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易經》中的成語多,殊不知一個「卦象」之內,就隱藏著三個

2021-01-09 一家爭鳴

提起《易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不但位列「群經之首」,更被尊為「群經之始」。一部《易經》,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它裡面的智慧內容,後來被提煉出許多成語。

都說《易經》中的成語多,殊不知,單單一個「卦象」之內,就隱藏著四個,一起來找一找吧。

我們知道,「陰爻」和「陽爻」是構成「卦」的最基本單元,「卦」又分為「八卦」和「六十四卦」,「八卦」每卦三個爻,「六十四卦」是由兩個「八卦」相疊,每卦六個爻,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六十四卦」,也就是「六爻卦」。

「六十四卦」每個卦象的六個爻,從下往上,依次可以叫作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最下面的「初爻」和「二爻」代表「地」,最上面的「五爻」和「上爻」代表「天」,而位於中間的「三爻」和「四爻」則是代表「人」,人在天與地之間,上頂著天,下踩著地,所以,「卦象」中的這第一個成語便是——「頂天立地」。

我們已經知道了中間的「三爻」和「四爻」代表的是人,也就是說,人居於「三」和「四」的位置,可是,假如一個人故意做作,從而導致居「三」不像「三」,在「四」不像「四」,不倫不類,不成樣子,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說這個人「不三不四」。「不三不四」就是「卦象」中所隱藏的第二個成語,其中的「三」和「四」是借人所處的位置而代指人,而「不三不四」意思就是說「不是(正經)人」。

「卦象」中隱藏著的第三個成語,叫作「九五之尊」,我們當然都知道「九五之尊」的意思,可是,它與易經中的「卦象」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卦象」的六個爻中,「陽爻」被稱作「九」,「陰爻」被稱作「六」,所以,這六個爻,從下往上,它們的名字依次為:初九(六)、九(六)二、九(六)三、九(六)四、九(六)五、上九(六),比如,如果「三爻」是「陽爻」就叫「九三」,若是「陰爻」的話,就叫「六三」。

我們知道,最上面的「五爻」和「六爻」代表的是「天」,所以地位也是最高的。可是,儘管「五爻」和「六爻」都代表「天」,但它們卻有「陰」有「陽」,偶數為陰,奇數為陽,也就是說,「五」為陽,「六」為陰。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以「陽」為主導,所以,假如「五爻」正好又是「陽爻」的話,也就是「九五」,那麼它的地位就是最高的。

當然,假如「五爻」是「陰爻」,也就是「六五」,那麼它的地位是完全不能與「九五」相提並論的。

好了,以上就是「卦象」的六個爻中所隱藏著的三個成語,即「頂天立地」、「不三不四」和「九五之尊」,親愛的朋友,不知道你還能找出幾個呢,一起來留言討論吧!

歡迎關注文化新篇,文化趣事無限,新篇喜聞樂見!

相關焦點

  • 我們日常的這些成語和智慧都源於易經文化?
    朋友們應該發現了文裡這些帶引號的成語?其實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或處世智慧都間接或直接地源於«易經»,大部分我們比較熟悉,雖然古意與今意已有差別。而實際上也源於易經裡七卦至八卦的遊魂,歸魂卦。這也是我年少時讀南懷瑾南老的記憶。同理,為什麼是不三不四,七上八下? 而非不二不三,五上六下之類呢?這些都對應了易經的變卦之學。我們現代人經常用,只是不知本源。很多人選樓房還選個7樓,避免8下。阿里巴巴大樓有幾棟,分別是幾層?或許馬雲也迷信?
  • 易經裡的「五條成語」,任何一個,都飽含人生大智慧
    於是就發展出了許多成語,據統計,《易經》中包含的成語多達兩百多條,子曰接下來就總結了其中五條分享給大家,每一條都蘊含著人生大智慧。值得收藏!1、否極泰來「否」和「泰」分別是《易經》中的第十二卦和十一卦。否卦的卦象為坤下乾上,即天地相互分離,象徵著閉塞不通暢;泰卦的卦象為乾下坤上,即乾氣下降,坤氣上升,為陰陽二氣一升一降,天地互相交合之象,寓意吉祥。
  • 如何理解《易經》中的卦象的意義?
    所謂的卦象實質上就是卦畫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大家都知道,《易經》這本書其實就是六十卦以及卦辭和爻辭。我們若要了解《易經》這本書裡面文字部分內容的含義,首先需要了解六十四卦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從春秋時代開始人們就認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演變而來的,但在《易經》這本古書裡卻沒有提供八卦以及八卦與六十四之間關係的任何知識。
  • 易經除了64個卦象其餘都是偏見
    所以關於易經的知識多如牛毛,但是除了64個卦象,都是不同的人作出的不同的見解。名氣大的有文王、孔子、朱熹等,名氣小的就數不清了。但是科學證明人類的頭腦是有局限的。名氣很大的人跟普通人的頭腦實際差距不大。那麼誰的見解屬於正見呢。這是無法保證的。最接近正見的人可能是伏羲。因為他發明了卦象。有可能是8個,也可能是64個。
  • 易經64卦中,每一個卦都可以用18個字概括,讀懂了你也會成為高手
    中國的易經,是一部非常有智慧的書籍,很多人讀易一生,也不敢說自己完全掌握。孔子當初研究易經,把竹簡翻壞了三次,又重新編好,於是就誕生了一個成語:韋編三絕。聖人讀易尚且如此用功,而且多次感悟才能悟道易經的智慧,普通人讀易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很多時候面對艱澀難懂的文言文和複雜的卦象,也總是會一頭霧水。既然易經如此難學,常人為什麼要學習易經呢?
  • 最新梳理《易經六十四卦錯綜關係》,尋找易經隱藏著的規律
    從古至今歷代易經愛好者、研究者都在不斷的努力去尋找易經隱藏著的規律,尋找易經隱藏著的秘密。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關係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六十四卦之間的關係有:變卦(之卦、動卦)、錯卦(對卦、旁通卦)、互卦、綜卦(覆卦、反卦)等。
  • 淺談易經八卦的卦象問題
    至於易大傳中的說卦傳中講的卦象,那些只能作為參考,特別是初學易經的人,有必要好好讀讀。但對於研究者來說,那就太有局限性了。因為說卦傳只講了萬萬分之一,如果你真的很懂易經,那這篇可以不看也罷。可以說每一個的卦的卦象都是無限的。
  • 研究《易經》,是要理解整句卦爻辭的象,而不是單詞的卦象
    通過前面《我們對易經的理解,跟專家們都不同,卻跟孔子一模一樣》等多篇文章,我們已經明確說明了《易經》的象,就是用六十四個卦象和卦名,來象徵具體的六十四類社會事務,用六十四卦辭和三百八十四爻辭的象徵意義,來象徵人們在具體事務中的做法及其吉兇後果。可見,《易經》的象,指的是整句卦爻辭的象,也就是整句卦爻辭的象徵意義,而不是卦爻辭中某個單詞的象。
  • 易經64卦中的泰卦,其實有一個隱藏的含義,世上卻鮮為人知!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前言:好多人讀易經,都知道泰卦,但是其中有一個隱藏的含義,世上卻鮮為人知!風水古籍《玄女青囊海角經》有云:「聖賢之地多土少石,仙佛之地多石少土。聖賢之地清秀奇雅,仙佛之地清奇古怪。」聖賢是入世之人,他們以清秀為美,多居住叢林之內,仙佛為出世之人,他們以清奇為美,多隱居深山之中。其中道理,不言自明。有個薦賢的故事,則更為明確地驗證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 跟我學易經:易經八卦和自然現象相對應,用卦象記憶法輕鬆搞定
    《易經》中說:易無所不在,乾坤成列,而易理自在乎其中矣。從古至今,易經被披上神秘的面紗,八卦的預測更令人難以捉摸。古人只用陰陽兩個符號,就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概括其中,用陰陽組成了八卦,而八卦又象徵自然界中的八種狀態。古人認為天和地的形成,是清氣完全上升到極致成為天,濁氣完全下降到最低,聚合成了大地。那麼我們從乾卦和坤卦裡可以提煉陽爻和陰爻所代表的特性。
  • 易經智慧:為什麼說謙卦是六十四個卦中最好的一卦
    提起「謙謙君子」,很多人都不陌生,其實這句話是來自易經中的第十五卦「謙卦」,是初六爻的爻辭,原文是: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謙卦的客卦部分是坤卦,是地。主卦是艮,是山,山隱藏在地底下,說明山很謙虛,把自己的鋒芒都隱藏起來。
  • 9.14 《易經》裡的卦象如何解釋?
    《易經·斷辭》中講,「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它說太陽走到中間就一定會偏西落下,月亮最圓滿的時候,一定是月亮開始逐步要從盈到虧的開端。它說天地不斷轉換,「與時消息」,隨著時間而消長,它又講「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這是《易經·繫辭》中的話。又講「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 《易經》中隱藏天機的3句髒話,流傳至今,會說的都是文化人
    《易經》中隱藏天機的3句髒話,流傳至今,會說的都是文化人《易經》這是後世讚譽的經典之路的第一條淵源。它解釋了天地世界的轉變。這是十分著名的古代經典。易經中還有一個著名的髒話。 《易經》中最著名的3個詛咒詞。沒有文化我真的聽不懂,所以我以為這是一種讚譽。《易經》長期以來被人們用於佔卜吉兇。萃粹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第45卦。
  • 易經「入門」卦象乾卦、坤卦意義和念法
    對易經感興趣的讀者朋友,一般都知道「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乾卦六爻皆陽,坤卦六爻皆陰,這就有意思了,這兩卦是六十四卦中最標準的、最基本的、最對稱的卦象。其他的六十二卦都是陰陽交錯或者陰陽分配在特定的位置。
  • 《易經》中隱藏的4個大人生秘密:哪些人日子可以越過越好?
    很多人對《易經》都感覺非常的神秘,例如陰陽八卦、河圖洛書、太極圖等等,很多人都曾經接觸過這一神秘的事物。《易經》是我國古代的大智慧,誕生於三千多年前,被稱為「群經之首」,僅僅用64個卦象就可以解釋宇宙萬物的發展規律。
  • 易經中3個卦象,揭露了人的福氣來源,讓男人後半生財運越來越好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朱熹集北宋以來易學之大成,親自註解《易經》。劉伯溫以易學術數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建立大明王朝;曾國藩床前案頭都放著《易經》,時時研讀。馬雲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的成功得益於比常人更早讀《易經》。如果說一生只讀一本書,那麼我的唯一選擇便是易經。
  • 易經八卦種類和卦象
    《易,說卦〉道:「萬物出乎震,賽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八卦象數預測法用的是後天八卦圖,(即文王八卦),先天八卦數: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坎六,艮七,坤八。
  • 《易經》六十四卦的原理和命名法則,讀懂卦象與經文的重要基礎
    導讀:這一節的內容很重要,它揭示了《易經》卦象的意義和命名法則,是我們讀懂《易經》一書的重要基礎。六十四幅卦象,代表意義不同,名稱不同,經文各異,但卻存在著規律性的內容。比如,卦象的意義如何定義,卦象的名字是如何命名的,卦辭、爻辭如何解釋卦象、爻象,如何論斷吉兇休咎,都包含著統一性的法則,掌握了這些規律,讀懂《易經》並不難。上一節講了八卦的來歷及其意義,現在我們就可以來探索《易經》六十四卦的奧秘了。一、 六十四卦的繪製方法翻開《易經》,我們不難發現,《易經》裡面的卦象都是由六個爻組成的。
  • 《易經》中「四象」說的是什麼?
    那麼《易經》的「四象」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神秘嗎?「四象」最早的出處在《易經.繫辭傳》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孔子認為《易經》效法的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的一個演變規律:太極者,宇宙的本體、起源(即《列子》所說的「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兩儀者,陰陽也,四象者,陰陰之淵府也,八卦者,陰陽之大成也。
  • 《易經》中最特殊的一卦:謙卦
    說謙卦是《易經》中最特殊的一卦是因為兩點。首先,謙卦,是《易經》中唯一一個六爻非吉則利的卦象。這在其它卦象中是沒有的現象。其次,謙卦,也是《易經》唯一一個同時談及天道、地道、鬼道、人道的卦象。在《彖傳》中是這樣說的: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意思是:天的法則是減損滿盈者,而增益謙卑者,地的法則是改變滿盈者而流注謙卑者。鬼神的法則是加害滿盈者而福佑謙卑者,人的法則是厭惡滿盈者而喜愛謙卑者。總體來說,謙卦就是告訴世人行事立身要有謙卑之心,懂得謙卑的道理,自然可無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