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6月25日,是我國的傳統端午佳節。在這一天,我們都忙於吃粽子和觀看划龍舟比賽,過節氣氛相當濃烈。然而,在早上10點多的時候,一顆8層樓大小的小行星掠過了地球,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也就只有438000公裡,大約為地月距離的1.14倍。
許多人可能認為這個距離非常遙遠不必擔心,但是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這個距離是非常短的,因此這顆小行星也被歸類為對地球有威脅的近地小行星。這裡我們要明確一點,對地球具有威脅並不一定代表它會撞上地球。可能很多人還是不明白距離的相對性,所以我們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來做說明。假如你準備把車停進停車位,這時候車子速度是較小的,和其它車子的距離為2米時你會認為這個距離很大了;如果你在高速公路開車,此時車子速度較快,就算你離前車20米,此時你也會覺得這個距離是較短的。
小行星是空間中直徑大於1米的太空巖石,它的最大上限是穀神星,直徑為月球的四分之一。一般情況下,小行星處於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它們也繞太陽公轉。但是,有一些小行星的公轉軌道與地球公轉軌道有交叉,因此它們有撞上地球的風險。而美國宇航局的近地小行星搜尋計劃就是要找到那些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
今天這顆小行星是在4天前發現的,也就是6月21日。當時天文學家發現這個小行星的時候並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因為這顆小行星比較暗。但是,後來研究人員發現它慢慢變亮,而且速度也非常快,這正是正在靠近地球的跡象。研究人員通過對觀測到的數據進行簡單的計算,發現它具有撞擊地球的危險,於是把這顆小行星提交到國際小行星中心,尋求世界各地望遠鏡的幫助。
在短短4天內,世界各地的天文望遠鏡對該顆小行星進行了觀測,得到的數據提交到國際小行星中心匯總,這顆小行星也有了自己的編號2020MP1。科學家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複製的計算,得到了它的軌道為橢圓形,半長軸為2.0127861個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為0.4935964,並確定了它不會與地球相撞。
雖然這顆小行星相對地球來說非常小,但是它速度非常快,如果真的撞上那麼後果不堪設想。據美國宇航局科學家估計,如果它進入地球大氣層,將會釋放相當於300個廣島原子彈的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會以空爆的形式散失掉,但產生的衝擊波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它還會有剩餘的物質掉到地球表面,形成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