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可能是學化學的,看看這些後代的名字,我不相信你們認識

2021-01-08 騰訊網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我們本期的毛毛大世界。今天我們為大家講的是關於朱元璋的故事,這裡面很有意思的是,朱元璋的後代名字都呈現出了一定的規律,而且這些字眼都比較難認,都是一些和化學相關的字眼,我們都懷疑朱元璋可能是學化學的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朱元璋的初衷還是很好的,作為皇族,自己的子孫如果在名字上和別人不一樣而且呈現出一定的規律的話那麼直接可以體現出皇族的優越感,畢竟物依稀為貴。因此朱元璋剛開始給孩子們設立的名字的要求是第三個字的偏旁必須有一定的規律性。

那麼當時最好的規律就是五行之說了,金木水火土,這就是最直接而且好用的規律。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五行的規律: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那麼按照這個規律來說自己的子孫該怎麼叫也大致有了一定的規律。

比如說朱家的第二代的名字第三個字基本都是木字旁的,比如說朱元璋欽定的太子朱標,還有自封的皇帝朱棣。這些都是木字旁的。而第三代掌門人朱元璋看好的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熾,這都是火字旁的。

我們接著往下看,宣宗朱瞻基,是土字旁的。明英宗朱祁鎮,是金字旁的,明憲宗朱見深是水字旁的。他們都完美的按照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規律來起名字,看起來一點都不亂。

那麼這樣起名字一定沒有問題嗎?其實不然,問題其實特別大。因為朱元璋可能沒有想到自己未來的子孫的繁殖能力有多麼的強大、據明朝皇家收錄的皇族人數,洪武年間只有5人,而到了永樂年間已經有127人,嘉靖年間已經有了19611人,而在萬曆年間,光是皇族的人已經達到了8萬人數,這個人數讓名字起起來有著很大的問題。

因為這些五行偏旁的字在當時也是有限的,既不能違背祖制,又得在這些可憐的字眼中找出一個不能重複的,這在當時就有點危難了,因此如果不想被重複,就需要用一些生僻字眼來起名字,因此接下來就有了一些比較奇葩的名字。

比如說永和王朱慎鐳,我就問你後面這兩個字怎麼念。封丘王朱同鉻,魯陽王朱同鈮,瑞金王朱在鈉。這都是什麼神仙名字,壓根不懂怎麼念,可能這些王爺們也是比較委屈,自己的名字雖然比較特殊,但是也比較難寫啊。而且這還是簡化之後的字體,繁體字是啥樣的又是另外一說了。

而在1869年的時候,當時的化學家徐壽想把俄國門捷列夫的化學周期表在中國進行推行,但是在起名上犯了難,既要和金屬相關,而且還要和元素符號的意思相吻合。然而在徐壽在翻閱朱氏家譜的時候靈感頓開,這不就是妥妥的化學名字嗎?

因此,徐壽將這些皇帝的第三個字大膽的運用到了化學周期表上而且進行了大膽的改造。這裡面就包括鈉鎂鋁鎳等。

當時朱元璋原本只想讓自己的孩子們的名字特別一點,但是沒想到意外的成就了化學周期表。網友們直呼其為「化學周期表之父」。而後人怎麼沒有想到朱元璋莫名其妙的成為了化學的創始人,怪不得會認為朱元璋可能是學化學的呢。

相關焦點

  • 木、火、土、金、水,朱元璋做的這件事,居然幫助了我們學化學?
    相信很多人同小編一樣,從學化學開始就對化學不感冒,什么元素周期表,什麼化學反應化學方程式,實在是腦子裡跟團漿糊一樣。雖說對於有些人來說,化學就像呼吸一樣簡單,但是不管怎麼說,化學這門學科還是相當難學的。然而如果沒有朱元璋曾做過的一件事,我們學習起化學和生物來,估計很更加困難。
  • 朱元璋曾立一奇葩規定,令後代子孫很頭疼,如今卻幫了化學家大忙
    學過化學的朋友都知道,這「化學元素周期表」裡的字,大部分都是「金字旁」,當時徐老爺子為了翻譯它,簡直「頭」都大了,原本他是遵循固體金屬元素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個與該元素第一音節近似的漢字的原則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不是清朝才發明嗎
    從元素周期表到朱元璋,這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說起來的話,我們現在能夠看見這樣一張元素周期表,還要依靠老朱家的功勞呢。正是由於明朝時期朱元璋後代們在取名字上的不懈努力,這才讓後代的翻譯家們能夠順利的將元素周期表翻譯成相對應的漢字,值得一提的是翻譯過來的漢字,在形音義上面也能夠做到一一對應,可以說是信達雅三者完全合格。
  •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相信,這些詞語都來自日本
    但是我們不知道的事,今天我們用的好多詞語都來自日本,這個可能是那些愛國青年不願意相信的。1984年《漢語外來詞詞典》中的統計,漢語中的日語借詞共有886個。但是也有人在研究說,這些詞在很久之前中國就有,不是外來的。我想說的是不管數量多少,但是這些詞目前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比如我們上學時候學的物理、化學、政治這些詞語表都是來源於日本。
  • 朱元璋最恨的一個姓,命他世代為奴為娼,後代只好改名換姓!
    朱元璋最恨的一個姓,命他世代為奴為娼,後代只好改名換姓!朱元璋這個名字我們並不陌生,他在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他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做了很多的事情,最轟動的事情就是在建國之後開始大肆的殺害當初和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人在建國之初賞賜免死金牌,之後又對他們殘忍殺害。
  • 為什麼學化學的人越來越少
    和人們傳統認識上的「理工生」一樣,齊拴虎很宅,不愛說話,多數時間喜歡坐在電腦旁用代碼敲擊著一個個方程式。每周,他都要帶化學系兩個班大一新生的4節實驗課。在授課過程中,齊拴虎發現了一個現象——現在學化學尤其是基礎化學的人越來越少,即便是化學院的學生在大二選專業的時候,多數人也會轉學數學和物理。
  • 看完這些知識點,讓你秒懂初中化學酸鹼鹽!
    太原文韜學校中考教研組帶你一起看看酸鹼鹽其實就是離子的反應的這些知識點。酸鹼鹽是化學九下學習的內容,也是公認化學最難的部分。初中化學出現學不會、學不懂的情況也是在這一塊出現的。那麼酸鹼鹽具體是什麼?為什麼難學?
  • 大明皇室輩分的二十字世系:強迫症晚期患者明太祖朱元璋的傑作
    —《明太宗實錄卷二十八下》從年齡來看,這一年老朱的長子朱標已經13歲了,合著之前那麼長時間裡朱元璋的兒子們只有小名,沒有大名?當然大家可能都很好奇像朱標、朱棣這些歷史上的大人物,小名都叫什麼呢?很可惜,筆者也不知道。目前唯一有記錄的是朱元璋的從孫,也就是侄孫的小名叫鐵柱。朱鐵柱是大都督朱文正的嫡長子,朱元璋大哥朱重四的嫡長孫,在本次命名儀式中被賜予「朱煒」的名字。
  • 業餘時間學習學習怎麼取個好名字之名字重要性(上)
    這些問題我們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什麼是姓名學?我們來看一下百度裡是怎麼說的。姓名學以人物為目標,依據文字的音、形、義、意、數的原理,按照名學、易學、五行學、社會學、民族文化等的象、數、理、形、文化為依據,綜合姓氏文化結合文字陰陽五行,並以名主的八字、預測者的感應,找出最適合名字並對其目標論證其特定吉兇與變化趨勢。
  • 朱元璋的成功是命還是運,該如何解釋?
    朱元璋的成功,既是命也是運。乃命運是也。探索歷史上的一位由乞丐而皇帝的艱難歷程,是一個成熟民族的理性思維指南。人生的體驗告訴我們;如果缺乏對人生歷史的感悟或者體驗認識,而只是對未來憧憬著美好的期待,那僅僅是童年時代的仲夏夜之夢。
  • 在家不會學化學?莫慌!特級教師為你指點迷津
    疫情期間,原定的校園學習計劃和節奏被打亂,同學們不免困惑:家裡沒條件,化學怎麼學?化學實驗怎麼做?同學們不要慌,今天,我們請來兩位化學特級教師為大家指點迷津!,看看我們常用的84消毒液、酒精等藥品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項?
  • 如何從一輛車的名字判斷它的「家境」?
    也許這個標題你看著很像「標題黨」,但這並不是一句沒有根據的空話,比如拿人的名字來說,此前就有大數據顯示:有些名字比如鳳,麗,蘭,燕等等女性名字一般都出生在文化程度不太高的家庭,而芷晴,欣迪,萱,靜雅等等多出生知識分子家庭。當然,這只是舉個例子,可能也有以偏概全,但中國文化中起名字絕對是個頗有講究的事情。
  • 朱元璋的奇葩規矩,讓子孫很無奈,卻讓化學家省了許多勁
    在中國取名字是很有講究的,農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的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卻為後代取名立下了高大上的規範,很值得研究,也很有意思。朱元璋有26個兒子,每個兒子的名字都是木字旁的,他給每個兒子定了一個輩分表;每個表20個字,從他的孫子開始依次向下起名字。
  • 和另一半認識,你們相信是命中注定的緣分麼?
    於是,很多人都會覺得兩個人互不認識的人,從相識、相知到相愛,冥冥之中都是靠緣分才走到一起的。那麼,和另一半認識,你們相信是命中注定的緣分麼?圓圓是一個很上進的女孩子,她非常的愛學習,從小就立志要考上北京大學。而且也在為這個目標所努力著,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名利前茅的。
  • 大明王朝皇室成員的名字有講究,看看太祖皇帝立下的五行取名制度
    說起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最差,家人長期處於吃不飽飯的狀態。這種情況下,朱家人文化水平自然高不了,從朱重八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來。明王朝建立之後,比較介意於自己出身的太祖皇帝自然要為後代設計一些比較高端的名號。
  • 看看這是不是你們認識的雙魚女
    看看是不是你們認識的雙魚女??--哄男友雙魚會說:「別生氣了!我真的很難記住事情,愛忘事絕非我的本意呢!」「你不要說我蠢了,我又不是腦子不好,只是我真的記不住啊,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我可能有點單純把。」「雖然我特別特別喜歡胡思亂想,想久了心情就會突然不好,黯然神傷(鬼知道怎麼回事!)」
  • 明朝皇帝的名字中都帶有五行?這和朱元璋立的一個規矩有關
    這十六位皇帝,從開國的朱元璋到最後的朱由檢,其中國家也是由興盛變為衰敗。開國之初,誕生了多位明君像是朱元璋、朱棣等為國家帶來了諸如永樂盛世的強盛時期。但是中後期的明朝因為宦官的權利太大,而且皇帝太過昏庸,導致整個國家都民不聊生,最後朱由檢的自殺結束了明朝的延伸。明朝總共存在時間為二百七十六年,這個時間說長不長,說短又不短。總歸是這個明朝也沒有打破一個魔咒,延續三百年。
  • 朱元璋:我能活多少歲?算命先生:比我多活1天,朱元璋:斬了
    21世紀的我們更崇尚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相信的是科學,算卦這般迷信的東西僅僅作為一種娛樂。雖說這種說法有些斷章取義,但是對於專業學者來講並非一種消遣的活動,而是在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儒家哲學思潮稱之為玄學,還有《易經》和八卦等進行專業研究的書籍。
  • 朱元璋只寫了一個字,算命先生看到之後立刻對他下跪
    雖然說現代人都不太相信這些理論,但是在中國古代,這種算命的思想還是比較盛行的。而古代的算命先生也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厲害的職業,受到了很多人的敬重,今天咱們就講一個跟算命先生有關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明朝的開國皇帝身上。年輕時候的朱元璋,其實也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天生智慧超凡,擁有神力,能夠成為帝王之才。
  • 奇怪的名字:卟學,不是佔卜學
    好名字被人佔了是個幸福的煩惱。就如同人們發現了個基本粒子,覺得它是世界的本原粒子,就命名為原子。誰知原子還可再分,不是本原粒子,新的本原粒子不能再叫這個名字,於是認為它是本質粒子,命名為質子。誰料質子還可再分,不是本質粒子。那新的本質粒子只能換個稱呼,叫它量子。量子下還有基本粒子嗎?現在認為沒有,但說不準,未來說不定有了呢,那是未來人頭痛的命名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