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出家日臨近!百幅觀音相,見者福無量!
2020年11月4日,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
菩薩出家日行持念咒、行善、頂禮、供養、為僧眾供齋、持戒、修持慈悲心與菩提心等任一善法,其功德無量,請廣作功德,並回向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願眾生能遠離一切天災人禍!願世界和平安寧!
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周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
苦海常做度人舟。
觀世音菩薩有三個紀念日:聖誕日、成道日、出家日。每年的農曆九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佛教認為在觀世音菩薩紀念日舉行念佛、誦經、持咒、放生等活動猶為殊勝,具大功德。
祈願大家得蒙觀世音菩薩的慈力加被,逢兇化吉,一切罪業從此消除,病苦災難悉皆遠離,人人心想事成,有求必應,獲無邊福德智慧,得如意自在清涼。也可日益行善積德。
下面列舉十條日常行善積德的方法,以供參考。
(1)與人為善為人應儘量不拿自己的長處,去彰顯別人的弱點。不要故意表現自己的善心,去顯示別人的惡意。千萬不要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捉弄別人,折騰別人。應該儘量謙虛處世,見人有過,儘量寬恕。
(2)敬愛存心就一般人的行為來看,君子與小人實在有點混淆不清,但若能留意一個人的存心正邪,則善惡就像黑白一樣的明白。因此說:「君子所以異於小人,僅在一念之差而已。」孟子也提到:「人所以異於禽獸幾稀?」俗語說:「一樣米養百種人。」人雖有親疏貴賤,智拙賢愚之分,但萬品同體都是同胞,誰都應該互相敬重,敬愛眾人也等於敬愛聖賢,能了解眾人的立場,即合聖賢之道,因為「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3)成人之美一般來說,社會上持善之人較少,迷糊之人較多,而一般人又有坦護自己,排擠異群的劣根性,因此善人處於俗世,除非他能有守正不阿,有破斧沉舟的勇氣決心,否則也很難立足。
(4)勸人為善凡人都有良知,只因人生旅途紛擾動蕩,為名為利而使人沉淪墮落,因此與人相處,須時時提醒告誡他人,以解開迷惑。韓愈說:「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為人若能臨機應變,因材施教,做到不失人不失言,則就像解人煩惱,醒人惡夢一樣,是最好也最實惠的事。
(5)救人危急人生在世,難免都會有失敗與不幸的遭遇,當碰到別人遭到禍害之時,應當像自己碰到災難一樣,盡力給予協助,譬如拿話安慰,或發洩他的冤屈,或給予其他方式的接濟都可以。古人說:「恩惠不在大,能救人緊急為貴。」這是救人危急的大道理。
(6)興建大利就是協助建設公共設施,譬如開渠導水,修築堤防,修建橋梁、救濟貧困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都算興建大利。
(7)施財作福佛門萬種行持,以布施為第一,施就是舍,賢明之人內舍六根,外舍六塵,一切所有都可施捨,而不掛意。一般人當然做不到此種境界,還把錢財看得比生死更重要,因此為人若能看破人生,從最困難的施財做起,以利群生,廣積陰德,則內能去除自私吝嗇的劣根性,外能濟人之急難,則將大有助於修善行持。
(8)護持正法正法即是佛法,人們不學習佛學難以脫離凡塵三界,難以維護蒼生,救渡眾生。因此,凡是見到佛堂、寺廟、或經書典籍,皆應敬重並加愛護整理,乃至弘揚正法,以報佛恩。
(9)敬重尊長尊重父母兄姊,長官上輩,凡是年高德重的都要敬重。奉侍父母應柔聲下氣,必恭必敬。服務社會國家,也不可因為天高皇帝遠而放肆亂來。有刑於犯人時,不可作威作福。這些都是最關係陰德的,試看忠義之家,子孫沒有不綿延昌盛的,這是敬重尊長的道理。
(10)愛惜物命古人曾說:「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當然一般人很難做到此種境界。這只是提醒我們,必須維護人所具有的「有惻隱之心」。
孟子所以說:「君子遠庖廚。」也是為了養成人人皆有惻隱之心。因為人生在世,求仁者盡在此心,積德者也憑此心。
資料來源:
部分資料來源網絡。
文章為原創整理排版。
我們注重分享,感謝您的閱讀。
聲明:本文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