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認乾親風俗的原因、對象及維護

2020-11-22 村裡來的小方

認乾親的原因

民間認乾親的首要原因是保孩子平安,這種認乾親往往是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孩子體弱多病,或者算命先生說其與父母相剋,不好養活,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孩子的父母往往把孩子認到別人家裡,稱為認乾爹乾媽。尚會鵬教授稱其為「巫術」性質的乾親。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孩子,或者只有一個兒子或一個女兒,為了滿足「兒女雙全」的願望,認另一家的男孩為乾兒子,女孩為乾女兒。尚會鵬教授認為「它是不完整的人倫關係的一個補充形式」,稱作「補充」性質的乾親。

兩個家庭如果父輩關係要好,往往會通過認乾親來加深彼此的感情,聯絡友誼。尚會鵬教授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僅僅作為一種媒介作用,帶有某種『公關』性質」,所以稱為「公關」性質的乾親。

乾親對象

以上這幾種情況往往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乾親的結成往往具有多種原因。

無論是以上三種情況中的哪一種,在乾親的對象選擇上,人們一般會選擇吉祥姓氏的人家,如姓「劉」、「寇」、「陳」、「程」等姓氏的人家,這多是因為人們的求吉心理,人們認為「劉」與「留」諧音,「寇」與「扣」諧音,「陳」、「程」則與「成」諧音,取「留住」、「扣住」、「成人」的意思,人們認為這樣可以保兒女一生平安。同時忌諱選擇「王」、「史」等姓氏的人家作為幹戚,因為「王」與「亡」、「史」與「死」等不吉利的字諧音,會使孩子夭折。

民間認為,人丁興旺、子女雙全人家的孩子更容易長成,如果把體弱多病的孩子或者獨生子女認給這樣的人家,那麼孩子也就好養活了。

民間還認為家境貧寒的孩子不嬌貴,容易養成,所以,如果哪家的孩子體弱多病,或者是數胎夭折後的新生兒,為求其健康成長,父母會選擇家境貧寒的人家甚至是乞丐為乾親。

此外,還有因為算命先生說孩子命硬,克父克母,想通過認乾親來轉移命相,有的地方專門找有殘疾子女的人家,俗信以為上天已經懲罰過這家人了,孩子認他們為乾親的話,以後定會平安無事,以此達到轉移災禍的目的。

乾親關係維護

由於乾親關係並不是真正的親屬關係,所以在這段關係的維持上,需要兩個家庭共同努力。在兩家結成乾親以後,除了頭三年臘月二十三祭灶日,乾兒要去乾爸乾媽家祭灶以外,春節期間兩家也要作為親戚走動。在孩子滿12歲「解鎖」之後,如果兩家的關係不錯,還可以作為幹戚相互走動,如果只是純粹的為了保孩子平安而認的乾親,孩子「解鎖」以後,兩家不再聯繫的也有很多。

在結成乾親期間,孩子見了「乾爸、乾媽」,稱呼上要稱「爸」、「媽」,與乾爸乾媽的孩子以兄弟姊妹相稱。當然,乾爸乾媽也要關心乾兒的生活、學習的情況。

相關焦點

  • 今年過年你還走乾親嗎?古人告訴你「認乾親」習俗的重要作用!
    「認乾親」的習慣因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禮節習俗方面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認乾親」就是認義父、義母,是流行全國的一種保育習俗。在北方叫「認乾爹,乾媽」;在南方則稱為「認寄父、寄母」,俗稱「拜過房爺、過房娘」。
  • 認乾親有什麼講究? 認乾親需要準備什麼禮物你造嗎?
    認乾親有什麼講究? 認乾親需要準備什麼禮物你造嗎?時間:2018-08-22 15: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認乾親有什麼講究? 認乾親需要準備什麼禮物你造嗎?
  • 李現森:認乾親
    認乾親的孩子,多是男孩,要麼身體不好,要麼算命的說命不好,甚或是對孩子寄予厚望,指望將來能有個好出息。農村人淳樸,「認大樹作爹」無非希望孩子像大樹一樣開枝散葉,這也符合人們「長命百歲」的觀點。除了認大樹當乾爹,還有認磨盤的,認牲口的,甚或把孩子認給姑、姨、舅做乾兒,以求親上加親。妻表弟是家裡的獨苗,妻舅抱著他在大街口認乾親,碰到的「乾娘」竟是我的嶽母,他的親姑姑。
  • 是什麼原因使農村人喜歡認乾親呢?
    在中國的農村很多人喜歡認乾爹乾媽。這已經成為一種風俗,有的農村被地區稱為「拜過房爺、過房娘」絕大多數認乾爹乾媽的。都是在未成年的時候,或者孩童、嬰幼兒等,嬰兒時期拜認得乾爹乾媽。可能是長期性的。一輩子都保持這種關係,但也有的是暫時性的。
  • 認乾親的習俗,民間早就流行了
    當然現在認乾親,已經有些變了味道哦。認乾親的習俗很早就有。那時候很單純,沒有太多的功利行為。在古時候,結乾親是非常流行的。人們把這種方式作為家族之外擴大人際關係網絡的一種方式,尤其是被用到官場上,結乾親則被帶上了權勢的味道在我的家鄉結乾親也是為了擴大人際關係,結乾親的對象一般都是自己的友,或者是熟悉的人:家裡沒有兒子或女ル的都會再認個乾女兒或乾兒子為以後老了有個照應:還有一些人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和兒子能夠攀上富貴一點的人家結乾親,希望能夠在生活上有所補助:另一些人是希望親上加親,將自家女兒兒子認乾親人在親戚家:還有人會神仙結乾親
  • 民間為何流行「認乾親」文化?「幹」字又作何理解,這點要知道
    民間為何流行「認乾親」文化?「幹」字又作何理解,這點要知道 中國人的禮儀交往中,在民間有一種較為特殊的習俗:流行「認乾親」的風俗文化。 所謂的「認乾親」就是除了親生父母親之外,又因種種原因而起,為自己的子女認了義父或義母。
  • 雨水習俗:認乾親,有人認了樹木石頭當乾爹乾媽
    一般的乾親,指的是乾爹乾媽,某些地方的父母,就會借著這個時日,給自家的孩子認個乾親,多個庇護,幫助健康成長。 雨水節氣這天拉乾親,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
  • 王小星易學:認乾親改運 !
    除了風水改運、姓名改運等等方法,可以改善個人運勢以外,通過生辰八字分析,認乾媽、乾爹、乾兒, 幹女,是有道理的,也有不錯的改運效果。如果八字身弱,用印星來生扶,認個乾媽就是印星,印星也代表護蔭,多一點護蔭生扶,自然對本命有助,孩子就會健康易養,命運質量相對會好,成人認乾媽同理。對乾媽的丈夫仍以平常稱謂稱呼。  如果八字身旺無財星,或財弱,就認個乾爹,可以增加財星之力來耗身,無論對本命的健康,還是未來的財運都是有幫助的。對乾爹的夫人仍以平常稱謂稱呼。
  • 評論:娛樂圈為什麼流行認乾親?
    有人說,認乾親是「親上加親」,也有人說,是背靠大樹好乘涼……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投緣。  劉嘉玲與胡軍 從鬧緋聞到「一家親」  據香港媒體報導,劉嘉玲邀胡軍夫婦及康康、李亞鵬、著名美術指導張叔平、林青霞等好友出席派對,派對上劉嘉玲認了康康當乾兒子,而康總一改高冷氣質偎依在劉嘉玲身邊並和劉嘉玲玩親親。
  • 農村認乾親、拜結義兄弟現象盛行,其中的原因你想過麼?
    農村認乾親、拜結義兄弟現象盛行,其中的原因你想過麼?來活了 2018-07-25 16:40:49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乾爹、乾娘",不過小編要說的可不是現在城市裡人們對於這些稱呼的理解,而是真正在農村存在的認乾親的一種關係,這種現象在北方的農村存在較為普遍
  • 現在「乾爹」這個關係很「曖昧」,其實「認乾親」是有講究的!
    也有關係要好的朋友之間給自己的孩子「認乾親」。其實,「認乾親」是我國的文化傳統,但是也很有講究!民間習俗裡,有「認乾親」的說法,那為什麼要「認乾親」?「認乾親」又有哪些講究呢?在古代,生活條件比較艱苦,醫療條件比較差,人的壽命很短,小孩子的成活率也很低。為了讓孩子免災去病,健康成長,人們想出了「認千親」的辦法。
  • 認「乾親」成腐敗溫床 民間習俗變味成權錢交易
    認乾親成為腐敗溫床——  山寨親情難遮羞 乾親關照很管用  核心提示:從古到今,民間一直有著認乾親的習俗。  泥潭 民間習俗變了味  在傳統上,認乾親並不是一件壞事,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通常情況下,有5種情況可能促成認乾親:兩家是朋友,交往甚好,為把這種交往相對固定,就採用讓下一輩認乾親的辦法使交往加深;一方對另一方家中有大恩,一方圖報,就以認乾親、當義子的辦法,以相對固定的程式形成長期交往關係;有的由於孩子嬌弱,怕中途夭亡,便採用認乾親的辦法
  • 農村如今認的乾爸和乾媽為什麼越來越少?老農說出3個原因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如今認的乾爸和乾媽為什麼越來越少?老農說出3個原因。我們經常在電視裡看到,以前的大戶人家都有認乾爸乾媽的場景。這也是我們中國的一大習俗之一,認了乾親以後,不僅兩家的關係會好很多,而且如果有什麼事情的時候,兩家還能互相幫襯一下。好處還是挺多的,特別是一些沒有本事的家庭,又不甘心孩子以後也變的平庸,就會用認親的方式,讓孩子找一個有能力和本事的親家。
  • 有的農村人要在雨水前後認乾親拜乾親,寓意和講究都有些啥?
    老崔的家鄉就有這雨水前後認乾親、拜乾親的習俗。所謂認乾親,就是父母給幼小的兒女認乾爹乾娘,這乾爹乾娘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古樹大石;拜乾親,就是結合春節期間親戚間走動拜年,這乾兒子乾女兒和乾爹乾娘之間也要走動走動拜個年,或者到拜下乾親的古樹大石前上供焚香,跪拜新年。那麼,這認乾親、拜乾親為什麼要選擇在雨水節氣而不是其他節氣前後呢?
  • 柳下談|「認乾親」式推銷盛行,都是寂寞惹的禍
    為了獲取老年人的信任,業務員還和他們「認乾親」。很多老人也心甘情願地把工資卡交給了「乾兒子」「幹孫子」。如此「認乾親」式的推銷,已經成為詐騙老人的代名詞。值得注意的是,受騙老人中不乏高學歷者,這讓子女困惑。對此,一個「資深銷售員」給出了「答案」——他們能夠「8個小時陪在老人身邊」,而子女卻很難做到,也正因此讓老人感覺,銷售員比子女都親。
  • 在農村為何會出現認乾親,為孩子找乾爹,有些人目的不單純
    在農村為何會出現乾親,所以會出現就是在於雙方的關係好到一定的程度。於是就將孩子認對方為乾爹,其實到了現在認乾親也沒有以前那麼複雜了,很多時候就是兩家人在一起吃頓飯,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同時由於兩人在性格上比較相投,所以就讓孩子認他為乾爹。這樣雙方在平時也可以更加的走動,對於大伯父來說這件事自然不錯也就答應了下來,但是隨後回到家中的時候就遭到大娘的堅決反對,已經有20多年沒有見面了彼此都不是很熟悉,僅僅只是憑藉當初的回憶而結下這份緣分,看起來相當的不靠譜。但是沒有辦法畢竟答應了人家,也就只有認下了這個乾兒子。
  •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認乾爹?
    以前的規矩,結拜時各用紅紙寫出姓名、生日、時辰、籍貫及父母、祖及曾祖三代姓名,即所謂《金蘭譜》,擺上天地牌位,依次焚香叩拜,發誓並交換譜帖;  第二種則是長輩和幼輩之間的乾親關係,即認乾爹乾娘,北方叫做「認乾爸、乾媽」,「打契家」,南方叫做「認寄父寄母」。如果把它的稱謂變得更古雅一點,你也可以管「乾爹」叫「義父」。  "結金蘭"和"認乾爹"都是擬血親關係。
  • 八字:哪類八字適宜認乾爸乾媽
    嬰兒時期拜認的乾親可能是永久性的,終身保有這種關係,也有可能是臨時性的,多則三五年,少則匆匆一晤,從此各不相干。 「認乾親」的對象有的是人,也有的是物。其目的一是怕孩子嬌貴,不好生養,或是以前生子夭折,怕自己命中無子,借「認乾親」消災免禍,保住孩子;二是孩子命相不好,克父克母,借「認乾親」來轉移命相,以求上下和睦,家道昌盛。
  • 《紅樓夢》中的乾親文化敘事,值得一看漲知識
    但就是這個薛府的丫頭卻在賈府中認了個乾媽!也就是第五十六同平兒所說:「前日鶯兒還認了葉媽做乾娘,請吃飯吃酒,兩家和厚的很呢。」葉媽是寶玉小廝焙茗的娘,當系賈府舊人,而此時鶯兒一家隨薛府進京已有幾年光景,這一對於親母女的相認自是日久相處互憐互惜的結果。
  • 起底官場「打幹親」:楊衛澤被曝讓妻認領導乾爹
    這名人士表示,有些人之所以熱衷於認乾親,除了對方不易拒絕,還在於一旦結下乾親,就處於人際關係中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錢送出去了,就很難要回來,認一門乾親,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現實生活中,那些認了乾親,後來卻很少聯繫的也大有人在。你覺得這個人有利用價值,憑著乾親這層關係,可以名正言順去拉近關係;你覺得對方已無利用價值,也可以長時間不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