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創作是「美學抱負」的實現過程

2020-11-26 新華網客戶端

  熊育群的長篇新作《己卯年雨雪》,歷史背景設定為抗日戰爭,所以筆下的故鄉就被放大為「國家」。抵禦外來侵略的故事,使他寫到的無論大小城市和鄉村,都自動提升為「中國」,任何「地方性」描寫都可能成為「民族化」描寫,任何普通鄉親的描寫都可能是對「中國人」的塑造。熊育群似乎找到了一個頗具「天然優勢」的主題高度。這當然可以是事實,如果作家處理得當、描寫有力的話。但其實,他所遇到的難度和挑戰也同時增大。一是,抗戰文學有一個恆定的主題,即鮮明、堅定的國家民族立場。中國作家不可能越出這一原則。二是,近年來,由於影視劇對抗戰題材的熱衷,這一題材領域在成為熱點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各自出招想辦法吸引眼球的現象,一些雷劇、雷人情節成為輿論詬病的焦點。這麼一個表現得沒有死角的題材領域,出新出奇變得非常困難。熊育群究竟在寫作上體現出怎樣的風採,是否提供了足夠新鮮的創作理念,是小說的重要看點,也是考驗作家創作能力的地方。

  這是一部非戰爭場面為主體的小說。一個日本女人來中國尋找丈夫,卻被中國民間抗日英雄祝奕典俘獲。尋夫之路變成了自救的過程。由此展開的,卻是祝奕典複雜的愛情故事和抗戰行動。重要的是作者如何在中日之間尋找敘述故事的平衡點。因為小說採取了中國人與日本人交叉推進的敘述視角,這一「平衡」包括故事容量、情感走向、戰爭與人性思考等,變得更加敏感。熊育群顯然意識到這一選擇之難,他的敘述可謂小心翼翼。千鶴子來中國只是尋夫,並不參與戰爭。她雖然只衝著愛情而來,卻也見證了戰爭殘酷,看到了中國百姓的憤怒,她逐漸對日本發動戰爭的行徑有了更獨立和批判的意識。在對祝奕典形象的塑造上,體現了熊育群守護著民族立場的自覺。作為抗戰英雄,祝奕典有著豐富的愛情經歷。自己的妻子左坤葦、死去的女子王旻如,即使自己俘虜的千鶴子,都對祝奕典有著或直接或曖昧的愛慕之情。小說故事在魅惑與決斷糾纏中推進著,充滿了危險、懸念,也充滿了變數和對結局的期待。

  如果說小說作為抗戰題材創作可以成立,重要的就在於作者為故事注入了人性內涵和情感世界的複雜性,使整部作品呈現出飽滿性,同時又能夠做到自覺站在國家、民族立場上處理人物故事,這種自覺性始終保持著高度警覺,保證了主題走向沒有流向歷史觀、戰爭觀、人性觀念偏頗和混亂的地步。

  這是一部不忘歷史、銘記立場,表達人性、展現矛盾的作品,是融合了特定歷史背景、特定地域風情,將所有這些描寫自動提升到國家、民族、歷史背景基礎上的複雜表達。藝術上,是基於傳統敘述與現代表達,將儘可能豐富的元素進行自覺整合的努力過程。作品的小說性由此得到恰切體現,透露出作家創作初衷裡所立下的強大的美學抱負,將小說引入到一個複雜的情境當中,讓看似「非主流」的人物故事,體現出必須堅守的主流價值觀。由於作者要實現的敘述理想很多,個別人物,如千鶴子的丈夫武田修宏的死亡結局與主體故事之間在勾連上還有匆忙之嫌,但與作家始終堅守的國家民族立場相比,與作家為了遵歷史之命作出主題表達相比,這些情節處理,既是有可能付出的必要代價,也是作家今後創作勢必會去更具力量地表達的流露。(作者系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相關焦點

  • 熊育群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引起海外關注
    熊育群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出版一周年,引起了海內外關注。目前有俄羅斯、美國、義大利、埃及和摩洛哥漢學家正積極投入翻譯工作。
  • 《己卯年雨雪》:定格在歷史深處的思緒
    在書架上,我看見了《己卯年雨雪》這本由廣東省作家協會秘書長、廣東文學院院長熊育群創作的長篇小說。  熊育群花費14年寫成的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以1939年長沙會戰、營田屠殺為背景,以一對日本夫婦和中國夫婦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描寫了戰爭對人物命運的改變,對人心靈的摧殘,挖掘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的思想根源,揭示和反思人類戰爭的悲劇,鋒芒直指世道人心。
  • 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獲贊:突破抗戰作品對日本侵略者概念化符號...
    中國作協創研部、南方出版傳媒、花城出版社等17日主辦的研討會上,十餘位專家就熊育群的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展開熱烈討論。《己卯年雨雪》是作家熊育群花費14年心血寫就,他從1939年發生在故鄉湖南省汨羅縣的「營田慘案」的田野調查開始,踏訪戰爭遺址,兩次前往日本,深入侵華士兵的家中,並研究大量日本書籍和歷史資料。小說以一對日本夫婦和一對中國夫婦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描寫了戰爭對人物命運的改變,特別是對人心靈的摧殘,挖掘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的思想根源,揭示和反思人類戰爭悲劇。
  • 呈現一個民族在精神上的成長‖《己卯年雨雪》研討會在京舉行
    2016年6月17日上午,由中國作協創研部、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南方傳媒、花城出版社主辦的「熊育群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研討會」
  • 《己卯年雨雪》研討會遠赴法蘭克福書展,中日戰爭話題吸引海外讀者
    10月19日下午,由德國東亞出版社、法蘭克福孔子學院主辦的「中日—戰爭與和解:從熊育群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談起」活動在法蘭克福書展國際論壇舉行。 論壇從書中所寫的「營田慘案」開始,作家熊育群介紹了撰寫這部長篇小說時,所做的田野調查以及其後耗時14年創作的情況。 專家談到,小說特設中日雙主角,以中日雙視角的特殊角度,從中挖掘中日戰爭的真相與真正的罪惡,力圖客觀真實地呈現戰爭的面目。
  • 以新視角回望抗日戰爭 《己卯年雨雪》獲評「人性之書」
    原標題:以新視角回望抗日戰爭 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獲評「人性之書」  中新網北京6月17日電 (記者 高凱)6月17日,由中國作協創研部、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南方出版傳媒、花城出版社主辦的熊育群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研討會在京召開。
  • 《己卯年雨雪》登陸法蘭克福書展
    【環球時報歐洲版駐德國特約記者  蘇曉】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廣東省出版集團、南方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花城出版社10月11日舉辦了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德語版推薦會暨譯者籤約儀式。本次活動通過全面介紹《己卯年雨雪》在國內的出版和社會反響,以及責編和譯者之間的對話,從中德不同背景解讀該作的文學藝術價值和現實意義,旨在向德國出版界及德國讀者全面介紹這部作品。
  • 抗戰題材小說《己卯年雨雪》將在日本出版日文版
    中新社廣州4月18日電 (記者 索有為)記者18日從花城出版社獲悉,著名作家、廣東文學院院長熊育群所著的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日文版日前在日本籤訂,將由日本富士山出版社翻譯出版。《己卯年雨雪》以中日兩對年輕夫婦為主線,以中日雙視角敘事,力圖還原戰爭真相。
  • 洪治綱:文化與人性的雙重審視(評熊育群小說《己卯年雨雪》)
    七十多年後,熊育群帶著故鄉後輩的某種使命,四處尋訪,苦苦求證,最終完成了這部《己卯年雨雪》。讀罷這部長篇,我覺得,作者並非是為了向時代作出什麼承諾,而是試圖通過激活這段沉重的苦難記憶,完成內心深處的某種祭奠儀式,從而緩釋這一歷史情結在精神上的長期糾纏。  從故事框架上看,《己卯年雨雪》並不複雜。
  • 戰火中的飛鳥哀鳴與鳳凰涅槃(下)丨讀熊育群《己卯年雨雪》
    《己卯年雨雪》結尾處,祝奕典因為包庇日本女人而被公審,武穆鄉鄉長單迪康與幾個鄉紳找到司法處,他們在審判庭上為祝奕典辯護。祝奕典自辯時卻承認是他救了千鶴子,因為千鶴子沒有做傷害中國人的事情,隨後坦然接受了十年監禁的判決。這個結尾仿佛十九世紀雨果小說的遙遠回聲。我們當然記得,《九三年》中,叛軍首領朗德納克返回大火熊熊燃燒的城堡,救出了「敵人」的三個孩子。
  • 2020年繽紛斑斕的文學創作成就
    97歲的南開大學教授葉嘉瑩陸續推出《滄海波澄:我的詩詞與人生》、「迦陵演講集」系列等,持之以恆地讓中國古典詩詞的文化內涵、歷史和美學價值傳播到更多人心裡。賈平凹的第十七部長篇小說《暫坐》講述城市裡一群中年女子在追求經濟獨立、精神自由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以及在困境中展現出的複雜人性。王安憶的長篇小說《一把刀,千個字》由淮揚名廚陳誠在紐約法拉盛的中年人生起筆,展開了個體與血親、時代、歷史相互聯結的大敘述。
  • 繽紛斑斕的文學景觀——2020年文學創作成就一瞥
    97歲的南開大學教授葉嘉瑩陸續推出《滄海波澄:我的詩詞與人生》、「迦陵演講集」系列等,持之以恆地讓中國古典詩詞的文化內涵、歷史和美學價值傳播到更多人心裡。進入耄耋之年的王蒙推出長篇小說《笑的風》,展現中國人幾十年以來在社會發展變化中經歷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書寫知識分子的人生追求與心路歷程。
  • 評論:藝術家所進行的美學創作都是「女性」
    往大了看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都是藝術品,屬於美學範疇,如果你嚷嚷著自己的文學作品裡有報國志,就像蘇軾和辛棄疾那樣滿腔壯志豪情,那就不要鼓搗藝術。藝術是筆桿子,是小提琴,要打仗就去拿真槍實炮,這才是屬於男性的陽剛之氣。所以請一言蔽之,無論藝術家是男性還是女性,所進行的美學創作都是「女性」。畢竟美的另一個名字也是維納斯。
  • 長篇小說《自流井辛亥風雲》即將登陸FM90.8
    2021年即將到來,自貢廣播融媒推出長篇小說連播《自流井辛亥風雲》,以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近代中國社會變革。
  • 葉辛推出知青題材長篇小說《客過亭》
    葉辛作品《客過亭》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專電(記者萬一)繼《蹉跎歲月》《孽債》後,著名作家葉辛日前推出知青題材長篇小說  葉辛創作的筆墨始終跟隨著知青一代人的生活腳步,《蹉跎歲月》《孽債》《客過亭》知青三部曲完整刻畫出了知青一代人幾十年的人生軌跡和命運軌跡。  葉辛簡介:  原名葉承熹。1949年10月出生於上海。
  • 熊育群:己卯年的恐怖與沉痛
    源川彥峰教授帶著一個班的學生,以《論語》為題材,在鴨川町的一個漁村進行創作,學生們以篆書刻寫了「禮樂」、「忠恕」、「德不孤,必有鄰」……對儒家文化,學生們十分喜愛,他們真誠地向我請教。在熱海,賓館服務員全體出門送行,他們一次次深深鞠躬,一個女子跑得氣喘籲籲,她發現房間丟下的東西,趕緊衝下樓來。酒店裡,無論用具的設計還 是服務都極盡體貼之能事。
  • 6年53萬字,倪霞長篇小說《玉竹譜》首發式舉行
    12月26日,縣作家協會主席倪霞長篇小說《玉竹譜》首發式在至康酒店舉行,此次活動由政協通山縣委員會主辦。同時,二十多年來堅持文學創作,個人出版多部文學作品,是通山文藝界的精英,是通山女性的榜樣。最後,張遠林希望全縣廣大文學愛好者們用手中的筆、心中的情,書寫通山這片熱土,謳歌通山改革發展,繁榮通山文化事業,為「山通水富、綠色發展」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 做有理想、有抱負、有作為的青年幹部
    在推動白城未來發展過程中,青年幹部重任在肩!如何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負、有作為的青年幹部呢?筆者認為作為白城未來發展的生力軍,青年幹部一定要有理想、有抱負、有作為。絕不能虛度光陰,碌碌無為,要想事幹事,活出意義,這是青年幹部有理想的價值體現;一定要明辨是非,有所為有所不為,樹立正確的人生航向,這是青年幹部有抱負的生動詮釋;一定要勤勉敬業,堅韌不拔,持之以恆地抓工作、幹事業,這是青年幹部有作為的畢生追求。馬雲曾經說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這句話激勵了全體員工拼搏創新,使阿里巴巴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並迅速成長為全球電商領域的「領頭羊」。
  • 【英才風採】別開生面《己卯年雨雪》——陳喜儒
    Weixin ID songyuanyingcai About Feature 宣傳展示松原人才工作,實現和松原域內外優秀人才的全方位溝通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