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 內卷這個詞怎麼火了

2021-01-10 中華網娛樂頻道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

內卷通俗的說就是內部競爭。內卷是從內捲化而來,內捲化最早是描述農業問題的,本來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大意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現在很多高校學生用內捲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類似於養蠱、互相傾軋之意。

例如:國際形勢不好導致很多本打算出國留學的學生無法成行,因此考研/保研競爭更加激烈,就是一種內卷;中小學生上補習班也是一種內卷。具有負面意義,強調競爭的不必要、不理性、對人精神的打擊和摧殘。

內卷的主要原因包括評價標準過於單一、優質資源有限等等。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貨膨脹」。例如,看電影(有限資源)時,當第二排的人由於前排遮擋而坐直時,後排的人(同行)也會紛紛坐的更高(競相付出努力)。本來坐著可以享受的電影,最終站著才能勉強看到(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

內卷這個詞怎麼火了

微博上一網友吐槽「清華大一C++課作業難度太大」,評價是「超級內卷」,下方評論也都是「這也太卷了」;某微信群裡發布了一單位招聘啟事,學歷要求清一色的「碩研」「博研」,準畢業生們哀嚎一片,「都卷到街道去了」……要弄清這群新新人類在說啥,先要弄清啥是「內卷」?

這個詞近來突然火起來,幾乎成了一個「梗」。內卷本來是一個社會學術語,來源於多年前的一篇論文《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經演變如今大意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形象地說,就是在某些特殊局面中,儘管每個局內人都很努力爭取自身利益,但大家越努力,造成無謂損耗越大,社會整體利益並沒有相應提升。該用法在高校圈裡最火,很多學生用內捲來指代激烈的、過度的內部競爭。

一篇叫作《績點為王:中國頂尖高校年輕人的囚徒困境》的爆款網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文章作者大談特談清華、北大兩所學校的內卷現狀,充滿憂慮下此論斷:「這些中國最聰明的年輕人正面臨普遍的困境:在極度競爭中,成功壓倒成長,同伴彼此PK,精疲力竭。」真不是現在的孩子矯情,也不怪他們競爭意識發育太早,「培訓班鄙視鏈」「學區房排位賽」之類的教育軍備競賽萬眾參與,這可真是值得警惕的「內卷」。

「讓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闆,而是其他願意加班的人」。網紅經濟學家薛兆豐的「殘酷金句」刷屏,說明職場中很多人陷入「內捲化」的忙碌中,忙著加班、忙著「搬磚」,忙到沒時間自我成長、沒時間陪伴家人,以至於把自己鎖定在「低層級循環」裡,既沒有突破式的增長,也沒有螺旋式的上升。當萬物皆可「卷」,真的失去了很多快樂,但這樣的心靈觸動很快又被現實無奈擊潰:我可以不「卷」,但大家都在「卷」啊!

其實,縱使八方媒體向你傳播內卷的焦慮,你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笑一笑就讓它「卷」過去吧。像是曾經被我們玩壞的熱詞「女權」「抑鬱」「PUA」等,被過度消費後,只剩下標籤化、情緒化、妖魔化的一地雞毛。就個人來說,如果敢於乘風破浪做出改變,那麼就大膽放手去闖;如果安於現狀,就在舒適圈裡「清醒地摸魚」,並不是每個人都得長成整齊劃一的人生贏家模樣。

就社會層面來看,應對內卷有且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走科技創新之路,去提高勞動生產率。身處高速發展、快速進步的時代,局部領域、少數行業內捲化不可避免,但別拿「內卷」洩氣甚至當藉口,要知道這正是變化的動力和契機,從停滯的行業、機會渺茫的地方撤出來,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關焦點

  • 一個值得去了解的流行詞:內卷,究竟是啥意思?
    經常瀏覽網文的你,一定經常看到「內卷」這個詞。內卷在2020年很火,入選了《咬文嚼字》2020年十大流行語。內卷究竟是何義?何以成為了流行詞?帶著這些疑問,我專門花了一些時間研究,現在我把內卷的來龍去脈說給你聽。2020年內卷首先在大學生中,尤其是如清華北大這些知名高等學府的學生中流傳開來。
  • 人人都在說的「內卷」到底是個啥?用英文怎麼表達?
    2020年最火的詞之一就是「內卷」了吧,這個詞因為北大學霸在《奇葩說前傳之千人奇葩撈》中提及又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內卷」?是卷生菜?向內卷的捲髮嗎?Noooooo~《奇葩說》的舞臺上,從不乏高學歷的精英。從導師到辯手,匯集了國內外TOP名校的各路選手來這裡「神仙打架」。
  • 最近很火的「內捲化」,用英文怎麼說?
    最近有一個詞很火,叫做「內捲化」。日劇《我,到點下班》截圖「內捲化」一詞源於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農業內捲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根據吉爾茨的定義,「內捲化」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 當代大學生如何破解「內卷」?這些神操作,究竟是虛耗還是提升
    烤魷魚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魷魚的表現就是一種自然現象的內卷。而最近火爆全網的「內卷」,尤其是在大學生圈層中,抽象起來的大致意思就是一個人或者某種事物發展到某種穩定形態下,很難再前進和改變為更高級形態的現象。
  • 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要說最近什麼網絡詞最火,那一定是內卷,今天你被內卷了嗎?也成了一句熱門口頭禪,不管什麼事物統統可以內捲化,比如上學內卷、工作內卷,就連戀愛都可以內卷,戀愛內卷其實是一種很不好的狀態,那麼   原標題:內卷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談戀愛會出現的心理效應了解一下   要說最近什麼網絡詞最火,那一定是內卷,「今天你被內卷了嗎?」
  • 《對白》:「內卷」不如舒展
    談內卷: 順大勢、逆小勢正式進入到對《對白》的討論中,這本書的出版也代表著白巖松「關注非名校大學生精神世界」政協提案的落地,關於為什麼密切關注那些非985、211的學生的成長,白巖松說:「我們每年的大學生有3000萬到4000萬,真正在雙一流學校畢業的不足三四百萬。
  • 白巖松劉震雲等人談「內卷」:不如舒展
    談內卷: 順大勢、逆小勢正式進入到對《對白》的討論中,這本書的出版也代表著白巖松「關注非名校大學生精神世界」政協提案的落地,關於為什麼密切關注那些非985、211的學生的成長,白巖松說:「我們每年的大學生有3000萬到4000萬,真正在雙一流學校畢業的不足三四百萬。
  • 內卷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
    內卷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時間:2020-04-20 16:4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內卷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 通俗地說,內卷就是內部競爭。
  • 「內捲化」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實現人生躍遷?
    1內捲化:長時間停留在簡單的自我重複這種把自己鎖死在低水平狀態裡循環往復的狀態,用現在流行的一個詞來說,叫做「內捲化」。是的,我們開始進入了一個「內捲化」的時代。那什麼是「內捲化」呢?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利福德·蓋爾茨把「內捲化」這個詞引入了社會生活領域。他發現在印尼的爪哇島,人口眾多,大家都種植水稻。隨著勞動力的增加,人們對土地的耕種變得更加細緻。在他眼裡,人們犁耙收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態農業長期停留在一種簡單重複、沒有進步的輪迴狀態。
  • 內卷、打工人、凡爾賽:網絡流行語還能否勾勒我們的生存?
    而在今年年末,流行語的一種新的「破壁」:學術詞彙的「出圈」,意外地製造了可能是今年最火的一個流行詞——「內卷」。這個詞原本由歷史社會學家黃宗智用以形容小農經濟領域某種「沒有發展的增長」的現象,而如今,它幾乎可以出現在任何形容「競爭激烈」、「高度內耗」的場合。不過,流行語在快速打破壁壘的同時,也在製造新的壁壘。
  • 夜讀|劉純懿沒被喜番,「如何不內卷」還是要回答下去
    當然,教授與選手們交流溝通也不要發怵,年輕時候不也是從學霸過來的嗎,什麼風浪沒見過,也不要怕現在的年輕人懟,不知道的事情也不要不好意思,蔡康永就說了,這個節目他獲取的遠遠超過他輸出的。教學原本就是相長。所以說,到了他們中間,一是要講得動聽,二是要懂得傾聽,得知道這代人究竟在想什麼?
  • 《咬文嚼字》發布今年十大流行語:逆行者、後浪、內卷等入選
    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直播帶貨」「雙循環」「凡爾賽文學」都是新結構,「逆行者」「颯」「後浪」「神獸」等詞流行的都是新的含義,「打工人」「內卷」在用法上都有所創新。來看看2020年上榜的十大流行語: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新冠疫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全國人民緊密團結,積極投入到史無前例的抗疫鬥爭中。
  • 我在日本社會裡,看到了中國內卷的未來
    要想搞清楚勞動力和就業之間的關係,我們首先要知道,通常我們所說的勞動力,到底指的是什麼? 在《經濟學原理》(第7版)中,對勞動力的定義,是這樣的:勞動力=就業者人數+失業者人數 也就是說,單從統計數字上看,很多種情況,都能夠產生「勞動力減少」這樣的整體效果。
  • 防備心太強的4星座,是社會套路多,還是因為「內捲化」影響
    生活中有些人就是那樣,疑神疑鬼,無論你怎麼保證,他們依然對你有所保留的信任。人心叵測這句話,被疑心重的人執行得很徹底。防備心太強的4星座,是社會套路多,還是因為「內捲化」影響防備心太強的4星座,是社會套路多,還是因為「內捲化」影響
  • 8萬人贊成「準點下班才是好員工」:都不加班,內卷能停嗎?
    內卷越發成為職場常態。如果所有人都反抗這種「在電影院站著觀影」的行為,那麼職場環境會變好嗎?01前不久脈脈論壇上有一個熱門話題:準點下班VS加班,究竟誰才是好員工?02反對996之聲此起彼伏,但現實不像說得那麼輕鬆。不信你晚上去城市CBD區域走一走,寫字樓是不是很晚才熄燈?甚至是否九點下班,還需要排隊打車?殘酷就在於,中國人口眾多,最不缺的就是人口紅利。常常看到新聞,員工想要加薪,就用走人來和老闆交涉,老闆來一句「你走了也沒關係」。
  • 河北師大女大學生跳樓身亡,現場鋪滿鮮花,死因成謎
    今年有一個詞語很火,叫「內卷」,職場人士內卷,為了加班而加班,學生也在內卷,為了學習而學習。很多大一新生,5000字的論文力求做到10000字,本來40分鐘的複習一定要待滿1小時。有調查顯示,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很多大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 追星內卷:中飯送Jennie一百件禮物,下一個過生日的樸彩英壓力大
    所謂追星內卷,本意其實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就像是滾雪球一樣,很大一部分粉絲其實是「被自願」來集資給愛豆送禮物的,畢竟BLACKPINK裡其他成員的粉絲也都是在暗戳戳的比較。
  • 做司機、當後勤,名牌大學生委身基層崗位,究竟圖什麼?|北京化工...
    經過多倫擴招,如今的大學生很難再與「天之驕子」畫上等號,但名牌大學生的就業去向依然是就業市場的風向標。近日,一則新聞引起了網友廣泛的討論:211本科畢業生做司機,一流藝術院校碩士當後勤。有人說是浪費生命,有人說是無奈之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2020年12月24日對五名擬聘人選進行了公示。
  • 這部豪門惡鬥的韓劇裡,有「內卷」的內娛影子
    誰能想到在電梯裡目睹了這一切的那位貴婦居然是這個被害小孤女的親媽?!    話說這個小孤女可不簡單,她曾經偽造了身份和學歷,去應聘給赫拉宮殿這幾家頂級富豪的孩子當數學補習家教,經過了韓、法、英三語面試,都沒被看出破綻。  特別是面對對方如此燙嘴的法語,不但能聽懂還對答如流,本少女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
  • 打工、內卷、狼性、過勞,加速時代的我們幸福嗎?
    嚴飛:「打工人」這個話題突然火了。在此之前大家並沒有深刻地意識到,其實自己正處在每日不休、「996」、「007」的生活之下。這其實不僅僅是個人的疲憊和疲倦,更多的是一種群體的疲憊和疲倦。像李雪琴說的:她走的時候跟北京說再見,北京回一句,你是誰?作為北大畢業生,她也覺得在這樣一個城市要獲得一席之地是沒有安全感的。所以我這些詞彙是這一代人在面對這樣的社會環境時的自我標籤化。02▶ 如何看待「打工人」這個詞的流行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