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 ▏今日冬至,陰盛至極,一陽初生,不懂規矩要吃虧~養陰護陽...

2021-01-16 澎湃新聞

今日冬至,陰盛至極,一陽初生

不懂規矩要吃虧

養陰護陽得這麼做

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今日冬至

不知不覺間,歲末已至。

2020年12月21日18:02:12,我們將正式迎來冬至節氣!

大家都知道「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所謂「冷在三九」,一年中最寒冷的幾個月就要來了。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除了寒冷,冬至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節氣。

「冬至一陽生」,這一天,天地間的陰氣盛極,而陰陽本為同根一體,陰到了極致,就會轉化為陽。

此時,人體的生理狀態亦然,因此,冬至養生,不僅要護陰還需養陽。

冬至養生重起居

01

早睡晚起

《黃帝內經》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的說法,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陽出來後,尤其是老人。

從中醫的角度,早睡可以保存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晚起可以補陽氣。而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布在肌膚表層,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

02

衣著保暖

冬至時陽氣馬上要開始萌芽,所以,注意保暖,保護陽氣不受寒氣所傷是必須的。

「寒則澀而凝之」,人體氣血運行會在此時變的更加緩慢,如再為寒邪所傷,則周身氣血更易發生擁堵。

因此,平素血液粘稠度高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膽固醇患者,更要做好脖子、肩膀、腰部、膝蓋和腳的保暖工作。

不過,溫暖也應適度,以自我感覺不燥熱,身體不出汗為宜。

過於溫暖,身體處於出汗狀態,則不利於陽氣閉藏,反而更易生病。

03

適度運動

運動養生同樣要順應自然規律,冬至時節不宜做過於劇烈的活動,而應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

從運動強度上來說,大家應儘量避免跑步、打球等劇烈運動,以免消耗腎精。

從時間上來說,冬天運動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下午三四點鐘最為適宜,以免陽氣過度消耗。

運動結束後,要注意補水,防止身體水分消耗過多,導致血液濃稠度升高,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另外,有慢性病的人運動時出現不適,要趕緊停止,並去醫院就醫。

04

酌情進補

冬至過後是大補的最佳時機,但也要因人而異。

因為,冬季吃的肉類等肥甘厚味較多,容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溼生痰、內熱積聚,更易引發疾病。

所以大家在食用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稍清涼的食物,如荸薺、藕、梨、蘿蔔、白菜等。

此外,寒冷的氣溫下,大家還可以每日喝上一碗熱乎乎的雜糧粥,不但會讓身體立刻感到溫暖,還能暖腸胃、喚醒消化系統,促進食慾。

滋養五臟

01

護心

冬至後,人體受外界寒冷刺激血脈多收縮阻塞,心梗、心絞痛、中風、高血壓等疾病高發。

若是連續幾天都感覺乏力、頭暈、胸部不適要及時看病。

平時,大家可適量吃些紅色食物,如紅棗、山楂、紅茶等,滋養心氣。

02

養肺

肺為嬌髒,畏寒喜潤,冬至三九寒天氣候乾冷,最宜容易傷伐肺臟。

鼻塞、流涕、咳嗽咯痰這都是肺臟感受寒邪的表現,所以度冬要養肺。

大家每天早上可以做做呼吸操。

具體方法

用鼻深長而緩慢的呼吸,吸氣時,最大限度向外擴張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向內收縮腹部,胸部保持不動。

每次深吸氣3~5秒,屏息1秒,然後慢呼氣3~5秒,屏息1秒。

每天練習5~15分鐘即可。

03

養腎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火。

若冬季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就應該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抗禦過亢的腎水了。

養生技巧

01

按摩養生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冬至以後經常按摩耳朵,有助於腎臟的保健和氣血的順暢。

拉耳垂:用兩手的拇指、食指同時按摩耳垂,先將耳垂揉捏、搓熱,然後向下拉耳垂15~20次,以發熱發燙為度。

提耳尖:用雙手捏住雙耳上部耳輪,適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時候大拇指和食指順便對耳尖進行按摩,以微微發熱為度。

摩耳輪:拇指位於耳輪內側,其餘四指位於耳輪外側,揉搓2~5分鐘,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

02

醫藥養生

艾灸:俗話說「夏養三伏、冬補三九」,在冬至時選取具有強身保健作用的關元、中脘、足三裡等穴位,並施行艾灸,能夠起到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的作用,可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

三九貼:冬至過後正式「數九」,患有慢性虛寒性疾病和季節性發作性疾病的人,可以在此時進行三九貼治療。

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激發周身之經氣,振奮人體相應的臟腑功能,驅散病人體內的陰寒之氣,將冬病之邪消滅在蟄伏狀態。

03

飲食保健

蘿蔔:冬季氣候很燥,每個人的火氣都很大、情緒也容易激動,在這種氣候下,著點急血壓更容易升高。

而蘿蔔有下氣的功效,適當喝點白蘿蔔汁也可以清理內火,不讓情緒產生太多波動。

山藥:山藥是藥食同源的食材,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而且,山藥鉀含量非常豐富,特別適合高鉀低鈉的膳食人群食用。

蓮藕:藕生食能清熱潤肺,涼血行瘀;熟吃可健脾開胃,止瀉固精、補腦。

冬天吃藕,不僅能清熱潤燥,還能「上下通氣」,是順氣佳品。

來源:養生中國

原標題:《節氣養生 ▏今日冬至,陰盛至極,一陽初生,不懂規矩要吃虧~養陰護陽得這麼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詩: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是第四個節氣,還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   《冬至》  作者:邱承彬  陰氣盛極麋角分 一陽初生泉水溫  寒天數九盼桃夭 蚯蚓盤結待展伸
  • 二十四節氣養生大全介紹 7個養生小知識延年益壽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24節氣養生主要提供24節氣養生方法···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12月22日6時23分,迎來冬至節氣!「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也被稱為「亞歲」排在24個節氣之首。
  • 描寫冬至的詩詞有哪些?32首關於冬至節氣優美古詩詞句賞析
    描寫冬至的詩詞有哪些?2019年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明天冬至,今天就為大家提供幾首古代冬至詩詞欣賞,讓大家在寒冬裡過節之際,也能感受到文化韻味的薰陶。》》》推薦閱讀:2019年冬至養生吃什麼好?
  • 【節氣】今日冬至,這些小知識你知道嗎?
    冬至  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  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  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是一年中最短的  我國民間有「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  冬至後白晝時間日漸增長  進入冬至後
  • 明日冬至!九九養生指南了解一下……
    ——冬至 冬至三侯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一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 今日冬至|祝眉目舒展,順問冬安
    今日冬至|祝眉目舒展,順問冬安 2020-12-21 0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推出「2021牛年養生月曆」
    農曆一月【養生節氣】立春雨水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肝病門診孫剛副主任中醫師介紹,中醫認為春在五行屬木,與肝相應,春季養生要重視養肝,遠離菸酒,少熬夜。這個月從雨水節氣開始,氣溫逐漸回升、降水增多,也會遇到「倒春寒」,注意春捂要「捂」的恰到好處,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
  • 冬至開始,身體將發生變化,對症下藥很重要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冬至後陽氣暖暖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冬至也寓意著新生命的開始。在冬至養生中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所以冬至養生首先要多著衣、避寒邪,特別是要注重足部的保暖。   運動:動中求靜   冬至起,自然界的陽氣開始上升,我們體內的陽氣如何升發呢?動則生陽、靜則生陰。通過合理的運動就可以幫助我們升發體內的陽氣,但是過度的升發陽氣就會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蟄藏的養生道理了。
  • 描寫關於冬至節氣的詩詞句子、祝福語 冬至場景唯美圖片分享
    新華社天津12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2日零時28分,迎來「冬至」節氣。從冬至起,白天開始變長,一陽始生。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要潛陽補溫,斂陽護陰。
  • 2016年冬至是哪一天?冬至養生小常識及冬至養生禁忌
    2016年冬至是哪一天?12月21日迎2016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冬至是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開始天變得一天比一天長,而冬天也進入了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候,數九寒天就是從這一天開始的,冬至養生非常重要。冬至有哪些養生小常識?冬至養生禁忌有哪些?
  • 今日冬至,轉運大節,轉發好運!
    冬至對應12消息卦的第一卦復卦,12消息卦是與《易經》並行的一套體系,反映了一年之中12個月的節氣變化。冬至對應的復卦,從卦象來看,下面一陽爻,上面五爻都是陰,形成地雷復,所以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冬至大如年由此而得。
  • 【節氣小講堂】小寒|養生是只要付出就有回報的事情
    今日小寒,新年伊始。斂陰護陽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九天就在小寒節氣內,所以今天,標誌著要迎來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了。作為一年之中最冷的節氣,小寒養生遵循的基本原則仍是《黃帝內經》所說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日萬物收藏,養生也當順應自然界內斂之勢,以斂陰護陽為根本,溫潤五臟。
  • 冬至朋友圈文案暖心一句話祝福語 今日冬至節氣的說說句子
    今日冬至節氣到來,大家距離下雪又近了一步,雖然天氣寒冷,起床困難,但是一句暖心的話語就會給予我們以力量,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下面帶來冬至朋友圈文案暖心一句話 今日冬至節氣的說說句子。  冬至朋友圈文案暖心一句話  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蘊意著「回家」的內涵。  今日冬月初一,冬至又將近。生來之福有限,積來之福無窮。修心養性,活好當下。祝願大家身體健康,福慧增長!
  • 冬至節氣你該這樣養生
    冬至時節天氣愈發寒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這時人們就需要更加注重養生。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看,冬至養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起看看這些冬季養生小常識。  精神調養:要養心和保護身體陽氣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據寶雞市疾控中心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的姚樂毅介紹。冬至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積勞成疾。
  • 2020年冬至12月21日幾點幾分 冬至為什麼又叫進九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 2019年冬至節氣溫馨祝福語 朋友圈最暖心的冬至祝福句子大全
    2019年冬至節氣溫馨祝福語 朋友圈最暖心的冬至祝福句子大全時間:2019-12-22 14: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年冬至節氣溫馨祝福語 朋友圈最暖心的冬至祝福句子大全 1、牽掛不是一段日子,過了就算了;牽掛不是一根蠟燭,吹了就熄了;牽掛不是一季曇花,
  • 萬年曆順歷:農曆冬至節氣宜團聚
    冬至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根據專業黃曆「順歷」的大數據顯示,12月22日00時27分正式進入冬至節氣,也是數九寒冬「正九」的第一天,接下來一直到傳統春節,天氣都將偏冷。根據傳統醫學四時養生,艾茸中醫溫馨提示:進補好時機,必定冬至節。
  • 俗語「冬至當日回 」、「冬至一陽生」什麼意思?
    冬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的日子,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方的溫度最低。過了這一天,北方的白天時間就會逐漸變長,溫度就會逐步提高,所以就有了冬至當日回的說法。最人們的感知中,冬至這個時節是天氣最冷的時間,為什麼又稱之為「冬至一陽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