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九月十九,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出家日。關於這個出家日期的由來,已經無法考證,我們也不用太過計較,這只是起一個表法的作用而已。在此殊勝節日期間,願眾生同沾法喜,共沐佛恩。
觀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簡稱,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大家可能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但沒有人不知道觀音菩薩,為什麼呢?因為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有著「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慈悲心腸,我們感覺好像更親近一些。
關於觀音菩薩的傳說,網上已有太多,末學就不再多說了,今天專門為大家分享一下觀音菩薩名號的意義。
為什麼叫觀世音,而不是觀己音?因為已經沒有貢高我慢,沒有嫉妒障礙,已經達到無人無我的境界了,這才能觀世音。沒有我也沒有人了,一切事理通達無礙,這才得大自在,所以也叫觀自在菩薩。
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在佛教淨土宗裡面,是阿彌陀佛左右兩旁的侍者,是阿彌陀佛的弟子,是幫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的,我們合稱為「西方三聖」。「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觀音菩薩代表的就是大慈大悲,隨時隨處隨順眾生的需要,哪裡眾生有苦難,他都會伸出援手去幫助。
佛在經裡告訴我們,觀音菩薩在久遠劫以前,就已經成佛了,佛號叫「正法明如來」,早就成佛了,為什麼現在又變成菩薩了呢?
《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上講:「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
這是菩薩的大悲願力,雖然已經成佛,但為了幫助眾生,甘願退到菩薩位次上來。為什麼非要退下來?因為佛是老師,眾生是學生,學生必須尊敬老師,有一定的禮儀規矩,老師和學生交流起來,就沒那麼方便。但同學和同學之間交流,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沒什麼顧忌,那就很方便了。我們是佛的學生,菩薩也是佛的學生,菩薩現在是我們的學長,是同學關係,就隨便多了。
所以說觀音菩薩是慈悲到了極處,處處為我們著想。佛講的道理太深,我們聽不懂,又不好意思問。菩薩本來已經成佛了,是老師了,但為了幫助佛教化眾生,故意降級到菩薩位,跟我們做同學,來幫助我們,這樣慈悲的人哪裡去找?只有佛門裡有,而且很多,觀音菩薩就是其中一個。
趁此殊勝節日,讓我們一起禮讚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無量功德,祈願一切眾生遠離煩惱疾病,幸福安康,共發無上願,成就無上道!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