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藝術家所進行的美學創作都是「女性」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3月是屬於女性的月份,這個月借著某個節日,很多女性藝術家個展與群展在各個角落遍地開花。由此機會,我們來談談女性藝術家。

  美的另一個名字是「維納斯」

  「一個人之所以為女性,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如是說。在母系世俗社會,女性的子宮被當作是人類的未來;在長久的父系世俗社會裡,男性用生物論將女性置於不平等的地位。而在當下,人們逐漸發現沒有任何生理、心理、經濟的定命能夠決斷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正是這一變化使「女性」成為了男性與無性之間的另一種性別。

  在很長一段時間,男性在藝術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比如中國的詩詞界,著名詞人名單幾乎被男性佔據:李煜、範仲淹、晏殊、張先、歐陽修、柳永、王安石、蘇軾、秦觀、周邦彥、李清照(一枝獨秀)、姜夔等。語文老師告訴我們宋詞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用西方的說法就是女性的柔美和男性的壯美之分,實則不然。往大了看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都是藝術品,屬於美學範疇,如果你嚷嚷著自己的文學作品裡有報國志,就像蘇軾和辛棄疾那樣滿腔壯志豪情,那就不要鼓搗藝術。藝術是筆桿子,是小提琴,要打仗就去拿真槍實炮,這才是屬於男性的陽剛之氣。所以請一言蔽之,無論藝術家是男性還是女性,所進行的美學創作都是「女性」。畢竟美的另一個名字也是維納斯。

  理清了藝術的性別,那麼就容易明白女性藝術家在藝術的創作之中更有與生俱來的優勢。拋開女權主義來講,女性藝術家擁有著優於男性的感性、淳良、敏感、細膩,雖然在藝術的發展中男性仍佔據一塊大地盤。

  一字眉師姐 在苦難中升華

  往遠了說,比如拍賣界的寵兒、一字眉師姐弗裡達·卡羅(Frida Kahlo),作為一個女性,在生理上與生俱來的柔弱讓她一生經歷了31次手術,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床上度過。她深信愛情,與配偶進行著反柏拉圖式的戀愛,彼此至死不渝,卻也不忠。她酗酒、吸毒、雙性戀,但她也不忘時常拿這個來調侃自己,在書中寫道:「我喝酒是想把痛苦淹沒,但這該死的痛苦學會了遊泳,現在我反而被酒徵服。」她永遠不知道下一次苦難會什麼時候擊中她敏感的內心,激發出她的創作靈感,畢竟苦難才是創作的源泉,再配上弗裡達天生的敏感細膩,讓她的靈魂自由地遊走在生與死的邊緣,用及其挑釁的姿態傲視這個世界。儘管她已經死了,但她的藝術還活著,用她的精神與藝術駐守著最昂貴女性畫家的榜單;有些人還活著,但他們已經死了,空洞的軀殼裡靈魂早已抽離,讓人看了難受。 

    行為藝術之母挑戰世界

    再聊聊行為藝術之母——癲狂的女人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2010年的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當她做出長達700多個小時的行為藝術表演以崩潰謝幕時,花了不少少男少女的眼。就像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的開篇:我已經老了。而她得到的回應卻是男人的滿腹深情:我認識你,永遠地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地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個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容顏。

    瑪麗娜與她的情人,或者說是她的靈魂伴侶烏雷(Ulay),在一頭青絲之時相遇,筆者八卦地深信他們在出生之日就相識,他們出生於同一天,在漫長的未相遇的日子裡,當一個靈魂發出聲音時,另一個靈魂也在輕輕應和。他們開始了共同的創作。如《死亡的自我》,在進行行為藝術創作時他們將生命託付給彼此,他們接吻,呼吸著彼此呼出的氣體,由於肺部充滿二氧化碳而在17分鐘後昏厥;在另一行為藝術《潛能》創作時,瑪麗娜和烏雷各持弓和箭相對站立,兩人都向後靠尋求著一個平衡點,弓箭張開,烏雷手中的箭尖端塗有毒藥,直指瑪麗娜的心臟,稍有不慎或略有不信任毒箭就會射中瑪麗娜;在他們共同創作十二年之後,完成了最後一次合作《情人——長城》。他們在長城兩頭分別前行三個月後在中途相遇,然後揮手告別,以一種極度浪漫的方式結束了這段神秘而魅惑的關係。

    在MOMA,瑪麗娜完成了她又一項劃時代作品,716個小時與1500多名公眾對視,有一些人堅持了一分多鐘,有人十幾分鐘後崩潰大哭,而瑪麗娜始終無動於衷,最後兩鬢霜白的烏雷在預料之外現身,擊破了她最後的防線。在瑪麗娜過去的藝術作品中,她把身體交給眾人,讓人們隨意撒潑。很多人覺得她是高喊著「藝術已死」,像達達主義反對「極權主義」一樣去反對父權,用自己的身體來做《節奏0》,挑戰人們的感官感受。事實上這並不是對美學的背叛,而是回歸主體,用她獨特的女人的感性來告訴大家,大智若愚。何為藝術的大智若愚?就是去掉形式,去追求藝術中的「拙」,以最淳樸的方式讓大眾去看她所看到的,去感受她所感受的——此論點不適用於現在市面上打著女權主義以「脫」討噱頭賺賣點的浮誇之人,識別兩者區別最好的方法,其一就是提高自我的藝術修養,其二就是拋開所有去看作品本身背後所存在的意義——回歸她的作品《節奏0》,她用最感性的方式去呈現殘酷的世界, 她的桌上放上了鞭子、蜂蜜、鮮花、刀、槍等各種道具,並將一切交給公眾而不做反抗,在歷時六個小時的折磨後,一位發狂的觀眾對她舉起了槍。

    她告訴大家:如果你將全部的權利交給公眾,你也將離死不遠了。

    如果置身於一個暴力的環境中,你會怎麼去對待一個放棄權力的人?成為另一個暴徒?這是一個女人用行為藝術留給世人的思考題。

    波點女王 在「不正常」裡獲得光榮

    提到女性藝術家不能不提前衛女王——怪咖老太草間彌生,這是一個能分分鐘幹掉密集恐懼症患者的女性藝術家。她驗證了一句話,識時務者獲得成功,執迷不悔者獲得光榮。她以自己特有的淳良與感性,用點的形式將夢境與人生的思考展現在畫布上、牆上、某奢侈品牌上、世界地圖上,然後所有人都為之瘋狂。

    羅素很早就悟出:「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草間彌生在精神病療養院與工作室兩點一線之間過了30年,因為長期患有幻聽、幻視等精神疾病,她不太與人接觸。在社會上「清醒」的人看來,她是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但在藝術的世界裡,她就是前衛女王,她的一生就是在踐行這一句真理,用形態各異的點完美了這個世界。

    在藝術史上很多藝術家都受精神疾病所困擾,如凡·高、蒙克等,用相對論的觀點來說,誰能證明精神病患者所感觀到的世界不是正常的世界,而我們所感覺到的世界就一定是正常的呢?粗暴地將感覺劃分冠上「正常」之名才是最不正常的表現,比起他們,我們只是沉默的大多數罷了。

    值得一提的是,草間彌生終其一生都在追求的一個哲學問題:世界的邊緣是什麼。如她的裝置《無限鏡室——永恆的愛》中,她在有限的空間之內(一個巨型的波點圓球內部),巧妙地運用鏡子折射原理,展現了無窮無盡的紅底白色圓點球體。◎董惠賢

相關焦點

  • 《杭州美術家創作與評論研究》出版發行
    美術評論文集《杭州美術家創作與評論研究》發布會1月8日在浙江省文化會堂(浙江展覽館)舉行。《杭州美術家創作與評論研究》  據介紹,《杭州美術家創作與評論研究》的編纂工作是以杭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為創作平臺組織展開的,來自大專院校、美術館、美術家協會、媒體和專業研究機構的13
  • 勞特斯辰探討藝術的「第三種美學」:美學是時間留給人類的靈魂
    陳亞蓮水墨國畫作品2017年12月16日,798勞特斯辰國際美術館舉辦新館開幕展《第三種美學》。 數百位收藏家、企業家、媒體人受邀出席了開幕酒會。《第三種美學》嘉賓合影美學是一種精神力藝術家常憑藉對人性焦慮面的精準描繪為人所知。
  • 認識威尼斯雙年展上的女性藝術家和策展人
    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第一次在男性和女性藝術家的人數上達到平衡,並且還展出許多由女性創作及策展的作品——這是個步伐雖小卻頗具正面意義的一步,引領藝術界脫離長久以來由男性主導的狀況。Vogue 與參展者之中的重點人物進行對話威尼斯雙年展(The Venice Biennale)舉辦的歷史已超過了一個世紀,但只有今年的第 58 屆展覽,在參加主題展的男性與女性藝術家的人數上達到了平衡。就如其他各界一般,藝術界長久以來都是由男性所主導。
  • 雷雙《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我的兩類抽象性創作:《光寂》屬於仰望天空,《褶皺或展開》及《大自然的和聲》屬於諦聽大地,都是由客觀對應物所激發出的對「未知」的體驗。一位批評家朋友看到我的某幅「花」時說:「不死的花朵,不死的歡唱!」 ,唉,欲死欲活之人創造的花朵凝結於畫面,它當然比這個人活得長久;這個作畫者的歌喉因悲哀而哽咽之時,她卻讓自己去塑造那綻放的花朵盡情歡唱。
  • 意境、移情說和異質同構理論:究竟如何理解美學中的意境?
    想必大家對這三重境界都耳熟能詳了,那麼究竟什麼是境界呢?我們如何看待境界這個問題?王國維在這裡提出的三個人生境界的理論,既可以看作是有關人生修身養性和為人處事的準則,也可以看作是藝術家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對於作品整體格調和風格意境的把握。實際上意境是中國傳統美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範疇,在中國大量的文論和畫論中,古往今來的藝術家們,對這個問題有著充分的論述。
  • EQ: IQ攜手藝術家親瑋鴻打造2012時尚全新概念
    在EQ:IQ 2012春夏時裝發布會的現場,80後新銳雕塑藝術家秦瑋鴻向公眾揭幕其專為EQ:IQ創作的陳列雕塑藝術品——「美麗守護神」,並在現場傾情展示其系列代表作品「邊緣童話」雕塑藝術品。EQ:IQ致力於滿足現代都市女性在穿著搭配上的各種需求,因而其一直不斷努力地挑戰自我,大膽創新,並且善於將各種藝術元素融合到服飾作品當中,使得穿著EQ:IQ的女性總能在不經意中彰顯出獨特的藝術氣質。一貫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藝術品味的EQ:IQ在2012年的春夏發布中,別出心裁地與藝術家秦瑋鴻合作,成功打造了藝術與時尚完美跨界融合的時尚典範。
  • 巫鴻:材質藝術的特性與美學性格
    藝術史學者早已認識到,這兩場較早的運動都在藝術創作中引入了多種材料,而且都力圖將材料重新概念化,使之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美學範疇。的確,以廣闊的歷史視野來看,材質藝術可以被認為是當代藝術中一個大趨勢的組成部分,將視野拓展到圖像再現之外。與他們的前輩一樣,材質藝術的實踐者拒絕將材料視為被動或中性的圖像載體。
  • 一個閃閃發光的藝術家星座
    而身為獅子座的藝術家們,大多才華橫溢,投入激情向生命揮灑熱血與勇氣,散發出萬丈光芒。天才,擁有將內心所想付諸實現的能力,他或許就是天才吧~▲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48年,19歲的安迪·沃霍爾開始了藝術生涯。他早期的藝術作品充滿纖細的線條;中期的作品逐漸蛻變為不帶陰影的所謂「沒有表現」的作風;後期為了呼應時代的脈動,用通俗的題材進行創作。
  • 小作品中窺探藝術家的另一面:標誌性符號外的創作
    方力鈞、王廣義、嶽敏君等34位藝術家一反以往為人熟知的標籤,展出其標誌性符號之外的創作。該展策展人吳鴻告訴記者,此次展出的作品均可以稱是「大藝術家的小作品,小作品中反映出大主題」,它們更接近藝術創作的原點。該展將展至10月13日。
  • 三月風物詩,女性與靈魂模本,女性藝術家―鹽田千春
    1904年3月8日,紐約街頭湧現出一群要求政府給予女性平等參政權的勞動女性。國際婦女勞動日由此誕生。無論東西,「三月」與「女性」似乎早已結下淵源。因此在三月之初,我們想為大家介紹一位構想奇幻,又善於自省洞察靈魂深處的女性藝術家――鹽田千春。
  • 讀長篇小說《己卯年雨雪》:創作是「美學抱負」的實現過程
    抵禦外來侵略的故事,使他寫到的無論大小城市和鄉村,都自動提升為「中國」,任何「地方性」描寫都可能成為「民族化」描寫,任何普通鄉親的描寫都可能是對「中國人」的塑造。熊育群似乎找到了一個頗具「天然優勢」的主題高度。這當然可以是事實,如果作家處理得當、描寫有力的話。但其實,他所遇到的難度和挑戰也同時增大。一是,抗戰文學有一個恆定的主題,即鮮明、堅定的國家民族立場。中國作家不可能越出這一原則。
  • 黑人女性攝影師終於有了藝術創作的出口
    Barrayn說:「現在確實有很多敘事性極強的照片,我們要做的就是確保這些照片能得到應有的平臺進行展示。」《MFON:非洲僑民女性攝影師》(MFON: Women Photographers of the African Diaspora)就提供了這個平臺。這本雜誌書兩年發行一次,致力於傳遞非洲裔女性攝影師的聲音,第一期雜誌就介紹了118位不同年代的攝影師。
  • 藝術家創作充滿夢幻色彩的擬人畫作
    近些年,也有許多藝術家為十二星座創作了充滿夢幻色彩的擬人畫作。 ​
  • 兩個賈科梅蒂,或雙重人格的藝術創作
    他是一位廣泛談論自己的藝術家,留下了許多關於創作和作品的言論,除了書信、筆記外還有身前拍攝的創作過程的現場視頻以及訪談、解說等。其中,在1950年的這件作品中,男性與女性人像被並置在了同一件作品裡,同年還有另一件同樣是將低矮的男性小型胸像與修長的女性小型全身像並置的作品《森林》。傑拉德·拜恩根據賈科梅蒂為1961年巴黎上演的薩繆爾貝克特的戲劇《等待戈多》所創作的舞臺布景中的一棵樹而重新製作(法國奧德溫劇院)據藝術家自己回憶,這些人像的組合喚起了他對兒時生活過的樹林的一角的回憶。
  • 李玉剛六年磨一劍 《昭君出塞》演繹東方美學經典
    長沙晚報10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兆紅 通訊員 趙越)這是一部讓觀眾等了多年的新東方美學舞臺作品,引領東方美學舞臺劇製作的潮流。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青年藝術家李玉剛領銜主演的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將在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展現一場精彩的昭君傳奇。  「昭君出塞」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經典故事。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三次進長安朝覲並自請為婿。王昭君聽聞主動請求出塞,為匈奴帶來了和平、安寧與興旺,使得兩國邊境安寧和諧。
  • 對話|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關注時間與生命,重要的是內核
    開館展是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個展「如來」,呈現了其三十年來的藝術創作,展出從1988年以來每個階段代表性的 LED 裝置作品以及行為藝術作品。在民生美術館新館對外開放前,宮島達男接受了「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的專訪,談及了自己的藝術生涯和藝術理念。
  • 論女性題材電影的現實主義創作
    女性主義電影以批判男性中心主義,強調獨特的女性意識為特徵,以女性視角來表現女性的精神和情感,全面展示女性的生命體驗和價值追求。筆者認為女性題材電影應當包含女性電影,因為所有女性電影都以女性為核心,關注女性的生存與命運,屬於女性題材電影的意義範疇;而女性題材電影則不一定受女性主義影響,表達強烈的女性立場。
  • 獅子座藝術家:驕傲是因為我太優秀
    ,他關注歷史與政治,極富社會責任感,甚至和革命民主主義知識分子保持密切的往來,也因此創作了很多相關題材的作品,比如《拒絕仟悔》《意外歸來》《十月宣言》等,作品中充滿了激勵人心的場景。、藝術史家都曾赴列賓美術學院留學。
  • 雙魚座藝術家 雙魚座藝術家的最高境界
    雙魚座藝術家雙魚座的人天生就是極具幻想性格的人,他們對於每一件事與物都會存有無盡的幻想,不管是何時何地,任何事物都是他們幻想的依據。因此,當幻想用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是的時候,是他們成為藝術家的憑據。那麼,在十二星座的做多星座名人裡面,雙魚座的藝術家有哪些呢?一起去看看吧!
  • 沒想到對世界公認的美麗面孔進行測量,沒有一個是完全對稱的
    如何提高美商、對美形成自己的一套認知體系,氧叔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從美學素養開始打基礎,今天氧叔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西方美學史上那些有趣的審美故事,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於最適合自己的美學風格。 先打一針預防針,美學史聽起來特別複雜,但這些看似深奧又遠古的美學思想,很多都是我們熟知的,只不過埋在了日常生活裡不容易被發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