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講算命可以很準,也可以變得不準

2021-01-10 深山讀書

周秋鵬

《了凡四訓》是明代的學者袁了凡寫給子孫後代看的家書,這本書不是為了出版的。估計那時候寫了書也不像現在那樣可以交給出版社公開出版,賺到一筆稿酬和版稅,也沒有網絡自媒體可以發布。就是抄寫在紙上留給子孫後代傳閱,讓他們記住老祖宗的訓導。後來才流傳到民間。自從有了網絡之後,這本書開始在網上傳播,淨空法師也專門講解過書中內容,百花文藝出版社也在2007年公開出版了此書,影響進一步擴展。

記得筆者最早接觸到這本書,是聽到淨空法師的講解,後來在網上讀到了原文。書中首先講了人的命運是可以算出來的。民間有這樣的高手,只要知道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就可以提前知道一個人一生的命運軌跡。袁了凡就遇到了這樣的高手。而且他把算命結果記錄下來,發現自己生命中發生的一切,完全跟那個結果吻合。經過了幾十年的親自驗證,這才徹底信服。這樣他的心也就定下來了。因為命運就像給人編制了固定的程序,從出生到死亡的每一個過程全部編排好了,人生不過是像一個機器人那樣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方完成那個程序而已。

後來袁了凡遇到了雲谷禪師。雲谷禪師是經過長期修煉的,能夠長時間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相當於達摩禪師那樣在山洞裡面壁九年。那是一種很高深的禪定功夫,要經過幾十年的修煉才慢慢形成的。剛好一個機緣,袁了凡和雲谷禪師同在一室對坐三天三夜。雲谷禪師發現這個看上去很普通的俗家人,靜坐功夫居然比自己還好,不光三天三夜不合眼,連一個妄念都沒有,以為是遇到了打磨禪師的化身,專門前來給他做示範的,於是趕緊向袁了凡請教,這樣好的靜坐功夫是如何練成的。

讓雲谷禪師深感驚訝的是,袁了凡從來沒有練過任何靜坐功夫。之所以能這樣安靜地坐著,連個妄念都不起,唯一的原因就是年輕時找高人算過命。算命師已經把他的一生所有的經歷都告訴他了,連他什麼時候死都知道。他每天做的一切不過就是在按照提前知道的命運軌跡執行,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新鮮的,或者是出乎意料的。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好想的了。

而接下來奇蹟就發生了。雲谷禪師告訴袁了凡,人的命運軌跡是可以修改的。就算是算得最準的算命高手,相當於民間俗稱鐵口直斷的大師,算出一個人的命運軌跡,也可以修改成完全不同的結果,至於怎麼修改,也非常簡單,比如每天做一件好事,記在本子上。只要堅持幾年下來,前面算過的命就不準了。算到沒有錢的,可能會發財。算到沒有後代的,可能會子孫滿堂。算到沒有功名的,可能會既當官又出名。

後來發生的事情,在《了凡四訓》裡全部公開了。袁了凡回家之後,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就開始做好事,把每天做的好事都記錄下來。很快他就看到了神奇的效果,他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前面算得很準的命,很快變得不準了。比如算到他沒有後代的,結果他也有了兒子,最終是子孫滿堂的。算命師算到他命裡沒有的福報,他也額外地享受到了。也就是說,算命可以很準,但也可以變得不準。只要一個人不相信算命,然後改變自己的言行,每天堅持做好事,那個生辰八字就不再是編制好的、用來操控自己命運的程序。

站在易經的角度看,算命為什麼有時似乎能準?那是因為算命師把人的命運格式化了、物質化了,人的生辰八字,講穿了就是一個時間的片段。算命師通過分析這個時間片段的天幹地支,觀察時空中所包含的五行元素以及相互的作用。但是這裡面沒有考慮到人是有思想的,人是有行為的。同一個時間出生的人,會因為各自的思想和行為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命運軌跡。比如在同一時間,一個人出生時周圍全是好人,一個人出生在強盜窩裡,那麼這兩個人的命運會相同嗎。算命師只能看到一些普遍的、共性的五行相互作用的規律。

筆者在年輕時就研究易經,包括八字算命,甚至想把自己操練成一個算命高手。自從讀了《了凡四訓》,筆者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再結合《太上感應篇》講的: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更是令人深信不疑。

相關焦點

  • 《了凡四訓》告訴你:什麼人的命是算不準的
    在生活當中,總會有一些人特別喜歡找算命先生幫自己算命,那算命到底算不算得準呢?這個就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關於命運測算的說法,或許在國學經典《了凡四訓》一書中可以給我們揭曉答案。《了凡四訓》是一部類似於家訓的國學經典,書中所闡明的「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旨在勸誡子孫後人怎樣為人處世、立足於世。《了凡四訓》一書中講述了一個經典的與命理學相關的故事:話說出生於醫學世家的袁了凡,在他三十出頭的時候偶遇一名精通奇門遁甲、各種玄學之術的算命先生,這位算命先生把袁了凡從出生至今發生過什麼都事無巨細地了如指掌,包括推算出他什麼時候參加科舉高中為官,後來都一一應證了。
  • 有本善書叫《了凡四訓》
    從某種意義上講,託名神明所作,增加了善書本身的神秘色彩和超自然性格,更加強調「天地鬼神」對人的威懾力量和外在約束。而《了凡四訓》別開生面,開善書具名之先河,成為中國第一部真實人物具名的善書。袁黃身為大眾眼中的社會賢達,以自己的成功經驗作為講授內容,循循善誘,仿佛長者在側。「真人實事」更能深入人心,現身說法尤能引起共鳴。
  • 我在喜馬拉雅開了一門新課,講述《了凡四訓》,歡迎收聽
    今天開始,我要跟大家詳細講解一本書,叫《了凡四訓》,這是一本對我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好書;作為一個愛書如命的人,我家裡有著接近一萬本藏書,有三十多個書櫃,家裡滿滿當當的都是書。但是,如果要我列舉十本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書,一冊薄薄的《了凡四訓》,絕對要拍在前十名,甚至前五名的。
  • 有時候,算命為何很不準?國學《易經》,給出答案!
    很久以前,作者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算命:有時候為什麼這麼準?》,主要論述的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算命的時候,聽了大師的話後,為什麼都覺得那麼準。這道理是怎麼回事,作者通過現象看本質,也從心理學角度進行了分析,喜歡的讀者可以查閱文章。但今天作者要和大家分享的一篇文章,與上一篇文章相互對立,那就是《算命,為什麼有時候很不準?》
  • 袁了凡:被算命算活不過54歲,膝下無子,得高人指點,活了74歲
    他再也不敢悠哉放任自己,即使在沒有人的地方也戰戰兢兢,變得謙遜而謹慎。第二年,袁了凡參加禮部考試,孔先生算準他考第三名,他卻考了第一名,神機妙算的孔先生已經開始算不準他的命了。經過10多年,袁了凡終於做了3000件好事,並還了願。
  • 《用心學了凡四訓》第三篇第18講:什麼是大善,什麼是小善?
    了凡在故事裡傳達了二層含義。第一,起心動念,就是善惡的開始;第二,善惡的行動比善惡的念頭得到的報應更猛烈。故事裡,衛仲達記錄惡事的冊子堆了一院子,其實沒有多少是他真做的惡事,絕大部分是他心裡的一絲惡念,比如看見錢了,心裡想著據為己有;比如看見美女了,心裡想著春宵一度。雖然都是內心的一絲妄念,沒有真的去幹這些骯髒猥瑣的壞事,但這些已經都算是他的惡行了。佛經講:「吉兇禍福,皆由心起。」
  • 從《皇極經世》到《了凡四訓》隱藏的易經預測智慧
    學習《易經》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對於易經預測的準確性一直難於把握,今天再一次看完《了凡四訓》有了新的啟示和感悟。要想真正看懂《了凡四訓》我們應該回望到千年之前從《皇極經世》創始人,易學大師邵雍哪裡開始尋覓。
  • 《了凡四訓》最為核心的6句話:「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了凡四訓》是明朝思想家袁了凡寫給兒子的誡子書,號稱「中華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到如今印發超過億冊,有些寺廟直接贈送,足以見這本書的偉大之處,但是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生活裡,卻很多人不知道《了凡四訓》這本奇書。今天就講講《了凡四訓》裡最為核心的6句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易經在算命上準不準答案來了
    易經在算命上這學問到底準不準?一個人的命運是不是有定數?很多人都非常關心這個話題。 根據歷史記載的案例來看,他是非常準的,可以說是絲毫不差,關鍵是誰在算,如果一個人在易數上成就的話,他算出來就非常的準。
  • 為什麼算命師可以算準你的命運?看完你就明白!
    後受《了凡四訓》的啟發,轉而學佛,開始了解了因果法則和佛法的基本道理,感到很有收穫,於是草成此稿,以求教於方家。什麼是八字?所謂八字就是以天幹和地支表示的年、月、日、時,因年、月、日、時各有一個天幹和地支,共八個字,故稱八字。既然八字是天幹和地支,那麼其本質是什麼呢?
  • ...運用辯證思維策劃實施扶貧公益項目——從明代善書《了凡四訓...
    從現代從事慈善公益的實務角度,我特別推舉這本《了凡四訓》。其一,古代勸善書,顧名思義,就是宣說倫理道德、以勸人從善為宗旨的書籍,是教化之書。中國思想傳統重「道」,儒家講「道」、佛家講「道」、道家更不用說了。「道」之內涵有異,「道」的形式相似,都是側重坐而論道。作為糅合儒、佛、道三家思想為特色的勸善書,更是重於「勸」,重於思想教化。
  • 《了凡四訓》為何能堪比佛經?4句原文金言,道破天機
    《了凡四訓》並非一部佛學著作,但它的功德事卻不比任何一部佛經淺,因為此書奉行的是佛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佛教法印,不但勸人向善,還教會世人許多安身立命的道理。古語云「賢達之人能安命也」,意思是說只有賢德良善的人才能真正掌控自己命運,從容處世。
  • 中國道德教化史視野下的《了凡四訓》及其現代意義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黃最為人所熟知的一部著作。它本來是袁黃為子孫所著的一部家訓,但問世之後,這本書作為勸善書在社會上廣為流布,擔負起民間道德教化的功能,對普通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實踐產生了深刻影響。
  • 算命先生算得準嗎?相信科學遠離算命才是正道!
    算命先生算得準嗎?相信科學遠離算命才是正道!算命,是遠古時期流傳下來的一種文化、技藝或者說是神通。所以通過這個概念,我可以把算命先生分為兩種:一種算命先生算得很準,他們本身是有神通水平,手上道具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 算命先生為了凡算流年準確應驗,了凡萬念皆空
    人真正積善修德,壽命也可以延長。《了凡四訓》中的了凡先生,就是典型的行善改命的例子。了凡先生遇到一位很有本事的算命先生孔先生,孔先生把了凡先生的流年算得很清楚。了凡先生是個讀書人,要參加考試,每年參加考試考第幾名,每年的經濟收入多少,孔先生都算的很清楚,完全符合。了凡先生心定了,"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他什麼念頭都沒有了,全放下了。
  • 《了凡四訓》:一生命運已註定
    【解讀】 孔老先生的預言被一一證明之後,了凡就越來越恐慌。假設一下,如果有一天一個算命先生預測了你未來的考試成績和名次,當未來的某一天你考試結束並且成績出來的時候,你發現你自己的成績和名次都和預測的一模一樣,這是多麼令人震驚的一件事啊!
  •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了凡四訓》求福改命三大方法解析
    如果命運真的可以改變,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了凡四訓》一書提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了凡四訓》告訴我們,生活中,之所以有很多人被命數緝住,是因為凡人的血肉之身,無法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會落在命數裡,因此,他們的命運是能夠被推算的。《易經》開章第一義,便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說明即使是一個凡人,他的命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 你還敢算命嗎?算過了更糾結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去算命,算完了反而很糾結。有人說信,有人說不信,有人說不能全信。命運是否被註定?該不該信?算過之後該怎麼辦?找人算命,以及算命先生給你解命,都是你在一定的時空點該經歷的事。換句話說:算命師給你講了,你信了,是你的命;你不信,也是你的命;算命以及你認知、判斷和今後的走向,都是命中注定的。 《了凡四訓》中,了凡先生經過多次驗證,相信算命先生的預測,一生無子,五十多歲壽終,於是,他不再努力了。但是,後來遇高僧點化,積德行善,結果不僅有了兒子,還增壽了。
  • 《用心學了凡四訓》第三章第12講:什麼是真善,什麼是偽善?
    能講出這樣深刻的道理,中峰和尚一定是有大智慧的得道高僧。那麼這位中峰和尚到底是何方高人呢?下面咱們來隆重介紹一下中峰禪師,這位中峰禪師可不是普通人,乃是元朝最有名的一位高僧之一。中峰是他的號,明本是他的名,所以也稱作中峰明本,元仁宗賜中峰法號「廣慧禪師」。大家都知道,元代是蒙古人統治中原,當時蒙古人的信仰是藏傳佛教,對中原的漢傳佛教根本就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