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毛澤東書信 領略偉人風採

2020-11-29 人民網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毛澤東一生寫過很多書信。這些書信,有長有短,涉及內容廣泛。研讀這些書信,我們能體會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崇高品格與博大胸懷。

深刻厚重

毛澤東的書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表達他的思想和政治主張的。

1920年12月1日,毛澤東給蔡和森等人寫信談到:「共產黨人非取政權,且不能安息於其宇下,更安能握得其教育權?……俄國式的革命,是無可如何的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個變計,並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棄而不採,單要採這個恐怖的方法。」毛澤東這封信,論說深刻,內容極為厚重,在中國共產黨建黨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

1930年1月毛澤東寫的一封信,是他深刻厚重書信的代表。1929年末,在敵人的不斷「圍剿」中,紅軍屢次失利,處境十分困難,隊伍中產生了一種悲觀情緒。1929年末和1930年初,林彪給毛澤東寫了兩封信,流露出悲觀情緒,懷疑「井岡山紅旗究竟能打多久?」毛澤東覺得這個問題有代表性。為了消除紅軍中的悲觀情緒,1930年1月5日夜,他在古田賴坊一家店鋪的閣樓上給林彪寫了回信。

毛澤東在信中指出悲觀情緒的危害之後,直截了當批評林彪信中的觀點,說:「我覺得是於中國革命不適合的。」毛澤東在信中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個字形容當時的革命形勢,指出全國都布滿了乾柴,很快就會燃成烈火。毛澤東在信的末尾以磅礴的激情寫道:「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來到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地平線上遙望海中已經看得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這可能是毛澤東一生中寫的最長的信,有六七千字。這封信,分析深刻,分量很重,是毛澤東形成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重要論述之一。

簡潔明了

毛澤東寫長信,是為了闡述自己的重要思想。一般情況下,毛澤東寫信,總是簡潔明了,並且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筆法。寫公函一類書信,他能幾個字說明白,決不多寫一個字,能一句話寫清楚,決不多寫一句話。這是毛澤東務實作風在書信藝術上的體現,也與當時的環境條件有關。這樣寫信,能準確傳達他的意見和命令,還能起到保守機密的作用。有這樣一個故事:井岡山鬥爭時期,任紅軍醫院書記的曾志有一天收到了毛澤東的一封親筆信,信上就寫了一句話:你務於今天下午趕到我這裡。曾志到達時,毛澤東正指揮部隊準備出發,見了曾志說:「你去問賀子珍。」曾志一問賀子珍才知道,是要調她隨部隊行動。毛澤東這封只有一句話的書信,起著保守秘密的作用。就在曾志離開紅軍醫院不久,國民黨軍隊偷襲紅軍醫院,將紅軍醫院工作人員和病員全部殺害。就此細想,毛澤東這封一句話的信有著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能保守紅軍行動機密的作用。即使此信不慎遺落敵手,敵人也不會從這封信中得知紅軍的行動。這封信可以說是毛澤東書信中簡潔的典範。

明了,是毛澤東書信藝術的另一個特點。他寫信,直擊主題,清楚明白。1929年11月28日,在中央蘇區的毛澤東給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宣傳部部長的李立三的一封信中寫道:「我知識饑荒到十分,請你時常寄書報給我,能抽暇寫信指導尤幸。」這封信,只有三句話,但期望得到精神食糧的意思非常明確。同一天,毛澤東在致中共中央的信中寫道:「四軍黨內的團結,在中央正確領導之下,完全不成問題。陳毅同志已到,中央的意思已完全達到。惟黨員理論常識太低,須趕緊進行教育。除請中央將黨內出版物(《紅旗》《列寧主義概論》《俄國革命運動史》等,我們一點都未得到)寄來外,另請購書一批(價約百元,書名另寄來)……」這封信只有幾十個字,但意思明了:四軍黨內團結,陳毅已傳達了中央意見,黨內需要加強教育,盼望中央寄來書報。

區分對象

毛澤東寫信,根據對象的不同採取不同的筆法。給黨內同志寫信,毛澤東沒有客套話,開門見山,直達己意。1936年12月20日,毛澤東致彭雪楓的信直接寫道:「致百川(即閻錫山)先生信閱後即送交,並求回信。建立電臺交通、吉縣延長徒步交通及晉陝通商關係,務須即辦,不可延緩。以後往華北交通多須通過晉境,請與閻先生妥商,得其同意。」「你在外間交接,態度務須誠懇,立場務須堅定,用費務須節省。」1948年8月15日,毛澤東致吳玉章的信也是開門見山:「現在沒有什麼毛澤東主義,因此不能說毛澤東主義……有些同志在刊物上將我的名字和馬恩列斯並列,說成什麼『馬恩列斯毛』,也是錯誤的。」

但是,毛澤東給黨外人士寫信,字裡行間卻恭敬有加。1949年,毛澤東給宋慶齡寫的一封親筆信,充分表達了對她的尊敬:

慶齡先生:

重慶違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誠,與日俱積。茲者全國革命勝利在即,建設大計,亟待商籌,特派鄧穎超同志趨前致候,專誠歡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駕蒞平,以便就近請教,至祈勿卻為盼!專此。

敬頌

大安!

毛澤東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宋慶齡收到這封信,為毛澤東的誠意所感,遂由鄧穎超陪同來到北平,毛澤東親自到前門火車站迎接。這封信也成為毛澤東傾心統一戰線工作的佳話。

毛澤東寫信的抬頭稱謂和結尾敬語,根據不同對象而有所區別。給黨內同志寫信,毛澤東在信的抬頭從來不使用舊式稱呼,一律稱同志。稱同志的信,也有一點兒不同。對於和自己長期共事、較為熟悉的人,大多數情況下,毛澤東是不提姓而只提名字,之後加上同志二字,如:「少奇同志」「恩來同志」等。這樣寫,有一種親近感。對於黨內老資格者,毛澤東寫信的抬頭時常稱「老」,如給徐特立寫信稱「徐老」等。而對於此外的黨內其他人,毛澤東一般是把人的全稱寫上,如「吳玉章同志」「雷經天同志」等;給多人的信,則列出每個人的姓名之後,加上同志二字。有時軍情緊急,則只寫多人的姓,如「林、羅、劉」(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敬語大都是「此致」「敬禮」。毛澤東給黨外人士寫信,抬頭一般沿用舊式尊稱,大多數寫對方的字,加上先生或者職務,結尾加上舊式敬語。如給黃炎培和陳叔通寫信,稱「黃任老、陳叔老」;給蔡元培寫信,稱「孑民先生左右」;給柳亞子寫信,抬頭用「亞子先生」等。信的結尾常常使用當年文化人常用的問候語,如「敬頌」「勳祺」「興居佳勝」「大安」「日綏」等,落款用謙詞:毛澤東拜啟。

給自己的親屬寫信,毛澤東很注意輩份和關係。給自己同輩人毛宇居寫信,抬頭稱「宇居兄」,結尾寫「順問」「康吉」。給自己兒子寫信,則直接稱名。毛岸英犧牲後,毛澤東給兒媳劉思齊寫信抬頭稱「親愛的思齊兒」,結尾使用「祝好!」毛澤東這樣寫,更適宜於當時寫信人與受信人的關係,更適宜於受信者的身份。

質樸無華

毛澤東寫信質樸無華。這是對傳統優良文風的繼承,也是他實事求是思想方法和個性品格在寫信時的體現。

1937年6月,毛澤東致何香凝的一封信中寫道:「承贈筆,承贈畫集,及《雙清詞草》,都收到了,十分感謝。沒有什麼奉答先生,惟有多做點工作,作為答謝厚意之物。先生的畫,充滿鬥爭之意,我雖不知畫,也覺得好。今日之事,惟有鬥爭乃能勝利。先生一流人繼承孫先生傳統,苦鬥不屈,為中華民族樹立模範,景仰奮興者有全國民眾,不獨澤東等少數人而已。承志在此甚好,大家都覺得他好,望勿掛念。十年不見先生,知比較老了些,然心則更年青,這是大家覺得的。看了柳亞子先生題畫,如見其人,便時乞為致意。像這樣有骨氣的舊文人,可惜太少,得一二個拿句老話說叫做人中麟鳳……」這封信不長,卻表達了對何的感謝和讚譽,用語質樸,恰如其分,親切自然,大方得體,如清水芙蓉,坦然率直,質樸無華。

毛澤東1949年1月20日給陳嘉庚發去一封信,邀請他回國參加即將召開的新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國是。信中說:「中國人民解放鬥爭日益接近勝利,需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團結全國人民及海外僑胞力量,完成中國人民獨立解放事業。為此亟待各民主黨派及各界領袖共同商討。先生南僑盛望,眾望所歸,謹請命駕北來,參加會議。肅電歡迎,並祈賜復。」這封信,沒有任何華麗詞彙,質樸的文字飽含誠懇。陳嘉庚接電後,異常激動,當即復電同意回國參加政協會議。

儒雅得體

毛澤東的書信經常自然展現出他深厚的古文功底,盡顯一代偉人的儒雅風度。

毛澤東針對特定的對象,時常使用文言文寫信。他對文言文的應用,得心應手,非常自然。例如毛澤東《致閻錫山》(1936年5月25日)、《致楊虎城》(1936年8月13日)、《致傅作義》(1936年8月14日)等,就使用了文言或半文言,讀這種書信,決無故弄玄虛之感,反而覺得儒雅、得體。1936年8月14日毛澤東致傅作義的信也體現了這一點。毛澤東的信中有這樣的文字:「涿州之戰,久耳英名,況處比鄰,實深馳系……日本帝國主義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先生北方領袖,愛國寧肯後人?保衛綏遠,保衛西北,保衛華北,先生之責,亦紅軍及全國人民之責也。今之大計,退則亡,抗則存;自相煎艾則亡,舉國奮戰則存。弟等頻年呼籲,要求全國各界一致聯合,共同抗日,組織國防政府、抗日聯軍。幸人心未死,應者日多,抗日圖存,光明漸啟。」 毛澤東這封信,文白相間卻詞真意切,推心置腹,每句話都十分精當,且飄動著一種儒雅之風。毛澤東1949年9月30日寫給他當年老師符定一的信也是如此,信中寫道:「既接光儀,又獲手示,誨諭勤勤,感且不盡。德芳返平,託致微物,尚祈哂納。世局多故,至希為國自珍。肅此。」這封通篇文言的信,表現了毛澤東對他老師的尊敬之情,也體現了毛澤東的儒雅之風。

博大情懷

毛澤東書信展現出他的博大胸襟,又情真意切。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毛澤東關愛同志的信。1961年8月25日,毛澤東給胡喬木的信,就展現出他對同志的關心愛護。他在信中寫道:「你須長期休養,不計時日,以愈為度。曹操詩云:盈縮之期,不獨在天。養怡之福,可以永年。此詩宜讀。你似以遷地療養為宜,隨氣候轉移,從事遊山玩水,專看閒書,不看正書,也不管閒事,如此可能好得快些。」在這封信裡,毛澤東引用曹操的詩句,勸自己的秘書胡喬木好好養病,關愛之情溢於言表。

毛澤東1965年寫給鄧穎超的信,則以生動詼諧的語言表現出對鄧穎超的尊敬,以及二人親密無間的同志關係。信的全文是:

鄧大姐:

自從你壓迫我寫詩以後,沒有辦法,只得從命,花了兩夜未睡,寫了兩首詞。改了幾次,還未改好,現在送上請教,如有不妥,請予痛改為盼!

毛澤東

九月二十五日

毛澤東寫這封信的緣由是,1965年夏,鄧穎超在一次陪同毛澤東會見外賓後,問毛澤東是否有新的詩詞,並說:「很久沒有讀到主席的新作品,很希望能讀到主席的新作品。」毛澤東把鄧穎超的話記在心裡,於是有了這封信。毛澤東的信,抬頭即不一般。從稱謂上講,毛澤東在書信裡,對於黨內的人,最多的是稱同志,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黨內通信中,幾乎都是稱呼同志。而在這封信中,毛澤東卻直呼年紀比自己小的鄧穎超「鄧大姐」,這讓我們讀來既感到莊重、親切,又能體會到鄧穎超在黨內的威望。毛澤東在信的開頭即以幽默的語言寫道:「你壓迫我寫詩。」從這一句中即可看出,毛澤東在與鄧穎超相處中,是經常開玩笑的,他與周恩來、鄧穎超的關係非常和諧。毛澤東在信中還詼諧地說:「沒有辦法,只得從命。」這封信雖然不足60字,卻讓人感到毛澤東謙虛、親和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對鄧大姐的尊重。

毛澤東給自己兒子寫的信則表現出他對於子女的真情關愛。1941年1月31日,毛澤東給他兩個兒子的信中寫道:「你們長進了,很歡喜的。岸英文理通順,字也寫得不壞,有進取的志氣,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們建議,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政治是要談的,但目前以潛心多習自然科學為宜,社會科學輔之。將來可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為主,自然科學為輔。總之注意科學,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人家恭維你抬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你們有你們的前程,或好或壞,決定於你們自己及你們的直接環境,我不想來幹涉你們,我的意見,只當作建議,由你們自己考慮決定。總之我歡喜你們,望你們更好。」

從毛澤東這封信中可以看到,他博大的胸懷中亦裝著豐富細膩的兒女親情。在這封信中,毛澤東對兒子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但更重要的是告誡兒子兩件事:一是趁年輕,多學習自然科學。二是如何辯證地看待別人對自己的抬舉和恭維。信中還對於這兩個告誡作了詳細、辯證的解說。這封信,至情與至理交織在一起,讀來真切感人。

書無不盡

古代文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書記第二十五》中針對書信的寫作,提出了八字要求:「詳總書體,本在盡言。」八個字的核心點是兩個字:「盡言。」人們寫信,不論是敘事、告知、說明,還是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都如同與人當面說話,表現了一個人的品格和作風。一封書信,實際上已經把寫信者的品質、面貌、風格,展現給讀信者。

毛澤東一貫倡導,同志之間,朋友之間,要坦誠相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直抒胸臆,什麼話都可以直說。即使面對的是統戰對象、尊敬的師長講話,也不能吞吞吐吐,繞來彎去,讓人不明就裡,不知你要表達什麼。毛澤東本人在與同志、朋友、同道者相處中,就是坦誠相見,知無不言。他寫信,也同他與人相處一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真正做到了劉勰所說的「盡言」。

1936年12月1日毛澤東率領紅軍19位將領給蔣介石寫的信,是「盡言」「直言」的典範。信中在列舉蔣介石不顧抗日之民族大義,一味進攻紅軍的事實後,大義凜然地向蔣介石直言:「夫全國人民對日寇進攻何等憤恨,對綏遠抗日將士之援助何等熱烈,而先生則集全力於自相殘殺之內戰。然而西北各軍官佐士兵之心理如何,吾人身在戰陣知之甚悉,彼等之心與吾人之心並無二致,亟欲停止自殺之內戰,早上抗日之戰場。即如先生之嫡系號稱勁旅者,亦難逃山城堡之慘敗。所以者何,非該軍果不能戰,特不願中國人打中國人,寧願繳槍於紅軍耳。人心與軍心向背如此,先生何不清夜捫心一思其故耶?今者綏遠形勢日趨惡化,前線之守土軍隊為數甚微,長城抗戰與上海『一·二八』之役前車可鑑。天下洶洶,為公一人。當前大計只須先生一言而決,今日停止內戰,明日紅軍與先生之西北『剿共』大軍,皆可立即從自相殘殺之內戰戰場,開赴抗日陣線,綏遠之國防力量,驟增數十倍。是則先生一念之轉,一心之發,而國讎可報,國土可保,失地可復,先生亦得為光榮之抗日英雄,圖諸凌煙,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吾人敢以至誠,再一次地請求先生,當機立斷,允許吾人之救國要求,化敵為友,共同抗日,則不特吾人之幸,實全國全民族唯一之出路也。今日之事,抗日降日,二者擇一。徘徊歧途,將國為之毀,身為之奴,失通國之人心,遭千秋之辱罵。吾人誠不願見天下後世之人聚而稱曰,亡中國者非他人,蔣介石也,而願天下後世之人,視先生為能及時改過救國救民之豪傑。語曰,過則勿憚改,又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從,願先生熟察之。寇深禍亟,言重心危,立馬陳詞,佇候明教。」

讀這封「直言」「盡言」的信,仿佛一股正氣力透紙背,看到義正詞嚴的毛澤東就站在蔣介石面前,向他情理交融地曉以民族大義。

早在1921年1月28日,毛澤東寫給彭璜的信,也是一封典型的「盡言」之作。毛澤東在信中肯定和讚揚彭璜「志高,有勇,體力堅強,朋輩中少見」之後,率直地指出彭的十個缺點。這封信下筆言詞之直,可謂直率誠摯,知無不言,書無不盡,為朋友間書信中罕見。

1948年,作家蕭軍初到延安看到許多壞的現象,就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毛澤東於8月2日復蕭軍信中寫道:「延安有無數的壞現象,你對我說的,都值得注意,都應改正。但我勸你同時注意調理人我關係,要故意地強制地省察自己的弱點,方有出路,方能安身立命。否則天天不安心,痛苦甚大,你是極坦白豪爽的人,我覺得同你談得來,故提議如上。」毛澤東的坦誠,使蕭軍十分感動,並且一生都承認毛澤東是直爽的人。

形象生動

毛澤東寫信,文字形象生動,妙趣橫生,其中有恰當的比喻,有古典今用,有風趣幽默的語言,讓人讀來頗有趣味。

毛澤東的書信中,有許多創新的文句,形象化的修辭手法,表現力極強的語言。如「日本帝國主義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十年酣戰,隨與先生相遇,可謂大有緣矣!然鷸蚌相持,漁人伺其側,為鷸蚌者不亦危乎?」「否則,長城淞滬諸役前車可鑑,日蹙國百裡,雖噬臍而無及矣。」「你懂得很多而時刻以為不足,而在有些人本來只有『半桶水』,卻偏要『淌得很』。……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卻是出風頭第一,休息第一,與自己第一。」「《墨子哲學思想》看了,這是你的一大功勞,在中國找出赫拉克利特來了。」「求喘息謂為和平,待外援名曰待談判。口誦八條,手庇戰犯,眼望美國,腳向廣州。」「此兩事,我都在潑冷水,好在夏天,不覺太冷否?」「我又講了一大篇,無非加一點油,添一點醋而已。」毛澤東的這些生動活潑的語言,無疑增加了他書信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通訊聯繫方式的多樣、便捷,人們手寫信件比過去少得多了。但是,毛澤東書信中所體現的好品格、好文風,因其對今人具有多方面、長久的滋養價值而永遠值得珍視。

原載:《世紀風採》2020年第10期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誕辰120周年 盤點偉人一生中的十大"關鍵詞"
    ,一位疼愛子女的慈父……2013年,是偉人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人民網文化頻道推出特別策劃,細數毛澤東一生中最重要的十大「關鍵詞」。在學生時代,勤奮地讀書,這是一般人多少都能辦到的事情,但毛澤東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不但勤於學習,而且講究實踐;不但善於讀「死」的書本,而且善於讀活的書本,即按照他自己的話說,不但要讀有字書,而且要讀無字書。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主講人】汪建新,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副院長 【講座主題】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偉人家風 【主要內容】 一、嚴父慈母恩難忘,看毛澤東如何孝敬父母 二、算人間知己吾和汝,看毛澤東對楊開慧的深情厚意 三、舐犢未必不豪傑
  • 重溫毛澤東詩詞,緬懷偉人!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的誕辰。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詩詞上,同樣留下了諸多名篇。他的詩詞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間,展示縱橫萬裡的境界,發出吞吐山河、雷霆萬鈞的氣勢。今天,小編特整理出部分毛主席的詩詞,用於追憶我們這位偉大的領袖及詩人。
  • 毛澤東逝世44周年:100張照片,緬懷偉人毛澤東!
    自小,毛澤東便顯現出不凡的見識,17歲,毛澤東離開閉塞的家鄉到更廣闊的天地求學,臨行前給父親留下一首詩:「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圖為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的陪同下前往重慶參加談判。
  • 偉人毛澤東如何讀書?(建議收藏)
    1976年的9月9日,一代偉人毛澤東逝世。 在中外歷史上,像毛澤東那樣酷愛讀書,並且讀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非常罕見。毛澤東的學用之道,大體即在這讀—得—用—巧之間。
  • 讀恩銘書信 仰偉人風範
    在鄧恩銘誕辰120周年之際,重讀鄧恩銘同志的書信,讓我們更加深刻了解革命烈士博大胸襟和偉人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從他親筆書信中,讀懂他的思想,觸摸他心靈跳動的脈搏,感受他對家鄉的無限眷戀與情懷。《鄧恩銘文集》收錄了鄧恩銘家信13封,其中2封原件館藏鄧恩銘故居陳列室,10封原件館藏貴州省博物館,1封原件館藏山東烈士陵園;《災民的我見》《改造社會的批評》《濟南女校的概況》三篇均在一中發表的文章,寫給鄧中夏的工作書信13封,寫給劉仁靜工作書信14封,寫給黨中央《向中央報告》一篇,寫給團中央《關於青島政治群運及團組織情況給鍾英的報告》一篇,工運兩篇《青島大康紗廠全體工人泣告書》《膠濟鐵路總工會代表泣告書
  • 《毛澤東在上海1924》開機 還原偉人兒女情長
    《毛澤東在上海1924》預計明年與觀眾見面,吳天戈接受晨報記者專訪時講述創作思路,稱影片會在貼近現代方面下功夫,從事業、家庭等方面還原「一名正直的青年知識分子的生活」。用現代戲份引出偉人青春 《毛澤東在上海1924》著重描寫了1924年國共合作時期,青年毛澤東在上海從事革命工作和生活的一段經歷。
  • 毛澤東同志與新邵坪上三位故人的書信故事
    有一個學監向他告密說,這份傳單是二年級8班學生毛澤東寫的。而身為一校之長的張幹,也斷定這篇內容充實、自出機杼、議論縱橫、氣勢磅礴的文字是出自毛澤東的手筆。於是,張幹當即決定:要掛牌開除包括毛澤東在內的17名帶頭「鬧事」的學生。  消息傳出以後,曾經為毛澤東講授過修身、教育和倫理學等課程的楊昌濟先生(即楊開慧的父親)對此憤憤不平。
  • 毛澤東逝世41周年,以一首詩緬懷這位偉人!
    1976年9月9日,偉大領袖毛澤東逝世。儘管歲月流逝,但思念和緬懷會愈發沉澱。1949年天安門城樓上一句「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宣告中華民族的尊嚴!今天就以一首小詩,緬懷這位偉人!誕生湖南韶山沖,善讀善思心敞亮,求學長沙交益友,橘子洲頭青春揚。上海南湖留足跡,播下火種赴家鄉,共產主義永追求,秋收起義上井崗。反擊圍剿大長徵,北上抗日曲奏響,三大戰役滅蔣匪,嶄新中國立東方。抗美援朝反霸權,懲罰阿三勇出槍,反擊入侵珍寶島,復我西沙戰海上。
  • 家國情深 毛澤東與張乾等三位故人的書信故事
    有一個學監向他告密說,這份傳單是二年級8班學生毛澤東寫的。而身為一校之長的張幹,也斷定這篇內容充實、自出機杼、議論縱橫、氣勢磅礴的文字是出自毛澤東的手筆。於是,張幹當即決定:要掛牌開除包括毛澤東在內的17名帶頭「鬧事」的學生。 消息傳出以後,曾經為毛澤東講授過修身、教育和倫理學等課程的楊昌濟先生(即楊開慧的父親)對此憤憤不平。
  • 一首到韶山,寫盡了偉人毛澤東的小情大愛,令人敬仰
    七律·到韶山毛澤東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毛澤東的詩詞作品一直被海內外詩詞愛好者們所推崇,包括那些政見相同的,和政見不同的。
  • 毛澤東耐人尋味的生日宴
    這年4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凱豐致信毛澤東,報告了這一計劃。這是毛澤東1910年離開故鄉以來,第一次遇到「生日問題」。   然而,當毛澤東看了凱豐來信後,他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經過認真考慮,毛澤東在4月22日給凱豐回信說:「生日決定不做。做生日的太多了會生出不良影響。目前是內外困難的時候,時機也不好。」
  • 揭秘偉人毛澤東生命中若干的「最後一次」
    偉人毛澤東的一生可謂波瀾壯闊、成就輝煌,更有很多開創性的壯舉令人嘆為觀止,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畢生精力的精神和崇高風範,令人矚目、感人肺腑。那麼,這位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將要畫上生命句號時的諸多「最後一次」又是怎樣的呢?
  • 和處女座女人談戀愛,領略女人獨特的風採
    和處女座女人談戀愛,領略女人獨特的風採和處女座女人談戀愛,能夠領略到女人獨特的魅力。處女座女人普遍正氣大方,愛恨分明。為人處事處處顯示出她的高貴不俗,優雅知性。性格具有雙重性,跳躍式的思維,聰敏睿智,直覺一流。
  • 毛澤東想讀常讀的書籍
    毛澤東博覽群書,更像是一個幾乎要遊遍知識世界各個角落的「遊子」。但在每個遊子的心底,畢竟都藏著一個「故鄉」。「故鄉」是出發點,也是行程的歸宿。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閱讀世界的「故鄉」,既有他個人的精神追求,更有他擔負的建設一個新中國的領導使命和追求目標,以及沿路碰到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難題。外出視察,毛澤東總要帶上一批他想讀或常讀的書籍。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鬥爭精神
    我想通過品讀毛澤東詩詞,解讀一代偉人毛澤東的鬥爭精神和崇高風範,加深大家對中國共產黨人鬥爭精神的理解和認識,進而在新時代的偉大鬥爭中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我談三個問題:一是怎麼理解毛澤東的鬥爭精神;二是毛澤東的鬥爭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三是毛澤東的鬥爭精神有哪些特點。一、怎麼理解毛澤東的鬥爭精神?
  • 1974年毛澤東81歲生日:最後一次與周恩來促膝長談
    文中記述1974年年底,周恩來前往長沙,向毛澤東匯報四屆人大籌備情況。12月26日,正值毛澤東81歲生日,當晚毛澤東和周恩來促膝長談,直到次日凌晨。這也是兩位偉人生前最後一次談話,摘編如下。 在蓉園毛澤東住地1號樓,周恩來和王洪文同毛澤東會面。從23日到27日,他們先後向毛澤東作了4次匯報。毛澤東在聽取匯報的過程中,談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意見: 一是批評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毛澤東對王洪文說,「不要搞『四人幫』」,「不要搞宗派,搞宗派要摔跤的」;又說,對江青要「一分為二」,責成江青等人作自我批評。 二是高度評價了鄧小平。
  • 大學傳授傳統書信禮儀 中文系女生感嘆不會寫信
    南方網訊 毛澤東寫給老師的信是什麼樣的?魯迅為什麼在信中稱許廣平為兄?為什麼日本韓國以及我國香港臺灣的書信裡面有那麼多生僻的字看不明白?我們現在寫書信需要什麼樣的格式和禮儀?三月十八日晚,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林老師給選修他的中華傳統禮儀課的一百五十餘名清華大學的學生上了一堂生動活潑的書信禮儀課程。
  • 毛澤東性格形成的心理學原因
    鳳凰衛視9月28日《開卷八分鐘》 以下為文字實錄:何亮亮:《開卷八分鐘》,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本相當奇特的,但是我覺得也是很有趣的書,雖然讀起來可能有點費勁
  • 開國大典的毛澤東竟然沒有偉人痣!蘇聯《星火》雜誌是故意的?還是...
    突然坐的人都起立了,原來毛澤東走來了。在毛澤東講話的時候,我用我的萊卡相機抓拍到了許多鏡頭。我把我照的彩色膠片馬上就發給莫斯科《星火》雜誌的編輯部了。」米克沙還用萊卡相機記錄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時刻,特別是毛澤東入場和講話的精彩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