩子是最單純善良的,即使他們真的做錯了什麼,我們也會因為孩子的「無知」而原諒他們。

可就像騎著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帶翅膀的也不一定都是天使,一些熊孩子正在利用著他們的「年齡優勢」做壞事。

熊孩子35樓扔礦泉水瓶致路人骨折

這天下午,庾大娘正在小區散步,但沒想到天上突然掉落一個礦泉水瓶。

礦泉水瓶落地時與地面發出了巨大的聲響,這直接把庾大娘嚇得摔倒,導致其粉碎性骨折。

事後,庾大娘才知道這是一個讓她粉碎性骨折的水瓶,是一個熊孩子從35樓的高空拋下的。

孩子的爸爸和庾大娘的家屬一起看了監控後,賠付了庾大娘1萬塊錢的賠償金。

但庾大娘的傷勢卻沒有想像中樂觀,經醫生診斷庾大娘右側股骨轉子間粉碎性骨折、高血壓病Ⅲ級(極高危組)、右側眼眶骨折。

前前後後一共住了60多天院,庾大娘的親屬找來相關機構鑑定傷情,庾大娘的情況已經構成了十級傷殘。

這次法院幫你「管孩子」

庾大娘再次找到孩子的監護人,但這次監護人卻拒絕賠付,庾大娘一氣之下直接把熊孩子和熊孩子的家長告到了法院。

經法院判決,孩子的監護人需要賠付給庾大娘醫療費、護理費、鑑定費、精神損失費等合計92512.29元。

不少網友對這樣的判決結果紛紛叫好,既然自己不管孩子,那就讓法院幫你管孩子吧。

35樓是什麼概念,正常來說普通住宅一層的高度在2.8m左右,35*2.8=98m,這也就是說這個孩子在近乎100m的高空拋下一個水瓶。

一瓶空礦泉水瓶的水瓶重量為0.018kg,按照公式,物體落地時的動能=物體的質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0.018kg*9.8m/s*100m=17.64焦耳,這威力雖然不算大,但也絕算不上小。

孩子爸爸應該慶幸的是這個礦泉水瓶沒有直接砸在庾大娘的身上,不然賠的恐怕就不是這9萬塊錢了。

熊孩子的出現,其實是家長的縱容

孩子可能不懂事,但大人呢?他們也不懂事嗎?

熊孩子實際上就是大人縱容下的產物,有的家長總覺得孩子是小打小鬧、無傷大雅,可這樣縱容的行為,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的「做惡」。

鄰居家的孩子和我差不多大,小時候他經常會偷我們的零食,我們幾次去他家告狀都沒有什麼結果。

因為在這位家長眼中,孩子的偷只是玩鬧,更何況自家的孩子也沒有吃虧,但誰隨著孩子的長大,他的膽子更大了,漸漸開始把手伸向了家裡……

不是有一句話嗎?如果你自己不教育你的孩子,那麼早晚有一天這個社會會替你教育孩子。

面對孩子的「惡」,我們不應該袒護,更不應該縱容,孩子是還小,但我們已經不小了。

孩子的錯誤總有人要買單,這次熊孩子高空拋物案件,法院的態度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除了父母的縱容,孩子的壞情緒也是原罪

我們常說像孩子一樣無憂無慮,似乎在大人眼中孩子就沒有任何煩惱。

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雖然孩子的世界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他們也會有屬於自己的煩惱。

大家試著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我們當初也並不是那麼「無憂無慮」,所以孩子們也會和大人一樣出現「壞情緒」。

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控制情緒的能力並不成熟,所以當壞情緒出現時,他們需要發洩出來,而這些發洩方式就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每個人的壓力源都不同,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突然提高的音量、他人的一個掃視,都可能成為孩子壓力的敏感源。

給孩子造成壓力,而這些壓力往往需要孩子們通過身體才能釋放出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遇到壓力時會大吼大叫,或反覆跺腳。

如何幫助孩子控制「壞情緒」

面對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我們家長又能做些什麼呢?

當孩子出現「發脾氣」的徵兆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冷靜下來,比如拿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轉移注意。

但卻絕不能因為孩子的「耍無賴」而沒有底線的妥協,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不被滿足就發脾氣的習慣。

其次,我們要尋找導致孩子情緒失控的「壓力源」,從源頭解決孩子的壞情緒。

最後,我們要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教會孩子如何疏解情緒,如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不要直接發脾氣而是要告訴爸爸媽媽。

學會給孩子立規矩

孩子可以有壞脾氣,但絕對不能有「壞心眼」,家長要早早幫助孩子樹立道德觀,給孩子立規矩。

李玫瑾教授提出:三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時期。

2歲前孩子的自主意識並不強,這也是孩子最「好帶」的時候。

2歲後,孩子們進入了「規則敏感期」,他們有了自我意識,這可能讓孩子做出一些反抗行為。

這種「規則意識」將在3-5歲之間不斷的發展,所以在6歲之前家長必須給孩子立好規矩。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孩子一看電視就沒完沒了,這時我們就要和孩子提前立好規矩,如每天飯後看一個點電視或2集動畫片。

當孩子沒有遵守規矩時,你應該做出相應的懲罰,如第二天減少觀看時間。

如果孩子十分聽話,看完電視主動關閉,家長也要對其進行鼓勵和獎勵,幫助孩子強化這種規則意識。

我們在制定規矩時不用疾言厲色,但態度卻一定要堅決,我們要讓孩子知道這並不是玩笑。

立規矩並不是束縛孩子,相反懂得守規矩的孩子才更能擁有自由。

都說沒有熊孩子,只有熊父母,如果你不想有個熊孩子,那麼就一定要讓以身作則。

如果你給孩子規定10點前睡覺,而你自己卻12點還在玩手機,那麼孩子必定會產生不服的心理。

立規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家長態度堅定,孩子早晚能守好規矩。

別溺愛孩子,你知道他們所有無理的要求,都只是在試探你,真正的愛應該是有原則的。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女子1萬元寵物狗未繫繩嚇倒太婆致傷殘 賠付14萬
    謝婆婆住院半個月後,出院診斷為骨折、骨質疏鬆症,雷女士支付了5萬多元的治療費。經司法鑑定所鑑定,謝婆婆為九級傷殘。在小區遛狗,卻沒為寵物系上犬繩,謝婆婆認為,雷女士應承擔全責,繼續賠償各項費用共計9萬餘元。雷女士堅持承擔50%的責任。協商不下,謝婆婆將雷女士告到成都龍泉驛法院。8月2日,華西都市報記者獲悉,法院判決,主人沒有按規定使用犬繩牽領寵物狗,違反了相關規定。
  • 女子遛狗不拴繩嚇倒老人 沒碰到人還是賠了14萬
    為此,狗主人雷女士支付了5萬多元治療費用。隨後,謝婆婆將雷女士告到龍泉驛法院。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獲悉,法院判決,主人對這隻寵物狗沒有按規定使用犬繩牽領,違反了相關規定,雷女士作為飼養人應承擔侵權責任,為此認定雷女士承擔全責,賠謝婆婆8.58萬元。加上已經支付的5萬多元治療費,雷女士為此要賠償14萬元左右。
  • 患兒燙傷因診療過錯致手指彎曲遲遲未獲賠,院方:等法院判決
    患兒燙傷因診療過錯致手指彎曲遲遲未獲賠,院方:等法院判決 澎湃新聞記者 李思文 實習生 易婷 2020-07-09 06:33
  • 高校研究生實驗時發生爆炸事故,法院判決:校方有嚴重過失,賠償162萬!
    2020年12月28日,這場持續4年無果的東華大學實驗室爆炸案在上海市長寧區法院一審宣判:東華大學因有明顯過錯,存在重大過失,需向受害學生郭宏振賠償醫藥費等各部分類費用162萬多元。
  • 央視《今日說法》:「樓前樓後」
    央視一套7月11日《今日說法》:「樓前樓後」為了自己女兒騙走了媽媽的房產 祖孫三代的兩起官司2010年6月3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的一起案件,原告是一位85歲的老太太,叫陸秀英。她告的是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
  • 騎行過減速帶被彈飛,修復三顆門牙花費1.7萬,該找誰賠?
    7月9日上午,高女士講述了發生在2018年9月21日傍晚的驚魂一幕,她說當時沒注意到水泥減速帶,她與電動車騰空落地以後又彈了起來,她的嘴巴和下巴著地後,身體又因慣性翻了個跟頭。「水泥減速帶前面並沒有什麼提醒的標誌,路燈(的燈光)還被大樹給擋住了,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這場意外。」高女士說,水泥減速帶橫跨整條道路,長五六米,寬約40釐米,高約20釐米,她認為這就是一個安全隱患。
  • 法院天地 | 遛狗不拴繩致老人被嚇摔倒骨折,海口中院這樣判
    2018年2月19日早晨7點20分左右,汪某在海口市秀英區永萬路人行道內晨練,從北到南倒著走進行鍛鍊,突然一隻大黑狗從汪某旁邊穿過,汪某受到驚嚇,向後摔倒。大狗的主人祖某也在現場,經報警後祖某與汪某一起到醫院治療。經診斷:汪某的左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左尺骨莖突骨折。祖某當時墊付了醫療費1371.5元。
  • 男子跳樓砸死婆孫倆 父母連帶判賠106萬背後的「愛與恨」
    2019年6月1日下午5點多,兒子侯澤從33樓跳下,砸死了樓下遛彎的婆孫倆,二審判決侯澤父母賠付對方106萬。事發後,兩個家庭均搬離了住處,自我療傷。對於侯勇來說,他們面臨的不僅有百餘萬的經濟壓力,還有兒子不明不白跳樓的心結。一年來的輾轉反側,始終找不到答案。「我們不該恨他麼,走就走吧,還連累這麼多人。」
  • 黑犬沒綁好釀死亡車禍 狗主人判賠家屬441萬
    莊某的妻子及2名未成年子女,要求楊某賠償3人殯葬費、扶養費以及撫慰金等費用總計782萬多元(新臺幣,下同),今天(9日)法院判決,楊某應賠441萬餘元給家屬。 判決內容指出,事發後,楊某在警詢及檢察官訊問時即自首,並自白供稱,那隻黑狗的確是其飼養,不小心讓狗跑出去,才造成車禍並使騎士傷重不治。 楊某向法官辯稱,「憨豬」跑出去,害莊某摔車致死是意外。
  • 法院判決不準離婚 分居又滿一年終被準
    【摘要】 自2019年9月法院判決不準予原告徐某霞與被告汪某海離婚以來,原被告分居至今,雙方互不往來,也未曾聯繫,經調解,雙方感情確無和好可能
  • 浙大女生西湖景區被猥褻殺害,法院判景區賠17萬;家屬:擬上訴
    備受關注的「浙大女生靈隱蓮花峰景區遇害案」又有新進展——1月5日,受害人小譚的父親譚先生告訴華商報記者,1月4日下午,他們起訴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靈隱管理處未盡安全保障義務致女兒遇害一案在西湖區人民法院宣判:法院認定景區對小譚遇害負有10%的管理責任,判決景區賠償家屬各項損失17萬餘元,其中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
  • 砧板意外滑落砸死人 死者家屬索賠139萬餘元
    ,法院一審判決租客承擔全部責任,但租客也因過失致人死亡罪在監獄服刑。    砧板掉落把路人砸死  寶安法院一審查明,去年8月16日晚,被告周某剛做完晚飯,將砧板洗淨,豎立放置在其所租住的龍華新區民治街道某出租屋1304房陽臺防盜網下面的塑料板上,約半小時後,砧板從防盜網縫隙滑落,砸中樓下經過的路人楊某頭部,後者現場經搶救無效死亡。
  • 拒不執行生效判決,法院判他坐牢一年半
    就在7月20日,自貢中院對被告人牟某明犯拒不執行判決罪一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大安區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牟某明犯拒不執行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2017年,大安區法院對倪某榮與牟某明借款糾紛案作出判決,判決牟某明給付倪某榮借款本息884萬餘元。2018年2月,執行法院向牟某明送達報告財產令。同年5月,法院對牟某明拒不履行義務又不申報財產予以罰款10萬元。
  • 彬州法院: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被判刑!
    近日,彬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審理了一起拒不執行判決案件,對被告人張某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緩刑,緩刑考驗期三年。有力地維護了司法權威。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張某與被害人龍某某租賃合同糾紛一案,彬州市人民法院於2017年12月作出判決,判決解除張某與龍某某之間的磚廠承包合同,由張某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返還龍某某定金、承包費等費用46.03萬元。張某不服上訴,2018年7月,鹹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張某上訴,維持原判。
  • 小偷被當場抓住,卻獲賠6萬多,失主還被捕了
    1 .超市抓竊賊,倒賠6.6萬一男子三次光顧一家超市行竊,第一次盜走價值1500多元的洗髮水沐浴露,第二次沒得逞,第三次被抓住。據超市方反映及監控視頻顯示,這個涉嫌盜竊的男子被抓住後口出狂言,被超市方控制,並要求賠償,同時超市方報案。
  • 老人撿走門前紙箱子,賣9元被判賠1萬,快遞放到地上就是你的嗎?
    這個東西不值錢,我把紙箱給賣了9塊錢,由於張大爺主觀上沒有盜取的故意,所以派出所對張大爺,沒有進行刑事立案。儘管說在刑事追責方面放過了張大爺,民事賠償這個是少不了的。美容公司把張大爺送到了法院讓他照單賠償,最近北京西城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認為美容公司,你收了貴重的東西,你放到你的門口,也不往家裡拿這個是有過錯的,要承擔40%的責任。
  • 法院:通訊公司分公司承擔40%責任賠償9.74萬
    法院提供   人在外地出差,手機突然沒信號,以為是手機故障,出差歸來才發現是手機號被人冒名補卡。  3天內,犯罪嫌疑人藉助手機號所綁定的支付寶、銀行卡等,轉款、消費達24萬餘元。  案件發生後,手機用戶將移動公司告上法庭。
  • 法院生效判決強制執行申請書
    法院生效判決強制執行申請書申請人:xxxxx、性別:男、名族:漢族、xx年7月19日出生、x省x縣人,高中文化,退役軍人,住:x省x縣xxxxxx驛鎮xxx村委會xx站村xxxxx號。2、依法強制執行被申請人的逾期付款利息 元(自2017年9月9日至判決生效之日2020年6月1日,利息按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計算);3、依法強制被申請人給付遲延履行利息 元(自2020年6月6日起暫算至2020年11月20日,計算至實際支付之日,按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計算);4、本案的執行費用依法由被申請人全額承擔。
  • 【法案故事】小學生課間玩鬧磕傷門牙,家長索賠2萬,法院怎麼判?
    【法案故事】小學生課間玩鬧磕傷門牙,家長索賠2萬,法院怎麼判?案情簡況:小武(化名)和小軒(化名)系嵩明某小學的同班同學。2019年6月,小武和小軒在課間嬉戲玩耍時,小軒不小心摔倒,導致兩顆門牙受損。小軒受傷後,先後到醫院檢查3次。
  • 法院怎麼判?
    傷者將一起去摘馬蜂窩的朋友告上大足區法院,索賠42萬餘元。去年9月12日18時左右,王某及其朋友彭某、唐某各自開車一起到農家樂摘馬蜂窩,到達目的地後,看見蜂窩附近有馬蜂出入、飛舞,唐某就打電話叫其朋友劉某送一瓶殺蟲劑過來。當劉某將殺蟲劑送到後,王某、彭某即準備爬樹摘蜂窩。劉某和唐某在一旁聊天,唐某還用手機對摘蜂窩過程進行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