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早上一顆8層樓大小的小行星掠過地球

2021-01-08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6月25日,是我國的傳統端午佳節。在這一天,我們都忙於吃粽子和觀看划龍舟比賽,過節氣氛相當濃烈。然而,在早上10點多的時候,一顆8層樓大小的小行星掠過了地球,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也就只有438000公裡,大約為地月距離的1.14倍。

許多人可能認為這個距離非常遙遠不必擔心,但是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這個距離是非常短的,因此這顆小行星也被歸類為對地球有威脅的近地小行星。這裡我們要明確一點,對地球具有威脅並不一定代表它會撞上地球。可能很多人還是不明白距離的相對性,所以我們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來做說明。假如你準備把車停進停車位,這時候車子速度是較小的,和其它車子的距離為2米時你會認為這個距離很大了;如果你在高速公路開車,此時車子速度較快,就算你離前車20米,此時你也會覺得這個距離是較短的。

小行星是空間中直徑大於1米的太空巖石,它的最大上限是穀神星,直徑為月球的四分之一。一般情況下,小行星處於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它們也繞太陽公轉。但是,有一些小行星的公轉軌道與地球公轉軌道有交叉,因此它們有撞上地球的風險。而美國宇航局的近地小行星搜尋計劃就是要找到那些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

今天這顆小行星是在4天前發現的,也就是6月21日。當時天文學家發現這個小行星的時候並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因為這顆小行星比較暗。但是,後來研究人員發現它慢慢變亮,而且速度也非常快,這正是正在靠近地球的跡象。研究人員通過對觀測到的數據進行簡單的計算,發現它具有撞擊地球的危險,於是把這顆小行星提交到國際小行星中心,尋求世界各地望遠鏡的幫助。

在短短4天內,世界各地的天文望遠鏡對該顆小行星進行了觀測,得到的數據提交到國際小行星中心匯總,這顆小行星也有了自己的編號2020MP1。科學家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複製的計算,得到了它的軌道為橢圓形,半長軸為2.0127861個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為0.4935964,並確定了它不會與地球相撞。

雖然這顆小行星相對地球來說非常小,但是它速度非常快,如果真的撞上那麼後果不堪設想。據美國宇航局科學家估計,如果它進入地球大氣層,將會釋放相當於300個廣島原子彈的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會以空爆的形式散失掉,但產生的衝擊波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它還會有剩餘的物質掉到地球表面,形成隕石。

相關焦點

  • 小行星近距離掠過地球,威力等於30顆廣島原子彈(雙語)
    科學家透露本周有一顆被科學家戲稱為「城市殺手」的小行星距離地球比月球還近。   The Washington Post reported that scientists apparently had no idea it was coming.   《華盛頓郵報》報導稱科學家顯然不知道這顆小行星臨近。
  • 一顆高樓大小行星飛過地球,美國宇航局曾稱其「具有潛在危險性」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0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消息稱,一顆「具有潛在危險性」的2011ES4號小行星於9月2日飛過地球。其直徑為22米至49米(約15層高樓大小),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三分之一。
  • 小行星13日接近地球
    一顆被歸類為「潛在危險」的近地小行星將於近日飛掠地球,這是否應驗了已故法國預言家諾查丹瑪斯(Nostradamus)對2021年所做的預言呢?諾查丹瑪斯在其著作《諸世紀》(Les Propheties)中提及了2021年可能發生的幾件重大事件,其中之一是彗星(或小行星)撞擊地球或擦身而過。他在這本預言書中寫道:「人們在天空中看到火焰與長長的火花。」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一顆被命名為2020 WU5的近地小行星便會掠過地球,並在世界協調時間(UTC)1月13日最接近地球。
  • 日本展示250萬年前小行星土壤:彈道重建顯示其母星曾掠過地球
    2020年12月5日,日本Hayabusa2隼鳥二號探測器返回地球,以12公裡每秒的速度進入地球大氣層,最終在澳大利亞著陸場完成軟著陸。隼鳥二號探測器前往Ryugu小行星採樣,全程飛行了52.4億公裡,收集到Ryugu小行星表面樣本。
  • 今天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半個月前我們就發現了-虎嗅網
    根據國際小行星中心的預報,北京時間11月20日上午08時42分,一顆約12層樓高的近地小行星2020 VA1將在約440萬千米外飛掠地球,但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近地小行星:指軌道與太陽最近距離小於1.3天文單位的小行星潛在威脅小行星:指與地球最小軌道交會距離小於0.05天文單位,且直徑大於140米的近地小行星。已經發現的近地小行星:超過2萬顆!
  • 剛剛,一顆房子大小的小行星飛掠地球,差點撞上月亮
    北京時間4月15日20時46分左右,一顆三層樓房子大小的小行星從地球旁掠過,它剛好經過月球軌道,差點與月亮相撞。這顆編號為2020 GH2的小行星離地球最近時的距離只有359000公裡,差不多是地月平均距離的0.94倍。
  • 如果小行星撞向地球,我們如何絕地求生?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最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 VA1。該小行星目前正在向地球靠近,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本次飛掠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據悉,這顆小行星最早由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11月6日發現。
  • 為什麼太陽系那麼多小行星
    為什麼太陽系那麼多小行星關鍵詞1:小行星帶的發現關鍵詞2:小行星帶的分類關鍵詞3:小行星會撞地球嗎自從1766年提丟斯-波得定則發現以後,很多天文學家相信,在火星與木星之間,與太陽距離2.8 天文單位的地方,應該有一顆未被發現的行星。於是紛紛把望遠鏡對準了那片區域。
  • 明天,小行星1998 OR2將飛掠地球!
    明天,也就是2020年4月29日,這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一天對科學家甚至一些天文愛好者來說並不平凡,因為明天一顆直徑2公裡的小行星將和地球「擦身而過」!這顆小行星名為1998OR2,是一塊直徑約2公裡的太空巖石,4月29日上午9:56,這顆星球將以0.042天文單位(AU)的速度從地球上空飛過,不過別擔心,它對地球沒有任何威脅。
  • 就在昨天,一個樓房大小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時速2.7萬公裡
    地球是太空中的一顆普通星球,位於太陽系中,但太陽系中也有很多其他的天體,除了我們常說的太陽、月亮和八大行星,以及一些衛星、矮行星、彗星之外還有很多小行星,這些小行星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徑可達數百公裡,最小的卻如同塵埃。
  • 4公裡寬的一顆小行星,正以每小時3萬多公裡的速度衝向地球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地球自古以來一直遭受著眾多地外小行星的威脅,在遙遠的6500年前,正是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那次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海平面上升,火山大爆發,徹底改變了地球的生態結構,對地球造成了毀滅性的傷害。
  • 小行星撞地球真的發生了!
    每小時五萬公裡的速度,超過了第二宇宙速度,因此科研人員推測,這顆火球應該來源於太陽系,是一顆近地小行星。從材質角度,小行星又可以分為三類:C類小行星為碳質小行星,富含有機物和水分;S類小行星為巖石小行星,主要由矽酸鹽構成;M類小行星為金屬小行星,由鐵鎳合金構成,。科研人員通過分析研判得出,2020年12月23號撞擊地球的這顆小行星應該屬於是第二類,S類小行星,也叫巖石小行星。它的直徑應該在6.5米左右,相當於兩輛小汽車的大小。
  • 直徑3英裡的小行星3200「法厄同」今晚將掠過地球
    今晚,雙子座流星雨在夜空中達到頂峰,因為地球離3200法厄同流星雨的源頭越來越近。雙子座流星雨的源頭是3200法厄同流星雨,這是不尋常的,因為彗星通常會產生帶有冰屑的流星雨。費厄同最早於1983年10月被發現,並以希臘神話中太陽神赫利俄斯之子的名字命名,因為它離太陽很近。
  • 巨大的小行星呼嘯而過地球,體積是英國的三倍
    小行星灶神星正以極快的速度掠過地球。看看這顆巨大的小行星,它的體積是英國的三倍。這顆被稱為「灶神星4號」的巨大小行星雖然距離地球數百萬英裡,但在7月中旬之前肉眼仍能看到。這顆巨大的小行星在夜間肉眼可見灶神星目前正以1.06億英裡的速度在太空中快速移動,但其巨大的體積和亮度使它成為夜空的亮點。在火星和土星附近的人馬座星群中,高速行駛的太空巖石在夜間可見。
  • 近地小行星:地球不得不防的「近鄰」---中國科學院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明介紹,而目前研究較少的小行星則是太陽系中數量最多的天體,這些天體中離地球較近的近地小行星存在與地球發生撞擊的可能。  有石自深空來,會對人類產生多大影響?人類如何對小行星的軌跡進行追蹤並最終實現預測和開發利用?日前,香山科學會議召開第634次學術討論會,探討相關問題。
  • 小行星27日晚與地球擦肩而過,最近距離0.014天文單位
    小行星27日晚與地球擦肩而過,最近距離0.014天文單位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科研人員驚出一身冷汗——一顆小行星3月27日傍晚與地球擦肩而過!與地球的最近軌道距離僅有0.014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地日平均距離)。
  • 珠穆朗瑪峰大小的小行星正高速飛來,NASA:對地球存在威脅
    有不少小行星在太陽系空間內飛行,有時會來到地球附近,尺寸的大小決定了小行星的危險性——一顆直徑僅為50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爆炸的能量就相當於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那麼一顆直徑4.1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會發生什麼?小行星53768(1998 OR2)就是這樣一顆小行星,其直徑估測從2.15公裡到4.1公裡不等,大小大約相當於珠穆朗瑪峰,速度為每小時31000km。
  • 一顆矮行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潛伏在我們的太陽系中
    太陽系的某個地方有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它向地球投擲了一塊大石頭。 現在,對其中一顆隕石的新研究表明,這顆隕石可能從一顆巨大的小行星上脫落——一顆大小與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穀神星的大小大。
  • 火流星的始作俑者近地小行星 地球不得不防的「近鄰」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明介紹,而目前研究較少的小行星則是太陽系中數量最多的天體,這些天體中離地球較近的近地小行星存在與地球發生撞擊的可能。有石自深空來,會對人類產生多大影響?人類如何對小行星的軌跡進行追蹤並最終實現預測和開發利用?日前,香山科學會議召開第634次學術討論會,探討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