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是一天的開始,可是,關於子時現在卻有幾種不同的劃分。因為在命理學中,大家對於子時的劃分非常重視,子時關乎日柱的組合問題,只有子時確定,一天的時辰劃分才會固定下來。
那麼,子時應該如何界定才準確呢?楊師個人是這樣想的,回到根源、回到原理上去分析、去理解,很多看似有爭議的問題,便都統統能迎刃而解。
一:從當日從當日23時至次日凌晨1時的2個小時為子時,中間的24時(也稱0時)為二天之間的分界,子時便被分成了前子時和後子時,前後子時各為一小時,前子時在上一天,後子時在下一天,但前後子時的天幹相同。
若沒有區分前後子時,導致子時出生的人生日發生錯誤,而日幹支一錯,八字必然出現顛覆性的錯誤。
二:若在一天中論,也分早子時(0時至1時)和晚子時(23時至24時),雖同為子時,但它們的天幹卻不相同,如不加以區分,一概用早子時來取時幹,必然也會造成錯誤。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楊師考慮太多,其實不然,因為我們確定時間的依據不是手錶,而是日晷。根據太陽投影來確定時間是最準確的,無論身處哪個地方,都有各自的時間。而如果我們現在要統一一個時間,這放在命理上來講並不嚴謹。
因為我們國家的版圖很大,疆域也很遼闊,每個地方的時區是有區分的,大家見到太陽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假如非要統一一個時間,必然會出現問題。
其實受夏令時影響,國家到某一個時間段會統一把手錶調快或調慢,如果恰好出生在這個時間點,那麼八字也可能是不準確的,還需要對照最客觀、最準確的時間去看待。
而為什么子時要這麼講究呢?因為如果把前一天的23點之後都劃到第二天的話,那麼代表他的日柱會發生變化,比如本來是甲,很有可能會變成乙,儘管同屬木,但它的陰陽屬性會發生變化。
因此,重視子時的劃分,不僅僅是重視時辰的變化,更關鍵是整個人的格局都會受其影響,因為不同的生辰八字,意味著不一樣的命運。
本期內容就到這裡,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楊師周易研究,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