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民法典「共債共籤」給出新答案

2021-01-09 騰訊網

夫妻共同債務的定義及認定

夫妻共同債務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者雙方為維持共同生活的需要,或出於為共同生活的目的從事經營活動所負的債務。

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如何認定一直是富有爭議的話題,經過法院審理的案件也是結果各異,原因是舊的婚姻法及司法解釋對夫妻共同債務未有明確統一的認定。

在2015年,有一對夫妻,男方有婚外情,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他為了滿足第三者的開銷,瞞著女方,借錢到外面賭博,又輸了600多萬。賭博事實敗露後,夫妻雙方協議離婚,將剩餘的主要財產給了女方和孩子。然而,男方欠下的巨額債務無力償還,債權人便將離婚後的夫妻兩人一併起訴至法院,要求女方與男方共同償還債務。

一審判決中,依據最高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中第24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法院認為因舉證責任在夫妻一方,女方缺乏足夠證據證明債務為男方個人債務,所以判決該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

女方不服一審判決,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中院維持原判。女方向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後發回重審。2017年法院重新審理此案,法院查明男方負債並非因夫妻共同生活所需,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且男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一直有賭博的習慣。根據2017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0次會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法院認定該債務屬於男方個人債務。債權人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維持原判。

飽受爭議的「第24條」

2001年修訂的婚姻法實施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公眾的家庭觀念和投資渠道也日趨多元,投資產生的風險也不斷放大。現實生活中夫妻雙方串通損害債權人的案例時有發生,全國各地出現許多假離婚真逃債的案件.

在此背景之下,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婚姻法司法解釋(二)」,其中第「第24條」,該條款改變了過去常用的「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規則,將舉證責任倒置。即由債務人的配偶舉證證明該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目的是為了保護交易安全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第24條」的司法解釋本來是為了防止假離婚真逃債而設立的規則,實踐中,卻引發了另一個飽受質疑的後果,那就是很多配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負債」,甚至是巨額債務。

在本文提到的案件中,一審法院以「第24條」為依據,判定妻子共同承擔幾百萬元的債務,而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一時間,社會上要求廢止或修改的聲音不絕於耳。學術界很多法律專家則認為:「第24條」舉證責任的分配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否定了債務人配偶一方作為獨立個人的獨立人格和獨立民事主體地位;可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範圍過於寬泛,嚴重損害了債務人配偶一方的合法權益。

近年來關於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01年《婚姻法》

第十九條 夫妻財產約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四十一條 共同債務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2003年12月

最高人民法院出臺「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四條規定為「債權人就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2017年2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0次會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基礎上增加兩款,分別作為該條第二款和第三款:

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18年1月

最高法發布《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法釋〔2018〕2號)明確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為個人債務,除非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

2020年5月28日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規定了夫妻雙方共同籤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共債共籤原則

新中國成立以後頒布的第一部關於婚姻家庭的具有基本法性質的法律就是1950年的《婚姻法》,隨著《民法典·婚姻家庭篇》的頒行,施行了70年的婚姻法即將宣布廢止。《民法典·婚姻家庭篇》正式確立了共債共籤原則,為司法實踐提供了統一權威的依據。

共債共籤明確了夫妻雙方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將證明其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歸為債權人,意在引導債權人在形成債務尤其是大額債務時,為避免事後引發不必要的紛爭,加強事前防範,要求夫妻共同籤字。這種方式降低了債務不能清償的風險,保障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也不會造成對夫妻一方權益的損害。

雖然「共債共籤」原則可能會使交易效率受到一定影響,但在交易成本和夫妻一方的知情權產生衝突時,應當優先考慮保護夫妻一方的知情權。因為夫妻一方的知情權關係到平等、意思自治等基本法律原則和公民的基本財產權、人格權利,這些價值在法的價值位階上高於效率。

《民法典·婚姻家庭篇》的時代意義

在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上,《民法典·婚姻家庭篇》與時俱進,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立法價值導向上體現出人倫本質與人文關懷。許多棘手的夫妻共同債務問題,在民法典中第一次有了明確的規定,這進一步維護了法律體系的統一性、規範性與權威性。

在法律制度層面,《民法典·婚姻家庭篇》真正做到了合理分配舉證責任,平衡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體現了法律的最大價值公平正義。

王喆律師是北京律師協會民法委員會委員,專注於民商事訴訟及仲裁案件、公司股權、併購、風險控制等,先後為中石油、華美地產、株式會社GARDE、愛爾達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外企等提供法律服務,代理民商事訴訟、仲裁案件上百件。

相關焦點

  • 從「休夫自由」到「共債共籤」|法治中國鏗鏘行系列報導②
    《婚姻法》 的69年風雨歷程 從「休夫自由」到「共債共籤」 法制周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陳思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分別在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2011年三次修訂《婚姻法》。從最初的「男女平等」,到夫妻權利義務的細化、再到家庭制度的進一步具體化。
  • 「共債共籤」原則擬寫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編
    二審稿的修改主要有五個方面:吸收了最高法關於夫妻債務認定新司法解釋的規定,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範圍;提高了親子關係確認或者否認之訴的門檻;限縮了隔代探望權的範圍;增加規定收養人的條件,應當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有配偶者單方收養異性子女,年齡也應相差40周歲以上。
  • 債權人認為已生效判決所認定由被告夫妻一方承擔的債務應系其夫妻...
    2.作為借款人的自然人獨資有限公司,其股東及公司監事系夫妻關係,公司的經營狀況決定其家庭收益,故該公司實際是夫妻共同經營,股東為公司債務提供保證擔保,實際上也是為家庭利益所負債務,應當由夫妻二人共同承擔責任。3.作為債權人的原告認為,已生效裁判文書所認定由被告夫妻一方承擔的債務應系其夫妻共同債務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確認該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的確認之訴。
  • 律師解讀夫妻共同債務:對負債連累者有幫助 但翻案有難度
    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該《解釋》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了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合理分配舉證證明責任,以此指導各級法院準確認定夫妻共同債務,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利益。
  • 婚姻期鄭州男子籤借條90萬,離婚後女方被追債!網友吵翻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6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分組審議《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其中增加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明確「共債共籤」等3類情況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得到不少委員的贊成。此外,關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也成為現場討論的熱點。夫妻共同債務,到底指的是什麼?
  • 兩會追熱點丨民法典關注度高 看看青島法律界人士關心啥?
    從訴訟離婚的司法實踐到登記離婚的法條草案規定,這麼做是因為離婚不只是雙方婚姻關係的解除,還涉及子女撫養、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和分割、老人贍養等問題。其中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和分割,還有可能涉及雙方父母4個老人,存續公司的涉及其他股東、債權人、債務人利益等等。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穩定與否直接關係社會的穩定。
  • 「法學匯」民法學:民法典時代的解釋論圖景
    學界以民法典為基準、為解釋對象,圍繞對民法典理解、解釋以及如何全面貫徹實施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研究,推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創新性的成果。▲ 就物權編的研究而言,學界主要的關注點落在民法典變動較大的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制度上。▲ 就合同編宏觀層面的問題,學者主要圍繞合同編與債法總則的關係以及合同編的發展與創新等問題展開研究。相關研究認為,民法典合同編應發揮債法總則的功能。
  • ...承擔一半的夫妻共同債務,對善意第三人應如何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
    【以案說法】夫妻離婚時約定各自承擔一半的夫妻共同債務,對善意第三人應如何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即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即使雙方離婚時約定各自承擔一半的夫妻共同債務,但對外仍需共同承擔全部債務。
  • 民法典今日生效,婚姻法合同法等9部法律作廢,或將影響你的未來
    2020年5月28日表決通過的《民法典》,其全文共1260條,涵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物品買賣等方方面面,被稱為中國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將正式實施生效,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作廢。
  • 軍人離婚,如發生共同債務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答覆(本期由灰灰菜編輯解答):你好戰友,夫妻共同債務主要是婚姻存續期間,為滿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以及對共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和處分而產生的債務。夫妻共同債務應由夫妻共同償還。如果雙方已經離婚,仍然對婚姻存續期間的夫妻共同債務負有連帶清償責任。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我們幫您梳理好了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民法典首批司法解釋,其中包括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釋(一)。該解釋共91條,包括一般規定、結婚、夫妻關係、父母子女關係、離婚、附則等六個部分。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小榮介紹,本次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修改制定中,主要考慮: 一是促進婚姻家庭和諧穩定。
  • 【民法典】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來了!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說「典」釋義」民法典對於婚姻生活不可不知的影響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而婚姻家庭關係作為社會關係中的基石是最重要的關係之一那麼最新通過的民法典涉及婚姻家庭的規定中有哪些變化對婚姻家庭生活將產生哪些影響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我們幫您梳理好了→
    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認定為「虐待」;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雙方一致同意人工授精,所生子女應視為婚生子女;父或者母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當責令恢復原姓氏;……上述規定出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
  • 哪些是夫妻共同財產?哪些不是?看完就心中有數了!
    如果該不動產過戶發生在子女結婚後且該不動產登記在出資父母一方的子女名下,則仍可適用本條例,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如果該不動產過戶發生在子女結婚後且該不動產登記在夫妻中非子女一方名下或夫妻雙方名下,用夫妻共同財產償還該不動產的貸款,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雙方共同財產。
  • 廣州婚姻律師王幼柏團隊: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及司法解釋的20大變化
    因此,今後在分割共同財產時,不再是一律平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規定。 只有在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時,才能推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認定屬夫妻共同財產,但遺囑或贈與合同確定只歸一方財產的除外——司法解釋(一)第二十九條規定。
  • 最高法發布與民法典配套的新司法解釋 婚前父母幫買房的出資屬個人...
    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婚前父母幫買房的出資屬於個人財產  婚前父母幫忙買的房子是個人財產還是歸夫妻共同所有?
  • 離婚時共同房產和債務應如何分割?
    離婚後的共同財產如何劃分,儘量還是彼此商量著來吧,如果非要計較個誰錯多錯少然後再分共同財產,最後只能是一地雞毛。延伸閱讀:離婚財產分割離婚財產分割即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是指離婚時依法將夫妻共同財產劃分為各自的個人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