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家各戶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準備春節美食了。
過年的時候,免不了要帶著孩子到各家去團聚吃飯,可是熊孩子的餐桌禮儀實在拿不出手,該怎麼辦?
可別小瞧了這餐桌禮儀,它可能讓人對孩子讚不絕口,也可能讓人對孩子頻頻搖頭。餐桌雖小,但禮儀卻不少,多年前梁實秋先生就有這樣的描述:
一般菜上桌,有人揮動筷子如舞長矛,如野火少天橫掃全境,有人大膽心細徹底翻騰如拔草尋蛇,更有人在菜碗裡撿起一塊肉,掂掂之後又放下了,再撿起一塊再掂掂再放下,最後才選得比較中意的一塊,夾起來送進血盆大口之後,還要把筷子橫在嘴裡吮一下......
——梁實秋《圓桌與筷子》
看完上面那段話,是否有人在心裡嘀咕:這樣做豈不是把你的口水都汙染了食物,讓大家都於無意中吃了你的口水?
這不僅僅是衛生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餐桌行為,嚴重影響個人形象,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吃相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教養,能看到他背後的家庭文化和個人的修養品位。
01
現在每個人都知道,吃西餐有一套禮儀規定,需要注意遵守,才不至於鬧笑話。其實中餐更是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地方,每個細節都得講究禮儀、規矩。
其實,很多有爺爺奶奶輩兒的家庭,都會存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不用說,第一口一定是給孩子。
我看過教育孩子很失敗的一幕:一桌子的菜,別人還沒入座呢,孩子已經動筷了。
只要是他自己愛吃的,一頓猛吃,根本不會想到別人,哪怕是他的父母。
孔子教誡兒子道:「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禮,就無法在社會中立足。 畢竟,太自私的孩子沒人喜歡。
02
就算老人說了「你們先吃」,一桌人吃起飯來,這筷子怎麼用,還是有規矩的。
夾菜要穩、準、狠!
有的孩子吃飯總是喜歡挑來揀去,家長們一定要和孩子說,吃飯時,我們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準哪塊就夾哪塊,不要翻來覆去地用筷子在菜裡翻攪,那是非常沒禮貌的表現。
給孩子設立一個中間線,夠不到的菜,再喜歡吃,也不要越過這條線去夾菜!
別把筷子當成定海神針
過去北京有一種祭祀去世親人的習俗,叫「倒頭飯」,就是把筷子插在盛滿米飯的碗裡,這是對整個飯桌上人的不尊重啊。
不要當乞丐,敲打碗筷
手裡拿著筷子,也不能敲碗敲碟。敲得叮咚響,看起來好玩,但這就好像是敲碗要飯,也是不吉利的。
別把筷子放在嘴裡嘬
不要把筷子含在嘴裡嘬,並不時發出噝噝聲響。還沒吃飯呢,你先把筷子嘬了個乾乾淨淨,是很不讓人待見的,老話說是一副窮酸相。
此外,還要記得,如果擺放了公筷或公勺,一定要用公筷公勺來取菜。
03
很多老人為了讓孩子吃得更香,總是教孩子吧唧嘴,其實這真的不是好習慣,吃飯不發出聲音,這大概在二千多年前,儒學的老祖宗就直言不諱過了。
《禮記·曲禮》記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歌,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齒。」
這段話的大意是講:
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只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糰,不要把多餘的飯放進鍋中,不要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噴噴作聲,不要啃骨頭,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裡,不要把肉骨頭扔給狗。不要傳遞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也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菜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瞻漬的肉醬。
04
餐桌上要讓孩子身體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勢。不能把一隻手放桌下,也不能把手肘架在餐桌上。這一點和西餐的禮儀是一樣的。這樣不僅好看,也有利於兒童消化。
用餐時中式飯碗要端起,一手把碗一手拿餐具,不低頭扒飯,手肘不要支放在桌面上,雙腿放在桌子下面,雙腳儘量並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
如果沒有不能端著碗吃飯的習俗,建議還是端著吧。
05
如果遇到家人朋友過年期間一起相聚吃飯,免不了喝酒助興,家長可鼓勵孩子用飲料或白開水向長輩敬酒,並說些諸如「新年快樂,身體健康」等的祝酒辭。
引導孩子向他人要求什麼東西(比如夠不著桌上的食物)需要用禮貌用語,當有人遞菜給孩子時,微笑道謝。
吃完飯後若要先離席,要跟長輩打招呼,飯後幫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幫助洗碗。這也是一項基本的禮儀。如果孩子先吃好飯,應起身對大家說,「我已經吃好了,大家請慢用」,然後再離開餐桌。
06
在用餐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小動作,都反映了一個人的教養。好的餐桌禮儀會讓孩子從小就更討人喜歡,長大後進入社會也更受歡迎。
記得《時間規劃局》的電影中,有這麼一個橋段,說是一個窮小子意外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財富,然後就裝模作樣的去跟富人們談判,誰知道,一開始吃東西就露餡了。
人家說他,「你不像是富有的人,你吃東西的速度太快。」雖然這個細節實在有些苛刻,但卻是反映出了從小養成的一些習慣將對我們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頓飯裡的各種講究,其實大多都是如此。核心的要求不是讓你在餐桌上、在日常裡被規矩絆住了手腳,而是勸您多為別人考慮。
總之,教孩子學會這些餐桌禮儀,爸爸媽媽就可以放心的領出去了!
其實各地的中餐禮儀還有很多,上面這幾點肯定不夠全面。也歡迎大家分享更多的餐桌禮儀和講究,讓我們的孩子變得更有禮貌、更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