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推命用「早子時與夜子時」說

2021-01-21 李炎宸 玄微先生

一、八字推命用「早子時與夜子時」說

早子時與夜子時

      民間不少地區流傳「命不算子」或「子時不佔」之說。據說:子時出生的人命很難算準,在子時佔測諸事也難得測準。究其緣由,關係到子時應隸屬哪一天的問題。子時歸屬的日子不同,命局當然大不一樣了。不僅子平(四柱)預測如此,凡將日子、時辰為原始信息輸入的其他種種術數,諸如紫微鬥數、六壬、奇門等等,似無一不存在由於子時歸屬不確而導致測不準的問題。
     眾所周知:子時始於晚11點,終於凌晨1點。那麼,究竟是如眼下多數術數家那樣,把認作一天中第一個時辰的子時之初(即晚11點)作為一天的開始,還是如今日曆法所要求的那樣將子時一分為二:以「子半」(即晚12點)作為一日之始呢?
     一日分為12個時辰由來甚古,據云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簡《日書》的記載,早在秦代已開始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一天中12個時辰了。東漢王充(27——約97)《論衡》卷23《時篇》說:「一日之中分為十二時,平旦寅,日出卯也。」

    然而歷代術數書儘管汗牛充棟,卻對日始何時的問題罕有說明。民國初袁樹珊在《命理探源》一書中,根據明人萬育吾關於一日分為一百刻的論述推斷:「子時的上半個時辰屬於前半夜是昨日,下半個時辰屬後半夜是今日。」此說在術數界有一定影響,但由於其說不古和證據薄弱,故不被多數術數者所採信。多數術數者鑑於子時在一天12時辰中排在首位,故而很自然地在把子時當作一天中第一個時辰的同時,也就將子時之初(即晚11點)作為一日開始的時刻了。這就不奇怪在術數復甦的大陸,之前競在傳媒上發生過一場有關新年伊始的討論:要不要在農曆除夕11點鐘時來迎接新年到來。

    其實,曾為唐朝制定《麟德歷》(施行於公元665~728年)的術數大權威李淳風早早就明確指出:「古歷分日,起於子半」(見《新唐書•歷表》),即是說古代的曆法。都是以子時的中點(即晚12點鐘)作為一日的開始。更早更權威的證據見於漢初伏生所傳《尚書大傳》。該書言:「周以十一月為正,色尚赤,以夜半為朔。」東漢奉詔總結經學的名著《白虎通》,亦徵引和重申了伏生之說。正者,為改朝換代後重新確定的一歲之首月,朔為初始。上引伏生之言是說:西周以農曆十一月為正月,崇尚赤色,並以夜半為正月初一日的開始。伏生所說的夜半也就是李淳風所說的子半,這是一個曆法常識問題,可由實測證明。

     在古代文獻中,「夜半」與「日中」是兩個使用頻率很高的特定時刻概念,且二者相隔剛好半天,即:夜半=日中-半日。而所謂「日中」即指一日之中點,也即太陽正當頂之時,用日圭測之則在圭影最短的時刻,那恰好在當地正午12點鐘時,與之相隔半日的「夜半」理所當然地在當地晚12點鐘時,此時刻正是子時的中點――子半。由此可見,從西周起,曆法就把與「日中」相隔半日的「夜半」作為一日之始。用12地支記時表後,子時恰被日子的更替時刻所平分:後一段為子正或稱早子時,屬今日;前一段為子初或稱夜子時,屬昨日。一日始於早子時之初,而終於夜子時之末。

     對於術數家而言,一天十二個時辰有十一時辰無須再細分,唯有子時還須進一步分清:是屬於當日的子正(即當地凌晨0~1點鐘)還是屬於昨日的子初(即當地晚11~12點鐘)。

明朝王逵《蠡海集》,見《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或《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典漏刻部總論》:


                                            《歷數》

  「百刻之說, 眾說紛紛, 莫有定論, 惟一說類優. 以為每刻得六十分, 百刻共得六千分, 散於十二時該五百分, 如此則一時佔八刻零二十分. 將八刻截作初正各四刻, 卻將二十分零數分作初初正初微刻各一十分也.
  又趙緣督一說, 將十二時各分八刻, 計刻九十六刻為大刻,卻將餘四刻每刻分作六十分, 四刻作二百四十分, 每一時中又得二十分為小刻, 如此則一時之中得八大刻, 復有二十分小刻, 截作初初正初, 各得一十分為微刻也.
  其他或以子午二時各得十刻者, 或以子午卯酉各得九刻者,或以夜子時得四刻者, 皆非也.
  然夜子時之說, 只是在夜半之前, 故稱夜子正. 如冬至為起歷之端而居中氣, 其前亦系十一月也. 是以夜子正在亥時之後,故只有初刻而無正刻; (早)子時卻只有正刻而無初刻, 其意可見也.」

    《四庫全書子部天文算法類》裡,,有宋元年間宋宗室趙緣督先生寫的書:《革象新書》,在這本書的卷二的「時分百刻」裡面講到:
  「... 子時之上一半在夜半前屬昨日; 下一半在夜半後屬今日...」

明朝學者郎瑛(1487~1566)《七修類纂》曰:「仁和郎漢雲,地支肖屬十二物,人言取其不全者。子以庶物,豈止十二不全者哉。以地支在下,各取其足爪於陰陽上分之。如子雖屬陽,上四刻乃昨夜之陰,下四刻今日之陽。鼠前足四爪象陰,後足五爪象陽故也。醜屬陰,牛蹄分也;寅屬陽,虎有五爪;卯屬陰,兔缺唇且四爪也。辰屬陽,乃龍五爪。巳屬陰,蛇舌分也。午屬陽,馬蹄圓也。未屬陰,羊蹄分也。申屬陽,猴五爪。酉屬陰,雞四爪也。戌屬陽,狗五爪也。亥屬陰,豬蹄分也。」

上已說明「如子雖屬陽,上四刻乃昨夜之陰,下四刻今日之陽。鼠前足四爪象陰,後足五爪象陽故也。」

是以子時應分早子時與晚子時:今晚11點至11點59分59秒為今日夜子時,明日凌晨0點至1點為明日早子時。

也談「早子時」與「夜子時」

    民間流傳「命不算子」、「子時不佔」之說,意為子時出生的人命很難算準,在子時佔測諸事也難得測準。究其緣由,關係到子時應隸屬哪一天的問題。子時歸屬的日子不同,命局當然大不一樣了。

    不僅八字預測如此,凡將日子、時辰作為原始信息的其它種種術數,如紫微鬥數、六壬、奇門等等,大都存在由於子時歸屬不確而導致預測不準的問題。

    一日分為十二個時辰由來甚古,據云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簡《日書》記載,早在秦代已開始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一天十二個時辰了。

    漢初伏生所傳《尚書大傳》云:「周以十一月為正,色尚赤,以夜半為朔。」即西周以農曆十一月為正月,崇尚赤色,並以夜半為正月初一日的開始。

    《新唐書·歷表》云:「古歷分日,起於子半」。即以子時的中點(即晚12點鐘)作為一日的開始。

    宋朝趙緣督《革象新書》云:「子時之上一半在夜半前屬昨日;下一半在夜半後屬今日」。

    因此,現在以0點(即晚上12點)為今日與明日的分界點。例如甲出生於2014年9月19日11時59分,乙出生於2014年9月20日0時。

    這樣一來,雖然11時59分與0時同屬於廣義上的子時(11時~1時),但由於其分屬於9月19日與9月20日兩日,因此,我們將子時分為兩半,11時~0時稱為夜子時(也稱子正),屬今日;0時~1時稱為早子時(也稱子初),屬明日。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平時我們使用的「日上起時法」(即五鼠遁)推出的時柱是早子時(0時~1時)的時柱,而不是夜子時(11時~0時)的時柱。

    究其原因,使用「日上起時法」根據一個日幹只能推出一個時柱,如果早子時、夜子時的時柱都由當日的日幹推出的話,那麼一早一晚相差24個小時的早子時與夜子時的時柱就完全相同了,這顯然是不對的。今日之頭不可能等於今日之尾,只能是今日之頭等於昨日之尾,今日之尾等於明日之頭,這樣才能構成一個首尾相接、循環往復的時間表。

    同時,今日夜子時(11時~0時)的時柱與明日早子時(0時~1時)的時柱必須是相同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廣義上的子時(11時~1時)的時柱為一個,否則,同一個子時有兩個時柱,顯然不對。

今日早子時與今日夜子時區別表

時辰

時間

日柱

時柱

早子時

0時~1時

今日日柱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夜子時

11時~0時

今日日柱

根據明日日幹推出

    由此可見,「早子時」與「夜子時」雖然聽上去難懂,但實際上很好理解。在實踐中,之所以容易出現錯誤,主要原因是求卜者說的不準確,而佔卜者水平有限未能及時將求卜者的話「翻譯」過來。

    比如,求卜者說出生於1990年農曆8月11日晚上12點10分,這句話顯然是不準確的,因為只要是晚上過了12點(即0點)就要算作明日。因此,「翻譯」過來,求卜者實際上是出生於1990年農曆8月12日凌晨0點10分。這樣一來就很清楚了,日柱使用8月12日的日柱,由於是早子時,時柱也由8月12日的日幹推出即可。如果不能將求卜者的話「翻譯」過來,而使用8月11日的日柱,然後再按夜子時亂推一氣的話,錯誤就在所難免了。

    例題:求卜者說:甲出生於公曆2014年9月19日11時59分,乙出生於公曆2014年9月19日12時25分,請排出他們的八字。

    解題:由於求卜者大都為非專業人士,因此,首先要看他說的是否準確,不準確的要「翻譯」過來。

    由於晚上12點是今日與明日的分界點,因此,甲出生於11時59分仍是今日,即9月19日。所以,求卜者說甲出生於公曆2014年9月19日11時59分是準確無誤的。

    而12時25分超過了12點,應算作明日,即9月20日。因此,求卜者說乙出生於公曆2014年9月19日12時25分是不準確的,「翻譯」過來應為「公曆2014年9月20日0時25分」

    這樣一來,就可以排出他們的八字了:

    年柱及月柱:

    由於兩人都出生於公曆2014年9月,因此他們的年柱和月柱是相同的,通過查《萬年曆》可知:甲午年癸酉月。

    日柱:

    甲出生日為9月19日,查《萬年曆》可知:癸巳日。

    乙出生日為9月20日,由9月19日為癸巳日,可以推出9月20日是甲午日。因為在同一個月內,日柱也是根據六十甲子順排的,所以「癸巳」日的下一日為「甲午」日。

    時柱:

    由於甲出生於9月19日11時59分,為9月19日夜子時,因此,時柱根據9月20日的日幹「甲」推出:甲子。

    由於乙出生於9月20日0時25分,為9月20日早子時,因此,時柱根據9月20日的日幹「甲」推出:甲子。

    綜上所述,兩人的八字為:

    甲:  甲午   癸酉   癸巳   甲子

    乙:  甲午   癸酉   甲午   甲子

    「早子時」與「夜子時」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即今日夜子時的天幹是今日早子時天幹往後挪兩位。譬如今日早子時時柱為「甲子」,那麼今日夜子時時柱則為「丙子」。

早子時與夜子時時柱對照表

日幹

今日早子時時柱

今日夜子時時柱

明日早子時時柱

甲、己

甲子

丙子

丙子

乙、庚

丙子

戊子

戊子

丙、辛

戊子

庚子

庚子

丁、壬

庚子

壬子

壬子

戊、癸

壬子

甲子

甲子 

時間與時辰對照表

時間

間隔

時辰

時柱

005959

1小時

早子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1點~2點59分59秒

2小時

丑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3點~4點59分59秒

2小時

寅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5點~6點59分59秒

2小時

卯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7點~8點59分59秒

2小時

辰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9點~10點59分59秒

2小時

巳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11點~12點59分59秒

2小時

午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13點~14點59分59秒

2小時

未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15點~16點59分59秒

2小時

申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17點~18點59分59秒

2小時

酉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19點~20點59分59秒

2小時

戌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21點~22點59分59秒

2小時

亥時

根據今日日幹推出

23235959

1小時

夜子時

根據明日日幹推出

二、八字推命不分「早子時與夜子時」說

命理學早子時、夜子時及時辰取用法

    曆法有三種:農曆(陰曆)、西曆(陽曆)、陰陽曆(回曆)。

     古時落後,以墾荒勤耕為主,農曆是氣候與農耕的反影,是民間日程記事的主要方式。農曆每年十二個月,月大30日,月小29日,三年一閏,五年再閏,是以正月初一為新年(代表喜慶和奮發),每月初一換月(代表收穫或遺嘆),人們習慣於早上起床後為一天的開始,最怕有什麼不祥兆頭。遠古沒有時鐘,常用光黑、日影、及與農家關聯的12生肖的特性作計時,就產生了十二時辰。  

    西曆每年12個月,大月31日,小月30日,平年的二月份為28日、閏年為29日,以元月1號換年,每月以1號換月,以0點作為當天和第二天的分界線。現代人喜歡洋為中用,就有了0點鐘聲,聰明地設置了早子時和夜子時,同時星座算命成風。  

   八字命理學是以農曆為基,以立春後換年柱,以交節後換月柱,以日柱按12時辰換時柱。起運時間是每十年一辰(以生年天幹論,陽男陰女從出生日順數至下一個節入日;陰男陽女從出生日逆數至上一個交節日。再以三日為一年進行相除。三日有36個時辰,用10相乘,正是360天(為一年)。一個月有30天,一天有12個時辰。一個月有360個時辰,用10相乘,得3600天,正好是十年。所以「十年水流東,十年水流西」)。既不是西曆也不算是農曆,簡單來說就是陰陽五行的符號程式。

    把子時掰開兩半,是西曆與「才智」的創作。夜子時是當天深夜23點至59分59秒,早子時是0點至59分59秒。如某人生於農曆1984年5月11日23.23分,早子時的八字是:

    甲     庚     丙     

    子     午     子     

夜子時的八字是:

    甲     庚     乙     

    子     午     亥     

    從上列式看,早子時實際就是原本要成立的列式,是正確的四柱八字。夜子時列式的日柱與時柱混亂,完全違反了以日起時的規則。老祖師發明命理學,並沒有要把子時撕開兩半為用的做法,這樣就如同要把一棟大樓的基腳鑿開來,哪是多此一舉,自找麻煩。一分為二的做法一是違背了祖宗原則,二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和使用價值,可以在應用經驗中作證明。

時辰取用的竅門:

     如某人報告的出生時刻是上午11點,這時就要確認這個11點到底準不準。9至11點屬巳時管,如果報告的數字準確,就作巳時為用。

    如報告的時刻是11點03分以內,還是要作巳時為用。因為這裡有一個慣性定律,就像開車時剎車一樣,俗話還說「好事不過三」。再有就是嬰兒從陰道出來時,接生婆或在場人都緊張貫注,多數是顧不及馬上看鐘,還包括時鐘的時間差數在內。

    如是擇日選時就簡單多了。每個時辰管兩個鐘頭,一個時辰分為八刻,一刻為15分,如要用辰時(7至9點),就選擇七點三刻至八點一刻為用,這是正時辰,又合北京時刻到各地經緯度的時間差。

    子時擇日用法,最好是過了0點後,在0點的一刻至二刻以內較穩妥。有人還在「紫白飛星」中編入「刻星」論,是香港林國雄先生發明的刻星取用法。

從《鐵板神數》看「早夜子時」之爭

     傳統四柱預測學理論中有一個「怪胎」,即所謂「早夜子時」之說。它將子時的兩個小時人為置於一天之首尾----以凌晨零時至一時為當日的早子時,以深夜十一時至十二時為當日的夜子時。早子時的天幹照今日推,夜子時的天幹照明日推。 
    關於「早夜子時」,林國雄先生解釋說,古時並沒有早夜子時這個問題的困擾,因為逢子就是新一天的開始,也就是說,子時就是當天的第一個時辰。
    自從有了二十四小時,就出現早、夜子時,因為,子時是深夜十一時至翌日凌晨一時。深夜十一時至十二時是一天的最後一個小時;凌晨零時才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例如,甲日早子時是甲子,夜子時天幹照明日(乙日)推,所以為丙子。 
    對於如此簡易之問題,本不值批駁。然見很多初學者被其所困,不明究竟,故信手列幾條,以證「早夜子時」之謬。 
    1、任何一時辰皆是一整體,不可人為分割。命理也是生活之理,既源於人類的生產,生活實踐,又用以指導生產生活實踐。「早夜子時」之說將一日之「子時」一刀兩斷,如此違背常理之說皆有人言,有人信,豈非咄咄怪事!硬持此說者不妨將自己「一切兩斷」試試看,看結果如何。 
    2、若「早夜子時」成立,則是否也有「早夜醜時」、「早夜寅時」……推而廣之,還應有「早晚子時」、「早晚子月」、「早晚子年」,如此豈不亂套! 
    3、古人以十二時辰計時,子時為第一個時辰,順理成章,近代出現24小時制,由於(1)○時為一天之始,子時為一天的第一個時辰,(2)又有人規定23時~1時為子時。這樣,(1)和(2)就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依千百年實踐經驗之積累,應0~2時為子時,而24小時制在近代引入中國後,有命理學者規定23時~1時為子時(誰第一個提出23~1時為子時,筆者未考證)。為調和古今定時理由?---「早夜子時」理論,既不違背古訓,做到0時為一天之始,又吸納今人之「高見」----以23~1時為子時。 
    可惜的是,上述理論及做法根本站不住腳。首先,一天24小時制並非始自近代。考諸史籍,宋代以後,人們始將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個部分,從子初、子正、醜初、醜正、寅初、寅正……直到亥初、亥正。「初」或「正」都等於一個時辰的二分之一。「小時」及一天24小時之稱由此而來。可見,如果有「早夜子時」,應該早在宋代就已產生,根本輪不到近代人來「發明」。 
    其二,稍懂點邏輯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前述的(1)和(2)根本是矛盾的,不可能兼容。若「0時為一天之始,子時為一天的第一個時辰。」正確,則「子時為23~1時」必然錯誤,因為後者以23時為一天之始,和前者矛盾。反之亦然。(編者按:子時為新的一天開始,從23點後開始,不容否定,我們命理學者,運用習慣了,也就「順理成章」了,猶如月令交節一樣。)
    可見,「早夜子時」之說是多麼的拙劣。可儘管它連自圓其說都做不到,卻很少見易界中人站出來直斥其非,這是為什以呢?…… 
    從《鐵板神數》看,「早夜子時」之爭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爭來爭去,無非爭的是如何確定「先天時辰」,而代表數術預測最高境界的《鐵板神數》主要用的卻是「後天時辰」。 
    「先天時辰」和「後天時辰」的區別又是什麼? 
      依鐘錶時間定出的時辰為「先天時辰」,此為共性,而《鐵極神數》欲求的是「個性」。每個人獨特的命運軌跡,如六親生肖,配偶姓氏等。同一時辰出生的人(即「先天時辰」相同),各人的命運發展軌跡千差萬別,與《鐵板神數》之精確預測相違背。同一「後天時辰」的人,各人之命運發展軌跡共性部分較多,再綜合運用其它方法詳細區分,就可細斷入微,求出諸如六親生肖,配偶姓氏等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之結果。 
      先天時辰是一個先天出生時間,考慮其它許多,如出生地點、父母生肖、陰陽宅風水、國運……等和命運休戚相關之因素。後天時辰則是綜合了先天,後天等各方面影響命運的因素,是命主實際命運的反映。人一定程度上可以選擇「先天時辰」(如擇日剖腹產),卻無法選擇「後天之時辰」,如同人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 
     如何確定後天時辰呢?有人認為: 
    一、根據出生胎數。如男子時生多為一、四、七胎。 
    二、根據兄弟或姐妹之數目。如子時五六個,亥時兩三個,醜時獨一個。 
    三、根據臉型,如子時圓,亥時方,醜時長。 
    四、根據頭上的旋窩。如子時旋當中,亥時旋偏左。 
    五、根據性格,愛好。如子時生人大多具開創性,喜醫卜,星相。 
    六、根據小手指長度與無名指骨節橫紋的高、平、低來斷定。如小手指尖端高於無名指骨節橫紋的多為子時生。
     以上方法,都不是究竟之法,未及《鐵板神數》之皮毛。 
   《鐵板神數》一般用六親生肖來判斷、確定後天時辰。如根據父母之生年,反觀命局,確定後天時辰。
    有人會問,同一後天時辰之人,父母生年一定相同嗎? 
    問得好! 同一後天時辰,即「八字」相同者,父母生年不一定相同。但《鐵板神數》運用的方法要比「八字」複雜得多,不可同日而語。也有相對較簡易的方法判別後天時辰。


依我個人的經驗,
或是理論基礎來說,
子時是從夜間十一點換日,較為正確。

但是子時之氣甚為混雜,
魁兄的進退氣之說,
甚有見地!

時辰交接處,其氣本雜;
因為時間並非以跳躍方式前進。
子時一陽發生,
此似復卦之逆於前氣,
所以更為難斷(不是不能說清楚,只是不易而已。
這個問題,
想要定於一家之言,
不易也!不易!
另外九千兄提及,
唐代已有12點換日,
故非中西合璧。
其實早在隋代蕭吉的《五行大義》中,
已見西方曆法的痕跡。
只是唐以後,隨著較後期的佛經翻譯,
與曆法方面的專業人才(像《開元佔經》作者瞿曇悉答達,其家族應該來中土已經數代了,
一再進入中國,
西方曆法的滲入,才更形廣泛而已。

       古代創立命理學的時候沒有早、夜子時之辯。是因為經濟不發達,時間觀念不太重要。步入21世紀的今天,經濟特別發達,時間就是金錢的時間特別重要而造成的。坐火車,要全國統一時間,乘飛機,全世界必須統一時間,年月日時為計算時間的單位,每一天的分界線,規定是0點0分,例如23點59分59秒還屬今天,0點01分開始(應該是0點01秒開始)就算明天了。這是時間常識,人人皆知的。命理學上的一個時辰是2小時,子時是23點到1點,換成西曆,則子時所在的時辰屬於兩天----第一天的結尾1小時與第二天的開頭1小時,所以就出現早子時與夜子時的問題了。正因為國際西曆以0點0分作為兩天之間的分界點,所以今天絕大多數的命理學者在其著作中都承認要分早、夜子時,也都主張早子時換日柱,夜子時不換日柱。正因為如此,筆者在原來也是主張並採用早子時換日往的,但是,市場上的絕大多數的專業預測員,包括瞎子先生在內,他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採用入子時即換日柱的作法,即23點零1分就用次日的日柱。我原來也覺得他們固執,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現在認真一研究,覺得他們是正確的,自己倒是錯誤的。為什麼? 
       以0點0分為兩日的分界線,是國際上普遍認同的西曆日子分界法。現在世界各國使用的曆法,大概分為三種:陰曆、陽曆、陰陽曆。陰曆又叫回曆,陽曆又叫西曆,陰陽曆是陰曆和陽曆相結合的曆法,我國叫農曆。西曆每年12個月,以元月1日即元旦為新年的第一天,以每月1日為這個月的起點,大月31日,小月30日,2月平年28日,閏年29日,日與日的分界線以0點0分為標準。農曆每年十二個月,三年一閏,五年再閏,以正月初一即春節為新年的第一天,以每月初一日為一個月的起點。而我們命理學上所採用的曆法,既不是陽曆,也不是農曆,姑且叫作命學歷吧。是以立春為新一年的第一天,以月節為每個月的起點,即以立春換年柱,以月節換月柱,既不是以元旦、春節換年柱,也不是以每月1日、初一換月柱,所以,以子時為一日的第一時,即子時換日柱就是順理成章的了,完全正確的,而絕對不能把子時拆成兩半,來個子時之半換日柱。其實,那種採取子時之半----早子時換日柱的作法,實際上是忘記了祖先,而又自作聰明的一種表現。 
       所謂忘祖,就是忘記了祖先,忘記了你自己是在學命理,不是在學曆法。命理學,一千多年以來,就已經有了一套非常明確的命學曆法原則與具體細法,不過,僅僅是沒有命學歷這個名字而已。命學曆法規定得非常清楚明白:立春換年柱,不是元旦或春節換年柱;月節換月柱,不是1號或初一日換月柱。那麼理所當然地是子時換日柱,而絕不能是子時之半----早子時才換日柱。以0點0分換日柱,這不是忘祖又是什麼?如果你硬要與現存的命理學曆法背道而馳的話,採取0點0分換日柱,那麼你就乾脆不用命學歷而一律採用西曆,以元旦換年柱,以每月1號換月柱,以1小時而不以時辰2小時換時柱好了,何必四柱之中有三柱按命學歷,而單獨日柱又用西曆呢?不是忘祖背祖又是什麼? 
      所謂自作聰明,是別有用意地想與國際西曆接軌。古代命理延至今天,都用子時換日柱。因為現代西曆是0點0分為日子的分界線,子時換日柱與西曆有矛盾,就來一個自作聰明,標新立異,把子時分成兩半,夜子時與早子時,夜子時屬當天,早子時屬次日。殊不知聰明反被聰明誤,反誤了卿卿性命。你作到了o點0分換日柱,你還能作到元旦換年柱,l號換月柱,l小時換時柱嗎?如果都做到了那也是件好事,把中國獨有的文化變為國際共通文化,這樣你立了一大功勞,是值得慶賀的。但是,如果尚不能作到這一步,還僅僅停留在0點O分換日柱這一點上,年月時三柱還是用命學曆法,那就是蜜糖裡面摻狗屎,風馬牛不相及。這樣,也能夠說明你還是一個使命理學的人嗎? 
      夠了,適可而止。講到這裡,凡矚命理學者,都會毫不遲疑地同意一個共同的結論:一律用子時換日柱,不要再在早、夜子時的問題作文章了。因為一律用子時換日柱,不但完全符合命學曆法原則用神,而且符合五同道時,同時,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混亂。應該廢除早子時與夜子時之學說。



相關焦點

  • 八字命理中的早子時、夜子時之爭
    一、八字命理對於早夜子時的兩種觀點長久以來在八字命理界,對於早夜子時一直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對於八字命理中一個基礎概念性的問題出現長久的爭議,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八字命理的複雜性,同時也反映出,八字命理也極需對一些基礎概念做出正確的表達,一面後學者無所適從。
  • 什麼是早子時夜子時?為什麼說「神仙難斷夜子時」?
    對八字命盤會有什麼影響呢?為什麼說「神仙難斷夜子時」呢? 在此琴鶴堂易學先做幾個名詞解釋:  一、中國古代的時間單位  是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將一天分為 12 個時間區段。以「子」時為一天的開頭,而且一個時辰換算成現代的時制,剛好是兩個小時。
  • 八字傳統秘法——辨別早子時和夜子時
    八字傳統秘法——辨別早子時和夜子時在傳統的命理中,子時有早子時、夜子時之分, 很多學習八字命理的人,對子時的概念難以分辨,推算時幹支時容易算錯。下面我和大家說說傳統的早子時、夜子時究竟是怎麼一個來歷和正確排時柱幹支的方法。
  • 八字傳統秘法——辨別早子時和夜子時
    在傳統的命理中,子時有早子時、夜子時之分, 很多學習八字命理的人,對子時的概念難以分辨,推算時幹支時容易算錯。下面我和大家說說傳統的早子時、夜子時究竟是怎麼一個來歷和正確排時柱幹支的方法。23點起到第二天凌晨1點止,共2個小時,前1小時叫「早子時」、後1小時叫「夜子時」。
  • 夜子時和早子時有何區別?
    濟緣命理講堂 原創文章:    早子時和夜子時這個概念,具體是從哪本書出現的從無考證
  • 晚子時和早子時的區別
    子時是指 23:00--01:00 ,又稱子夜或者午夜,還有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別稱。      子時又分為晚子時和早子時,有時也把晚子時稱作夜子時。         晚子時是指 23:00 -- 24:00 。
  • 神仙難斷子時命,為什麼說子時的命很難算?
    有網友問,子時的命為什麼這麼不好算,或者是說子時的八字我們該如何去界定?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數千年來的一個話題,就是從八字產生,到現在一直都爭論不休,也就是在命理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所以古人得出了一個結論,神仙難斷子時命。就是你只要是子時出生的,就算是神仙,他都不一定能夠算得準。
  • 什麼是早子時晚子時
  • 李順祥:早子時與夜子時在八字預測中的應用
    如在初十日,下午十一點鐘後,十二點鐘前,夜子時生,即作甲寅年、丙寅月、辛酉日、庚子時推(用壬日起庚子時)。所謂今日之夜,非今日之早也。如在初十日,下午十二點鐘後,一點鐘前,子時正生,即作甲寅年、丙寅月、壬戌日、庚子時推,所謂今日之早,非昨日之晚也。若夫推行運之零借,命宮之過氣,尤當知此。」
  • 什麼是"早"子時"晚"子時?
  • 早子時和晚子時命運:早子時好還是晚子時好?
    子時命,分有早子時和晚子時,兩者是有所區別的,雖然都屬於子時命,但是命運往往是截然不同的狀態,大家都會好奇,
  • 如何正確認識"早"子時"晚"子時?
    很多人說「子時」分為「早子時」與「晚子時」(夜子時),但什麼是「早子、晚子」呢?對八字命盤會有什麼影響呢?
  • 神仙師姐命理:真太陽,夜子時,早子時到底怎麼定盤?
    舉個慄子男:甲寅 庚午 丙午 丙午 命主幾十年以來一直用這個八字算命。這個八字假從旺格,以木火為用,年上印旺為喜,則祖上有富貴,自己中年走木運能取貴。但實際命主家庭貧困,現在是搞風水命理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偏差呢,因為八字為乙巳時,劫財不能取用。
  • 為什么子時八字難以預測?
    根本原因是子時的難以確定,進而牽涉到日元的變更,因此古人就說,神仙難斷子時命。如今鐘錶和手機很普及,孩子出生時間有準確的記錄,依然不能說子時就很好界定了。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影響到子時八字的確定:1、時間本來就是個模糊變量。中華智慧的太極圖是宇宙定律,揭示任何事物都是從誕生到壯大然後逐步消亡的過程。時間同樣如此,並且還有個孕育過程。
  • 子時為什麼不能算命
    二是因為子時是一天之中精氣神最為不佳的時候,理應休息,若是在子時算命,可能會算不準……那麼根據時辰對照表來說,子時為什麼不能算命?子不問卜,自惹禍殃「子不問卜,自惹禍殃」說的是子時的時候不能求神問卦,這是很忌諱的,會遭來禍事和噩運。這是出自中國傳統的「彭祖百忌」。
  • 為什麼說神仙難斷子時命?
    風水命理劉老師/書命理中有神仙難斷子時命之說,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數千年來的一個話題,就是從八字產生,到現在一直都爭論不休,也就是在命理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所以古人得出了一個結論,神仙難斷子時命。就是你只要是子時出生的,就算是神仙,他都不一定能夠算得準。
  • 算命先生說:子時出生的人有兩種命,前子時生好折騰後子時生爆發力強
    那來看看子時出生的人兩種命是什麼樣的。子時出生的人有兩種命:子時出生的人之所以有兩種命,就是因為子時是跨越第一天到                                                                                                              第二天的之間。
  • 子時究竟怎麼看?楊師認為還是應該分早晚子時,這樣更準確!
    子時是一天的開始,可是,關於子時現在卻有幾種不同的劃分。因為在命理學中,大家對於子時的劃分非常重視,子時關乎日柱的組合問題,只有子時確定,一天的時辰劃分才會固定下來。那麼,子時應該如何界定才準確呢?一:從當日從當日23時至次日凌晨1時的2個小時為子時,中間的24時(也稱0時)為二天之間的分界,子時便被分成了前子時和後子時,前後子時各為一小時,前子時在上一天,後子時在下一天,但前後子時的天幹相同。若沒有區分前後子時,導致子時出生的人生日發生錯誤,而日幹支一錯,八字必然出現顛覆性的錯誤。
  • 子時出生的男孩命運怎麼樣
    老一輩都說子時出生的人,通常性格聰明,機智樂觀,活潑好動,同時也有一些詭計多端。
  • 八字命理:子時出生的人與命運揭秘
    八字內涵豐富,出生時間是其中的決定因素,因此馬虎不得,出生時間直接影響著個人命運的預測,每個人的出生時間都是受各種因素影響而後才誕生的,其中有神秘的也有物理的,個人的命運有孕育其中,可以說出生時間時母親孕育胎兒時感應天地的記錄符號。一旦有誤差,命運也會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因此命運可以說是唇齒相依的。接下來龍吟師傅將子時出生的人與命運關係給大家一一講解,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