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三月三吃什麼食物:10種傳統美食+節日特色小吃

2021-01-20 閩南網

  在廣西這樣一個少數民族匯集融合的地方,多民族化的發展,不僅有著獨特的風俗人情,更有著讓人慾罷不能的美食,那麼廣西特色美食有哪些呢?趁著「三月三」,跟著小南南一起去尋覓一下吧,去到這些地方一定要品嘗一下哦!歡迎友仔友女們跟小南南分享更多民間特色美食~

  據了解,在農曆「三月三」這一天,南寧、柳州、百色、河池、崇左、來賓、欽州、防城港等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和一些漢族地區,家家戶戶都會製作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殺雞宰鴨,喝酒慶賀,甚至比過春節還隆重。

三月三的小知識:

  三月三的傳說歷史故事及節日由來 廣西壯族4個經典傳說

  2018廣西三月三放假時間安排 今年農曆三月初三假期幾天

  三月三的風俗習俗 廣西三月初三有哪些禁忌忌諱講究

廣西壯族三月三吃什麼食物10種傳統美食介紹

1、雞屎藤

  農曆三月三吃雞屎藤,是廣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種傳統習俗,我們將葉與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雞絲藤面,用這種面做成的雞絲藤粿仔湯,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愛的特色小吃。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誕辰,北海人以此紀念這位偉人。

  農曆三月初三,在僑鄉江門家家戶戶都有吃「雞矢藤」餅的習俗。先將其葉子洗淨,與糯米一同磨碎,拌入煮溶的糖水,搓成粉團,壓成餅狀。部分還會在餅面印有「福、祿、壽」等吉祥字。用雞矢藤葉做出的餅甘涼可口,別有風味,食後清熱解毒。

2、薺菜煮雞蛋

  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漢族在這日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習俗。

  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故此,老百姓又根據民間傳說,於三月初三這一天,在祭祖的時候,藉助祖先的神靈和財氣,人們會將新鮮薺菜洗淨後綑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煮上一大鍋,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可防治頭痛頭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民間特有的食療習俗。據說可以去風溼、清火,腰腿不痛,而且還可預防春瘟。

2018三月三活動推薦

  2018廣西南寧三月三有哪些活動:時間+地點+門票+交通

  2018三月三廣西各地、南寧節日活動時間地點及精彩看點

3、五色糯米飯

  黑、紅、黃、白、紫——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美食,因糯米飯呈多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壯家人把五色糯米飯看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傳說古時候壯家村寨有個青年叫特儂,外出幹活總是帶著糯米飯。而山上的猴子總是把糯米飯搶去。有一次,特儂隨手扯了楓葉驅趕猴子,卻發現自己掐楓葉的手被染上了黑色。他靈機一動,回家後把楓葉浸泡到糯米飯裡蒸煮,製成了黑色糯米飯。猴子看見一大團黑乎乎的東西,以為是毒物不敢碰。特儂吃了黑色糯米飯,口不幹不燥也不膩倦,反而覺得渾身是力。後來,壯家人都學著特儂做黑色糯米飯,後又逐漸用黃梔子、紅藍草等做成了黃色、紅色、紫色糯米飯。

4、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與傳統習俗有關。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民間又稱為「鬼節」。傳說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東遊西蕩的鬼迷惑,樸實憨厚的鄉民們認為,必須吃這種帶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兒「粑」(粘)住,不為邪惡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這種美好心願代代相傳,使這種千年舊俗延續至今,演變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風俗。

  做蒿子粑的蒿子,是青蒿的俗名,又名香蒿、花蒿,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能食用的野生天然植物。春天,輕風和煦、萬物復甦。據醫書介紹,蒿子有清熱、瀉火、利溼、解暑、平肝、安神等功效。看來,蒿子粑「粑魂」雖是傳說,祛病健身之言卻是不虛。

5、薄餅

  農曆三月初三吃薄餅,是同安人的傳統習俗之一。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其子鄭經繼承父業,繼續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閩南一帶,因清軍頑抗造成百姓傷亡慘重。在鄭軍反攻下,清軍投降,鄭軍進入城內,老百姓一邊迎鄭軍,一邊製作薄餅祭祀死難的親友。後來民眾就用薄餅在農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做薄餅單是餡就足夠忙活好長時間,但是更關鍵的是需要薄餅皮做支撐。薄餅皮不但要薄更要勁道,這樣包著餡料就不容易破裂。吃時將餡料放在薄餅皮上,捲成竹筒狀,非常味香可口。因為質量好的薄餅皮很Q,所以也有很多人喜歡單吃薄餅皮。

6、春餅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種食俗,就是吃「春餅」,把面趕成薄薄的餅,把雞蛋煮熟剝去皮,搗碎,有的人家還加進去蒜泥,把薄餅捲起來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經有了小蔥,用春餅卷小蔥吃。

  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春餅來歷故事:相傳宋朝年間,一個書生名叫陳皓,有一位賢慧的妻子叫阿玉,兩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陳皓專心致志讀書,但常忘記了吃飯。這可急壞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做春餅這個辦法,春餅既能當飯,又能當菜。陳皓邊讀書邊吃春餅,餐餐吃得香,讀書的勁頭更足了。不久,陳皓赴京趕考,阿玉又製作春餅並用油炸,給丈夫當乾糧。結果,陳皓得中狀元,高興得把妻子做的春餅乾糧,送給考官品嘗。考官一吃,讚不絕口,頓時寫詩作文,稱之為「春卷」。

7、艾葉餈粑

  清明前後,是艾草生長茂盛且最為鮮嫩的時節,由於農曆三月三與清明節靠近,艾葉餈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將採摘回來的艾葉洗淨,煮過以後剁碎,與糯米粉、黃糖混合後舂勻,捏成一個個墨綠色的扁圓形餈粑。最後用芭蕉葉墊底,放進蒸籠蒸熟,即成軟綿香甜的艾餈,艾餈裡面的餡可鹹可甜。

8、烏米飯

  畲族,家家都做烏米飯,全家共餐,饋贈親友,歡度「烏飯節」。傳說,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率起義軍抗擊官軍圍剿,以烏稔果充飢而軍威大振,於三月三這天突圍成功,連戰連捷。畲民為紀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烏米飯,集會對歌。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烏米飯的習俗。

  烏米飯驅邪扶正,健身暖胃,加上獨有的楓香味、烏黑油亮的顏色,再配以炒香並搗碎了的花生米及臘腸等配料一起蒸煮,吃起來味道相當美味,是一道深受市民青睞的傳統美食。

9、壯粽

  寧明壯粽是用糯米、豬肉等煮製成的一種大粽粑,是壯族「三月三」特製的傳統食品。

  壯家粽子起源於宋代,叫「風莫」。它是一種特大的粽粑。大年夜,姑娘們便把煮熟的「風莫」從鐵鍋裡撈出來,以備正月食用。正月十五,出嫁姑娘都要回娘家吃風莫飯,父母打開風莫,分給全家人。兒女須將風莫吃完,以示孝敬父母,祈求父母高壽。

10、水菊粑

  每年農曆三月三,在安慶太湖縣、潛山一帶,有吃水菊粑的習俗。水菊又名鼠麴草,清明菜、寒食菜、粑菜,四五月開細小的頭狀花。在我國的華中、華東、華南及西南各省的原野、田坎、路旁均有生長。春季可以採摘嫩莖葉洗淨,拌入糯米麵中,蒸熟或者油炸食用,西南各省稱作「清明粑」。

廣西壯族三月三節日特色小吃

五色糯米飯

  黑、紅、黃、白、紫5種顏色的糯米飯,五彩繽紛的,讓人看著都覺得好想吃,雖顏色鮮豔,它用的都是天然的植物色素——楓葉、黃姜、紫飯葉、紅藍草等植物的汁液,每逢清明節、農曆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端午節等民間傳統節日,壯族家家戶戶都喜歡做五色糯米飯吃,以作趕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寄託著人們五穀豐登的祝願。五色糯米飯有「堅筋骨、益腸胃、能行、補髓」的作用之說。三月三當天,南寧的街頭早餐店也可以見到。

烏米飯

  在廣西梧州,吃烏米飯是「三月三」的傳統習俗,很多人會選擇在市場上買楓葉,自己在家裡做烏米飯,三月三當天,街道上烏米飯飄香。烏米飯的口味分為鹹、甜兩種,有人說烏黑髮亮的烏米飯有祛邪扶正,健身暖胃的功效,吃起來也是相當美味。

憑祥竹筒飯

  廣西生活中,常常會見到竹筒飯。嶺南一帶盛產竹子,憑祥的氣候和環境十分適宜竹子的生長,竹筒飯是把大米和水放到竹子的節中,密封后烤熟,吃起來粒鬆軟,既有米香,又有竹香,清爽可口,很受人們的喜愛。

八寶魚生

  武鳴兩江鎮的八寶魚生最出名,用花生、木瓜絲、蘿蔔絲、酸薑絲、香菜、紫蘇,還有自醃的檸檬、酸梅,這些配料與魚生拌在一起,吃起來可謂五味雜陳。

艾葉餈粑

  清明節前後,是艾草生長茂盛且最為鮮嫩的時節,由於農曆三月三與清明節靠近,艾葉餈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俗話說,「年年艾葉綠,歲歲餜泛香,當天,艾葉餈粑遍布南寧街頭巷尾,得到很多人喜愛和追捧,艾葉餈粑也有清涼香甜,味道鮮美,有消除膩意,增進食慾的作用。

蕉葉餈

  蕉葉餈是壯家民間風味小食,南寧街頭巷尾隨處可以買到,也是南寧人的家常早餐的選擇,磨好的米漿加糖搓勻,用蕉葉包成長條狀,放到蒸籠上蒸,蒸好的蕉葉餈有股淡淡的清香味兒,一口就能咬到陷,一般的蕉葉餈有花生餡或者芝麻餡的,也根據各人口味,有鹹和甜兩種。

紅薯餈粑

  紅薯餈粑是扶綏縣有名的特產之一,具有壯家的獨特風味,扶綏當地的做法是把選好的紅薯洗乾淨後放在蒸籠裡蒸熟,然後剝去薯皮,再和糯米漿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就做成了具有天然清香味兒的餈粑皮。

壯粽

  壯族稱粽子為「粽粑」,寧明壯粽是用糯米、豬肉等煮製成的一種大粽粑,是壯族「三月三」特製的傳統食品,也是用來祭祀拜祖的食品。壯粽比我們一般吃的粽子要大很多,一般要幾個人一起吃才能吃完。

龍州金龍鎮角粽

  角粽形狀似牛角,所以壯話叫「角莫」,「角莫」是用上乘的糯米做的,用粽葉或楠竹葉捲成鬥鬥狀,用禾草綑紮,金龍鎮的村民們把「角莫」當成送禮佳品,特別是尋親訪友時,都喜歡帶上幾串「角莫」。

雞屎藤面

  農曆三月三吃雞屎藤面,是廣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種傳統習俗,雞屎藤面是選用剛採摘下來的新鮮的雞屎藤葉子與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雞絲藤面,用這種面做成的雞絲藤粿仔湯,味道清香甜美,是當地人喜愛的特色小吃。除了面,還有雞屎藤餈粑。

把荷魚丸

  把荷魚丸,是崇左市天等縣地道的地方風味小吃,湯煮、酥炸、煎蒸均可,韌而不硬,營養豐富,沒有腥臭味,清爽不膩,味道別具一格,深受人們青睞。

發糕

  蓮花發糕是南寧人拜祖祭祀必不可少的的特色食品,蓮花發糕有焦黃、泥黃、雪白三色、焦黃色發糕是最傳統地道的做法,一般是用紅糖做的,不過現在很少人早餐會選擇吃發糕,只有過節的時候才買得比較多。

菜包

  菜包用牛皮菜做皮,用糯米、五花肉、香信、木耳、鹹魚、蝦仁、蔥花、老蒜等做餡,菜葉包好餡後放在銻鍋和豬筒骨一起燜熟即成,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最為正宗。據傳菜包是六十年代困難時期艱苦條件下的產物,當時是用野菜包製而成。

原標題:三月三吃什麼?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2017廣西壯族三月三放假時間及三月三習俗
    三月三也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壯族人稱「窩埠坡」或「窩坡」,原意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所以也稱「歌圩節」也有稱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  廣西法定假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每年農曆「三月三」將成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全區放假兩天。
  • 廣西「三月三」傳統民俗豐富多彩
    廣西「三月三」傳統民俗豐富多彩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廣西壯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漢、瑤、苗族、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的傳統節日。每逢這天,全區各地的群眾都會共同歡度佳節,在這一天裡,人們會相約一起看壯戲、拋繡球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和遊戲,常讓眾人流連忘返。習俗節目拋繡球人們在茶餘飯後,互相拋接繡球以娛樂身心,後來逐步演變成為壯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方式。
  • 三月三全廣西人都放假了,這到底是一個什麼節日?
    三月三的確是去旅遊的好時機,廣西人不會撞上全國假期的景點旺季,可以更好地旅遊欣賞風景,聽得我非常羨慕。放五天的假期,比五一小假期都要多,三月三到底是廣西人的什麼節日呢?為什麼放的比五一更多呢?原來農曆三月三是壯族民族的傳統節日,而作為壯族人主要居住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月三成為了本自治區內全體公民的假期。
  • 2018年三月三是哪一天幾月幾號 三月三吃什麼
    三月三這個節日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在我國的中原地區已經不慶祝這個節日,現在只有我國部分的少數民族有還慶祝這個節日的習慣。比如還有廣西地區壯族、瑤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還在慶祝這個節日。那麼,2018年農曆三月三是幾月幾號?想了解今年三月三是什麼時候就鎖定我們萬年曆吧!
  • 三月三出生的人是天胎嗎?這種說法有什麼講究
    三月三出生的人是天胎嗎?  天胎是鬼節出生的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鬼節,民間傳說這天百鬼放假,可以上陽間放鬆放鬆。農曆十四的半夜鬼門開,一直到農曆十五的半夜關,所有的鬼必須在鬼門關閉之前返回陰間,否則就滯留陽間成為孤魂野鬼。在這一天,陽間遊魂增多,人們夜間不能啼哭,不能吹哨,否則就易引來百鬼。
  • 三月三歌會是哪個民族?三月三歌圩節是什麼意思
    三月三歌會是哪個民族  三月三歌友會是廣西壯族、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歌圩節是什麼意思  三月三歌會是壯族的節日。  三月三對於壯族人民來說是最為隆重的一個盛大節日的,相傳這節日是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所以又稱歌仙節。在三月三,壯族人民都會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還有不容錯過的是竹竿舞,很陡特色。
  • 廣西過年過年4種不一樣的傳統美食,吃過3樣就算是老廣西了!
    廣西過年過年4種不一樣的傳統美食,吃過3樣就算是老廣西了!每逢佳節胖十斤,朋友圈很多人用曬體重的方式,來告慰春節期間為我們死去的,魚、雞、鴨、鵝、豬、牛……雖然是個玩笑,但回想春節在家的日常就是吃吃吃。
  • 清明節三月三放假時間出爐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附拼假)
    今年的清明節【清明節又叫什麼節】「三月三」放假時間出爐,如何在清明節拼假休出長假。那麼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據悉,請假3天就可以連休10天啦。看看小編如何替你支招。因為今年「三月三」放假時間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補休,這意味著廣西人將可以享受一個四天的小長假。  細心的網民還為上班族支招:從4月2日至4日調休的3天清明節假期,再請4月5日-7日3天,加上「三月三」小長假,你可以連休10天!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是傳統民族的節日。
  • 廣西人每年春節,雷打不動必吃的4種傳統美食,有你愛吃的嗎?
    廣西人每年春節,雷打不動必吃的4種傳統美食,有你愛吃的嗎?北方人過年要包餃子,央視春晚也會提到除夕吃餃子,而南方人的年夜飯是一大桌飯菜,很少吃餃子,那廣西過年吃什麼呢?廣西人春節飲食很豐富,除了常見的雞、魚、生菜等有好意頭的食物外,像腊味、年糕、糖環等12種美食是必備的年貨。這些傳統的美食小吃一代一代地傳承了下來,臨近春節,家家戶戶都在準備著,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麼必備美食吧。廣西人每年春節,雷打不動必吃的4種傳統美食,有你愛吃的嗎?
  • 上海美食攻略:莫都十大傳統小吃,推薦當地特色美食
    上海十大特色小吃炸豬排炸豬排是上海的特色小吃,過去,每個夜市都有排長隊的炸豬排攤,他是上海人喜愛的零食,也是中國2推薦的美食之一。炸豬排的外殼酥脆,裡面鮮嫩,上面撒上甜/辣醬油,顏色和味道都很完美。推薦指標:2、油炸子優敦子上海人最喜歡的早餐之一。
  • 2018廣西三月三是幾號放假多少天 2018廣西3月3放假時間安排
    三月三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辦活動或者放假。接下來和小編看看2018年廣西三月三放假安排!  我們都知道,我國歷史悠久,民風民俗也是非常多。三月三是重要的祭祖日子,那麼2018年三月三是幾號?不妨和小編看看吧!
  • 今日農曆三月三 三月三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苗族、瑤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三月三拜蚩尤。
  • 三月三放假2019怎麼安排?廣西農曆三月三起源由來放假時間
    農曆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三月三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法定傳統假日,自治區內全體公民放假2 天。2019年廣西三月三與清明重合,因此今年三月三放假時間為4月4日至4月8日。
  • 廣西壯鄉三月三風俗,對歌節上約歌擇偶,羅波廟唱戲祈風調雨順
    廣西「三月三」,顧名思義,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的節日。在這天,人們聚會唱歌、拋繡球、跳舞、做五色飯、掃墓、唱戲等,對當地人來說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三月三」的起源與上巳節有關,眾所周知上巳節在古代是婚戀求子類的節日,對歌求偶也成為這個節日重要的主題。廣西「三月三」的形成發展不僅延續了上巳的節日形式,而且衍生出很多有意思的慶賀與節日表達方式。
  • 江西最受歡迎的5種特色小吃,每一個在外打工的人,做夢都想吃!
    江西最受歡迎的5種特色小吃,每一個在外打工的人,做夢都想吃!江西簡稱贛(gàn),江西菜又稱贛菜。贛菜歷史悠久,在繼承歷代「文人菜」基礎上,發展成為了鄉土味極濃的「家鄉菜」。贛菜作為傳統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著數千年飲食文化的積澱。
  • 春節有哪些傳統食物?春節你家鄉必吃的美食是什麼?
    春節,對於華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小時候最盼望的日子就是過年,除了有壓歲錢、新衣服外,還有各種令人垂涎的美食。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也不再是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但那些具有年味的傳統食物,仍然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如果過年的時候不吃這些美食,總感覺缺少了些什麼。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三月三有什麼風俗活動?三月三有哪些習俗?
    三月三是我國的傳統佳節,雖然很多人對三月三並不是太熟悉,但是在少數民族中,三月三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春節,而且在三月三這天,一些少數民族還會舉辦傳統的風俗活動,場面很是熱鬧喜慶,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三月三有什麼風俗活動吧!   哪些民族過三月三   1、漢族。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這幾道寓意深刻的美食很多人都吃!
    春年是國人比較重視的節日,每年的春節大家都會聚在一起,然後一起迎新辭舊,為了紀念新年的到來,我們都會擺上一桌豐富的新年飯,那麼我們在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呢?來看下面這幾道美食,估計你家也會吃。一、餃子餃子是春節時期的傳統食物,對於北方人來說,春節食物怎能少了餃子呢,餃子不僅吃起來美味,寓意也很深刻,它有著「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所以在過年時吃餃子就寓意著新的一年能走財運。
  • 清明美食不僅僅有青團,來看看古人多會吃
    我國作為吃貨大國,幾乎每一個傳統的節日都有特定的美食與之相配。清明節與寒食節合二為一,既然是寒食禁火,如果是大部分國家,可能就會餓一天。但在我們吃貨大國,那是不存在的,各種美食照上不誤。1、青團寒食中最有名的當屬青團,因為清明時節,艾草茂盛,而且有獨特的香氣。
  • 春節美食有哪些?這6種小吃,全吃過的人有福了!
    春節美食有哪些?這6種小吃,全吃過的人有福了!萬物一年四季都在變化,大家的口味天天都在變化。每個季節可能有不同的食物,這裡給大家說說春日的美食。第一種:香辣蝦。蝦分很多種,近些年小龍蝦比較流行,大家應該對小龍蝦比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