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至!九九養生指南了解一下……

2020-11-24 澎湃新聞

明日冬至!九九養生指南了解一下……

2019-12-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時光悄然無聲

瑞雪欣然飄落

轉眼間就進入了寒冬時節

當我們感受到冬意漸濃的氣息時

也迎來了2019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

冬至三侯

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

此後,白天慢慢變長

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

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

一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起來。

冬至與「數九」

冬至與「數九

從冬至之日起,中國即進入了數九寒天。天文專家介紹說,「九九」是我國北方特別是黃河中下遊地區更為適用的一種雜節氣。它從冬至那一天開始算起,進入「數九」,俗稱「交九」,以後每九天為一個單位,謂之「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即為「出九」,那時就春暖花開了。

冬至習俗

吃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但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中國人冬至的風俗。

喝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冬至養生

冬至,開啟了一年中最冷時節的序幕,此節氣過後,氣溫往往會大幅下降,迎來冬天最冷的時候。不過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是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冬至養生,要了解「九九」的養生訣竅,養出好身體。

九九養生指南

一九一隻雞,最該防寒冷(多喝雞湯,預防寒涼)

二九一把豆,養生腎為先(多吃豆類,補充熱量)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吃牛羊肉,驅寒散涼)

四九走一走,疾病全沒有(堅持冬煉,減少病痛)

五九水果補,整年不發福(多吃水果,健康修身)

六九喝點粥,養胃又滋補(喝養生粥,益氣健脾)

七九扭扭腰,養肝好時候(扭一扭腰,調養肝氣)

八九喝點酒,防病又保健(喝養生酒,活血化瘀)

九九吃時蔬,全年保平安(多吃野菜,平衡祛火)

來。。源:網絡

美術排版:楊延婷 郭文旭

審。。核:硯 輝

轉載此文章請註明:懷來發布

原標題:《明日冬至!九九養生指南了解一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016年冬至是哪一天?冬至養生小常識及冬至養生禁忌
    2016年冬至是哪一天?12月21日迎2016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冬至是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開始天變得一天比一天長,而冬天也進入了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候,數九寒天就是從這一天開始的,冬至養生非常重要。冬至有哪些養生小常識?冬至養生禁忌有哪些?
  • 冬至養生注意事項,你需要知道的冬至養生食譜
    2019年冬至如期而至,今天來說說冬至養生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冬至養生食譜。 冬季是滋養進補的季節。那麼,大家在進補的時候都有哪些需要留意的事項呢?
  • 農村俗語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你了解多少呢?
    帶你們一起了解社會各種新聞新鮮事!鄉下有許多老人,雖然沒有什麼文化,卻通過前人的口耳相傳,懂得了許多哲理,俗語,老話。這是課本上看不見的俗語,但是很有道理,表達得也很生動形象。這句諺語是前人無數智慧的結晶,在過去科技落後的時代,給了當時的人們許多啟示。常言道冷三九,熱三伏。夏季的三伏天和冬季的三九期是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
  • 冬至節氣你該這樣養生
    冬至時節天氣愈發寒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這時人們就需要更加注重養生。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看,冬至養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起看看這些冬季養生小常識。  精神調養:要養心和保護身體陽氣  「養生重點是要養心。」據寶雞市疾控中心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的姚樂毅介紹。冬至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積勞成疾。
  • 今日冬至,你必須知道的習俗、養生知識!
    12月22日是今年的冬至,下面小編與大家分享一個冬至的小視頻,與您一起了解中國重要節日:冬至。《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
  • 冬至冬至!幸福必至!祝朋友們冬至快樂!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風,吹來一陣寒意,雪,飄來一個節氣,冬,吹響防寒鳴笛,冰,預示溫暖已去,福,送上一盤餃子,心,傳遞一片情意。
  • 民俗改運:今天冬至!與其知道吃什麼,不如知道「躲」什麼!
    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節氣,冬至過後陰極而陽生,這個時候老年人的發病率會猛增,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要特別提高警惕。 明白冬至的含義,我們就知道如何養生。而冬至這一天養生的核心就是「躲」!
  •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21 19:1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 今天就是冬至了,都說冬至要吃餃子,那麼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冬至有什麼忌諱?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12月22日6時23分,迎來冬至節氣!「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人們最初過冬至,就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 冬至養生迎寒天 智靈通支招準媽咪溫補輕調理
    12月22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冬至節氣到來,預示這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到來了,冬至前後被人們譽為進補的最佳時期。準媽咪作為特殊人群,在這個進補的季節又該如何養生?有著16年孕嬰營養經驗的智靈通專家,為媽咪們奉上準媽咪冬至養生四大法則。智靈通專家表示,冬至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晝夜最長的時候。
  • 俗語「冬至當日回 」、「冬至一陽生」什麼意思?
    冬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的日子,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方的溫度最低。過了這一天,北方的白天時間就會逐漸變長,溫度就會逐步提高,所以就有了冬至當日回的說法。最人們的感知中,冬至這個時節是天氣最冷的時間,為什麼又稱之為「冬至一陽生」呢?
  • 2019冬至養生食譜有哪些?冬至養生注意事項及冬至養生推薦
    2018年冬至養生食譜1、胡蘿蔔羊肉餃子胡蘿蔔一根(約150克)、羊肉餡250克、大蔥一根(約50克)、生薑一塊(約20克)、花椒20克泡開水5大匙、生抽2茶匙(10ml)、料酒1茶匙、香油1茶匙、鹽1/2茶匙、美極鮮味醬幾滴(可無)。
  • 數九寒天到,這個「一九」到「九九」養生表,老人請收藏
    從12月21日冬至這天開始,就正式進入了「數九寒天」,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到了。俗話說「數九寒天好養生」,也就是說現在是養生的最佳時機。從「一九」數到「九九」,度過年末保養最重要的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來了。今天小編就提前將「數九寒天」的食養生攻略一次性告訴你,收藏起來,整個冬天都不怕了。
  • 「頭九飄雪,九九穿紗」是什麼意思?好還是不好?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鄉村小小欣!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自八月份我國出現厄爾尼諾現象以來,老百姓就開始議論今年是冷冬,但「冬至」之後,天氣並沒有大家所說的那麼冷,終於到了元旦的前夜,各地都飄起了雪,氣溫也驟降至-10℃左右,而農村常說的「瑞雪兆豐年」,是不是在預示下一年將是個大豐收年?因為飄雪在『九九』的末尾,鄉下還有一句俗語,叫'頭九飄雪,九九穿紗'。下一年是好還是壞?
  • 節氣養生 ▏今日冬至,陰盛至極,一陽初生,不懂規矩要吃虧~養陰護陽...
    「冬至一陽生」,這一天,天地間的陰氣盛極,而陰陽本為同根一體,陰到了極致,就會轉化為陽。此時,人體的生理狀態亦然,因此,冬至養生,不僅要護陰還需養陽。冬至養生重起居01早睡晚起《黃帝內經》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的說法,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陽出來後,尤其是老人。從中醫的角度,早睡可以保存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晚起可以補陽氣。
  • 農村俗語:「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的時候聊到了氣候的話題上,老農說,過了冬至之後,就交一九了,因此,天氣應該越來越冷,如果交了一九後天氣仍然不冷,那麼,就會應了農村「一九天不涼,九九『赤』脊梁」這句俗語中的說法,氣候就反常了。「什麼?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沒有道理呢?數九又叫做冬九九,是記錄寒冷冬天到溫暖春天的一種記錄日期的方法。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按照這個方法向後延續,一直到九九結束。
  • 冬至是什麼意思 2018冬至是哪一天是數九的第一天嗎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冬至都有哪些講究?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直到「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也就是說,過了「九九」之後,自然界的「陽」才壓過了「陰」的影響,氣溫才真正開始回暖。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中華先民把「冬至」視為過年,《清嘉錄》認為「冬至大如年」。從殷周到秦朝,均以冬至為歲首。古人計算24節氣是從冬至開始的,冬至所在的「十一月」曾經是正月。
  • 2019冬至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冬至是幾九、數九有多少天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訂出來的節氣,它誕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還有「亞歲」、「數九」等叫法。2019年冬至具體是哪一天幾月幾日呢?今年的數九有多少天呢?2019冬至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12點18分