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賀新郎》: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2021-01-13 騰訊網

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個人公眾號:平兒聊歷史。

眾所周知,柳如是乃明朝末年"秦淮八豔"之一,因為詞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而自稱柳如是。那麼,"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句詞出自哪裡,又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這個句子出自南宋著名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之手,全詞如下。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代:辛棄疾

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這首詞是辛棄疾61歲左右的時候寫的,那時,他已經被彈劾停職,閒居起來。人至暮年,也看淡了一些事情,只是,潛意識裡還是放不下國讎家難,一腔熱血沒人能懂,皇帝不懂,南宋朝廷不懂,他就跟獨立的青山一樣缺少知己。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我現在已經非常非常衰老了。平生與我交好來往的友人,如今都散落在天南地北,不知道還剩下幾個,這讓我十分惆悵。我只是徒然多了白頭髮,年紀變大,卻一事無成,也只能淡泊地笑看人間萬事了。

"甚矣吾衰矣"出自孔子《論語》的"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之所以引用這一句,是因為辛棄疾跟孔子一樣是表達遺憾嘆息之感,只不過辛棄疾感嘆的是國家被侵佔,而自己卻英雄遲暮。

"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如果說要問什麼事物能夠讓我開心歡喜的,那應該就是青山了。我眼裡的青山十分嫵媚多姿,我覺得青山眼裡的我也應當如此。我們的心情和外貌,都還蠻相像的。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是本詞中最著名的句子了,就情感表達上來說,作者想說自己跟青山一樣,知己雖少,卻堅持潔身自好,寧願避世而居,人格也要頂天立地。就形式上來說,使用了"重複"的手法,強調了"我"和"青山"兩個主體,易於理解記憶,韻律上也是迴環詠嘆,朗朗上口,難怪能夠廣泛傳播。

"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在東窗一邊喝酒,一邊抓頭思索沉浸在自己的詩歌裡。陶淵明寫好《停雲》詩後的當時,就是這樣的風姿韻味吧。南朝東晉那些熱衷於功名利祿的人,怎麼能知道陶淵明隱居暢飲濁酒的奧妙之理呢?

"江左"本意是指江蘇的南部那一片,也就是南朝東晉的地方。

"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回首長嘯的時候,風起雲湧。我不遺憾我沒有見到古人,只是遺憾古人沒有見到像我這麼疏狂的人。了解懂得我的,只有幾個人而已呀。

"二三子"也是引用了孔子《論語》的"二三子以我為隱乎"。韓愈《山石》中也有"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之句,孟浩然《洗然弟竹亭》中也有"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之句。這樣用典的好處是,使得詩詞更具婉約含蓄美,讀者可以通過了解典故獲得一種成功解讀文本的快感。假如換成"知我者,幾個人",就差了一點古典韻味美了。

柳如是之所以因為本詞改名,可能也是由於流落風塵,無人能懂,卻也跟辛棄疾一樣,想要像青山那般,傲然屹立,堅持自己的高潔品格吧。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爾!知我者,二三子
    登幽州臺陳子昂說: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辛棄疾不一樣,他很直白。他在自家的園亭裡,朋友陪著,唱著小酒,就寫下了這樣的《賀新郎》。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 3首《賀新郎》,辛棄疾的最佳,蘇軾、劉克莊也很不錯!
    讀過不少宋詞,《賀新郎》這一詞牌還是以辛棄疾的1首最為有名氣,至於蘇軾、劉克莊也各有1首不錯的作品,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讀這3首《賀新郎》,辛棄疾的最佳,蘇軾、劉克莊也寫得不錯!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 辛棄疾最狂傲的一首詞,霸氣十足無人超越,最後3個字被爭議千年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辛棄疾的這首詞,是他最狂傲的一首,霸氣十足無人能及,最後3個字更是被爭議千年,就是這首《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賀新郎·甚矣吾衰矣》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
  • 古代最狂的15句古詩詞,李白獨佔5句,文人狂起來比武將更霸氣
    在古代的唐詩宋詞中,既有「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樣的華麗婉約,也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樣的豪情萬丈。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聊一聊古代最狂的15句古詩詞,其中有文人所作也有武將所作,但相比之下,文人狂起來比武將更霸氣。15、氣出唱——三國、曹操:駕六龍,乘風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
  • 白香詞譜丨56:張元幹《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昏暗了銀座的燭燈,也不見駿馬嘶叫著歸來,教人枉然在月下佇立得消失了梧桐樹影。還有誰陪伴我,對著鸞鏡畫眉描容?  【淺賞】  此詞作於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紹興八年因反對「和議」、請斬秦檜等三人而貶為福州籤判的胡銓,在這年再次遭遣,除名編管新州(今廣東新興),親友都不敢去送他,張元幹卻寫這首《賀新郎》詞送他。
  • 史上唯有這八首詩,才配得上一個「狂」字
    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 白首太玄經。 李白是誰,他是「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的詩仙,高處不勝寒,大抵有這樣的才氣骨子裡總有股猖狂在,這股豪氣投注於筆下的俠客,便是「十步殺一人, 千裡不留行」,武藝得有多高超,才能做到這無人能敵、天下縞素的地步。
  • 詩詞|亦狂亦俠亦溫文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宋·辛棄疾 甚矣吾衰矣。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 「男兒到死心如鐵」——辛棄疾兩首《賀新郎》賞析
    在這十來天裡,辛棄疾與陳亮兩個情投意合、意氣相投之士,狂歌豪飲,縱論國事,共商恢復大計,友誼更加深厚。陳亮東歸的次日,滿懷不舍之情的辛棄疾欲追趕陳亮,再挽留他多住幾天,但遇大雪天氣,雪深路滑不能前進。辛棄疾心中甚是悵然,在投宿的吳氏泉湖四望樓寫下了一首千古佳作《賀新郎 - 把酒長亭說》: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華發。
  • 《說文解字》第158課:漢代有官「執金吾」,「吾」是什麼意思?
    詳情如下:1、吾。這個字有三個讀音:(一)wú。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示的讀音。《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吾,我自稱也。從口,五聲。」形聲字。本義就是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於我。我們看一下吾的字形發展狀況:
  • 「詩詞人物」詞中之龍——辛棄疾的傳奇人生!
    這時的辛棄疾還在江陰擔任籤判,但因為「歸正人」的身份(宋代稱淪於外邦而返回本朝者為歸正人,即投歸正統之人。),朝廷始終不信任辛棄疾。北伐起初,宋軍將士們鬥志高昂,頗有收復之意。但不多時,13萬人馬全軍覆滅,數萬人被俘虜,多數士兵命喪黃泉,只有少部分人逃了回來。這次北伐,只用了短短二十天就宣告了失敗。
  • 《辛棄疾.稼軒長短句》大全集 卷二
    稼軒長短句是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集。稼軒是辛棄疾的號,辛棄疾藝術上與蘇軾風格近似,而並稱為「蘇辛」。共收辛詞六百二十餘首。其詞筆勢縱橫,雄健豪放,不為格律所拘,繼承了蘇東坡豪放派的詞風,並在內容和藝術上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境界。《辛棄疾長短句》( 亦稱《稼軒詞》),是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集。稼軒是辛棄疾的號。辛棄疾藝術上與蘇軾風格近似,而並稱為「蘇辛」。
  • 辛棄疾掉牙後寫了首詩,讀來詼諧幽默,其實罵盡天下小人,真解氣
    《卜算子·齒落》剛者不堅牢,柔者難摧挫。不信張開口了看,舌在牙先墮。已闕兩邊廂,又豁中間個。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辛棄疾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其實已經是60多歲,旁人到了這個年紀或許會寫出滿含深意的作品,然而這般惡搞的幽默的卻著實不多見。人老了,牙齒鬆動,容易掉落,辛棄疾老了就遇到了這樣的事,不得不感慨英雄遲暮啊!
  • 皆是九年之學,論秀,吾不及汝。看看古人是怎樣「自愧不如」的
    皆是九年之學,論秀,吾不及汝。本是網絡上的一句流行語,句子本身的意思是「都是九年義務教育,論秀(智商),我比不上你。」但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表達出來就特別具有儀式感,那麼還有那些比較有儀式感的詞句,現在來給大家總結一些古人留下來的經典一:李白的《黃鶴樓》一拳捶碎黃鶴樓, 一腳踢翻鸚鵡洲。
  • 古人講: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古人識人的門道?有道理嗎?
    古人講: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古人識人的門道?有道理嗎?這是一個注重才華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顏值高的人,大多數時候會比醜陋的人更有機會。雖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人對他人的印象往往是從第一印象開始的。
  • 《辛棄疾.稼軒長短句》卷一
    稼軒長短句是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集。稼軒是辛棄疾的號,辛棄疾藝術上與蘇軾風格近似,而並稱為「蘇辛」。共收辛詞六百二十餘首。其詞筆勢縱橫,雄健豪放,不為格律所拘,繼承了蘇東坡豪放派的詞風,並在內容和藝術上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境界。《辛棄疾長短句》( 亦稱《稼軒詞》),是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集。稼軒是辛棄疾的號。辛棄疾藝術上與蘇軾風格近似,而並稱為「蘇辛」。
  • 農村俗語「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文/思源農村俗語「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適用嗎過去幾十年裡很多人都嚮往著大城市的生活,畢竟大城市燈紅酒綠讓年輕人流連忘返,而且配套的生活設施也非常齊全,所以相對來說會比較便利。比如「不見兔子不撒鷹」,既生動又能很直觀地表述出意思。雖然小編看到的俗語也不少,但之前聽過村裡老人閒聊時說過一句「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一直不知道什麼意思,聽起來就很拗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人知道這句話說的到底是什麼。不過大家不知道也沒關係,因為小編打聽一番之後終於解開了困惑。其實這句話雖然直觀地看不容易理解,但只要稍稍結合農村的習俗就肯定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