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易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不但位列「群經之首」,更被尊為「群經之始」。一部《易經》,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它裡面的智慧內容,後來被提煉出許多成語。
都說《易經》中的成語多,殊不知,單單一個「卦象」之內,就隱藏著四個,一起來找一找吧。
我們知道,「陰爻」和「陽爻」是構成「卦」的最基本單元,「卦」又分為「八卦」和「六十四卦」,「八卦」每卦三個爻,「六十四卦」是由兩個「八卦」相疊,每卦六個爻,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六十四卦」,也就是「六爻卦」。
「六十四卦」每個卦象的六個爻,從下往上,依次可以叫作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最下面的「初爻」和「二爻」代表「地」,最上面的「五爻」和「上爻」代表「天」,而位於中間的「三爻」和「四爻」則是代表「人」,人在天與地之間,上頂著天,下踩著地,所以,「卦象」中的這第一個成語便是——「頂天立地」。
我們已經知道了中間的「三爻」和「四爻」代表的是人,也就是說,人居於「三」和「四」的位置,可是,假如一個人故意做作,從而導致居「三」不像「三」,在「四」不像「四」,不倫不類,不成樣子,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說這個人「不三不四」。「不三不四」就是「卦象」中所隱藏的第二個成語,其中的「三」和「四」是借人所處的位置而代指人,而「不三不四」意思就是說「不是(正經)人」。
「卦象」中隱藏著的第三個成語,叫作「九五之尊」,我們當然都知道「九五之尊」的意思,可是,它與易經中的「卦象」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卦象」的六個爻中,「陽爻」被稱作「九」,「陰爻」被稱作「六」,所以,這六個爻,從下往上,它們的名字依次為:初九(六)、九(六)二、九(六)三、九(六)四、九(六)五、上九(六),比如,如果「三爻」是「陽爻」就叫「九三」,若是「陰爻」的話,就叫「六三」。
我們知道,最上面的「五爻」和「六爻」代表的是「天」,所以地位也是最高的。可是,儘管「五爻」和「六爻」都代表「天」,但它們卻有「陰」有「陽」,偶數為陰,奇數為陽,也就是說,「五」為陽,「六」為陰。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以「陽」為主導,所以,假如「五爻」正好又是「陽爻」的話,也就是「九五」,那麼它的地位就是最高的。
當然,假如「五爻」是「陰爻」,也就是「六五」,那麼它的地位是完全不能與「九五」相提並論的。
好了,以上就是「卦象」的六個爻中所隱藏著的三個成語,即「頂天立地」、「不三不四」和「九五之尊」,親愛的朋友,不知道你還能找出幾個呢,一起來留言討論吧!
歡迎關注文化新篇,文化趣事無限,新篇喜聞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